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语18
孟子和杨朱坐地铁,见一个背着婴儿的妇人乞讨,听她身边的少了一条腿的丈夫唱歌,唱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明天。
孟子:你听,歌词多好。
杨朱:他们唱这首歌,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那为何不是他们给我献出一点爱,而是我献给他们呢?
孟子:你没看到男人没了右腿,妇人还带着孩子。
杨朱:我看到了,我也知道三年前妇人就背着婴儿了,三年之后还是婴儿,莫非又生了,既然养不起,为何还要生呢?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么能因为贫穷就不生养呢,那样世上还有孩子吗?
杨朱:说的不错,可是为啥要我出钱帮他养活老婆孩子呢?他的腿没了,可是双手还在啊,一样可以工作,说不定做的更好,却不去工作,只说让别人奉献,自己坐享其成,只说不做对吗?
孟子:老有所养,壮有所用。人皆有恻隐之心,他行动不便,难道是他的罪过,要是换你失去右腿呢,找工作,谁愿意收一个残疾人呢?
杨朱:要是那样,我也宁愿失去一条腿。
孟子:像他们一样低声下气,吃嗟来之食,君子不为,先生这话不像是君子所为。
杨朱:你都说君子不为,为什么自己不想做的,却赞同别人做呢。
孟子:君子不入厨房,可是总的吃饭,不去做棺材,可是总得有人要做,这是常理。世上又不是人人是君子,我们恪守自己的准则,正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已。
杨朱: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我如何,我也希望世上的人如何,而你,只要求部分人跟你一样。
孟子:世人生下来才智品学不同,虽说有教无类,但有的着实是能力不行,怎么能人人一样。何况世上三百六十行,怎么都要求一样呢,儒家教授的治人的学说,就是当君王做大夫的学问。一国有数十万人,却只有一个君王,数十个大夫,君子哪有那么多呢,都以君子的要求去做,又怎么顾得过来呢。
杨朱:那假如你是君王大夫,你会怎么做呢?
孟子:不允许人给他们钱,违者罚款。把那些乞讨的人登记好,安排合适的工作,每个人自食其力去做事。
杨朱:何以先生之前说同情,而后又说要他们工作呢?
孟子:因为我不得志,不能帮他们更多,只能给钱,而今我有了权势,能做的多了,自然要帮的彻底,国家怎么能够养闲人呢在!
杨朱哈哈一笑:难怪说儒家说一套做一套,我才得知真义。
孟子:先生言重了,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罢了。
————————————————————————————————————————《百家记趣》
孔子死后是孔门的第一个高峰,弟子子贡、曾参等人编撰了《论语》后纷纷独立门户。子贡为老师守孝六年,而后继续周游列国,经商赚钱,顺便当当官。而曾参比较孝顺,留在鲁国曲阜(fu)侍奉母亲,传闻比较愚钝,没有其他才能,只好学老师一样开馆授徒。
所谓人死为大,鲁穆公对孔子倍为推崇,对孔子儿子孔鲤也非常礼遇。孔子的弟子四处宣扬孔子生前的先进事迹,鲁国民众很佩服,早就听闻孔子很博学,各国君主都敬佩,原来这么厉害啊。
孔子的学生们回国后也宣扬自己的师父,挂上古今第一完人的称谓,表示我曾经学到点皮毛,愿意用来教授弟子、辅佐君王。怎么说呢,孔子受业门人太多,有的只是点头之交问了老师吃饭没,孔子说还没,对他们而言也算是圣祖遗训,鱼龙混杂,不一定真学到几分本领,反正大家死的死散的散,就说学过艺也不一定能揭穿。
孔夫子自己都碰的头破血流,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识时务的,子贡一样,把孔子的学说降低标准侍奉君王,别说八佾(yi)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你称王都行。
大浪淘沙,一大批儒家因为学艺不精而被淘汰,本想蒲公英一样四处开花散叶的,却水土不服。于是君王想,橘生淮北则为枳(zhi),看来还是我这里不适合儒家啊,慢慢的也就不待见了。
而儒家留存下来的也不是没有,比如颜回一样居于陋室的,研究学问,学的也多,但是不合时宜,只能教教学生,收几串肉干,影响力十分有限。比如段干木,孔门弟子,很有见识,却怕官,听闻魏文侯来了翻墙头跑了,让魏文侯哭笑不得。
一来二去,等子贡等人去世后,儒家影响力一落千丈,唯有发源地鲁国还算知名度较高。
曾参生于公元前505年,小孔子五十岁,算是老法师带小徒弟,也不一定是自己带,曾子的父亲就是曾点。
曾点说我的梦想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i),风乎舞雩(yu),咏而归。
连孔子都赞叹的说,我与点也。
不懂得问父亲就好,父亲也不懂再来找我。
孔子死后曾参26岁,还很年轻,可是孔子的学生们纷纷要拜他当老师,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不可一日无师,让他继承孔子的衣钵。
倒不是这位曾参是武学奇才,扫地神僧,而是他长得像孔子,睹之如见孔子。容颜天定,不过是福是祸就难说了。
曾参自然拒绝,不过他开馆授课后,很得师兄弟们照顾,也帮他拉拉生源,宣传宣传,一来二去,曾参就成了鲁国之内儒家的number,one,而且曾参为人也不错。
他自己说,吾日三思,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夫子的教导没有温习乎?
