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137

第137章 无双国士

如果一切能够假设的来的话,齐湣(min)王也许会说一句:使淳于髡(kun)在,不使孤至此。

淳于髡,齐国之滑稽者也,身高是一米四,算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侏儒。古代不跟现在一样有那么节目,就算是国君忽然想听一首歌,也只得招来相应的歌者,这一来一回起码半小时。

而且,也不是说找个人就能唱的,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唱起来,梁静茹暖暖的语调和周杰伦暗哑的音质,各有千秋,可人也各有所好。国君可能更喜欢听另一个版本的,自从李夫人走后,再也听不到人唱出“佳人难再得”的味道,自然感伤不已。

跟如今的我们一般,太深刻的电影看多了也没什么意思,喜欢寻找一些简单的快感。宫廷宴会之中,一曲已吧,下一首还要准备,那么就需要篮球宝贝们上台秀秀热舞,或是接吻屏让观众有点参与其中的乐趣存在。

而侏儒们一般担任这种丑角,奇异的外型再加上滑稽的动作,顶尖的表演者一定不亚于卓别林,在宴会中也是大放异彩,而且也是有预约的,一般大臣祝寿还要提前预约,以防没有档期。

故而淳于髡生活的也不错,之前提过髡刑是指将头发剃掉以示惩戒,可能他还剃了光头或是做个前卫的造型,故而人家称呼他为淳于髡,淳于是姓,渐渐地忘了他的本名。

据说那时候有一个习俗,就是家中长女不能出嫁,要招赘婿留在家中主持祭祀,学名叫巫儿。以我所见,大抵是家中女儿多的要为家中续香火的含义。赘婿的名字听起来就不好听,子女要跟女方的姓,即便是在乡村,也少有人愿意去做,故而大户人家也只能降低要求,淳于髡于是光荣中标。

其实这位淳于兄弟说来也是上层人士,每日里接触的是达官显贵,君王也喜欢他,算是成功人士了,便是入赘也不辱没大户人家的女儿,何况人家博学多才呢。

齐威王刚即位的时候,每日里沉湎酒色宴饮,引得四方前来攻打。于是淳于髡上前说,国有大鸟,三年不飞,大王猜这是什么鸟。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齐威王说,不飞则已,一飞从天。

于是鸟人召集齐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赏赐一人,说三年来你一直兢兢业业,寡人看好你,而后诛杀一人,说三年来劣迹斑斑,该杀。

于是全朝悚然,诸侯各国听说后生怕结怨于齐国,于是将以前侵占的地退还了,齐威王自此威震天下38年。

楚庄王的这招其实蛮灵的,大多数新人上台大家都要摸摸人家的脾气才好办事,谁也不想当火锅底料,如同闯红灯,都在等第一个迈步大胆的往前走的。

于是虚惊一场后,大家涛声依旧,这不本性就出来了,然后再下手,犹如曹操说的我好梦中杀人一样,谁也不敢懈怠,哪怕看到人家在打盹也要想明白,这家伙睡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自此淳于髡入了齐威王的法眼,被视为一个不入流的知己,慢慢的齐威王也改变了看法,因为淳于髡言辞犀利,脑袋转的快,而且从不吃别人亏,忽然想起了,当年晏婴不也是一个矮个子嘛,晏婴能当贤臣,淳于髡不能嘛!

终于机会来了,齐威王在位八年的时候,楚国来打齐国。

那是公元前349年,孙膑和田忌已经玩过一次围魏救赵了,回来后被邹忌打压,此时还在闭关修行。

齐威王想到了赵国,当初是我拉你一把,如今该你报恩了,于是叫来淳于髡,给了他黄金百斤,四匹马拉的车子十驾让他去赵国求援。

其实大国之间也知道不欠人人情的,可是大家也要客客气气的,你救了过我,我心中感激,可你也不能总是念叨啊,到哪里都摆出救命恩人的架子。

于是淳于髡仰天大笑,帽子都掉地上了。

齐威王问,你是觉得给你的东西少了吗?

这种事怎么能直说呢,于是淳于髡说,我见有个农夫那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让自己五谷丰登,粮食多的车子都装不下,祭祀的东西那么少,也不怕神怪罪,于是发笑。

齐威王想想也是,干脆给了淳于髡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驾以示诚意,让他去赵国求救。

淳于髡带着东西到了赵国,别的不说,光拿出礼单就能够让人正视的。好的关系要维护,有钱的就不要吝啬钱,没钱的就要多展示情义了,齐国富有天下都知道,真要只拿那么点礼物,到赵国也会成为笑话,就算人家这次派了兵,那下次呢?

赵王很感动,没有说物资不够、士兵回家过年等问题,发兵十万,革车千乘,前来援助齐国。

坦白说齐楚也就是平分秋色,赵国兵还没到楚军就回国了,没把握的仗鬼才愿意打。

齐威王大喜,毕竟兵戈一动,日费千金,楚军能够知难而退,自己虽说破了点小财,但是消了灾啊,那点钱就当和赵王联络感情吧,以后楚国再来,自己再破点小财,赵王自然乐意白收礼物,楚军自然又会回去,那么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楚军了。

功臣归来,齐威王自然设宴接风洗尘,视其为寡人的晏婴。不得不说淳于髡还真有点晏婴的遗风,一样身高矮小,一样善于外交,一样善于劝谏。

于是宴会的形式就按照齐景公和晏婴的方式走了。

齐威王称呼都变了,问,先生酒量怎么样?

