春申君虽是四公子中名声最小的一个,但也是麾下门客最多的一位,身处高位,求取功名的人络绎不绝,虽然做不到周公吐辅的地步,但确实算是尽职尽责。
汉明前来游说,光排队就排了三个月,然后才见到春申君。
春申君见人也是有优先级的:
第一类:君王召见。
荀子说,君王召见臣子,臣子衣服都没穿好就出门了,而且备马车的时候,要将车子往推到马身边。你说,把马牵到车子附近不更省事吗?当然更省事,不过人一慌张肯定显得着急,往往觉得什么都慢,把马牵过来得到什么时候,算了还是我推着车子快点。犹如堵在了高速上,心想还不如我跑得快呢,于是下了车飞速的往前奔跑。
小说中,皇帝紧急召见大臣,大臣出门前主角对他说,你应该把衣服弄得乱一点,不时的小跑几步,到皇帝面前的时候喘几口气,显得很匆忙的样子,这样比较有诚意。
君臣之礼,臣子就要拘谨、局促,这样显得恭敬,这也是朝廷礼法仿效世俗人情的一项。所以臣子拜见君王,要小步快跑,而不是大摇大摆的走过去,也是显示一种尊敬。
第二类:卿大夫、使臣。
大家都是同僚,拜访你,你难道还能摆架子说让秘书安排档期吧,就是把原先的预约推掉也要接见,陪人家聊一聊。如果是外交使臣,人家老远过来,自然不敢让人家等,否则人家拂袖而去,容易酿成外交事件。
第三类:说客。
这类人也是按照名声排的,名气大的走绿色通道,名气一般的,那就只能让秘书看档期了。春申君虽忙,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脚不沾地的做事,嬴政还规定每天批阅三十斤竹简就休息呢。
春申君一天安排工作的时间有限,而且秘书会酌情留出时间应付突发事件,所以很多事情只能往后排,这一排就排到三个月后了。
荀子说,人年轻的时候不学习就没有能力,老了就一事无成;老了不教诲人,那么死后就没人怀念;富贵了不接济人,贫穷的时候就没有人帮助自己。
春申君若不是有如今的地位,又有谁来拜访他呢,何况还要等三个月了,大家都这么忙。
明星活动安排多,那是因为她们的名气;官员应酬多,是在于他们的地位。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做一些有益的事、广结善缘,等失去后想要寻求帮助,又有谁回来帮你呢。
从这点上说,春申君很明智,他接见说客,听取他们建议,按贡献给他们地位、财富,交游遍天下,一旦等自己有了事,也就有人愿意为自己出头。
这是一个人情社会。
汗明见到春申君后,自然将自己苦心准备的言辞叙述一遍。
所谓的高考励志专家,大多都有一两套说辞,精心策划好之后游走于各地高中,通过幽默和说理为高三学子鼓劲。学生是流水的学生,而言辞则是铁打的言辞,靠着这个收益不菲。
说客们游说的人多了,知道的大致喜好,不断的揣摩自己的用词,从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春申君听后很开心,其实很可能是装的,秦孝公见商鞅的时候,就算不想听也得等他说完之后,表示先生很有才华云云,等人走后再责备举荐人,这是起码的礼貌。
汗明还想要继续交谈,春申君不耐烦了,已经超过预约时间了,而且这类言辞坦白说他不知听过多少遍,就委婉地说,我知道先生很有才华了,说了这么久,先生累了吧,先歇息一下吧。
汗明才刚刚热身,怎么会累呢,这一回去歇息,下次想见到春申君,估计又得排三个月了,何况待遇什么都还没说呢。
这就是心理上的不同,汗明等这么久才见到春申君,自然不甘心,而春申君每日里都在接待这类人,不厌烦是不可能的,所以想着适可而止,没有理解对方博取功名的迫切心理。
汗明: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君的圣明,跟尧比起来如何?
春申君:何敢比尧,君过矣。
汗明:那我比舜如何?