有此三点,自然秉承着吃亏是福,十分的与人为善,何况他至孝。孔子就十分推崇孝道,儒家的要义就是,礼法、君臣、孝悌。
传闻他出去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拜访,可能是远道而来,曾母不好意思让人久等,又没法通知儿子,心中一急,就咬了手指一口。而后曾参回家,问母亲说,我忽然心中一痛,急忙回家,母亲没事吧。
这算是心灵感应了,如电视上所演,女子在家刺绣,忽然刺中手指,此刻在外打仗的夫君已然被困,处在弥留之际思念她罢了。
曾子也算是言传身教,鲁国之内父母都愿意让儿子去向曾参学习,鲁国上下也喜欢用曾参的弟子当官,连孔子的孙子孔伋(ji)都遵从父命向曾参学习。
曾参的小故事也蛮出名的,有一则是妻子不想带孩子出门,骗儿子说回家杀猪吃肉,回家后看见曾参磨刀霍霍,说自己不过是开个玩笑,何必当真呢?曾参说,人无信不立,于是杀猪给儿子吃。
做人这么较真,虽然迂腐,人们也愿意和他交往,得千金不如得其一诺,君王也想得到这样的臣子。
比如曾参兄死前,发现垫的席子是大夫才能垫的,自己一生没当过什么官,那里配呢,于是让人抽走。
这种人会弑君?
顶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而已。
吴起当年为求文凭,便来到鲁国求学,师从曾参,按说以他的资质怎么也是名列前茅,可惜得知母亲去世,碍于誓言不肯回去,而是抓起书本继续读了起来。
可是至亲的消息,如何不触动吴起,吴起哀容不减,旁人自然要问,得知情由后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曾子的耳中。
曾子大怒,他所做的《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善”,吴起犯了儒家的大忌,如同高手传授武功,首重对方心术,心术不正之徒天资再好也不能传授上层武功,否则必定为祸武林。
曾子于是叫来吴起,让他卷铺盖走人,吴起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起来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虽然离去不过倒是蛮尊师重道的,穿儒服见魏文侯,以儒者自居。
不过世人不以他为儒家人,而是兵家的代表,比如我。
按照国家的发展逻辑,第一代牛人死完后,后面的继承人一代不如一代,除非出现个中兴之主,否则一般要完。家族也是,晋国的家族,跟随晋文公流亡的那批人,无论哪个都曾经历大祸,有的挺过来,中兴,比如赵家、魏家,有的没挺过去,如先家、智家、中行氏、荀家、士家……
孔门的影响力也是,墨家墨子、道家庄子、名家惠施、杨家杨朱纷纷兴盛,都是俊杰,收的弟子也多,影响力扩张到了鲁国。
庄子劝谏鲁王说,如今国都很多人穿儒服,其实只是人云亦云,想要借此博取功名罢了,君王如果下令,再有穿儒服者论罪,第二天街上就不会有人穿儒服了。
鲁王自然不会这么做,但也表明各种学说也在鲁国造成了冲击,等齐国建立稷下学宫后,各派学说盛行,鲁国自然也不例外,受到冲击很大,儒家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
而这时,儒家出现了承前启后的人物,辩才无碍,撑起了岌岌可危的儒家道统,使得儒家低谷之后开始爬坡,被儒家学子推崇不已,孔子是至圣先师,那你就是亚圣公。
电视里,文征明常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说的就是亚圣公孟子。
孔子太祖,他就是太宗,成为儒学的主流,追溯起来,曾参被称为宗圣,孔庙里按照影响力排,那就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子贡兄、子路兄如此人才都没排进去,谁让没有弟子传承呢!
