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教堂后,菲尔逊教士随之与我们进入这次行动的正题。为了避开不必要麻烦,教堂内外快速达成统一意见,教堂对外公布“内部修道会议”公告,并且闭上大门。
“想必各位已经大致从吴平子弟兄那知道这次任务的细节,希望各位前来证实英、法、德、美等八国是否密谋大举入侵清帝国。很遗憾根据我们的线报所知,这次入侵得到了证实。所以这次让各位前来是有另一个目的,既然入侵无法避免的话,我也希望各位能尽量窃听入侵计划,收集计划资料等,竭力将入侵证据取得,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这次任务地点是距离这里不远的拾翠洲-沙基大街,目的性潜入两国租界取得相关证据资料。”菲尔逊教士做出祈祷手势:“愿主庇佑各位能顺利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平安归来,阿门……”
我们并不对天主教有太多认识,吴平子老师是有对我们讲到过,因信奉自由他也只是简单的讲述了一下。我们只是稍对菲尔逊教士做出了简单回应。
对于以往在番禺依稀的记忆,我不得不再次向菲尔逊教士问路,很惊讶他有所准备,他已经准备好三份手工绘制的中外两文番禺城地图以及相关文件。有了地图就不需要到处问路了,收到地图后我们还是滞留在教堂里。
菲尔逊教士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换岗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你们这是?”
毅文有条的回答到:“我们在速记分配到手的地图,顺便制定一个计划再出发,这样不仅省下了周围问路的时间,也不用显摆着手中的地图找路,再来省下了临场发挥等不必要因素。”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谋略,正所谓有备无患,我很欣赏你们的才智。各位务必抓紧时间,而我本职的只能在这里祈祷愿天父保佑你们平安。”之后菲尔逊教士再无打扰我们。
对比确认三张地图没有大体上差异后,我们开始从给予文件中的照片、文字中着手制定潜入计划。
陆毅文归纳了一些细节照片,从文字资料中述说的以及从拾翠洲遍布图中提出了一个方案:“看拾翠洲这两个租界划分比例,以东偏少的就是法租界,只占了拾翠洲的五分之一。从照片中得出正面突入是不可能的,相对从靠江炮台一段距离有巡逻兵甚少巡视的‘缺口’。可以先从法租界起手,我们这次任务是取得重要资料,所以要尽量避开不必要的战斗;另外,如果要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分别从两个租界潜入,那其中一个人就找个制高点把风,如果有突发情况就制造点大动静,没照应的情况下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这是我的计划,你们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个方案没有过大的分歧,经过意见统一,以节省时间为主要,我们决定分开行事。
方案奏效时间是晚上,现在有充分的时间给我们准备。按照预定计划,我们不打算穿这身装备去招人显眼,而是准备了本地居民服内穿夜行衣。除了必要装备之外,武器我只带了一把袖剑,于熙还备用了缠腰软剑。至于必要时制造骚动的毅文,他还拿上了小型虎蹲(重量、用途类似现代迫击炮)。
我们在夜幕之前出发,与人群混在一起,除了主要街区上还些人之外,夜幕一到人们就开始回家了。
之前,我们有打算走水路,不过按照撑船过去的速度,得耗费多少时间。虽说炮台那边较少巡逻部队,可我们也试着想过如果莫名一条船在江边漂着也一定会让他们起疑心。
我们顺着大市街尽头直走到旧前锋营箭道,这里自从我出世之前就已经荒废了,这后面紧挨着的是城墙,很明显我们打算直接躲过关口部队,从这里翻过去。
准备好飞爪后就是检查是否安全牢固,确认安全后我们就往上面投去,熟练的攀上七八米高的城墙。
从这瞭望番禺城虽说不能一览无余也已经足以开阔一方视野,再往拾翠洲方向看去。目光扫过一列列二三层建筑尽头的沿江那边,在夜色的衬托下西洋建筑和电灯格外显眼,就有一种在脸上写着“都在这”三个大字。
夜色中我们更好辨别方向,不必在天色大亮的时候像盲头苍蝇东撞西串,翻下城墙后便没有了大量建筑,既然出了城就不必担心路上的巡逻的清兵而是开始提防列强了。
这片地方开始便是他们的管辖范围内,自打我出生时,这边不远处的上九甫和下九甫【①】已经是最为繁荣的商业区,大多数洋商和本地居民都在附近的十八甫往上定住。
现在我要“如愿”进入这个大商业街的周围了,不过我们只是因为任务才选择的必经之路。为避免不必要麻烦,我们选择走屋顶,多年来练就的“飞檐走壁”功夫在这里又能奏效了。
进入上九甫商业区,脚下的是片繁华眼前是一片漆黑的砖顶,不时有着一种下去瞎逛的念头。借助飞爪绳钩,我们快速横越楼顶,热闹的夜市中人们是不会在意到头上有三个黑衣人在飞来飞去的。可能就过了十来分钟的功夫,我们已经来到地图所指的第十甫,眼看距离拾翠洲越来越近了。现在,已经算是开开眼界了,这些地方我以前都没来过。
我们停了下来,重复一次制定的计划,因为过了十二甫后就距离沙基大街很近了,也就没有时间来重复方案了。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要自己照顾自己了,彼此小心谨慎,各位。”毅文说到。我们互相点了点头,再次检查好装备后,便同时甩出飞爪快速往拾翠洲方向出发。
眼看各位逐一离开视线,很快就剩下我一个了。而我,就要潜入法租界,如果顺利,我会去英租界协助于熙。无论是否成功取得机密,必须两个时辰之内回到汇合点。
在过来的途中,拾翠洲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但这边西洋建筑的风格文化已经让我耳目一新。我一边观赏风景,一边沿着河涌寻找潜入点,一条围绕着拾翠洲的河涌延伸至珠江。期间,发现了一座桥,可惜这里有巡逻兵把守,看来只能绕着到江边才做打算了。
很快,我已经来到河涌的尽头,从这里投出飞爪到对面的石护栏,然后借助低洼的盲点攀爬进入。
顺利和拾翠洲擦边后,我并没有选择直接翻出去,扶着边缘,踏在凹凸不平的河道墙面上攀到对江炮台。翻入草丛等了大概10分钟,发现这里似乎真的很少有巡逻队经过,从这里行动真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