春申君:先生就是舜。
汗明:不敢。君不如尧,我不如舜。舜侍奉尧三年,尧才发现舜的才能。而今,咱们聊了一会儿,君就说知道我有才华,那不是说君圣于尧,我贤于舜嘛。
尧觉得舜不错,把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他,又考察了他三年,才决定让他继承自己的位置,故而被拿来当例子。
春申君闻弦歌而知雅意,招来门吏,让人给汗明办理客籍,给予相关待遇,并且五天一见汗明,以表达自己的礼遇。
当然,这种礼遇仅限于汗明这种说出来的人,其他人估计还是排队三月,春申君是很忙的,三千门客,都是五天一见,那就不用做事了。
当然,客籍和五日一见,并非汗明的目的。春申君这么做,只是显示对自己的重视,可是自己却捞不到好处,怎么可以呢。
汗明于是说,马拉着盐车上太行山,汗流浃背却无法登上太行山,伯乐见了,摸着马痛哭不已,把衣服脱下来披在马身上。马于是仰天长嘶,声闻于天,何也,遇到了知己罢了。如今我困于乡里,处于陋巷,困乏久矣,君难道就不想助我脱困,使得我为君高鸣吗?
也不知道汗明是否得到重用,不过以春申君的性格,便是不重用,也会给与一定机会,而不是置之不理。
四大公子都是有这样性格的,就是不怀怨于人。
韩信在项羽麾下,言不听划不用,感觉大受屈辱。而项羽呢,自己就是杰出的将领,不听韩信的打的也相当不错,自然用不着听。
韩信感觉屈辱,虽然投奔刘邦未必多好,还是离开了,而且心怀怨恨,表示我看得起你投奔你,为你出谋划策,你却看不起我,将来我一定会报此仇的。
这就是让投奔于你的人,怀恨于你。
而孟尝君呢,手下门客太多,他自己事情又多,自然无法照顾周到,来投奔的见一面,然后就让下面人安排待遇了。
孟尝君听见有门客冯谖,就是那个说一无所长的人,要求饭菜里加鱼的时候,洒然一笑,人家说出来了,不给就是不给面子,门客都是有尊严的一批人,自然无法再在自己门下混下去,只好怀恨走人,那就是结怨于人,于是同意。
冯谖不断加码,孟尝君也不断同意,只是为了不结怨,未必得到一个贤才,起码不得罪一个贤才,这才是他的心理。
汗明向春申君提意见,春申君表现得很谦虚,也是为的不得罪说客,买卖不成仁义在,吵起来就没有意思了。
春申君其实很聪明,年轻的时候就博学好辩,跟太子在秦国的时候也是有勇有谋,何以身处高位,就显得没有主见,事事听从门客的意见,甚至有事为此首鼠两端呢?
这就是人家高明的地方。
楚庄王说过,我说什么话,大臣们都说大王圣明,是说我比他们都厉害,堂堂楚国,难道就没有超过我的吗,怎么可能?要么是比我聪明的没在朝堂上,遗才于外,要么就是大臣们有意见不敢说,那就是我刚愎。君王得师则王,得友则霸,我如果找不到师友,国家就会覆亡。
春申君已经是高位了,他要是恃才傲物,遇见事情独断,别人的意见也都反驳过去,那么身边敢说话的就少了,余下的多是奉承之人,不愿意奉承的就离开了,那么自己终将吞下恶果。因为他是令尹,国家事务如此之多,自己又不是全才,要依仗的还是下面人去做事,要是都由自己决断,累死不说,怎么会没有错呢!
周公问儿子的老师,我儿子如何?
老师:世子宽厚待人,凡事依靠自己,是个好孩子。
周公:宽厚待人,莫不是赏罚不分,如何约束人;凡事靠自己,那就是刚愎,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怎么行呢?