孟子,名柯,生年不详,据我推测(为把故事编的圆一些想的),大致是在公元前380年,距离孔子之死已经一百年,他是学的孔伋一派学术,按照年龄很可能没见过孔伋,是孔伋徒弟的徒弟,简称中山靖王之后。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yi),从鲁国迁到了邹国,家中虽然没落还算丰裕。
孟母对孟子关怀备至,为了他的教育问题三次迁家,孟子得以学习儒家经典,渐渐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常言出名要趁早,对孟子却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时候还没有纸笔,都是刻字在竹简上,孔门的《论语》绝非人手一套,也只有老师才有,学生们只能靠记忆力背了。
而且就算是《论语》,抄写的时候难免写错字,到底以那个版本为准,时间一长谁也闹不准了。
《宰相刘罗锅》里有一段,刘墉问乾隆法律问题,乾隆说,有律法在你自己查啊。刘墉于是宣旨让太监将律法文书搬过来。太监们到了藏律法文书的地方,将积灰的书籍搬了过来。
这些法律书籍是律法的原文,平常是不允许看的,只有当各地的律法出现差异时,才准许查阅,勘正谬误。
《论语》被传抄了这么多遍,有些儒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中不合理或理解不了的地方进行删改,一来二去版本就不同了,都说自己是正确的,可到底谁对呢?
当然是辩论了,双方在一起,摆资历表示我当年跟孔子如何如何,这句话就是他对我说,我能记错?
另一个说,我和谁谁就在旁边听着,是你记错了,旁边人也表示,我作证,是你记错了。
既然摆资历不相上下,那就谈经文的原意吧,一个说大学就是“新民”,给民众以新教化,一个说就是“亲民”,要深入群众。
孟子学了老师的理论,有了自己的体会,于是出山去踢馆,仗着对经文的理解较深,将鲁国之内儒家的各大学馆踢了个遍。
姑且用鲍国安《三国演义》里一个情节谈谈这种辩论:
曹操问曹丕和曹植军政时务:孤受圣明,获准剑履上殿,然而有臣子说,孤进宗庙的时候应该解履,试问孤去宗庙应该解履还是着履?
曹丕不知如何应对,曹植笑道:应着履。
曹操笑问:为何?
曹植:若解履,则是尊先王而违王命,敬父祖而慢君王。孔子说,虽违众,吾从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曹操大喜。
像这种问题,其实多得数不可胜数,曹操若是找不到正当理由就当解履,可是解履意味着自己落了下风,自然不爽,那就只能引经据典找借口,说的对方哑口无言,那自己就赢了。
就算是孔子碰到这种问题,也无非是如此,找到那种情况合理,然后去做,不过按照他的逻辑,估计是解履了。
可是曹操不愿意啊,反正你死了,那我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正经文是死的,怎么解释还是自己说了算。
孟子大约如是,跟其他门派对这些问题各抒己见,想着说服对方。
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孟子绝非一味的固执己见,对对方好的见解也加以吸收,渐渐地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谓之大成,成了鲁国之内最有名的儒家学者,备受推崇,也招收了不少弟子。
等孟子统一了儒家之后,出门一看,嚯,天下之言,不是墨子之言,就是杨朱之言,人家是少林武当,儒家自阳顶天一死就成了魔教,自己身负盖世武功——辩才,在外面被戏称为魔教小魔头,着实不甘心。
天下从师学艺的,大多数都拜墨子杨朱为师,就算跳槽也是从墨家跳到杨朱,从杨朱跳到墨家。
墨家是兼爱非攻,讲究博爱,杨朱讲求爱自己,这中间着实让儒家难插一脚,而且儒家的许多理论墨家都有涉及。
孟子跟别人聊了半天,人家大有所悟的说,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墨家言论竟然如此博大,请先生收我为徒,哎,先生你脸色怎么这么怪,哎,先生你别走啊,我是真心想学你们墨家的经典。
《寻龙诀》里刘晓庆演了无上尊师应彩虹,天生眼珠一黄一黑,被视为不详之人,被一个日本富商收养,据称在喜马拉雅山得道,专收门名富豪的子弟为徒。
应彩虹女士说,众生愚昧,我是要解救终生的。
应女士其实是为了找到彼岸花救自己的命,在环境中看到了已死的弟子,弟子哭着求尊师救他。应女士崩溃的说,我根本不会什么道法,只会用迷魂药罢了,我得了重病就要死了。
我曾经好奇的问同事,为何电影里有这一段。
同事说,就是要故意揭露宗教的本质罢了。
宗教是虚幻的,但儒家对孟子则不然,他是想以之救世人的。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顿了顿孟子又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其实我想来,就是舍弃了无关的物欲。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有着上封侯拜相之心,可是到了四十,孔子说四十不惑,自己依旧没当过什么官,只不过徒有些虚名尔,难不成自己错了,难不成自己就这样了此一生。
四十岁,孟子有些看破红尘,以前虽说高尚,骨子里还是喜欢金钱美女的,享受生活谁不愿意?