淳于髡说,一斗也醉,一石也醉。

我之前查到秦国一石为109公斤,一石为十斗,也就是11公斤,对此我十分无语,只能用各国度量衡不一来安慰自己。

齐威王自然好奇。

淳于髡:大王赐酒,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是家中有了亲戚,我捋起袖子,能喝两斗;若是朋友来了,那么五斗都行;最妙的是乡间饮酒,男女老少全不拘谨,投壶罚酒,握手无罪,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真正畅快的要是宴会后,女儿家送客而独独留我,两人相对而饮,意乱情迷,微闻芗(xiang)泽,那时可饮一石。

齐威王大笑,酒能乱性,性亦能使人畅饮,实情确实如此。

淳于髡因而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齐威王深以为然,命左右撤下宴饮,今日已然尽兴。

相对于晏婴的当头棒喝,淳于髡的劝诫更使人如沐春风,很愉快的就能接受,这才是劝诫的王道——润如细无声。

淳于髡也因此被看重,奉为上卿。

齐威王还有一个重臣邹忌,也是从生活中小事入手,引申出令人深思的道理,因而备受赏识,说来走的就是跟淳于髡一样的道路而已。其实君王也是普通人,我们的生活轨迹是公司——家,偶尔处处差,周末打打球,君王的则始终在宫殿之中,了不起出马游街,去祭天祭地祭鬼神,去和别的国君会盟一下,聊下感慨心得。

你的所知所见所闻,大多也是网上看的朋友说的小说里写的,父母家人也在劝你买房结婚,同事教导你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大多数人都在一点点学习,有时候也很不耐烦这种教导,那你就应该知道,为什么君王不愿意听别人的。

高中的时候,父母说你要一心学习,靠个好大学,于是家中三年没开电视,顶多看看新闻联播,你说好烦,人生就是学学学,有啥意思;大学的时候,父母说依旧要好好学,你想大学了要把以前没玩过的全都补回来,于是也只是敷衍;工作了,父母说要谈恋爱,要好好工作,你想有好的我自然会谈,可是没有啊,至于好好工作,上上班就好,下了班我还有好多事要做呢,朋友聚会生日,一起打球,玩游戏,这都是联络感情,总不至于不参与吧……

你当然知道他们劝你是为你好,可是你愿意听吗?

而换种方式,公司里的领导说小伙子很不错,公司里换水搬东西你们年轻人要多做哦,你也不会抵触;美女说,哎呀你们去早餐的话帮忙带个早餐呗,你也没意见,甚至微信主动问今天要帮你带吗?

你沿袭着大学的习惯,一周洗三次澡,一天洗了澡上班,公司美女说你今天比昨天帅多了,不会化妆了吧,你自然说没有,而后以后上班心甘情愿的早起洗澡。

其实都是劝诫,只是换种方式,你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也乐于接受的方式,你不仅乐于采纳,甚至对劝诫人很有好感,心中恐怕更期望,让这种劝诫来的更多一些吧!

孔夫子出门的时候要坐车,要着冠,要振衣,在家的时候也随意的多,干活的时候自然不会穿的那么正式,也不会正襟危坐,更不会说肉不正不食——有就不错了。

说不会去做赔本的事的,只是说说,演唱会上千的门票,粉丝们千里追星,男人为了博取女人好感而各种送花、问候、献殷勤,不仅是赔本生意,还做得心甘情愿,因为不觉得赔本。

吃饭时男人大方地说他请了,其实也是水平一般,只是渴望大家恭维羡慕的神态。人生在世,做事做人其实大多都是给别人看的,也没到那种看破红尘的地步。

不过大家也是各有所求,这里就不一概而论了。

其实大家都很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只要这种建议能让他在以后如鱼得水即可。

比如着装和发型,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模糊的,也都渴望着得体的服装和发型,只是自己着实不知道怎么挑,事实证明自己真没眼光,挑好的后面都会后悔,尤其是发型,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适合什么发型啊,那就只能你看着减呗,那时候心中肯定在想,若是有人给自己量身定做发型和服饰多好啊!