周公叫来儿子,对他说,我谦逊待人,交游广阔,在上千人中才找到了三个老师。你一定要礼贤下士,多交朋友,然后才能从众人中找到能做你老师的人,而不是局限在你几十个上百个人的圈子里。
现在流行智囊团的说法,一个君主做的决策,其实是身后很多人共同分析的结果,将政策的影响,详细的评估,而后才颁布,于是才能利多弊少,思虑周详,而不是君王跟着感觉来,我认为会如何如何。
春申君听得进去劝诫,而后通过事实分析哪些门客的水准,以此成立自己的智囊团,以应付层出不穷的事物,这样才会游刃有余。
这是一项合理的分工,好比打仗,参谋部制定攻防方案,然后由师长指挥作战,临机调派,说出意图,再让参谋部分析可行性,而不是前纲独断的说,你们就这么做,你们这么做。
在一个团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小团队中你也许能够掌握所有的事情,但是到了一定规模,就一定需要学会依靠自己的人做事。
有个人说,自己最倒霉的事就是听了那些人说的,将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做,结果他们将好好的事情办砸了,还卷钱跑了。
痛定思痛之后,那人决定以后还是凡事自己上手,自己操心,不能交给下面人任意去做了。
这种想法是很对的,因为事情你可以依靠下面人做,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你对他们放心,要有提防心理,否则有大把的人想要从中牟利。
团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的磨合的,想办法去控制风险,让团队运转正常而少出故障,出了故障还要会修,这样才行。
《嘉靖王朝》里,嘉靖对儿子说的话,大意如下:
黄河水浊,可是灌溉着两岸土地;长江水清,依旧有泛滥的时候。所以黄河水要用,长江泛滥,也要治。朝廷内的臣子,没有贤于不贤之分,只在于能用不能用。朕用了严嵩二十年,可是当他泛滥时,立刻罢免了他,杀了严世藩。徐阶,人都说他是贤臣,可是严嵩当初也是贤臣啊,你可以用徐阶,但是一旦他泛滥了,该治还是要治的。
明朝盛行锦衣卫、东厂,后又有内厂、西厂,皇帝都时刻安插心腹在其中,监督百官,既依靠又防备,一旦发现不能用了,果断换人。
清朝的时候,有鉴于明朝的特务组织不得人心,所以不明着设置特务机构,雍正的血滴子应该属于演义了,可是又不得不防着手下人,于是实行密折。
康熙接见一些大臣,给他们上密折的权利,说一些官场和民间的一些事,无所不包,连雨水、米价都有。所以,臣子们上奏折,说的事情,康熙大多心里都有谱,知道谁暗地里装样子,可是也不点破,由着你,但是一旦要找人开刀,那就该你倒霉了。
袁腾飞讲过一个趣事:
道光皇帝很节俭,吃的宫中鸡蛋,一个三十两,都不敢多吃。皇宫的鸡蛋为什么贵,因为太监俸禄低,一大帮子人指望着抬高物价养活自己呢,所以什么都贵,道光皇帝打个补丁都要五两银子,还说真便宜。
道光一次早上召见大臣,其实也就聊聊天,问你多大了,有几个孩子之类。
道光就问,你早上吃什么来的?
大臣说,臣家贫,只吃了两枚鸡蛋。
道光就愣了,一顿早餐就吃六十两,你一年俸禄才多少啊?
太监们就急了,你怎么把实话都说出来了,就咳嗽。
大臣听见咳嗽,知道太监们搞鬼,于是补了一句,我吃的是臭鸡蛋,不值钱。
道光听后,哦了一声,我说呢。
都以次说道光不知道民生,不知物价,其实也不然。这样演戏,总有穿帮的时候,道光最开始可能被骗骗,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一定会察觉出其中的蹊跷。
我看过一篇故事,大意是:
道光说想吃红烧鲫鱼,问御膳房采购什么的需要多少钱?
御膳房就说,得上百两。
道光说,用不着,京城里某某酒楼就卖着呢,只需要一两银子。
御膳房的人就花一两银子将鱼买过来了。
过了段时间,道光还想吃,御膳房的人说没有了,那家酒楼已经关门了。
酒楼为什么关门,你妨碍了御膳房的营生啊,长此以往,我们没了油水,以后靠什么活啊,自然让酒楼歇业。
而太监为什么这么这么有权呢?
单说一项趣事,大臣们被君王召见,是由太监们领路的。交过钱的,太监把你领到地板砖有空隙的地方,你磕头的时候声音响,箜箜箜的,皇帝听见了高兴。要是没给钱,那就领到实地,你头磕破了也听不见响。
道光心知肚明,知道下面这帮子人指望着赚钱,自己耗下去坑的可就是别人了,何况这帮子太监还管饮食,钱财事小,万一下点烂药,自己就倒霉了,于是干脆忍了。
春申君家大业大,指望着这个营生糊口的也很多,而来劝说的人水平也有高低,有的出的馊主意。你在找人为自己出力的同时,也要接受一些缺点,甚至初期还不如你一个人做的顺当,但是到了这个规模,你不去想着变通,那么也限制了你的成就。
然而春申君也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楚王无子。
对此,春申君也是着急上火,以为是宫里的女人不漂亮,于是开始网络美女送进宫去,发现还是不管用,于是让门客去挑那种长得漂亮的,最好是生过孩子的,而后送进去,还是不管用。
久而久之,春申君也意识到了这是楚王自身的问题,便想着征集医生,开药方为楚王调理身子。
有理由相信,春申君这不仅仅是投机,除了君臣之谊,也有朋友间的关怀。
赵人李园有一个妹妹,生的国色天香,他也以此为重,想要进献给楚王,那妹妹生了儿子必然成为楚王,可是到了之后,一打听内幕,楚王生不了孩子,这就没办法了。
思前想后,李园灵机一动,去登门拜访,要求当春申君的门客。
那就排队吧,一排说不定三个月。到了时间,春申君准备接见面试人,结果面试人没来。
春申君纳闷,毕竟见到自己机会难能可贵,门客会因为什么事会耽误呢,不会出门被车撞死了吧,不过也没在意。
过了段时间,李园再次拜见,排队,然后见到了春申君。
春申君还有印象,聊起来就是,上次就要见先生,不知因何事没来呢?