昔日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孙权的臣子就说,刘备没享过什么福,在东吴过上富足生活后,就渐渐失去进取心了,当初晋文公在齐国就是如此,何况刘备呢!
备哥哥也确实差点忘了荆州,最后被赵云点醒这才痛下决心,甚至对孙妹妹说要自己单独回去,可见大丈夫本色。而晋文公则是被属下趁醉带走,酒醒后勃然大怒,可见备哥哥比晋文公还是出色的。
我记得看《暗算》小说,安在天看见了黄依依,被这个打扮洋气的女人惊艳,黄依依也非常喜欢他,主动示爱。安在天很把持得住,对她说,我四十了,结了婚,孩子都有了,女人对我没什么秘密了。你确实漂亮,我也确实喜欢,但是我心中记挂的是工作,而不是男女私情。
《一步之遥》里,母亲对女儿说,我是老师,你父亲是没什么文化的军阀,但是我嫁给他后过得很幸福,你看你和你弟弟都是人上人,我过的也很滋润。至于爱情,不过就是那十几秒荷尔蒙的荡漾吗,所以结婚要看男人的前途,而不是单纯的喜欢。
而《宰相刘罗锅》里,乾隆在外游走,听一女子弹唱,问太监,她是谁?
太监说,昔日陛下出巡的时候巡幸过她。
乾隆恍然,对了那年她十八,还是朕把她带进京的,如今二十八了,风情犹在,徐娘半老啊。
太监说,要不要去见见?
乾隆拒绝说,算了,回宫吧!
算到孟子身上最恰当不过,漂亮的女人不过是红粉骷髅,十八俏年华,可是终究会老,所以有人说要及时行乐,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捧着春宫图的小年轻了,而是为人师表,就算仕途不顺,也要成为孔子一样的贤人。
孟子想着,儒家不能困守一地,自己应当出山,与各国的君主交流一下,毕竟孔子成名后也是这么做的,如果能够成就功名最好,就算不能,也能扩展一下知名度,告知世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学说。
比如杨朱,最有名的就是贵己。
孟子门人于是找到杨朱的门人,问他拔一毛而救天下,何不为也?
杨朱的门人哈哈一笑,又是这种大言不惭的人,说,天下固非拔一毛所救。
说得很实在,总是说人人献出一点爱,世上的事真那么简单就好了,魏蜀吴就不用斗了,还天下安宁,把权利给了汉献帝不就是了。
孟子门人很较真,要是让你拔一根就能救呢?
杨朱门人也烦了,今日拔一根,明日拔一根,如同募捐一样,昨日长毛捐,今日海防捐,明日陆防捐,后日赔款捐,你自己为国不以正途,非得取之于民,让别人献爱心,岂有此理,于是回道,一毛不拔,而且奉劝别人也别拔,否则世道永无宁日。
以前地铁口放音乐,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不住的循环播放一句话,“请注意,有不法分子编造谎言,欺骗游客,请不予理睬,如有过激行为,请及时报警”。
地铁里也常有人乞讨,挨个求钱,我刚见得时候常常给个一块钱,然后我同事说,“人家可是月薪过万的啊,比你有钱多了,你真的要给”,他说自己从来不给。
我也听一位老人指着一个一言不发要钱的女孩说,我在这里坐了三年地铁,都能看见她,问她也不说话。
渐渐地,我也学会避开他们,低头看手机,只是觉得,如果有一天没有人给钱了,他们就会消失。可是上海的人那么多,很多刚来这里的人还是愿意给的,毕竟出门在外求个善缘,我有事祈求上天的时候,也会给。
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杨朱的言论大抵如此,你拔一毛养活的是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反而不利于太平盛世。如果都自食其力,自己顾自己,也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人了,世界会好很多。
于是我想到了,小说中万年不变的赈灾情节,想到了因为灾荒而卖儿卖女流离失所的百姓,想到了主人公感慨扬州城里冬天只冻死几十人,那就算太平盛世了,想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