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
郁郁葱葱的山谷,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只是由于周围漆黑一片,让人不禁感觉胆战心惊的,加上猫头鹰的叫声更让人毛骨悚然。在这漆黑的山谷里,有一个更黑的影子从地上缓慢的爬了起来,从他发出的声音判断,这是一个人。他浑身是伤,光亮的脑袋在月光的照耀下成了这个山谷里最亮的物体,只有两根手指的手臂上缠着大量的珠宝,他不顾伤痛带着沉重的珠宝开始试图离开这里,但是他似乎迷路了。
在一条小河前他停了下来,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危险正在靠近,一双双绿色的眼睛逐渐向他靠近,五百米……三百米……一百米……五十米,在微弱的月光照耀下,我们看到了,那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人也看到了,是一群狼,不知道有多少只,但是可以肯定,这个人完了!可是不知是他命大还是老天眷顾,一只猛虎跳了出来,狼群后退了,趁着狼群与老虎对峙,这人跳进河里,逃到了对岸,狼群与老虎都没有理会他,或许是因为更强大敌人的存在亦或者是他们都在一片石战场吃饱了。
那人到对岸后,疯狂的奔跑着,在这山里,他不能停下来,因为停下,就意味着随时丢掉性命,直到一个小小的村落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才停止了奔跑。他掏出一个布袋把身上的珠宝装了进去,然后走向了一个茅草屋外的院落大门,他边走着,嘴里还边发出哎呦哎呦的声音,显然,没有了致命的威胁,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伤。
铛,铛,铛,随着这人的敲门声,一位老人家打开了大门,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时候,老人问都不问就打开大门,让我们看出这位老人家是一个乐于助人且胆识不凡的长者。老人示意这人进了茅草屋,屋里的家具简朴的不能再简朴,老人家点燃了一碗蜡油里的引信,看样子这是老人把烧过的蜡烛融化后又放进棉线制作的照明工具。
虽然这一盏灯在黑暗中显得非常微弱但是我们还是在光亮中看到了今晚这个主角的模样,他竟然是济空,虽然从两根手指与光头上我们无数次的怀疑他就是济空,可是我们依然不能相信,在我们心中正义的化身会成为一个在战场上偷盗珠宝的盗贼。
“年轻人,上东边捡宝贝去了?”老人家不慌不忙的声音打断了济空与我们的思索,“老施主,贫僧……”未等济空说完,老人家便示意济空喝水,济空也似乎明白其中深意,便端起茶杯仓促的饮用这个晚上的第一口水。我们可以看到此刻的济空,充满了愧疚与悲伤的眼神,这绝不是他所受得伤痛导致的,他一定是有难言之隐的,否则怎么会变成这样,我们绝不相信!可是事实往往让人们失望,济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难言之隐,完完全全是个人的私欲作怪罢了,这在他与老者的对话中完完全全体现了出来。
“年轻人,老夫听你谈吐看你穿着,应是出家之人,怎么也去干这些个勾当呢”,老者背对着济空问道,他的语气让人感觉这一定是一位久经历练的老人,绝不是普通农户的老朽;“罪过罪过,老施主问到了贫僧的深心啊,贫僧是少林寺的僧人,奉方丈之命游历大江南北,普度众生,怎料闯军一路攻城略地,贫僧的昨日在一片石看到血流成河,超度一番后本要离去,可是看到诸多的财宝竟然心动,便在边上的树林等待,到了晚上趁着夜色偷了些许珠宝,真乃罪过,阿尼陀佛”,说完,济空一声长叹,把那些珠宝全数从布袋里倒了出来,老人家却将这些珠宝一一放回了布袋里,告诉济空:“既然已经捡来,又何必拿出,拿出又有何用,罪孽已有何不将其用于普度众生呢,若是佛祖知道你用自己的罪孽换取了别人的幸福,佛祖会原谅你的”,说完,济空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似乎对此心领神会。
老人端出了几碟咸菜和两个馒头,济空一番施礼后便享用起来,与老者谈论着这纷乱的世界,我们没能记录他们谈话的全文,不过从老者一句“李闯贼人,置天下与不顾”的话语自己对他行为动作的观察中中,我们可以断定他是一位大明帝国曾经的军人。不知过了多久,二人一个在床上躺着,一个在地上打着地铺,就这样步入了梦想,窗外的月亮忽阴忽晴,就像是济空这样正义的化身都有的两面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