还有健身,为了完美身材都在花钱请教练,路边看一下,发传单的一半是某健身场所办理会员,另一半是英语学习班。据闻某个女人微信签名改成“再也不和男教练上床了”,于是乎每次去健身房很多男教练强着指导……

君主对会劝说的人绝不反感,反而很尊敬,喜欢听他的,齐景公对晏婴简直是盲目的信任,就是相信,有他在齐国不至于亡在我手罢了。

比如邹忌,自从齐宣王上任之后,对他是怎么看怎么别扭,从楚国请回来叔叔田忌,也开始重用晏首了,对人说,你看邹忌身边多少服侍他的人,而晏首虽显贵,身边服侍的就那几个,由此看出晏首人品要比邹忌好得多。

成龙说最看不惯现在的明星,一出门前呼后拥,住酒店三四个助理每人一间,给制片方带来很多麻烦,说范冰冰身边人也很多,但是一见到自己就会赶紧让身边的人走,说再这样大哥又该不高兴了。

我们看到的时候也不高兴,但是其实想想,你看到的影片大多数都是他们拍的,在戏里深情流露,就算人家是小鲜肉,但也能吸引流量啊,换其他人或许一个助理都没有,但是拍出来电影没人看,制片商不照样赔的底掉。

邹忌于是找到齐宣王,对他说,你觉得老人年老后,膝下是有一个儿子尽孝开心呢,还是有五个儿子尽孝开心。

齐宣王说,多子多福,儿子都孝顺的话,自然是五个好。

邹忌说,父子如君臣,我侍奉君王也想别的贤士侍奉君王,所以见到贤士就会向君王举荐,而晏首向君王举荐过几人?

齐宣王愣了下,脑袋转过来弯后才顿悟,我要大臣是干嘛,是要他们尽心为国,他们能够艰苦朴素我当然高兴,但是你艰苦朴素了,国民也跟着你过苦日子,那有啥奔头,自此知道晏首闭塞言路,昔日晏婴发现贤人,即便是车夫都能举荐给齐景公,你差这位本家先祖太多了,真的只是学到了皮毛罢了!

当然,举荐人当官也是有风险的,也不是晏首如何如何,可能人家高风亮节,不愿意随便用自己的名义保举人,担心所托非人害人害己罢了。

曾国藩率领湘军跟太平军打仗初期也很有节操,不枉保举,打了胜仗之后给朝廷的表章上列上有功的将士,谁有功写谁,很是实诚。而其他人呢,打了胜仗,恨不得把自己的狗都一并列上去,朝廷自然不傻,但是这种事情也不至于影响军心,于是半推半就半砍价的就答应了,无功被保举的自然感谢主帅,送钱送战利品的表忠心。

后来曾国藩回家之后幡然醒悟,觉得自己太寒将士心了,不枉保举所以人心不附,于是洗心革面,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那些我讨厌的人啊!

曾国藩也开始大肆保举人,也会玩花样了,都是为国尽忠,凭什么啃骨头的仗就得我去啊,谁官大谁去啊,但是他毕竟是为了建功立业,最后也是他平定了太平军。我们常说做大事不拘小节,那什么是小节,之前说的不枉保举是不是小节呢?

我想是的,也有很多,包括刘邦逃跑,嫌马车跑得慢就把亲生儿子和女儿推下马车,夏侯婴立刻停下马车去把两个孩子抱上马车。

刘邦最开始还装作孩子不小心掉的,见夏侯婴如此也没反应,两三次后也怒了,直接拔出剑说追兵在后面,你他妈的别浪费时间了好吗?

夏侯婴说,是你他妈的在浪费时间,杀了我你就自己赶马车吧,你会的话。

刘邦于是忍气吞声,闷闷不乐的坐了回去。

武则天看到的时候称赞说,伟哉,大丈夫也!

自然,这也是不拘小节。

故事说完,那时候的儿子、女儿都记事了,后来一个是汉惠帝,一个是汉惠帝姐姐鲁元长公主,对夏侯叔叔感恩戴德,连吕后都捧着杯子对夏侯婴说,不是你我一双儿女不知死在何方了。

吕后将皇宫附近的一所宅院赐给夏侯婴,名曰“近我”。

而淳于髡听到邹忌的故事后,一日之内连续推荐七个贤士给齐宣王。

齐宣王招招手说,你过来,我听说千里一士,百年一圣,今天你一天就给我推荐七个人,难不成批发来的吗?

淳于髡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认识的贤士何止七人,后面的后面再一一跟你说。

齐宣王心中估计也是蛮郁闷的。

后来齐国讨伐魏国,魏国于是派人送给淳于髡宝璧两双,高级马车两驾,淳于髡自然笑纳,表示会在齐王面前美言几句。

自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了,淳于髡加加工,改成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绘声绘色,于是齐宣王罢兵了,纳谏也是有惯性的,听人听多了,有时候人一来你就知道,我要该注意了。

后来有人告密说,魏国人送了东西给淳于髡,他这才挺身而出的。

齐宣王一脸WTF,招来淳于髡说,听说你拿人东西了。

淳于髡点了点头。

齐宣王想起邹忌说的故事,我养官是为国做事,你举荐人我忍了,如今竟还吃里扒外,让我怎么信你以后说的话,于是问他,你说寡人该拿你怎么办?

淳于髡笑笑,那么君王说我之前说的故事有没有道理。

齐宣王说,道理我都懂,可是……

淳于髡说,既然对齐国有利,我拿不拿东西有关系吗?

齐宣王说你等等,让我捋一捋啊,心想麻蛋,怎么前一刻还那么坚定地事心中又变卦了……

此淳于髡之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