李园说,齐王派遣使臣要来娶我妹妹,跟使者多喝了几杯,于是耽误了,十分惭愧。
一听女人,春申君顿时有了兴趣,忙问,齐王可曾下聘?
李园说,还没呢。
那能不能让我见见呢?
可以啊。
两人约好日期,李园带着妹妹来求见,春申君原本只是想为朋友把把关,不想一见倾心,置朋友于不顾,自己领进后宫。
妹妹有了身孕之后,一次跟春申君吹枕边风,说楚王和你真是比亲兄弟还亲。
春申君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礼,可是自己家人就放松多了,感慨说,楚王待自己真的不薄,那是人生知己。
妹妹说,你受宠于君王,君王的弟弟们很不高兴。如今君王没有孩子,一旦晏驾了,还是他弟弟们沾光,那时候你怎么办?
春申君何尝不忧虑呢。
妹妹接着说,我如今怀有身孕,一般人看不出来,不如把我献进宫里,把孩子生下来。君王有了孩子,那么将来就是国君,如此你富贵永存,岂不美哉。
春申君思前想后,楚王继续无子的话,那么终将连累自己,就算是过继,也是别人的孩子,不如将自己的儿子让给楚王作义子,这样对朋友有个交代,也不算对不起楚王。
电视剧里有一幕:
一人为战友挡枪,结果命中要害,无法生育。战友特别内疚,赶巧朋友要调到另一个部队,要坐火车走。送别的时候,战友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放到了战友的怀里,表示这就是你的孩子,你抱走吧。
认真考量这件事,春申君和楚王如果是普通人,这么做没什么,可是楚王是有继承权的,而继承权则是楚国,春申君这么做,于朋友那是没得说,可是就有些巧取豪夺老熊家祖祖辈辈的基业。
可是春申君只跟熊完有交情,跟老熊家祖祖辈辈也没什么感情,再加上性命攸关,所以最后还是同意了,而且是大善之。
就这样,妹妹被打扮好送进宫里,春申君向朋友表示,这是我苦苦寻觅的,生过孩子的,独家秘方在手,保准能为你传宗接代。
有理由相信,楚王是被蒙在鼓里的,除非他和春申君好到不能再好,否则绝不会容忍外人占据自己的家业。
楚王接手之后,发现还是个美人,于是临幸了,果然很快有了身孕,还生了男孩。
楚王大喜,册封为太子,封妹妹为王后,李园当了国舅,也被重用,春申君也得到了赏赐,不再为后事担忧,所谓皆大欢喜。
要说楚王有没有怀疑过,我想是没有的,因为之后,妹妹又为他生了个儿子,让他扬眉吐气。
也可能怀疑过,只是他不说。
异语18
楚考烈王发现李妹妹进宫前曾跟春申君处过一段时间,心中不喜,不过念在李妹妹为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平日里对李妹妹很好,把不满藏在心里。一次楚王和李妹妹喝酒,楚王喝多了,想起伤心事,流下眼泪。
李妹妹:君王为何伤感。
楚王:我是因为你。
李妹妹大惊:我?
楚王:我不说不代表我什么都不知道。
李妹妹立刻跪下,痛哭流涕:大王,孩子的事都是春申君逼臣妾的啊,他看大王无子,就动了心思,等我怀孕后将我送过来,还拿我哥哥做人质,臣妾是迫不得已啊。
楚王:我靠,你,你真对得起我……
楚王当即吐血而亡。
李妹妹的儿子,太子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