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明简史
3399400000042

第42章 清朝(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余年。在这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确定;多民族国家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技文化事业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封建专制统治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它的极致。然而,正当清政府陶醉在“天朝上国”里不能自拔的时候,封建社会内部所孕育的腐朽、落后已在逐渐侵蚀着这个强大的帝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碎了统治者们“天朝上国”的美梦,成为中国由极盛到衰的大逆转。中国由一个受世界仰慕的天朝上国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受尽屈辱的弱国,由此也开始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血泪史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奋斗史。

清朝前期

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族名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历经了多次的改换。西周时被称为“肃慎”,汉朝以后改为“挹娄”,隋唐时称“靺鞨”,五代以后则改称为“女真”。到明初,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原居住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后迁移于苏子河流域,逐渐发展壮大;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野人女真则定居在黑龙江和库页岛等地。明朝政府在女真地区设立“卫所”,对其进行管理,“卫所”的官员都由明朝政府直接委任。

明中期时,建州、海西两部的势力大大增强,使明朝政府感到极大的威胁。于是明朝政府对女真族进行压制、分化,对其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其各部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致使女真各部长期陷于分裂、混战不休的状态。女真族“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的局面给女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阻碍女真社会的向前发展。于是实现女真各部的统一与安定,成了广大女真人民共同而迫切的心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努尔哈赤走上了统一女真各部的道路。

努尔哈赤(1559至1626),出身在建州左卫一个奴隶主家庭,家族历代受明朝政府的册封。1583年,建州苏克苏浒部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引导明军攻打古埒城,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及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入城劝降。在明军攻克古埒城时,觉昌安被烧死,塔克世也遭误杀。事后明廷为了安抚努尔哈赤,任命他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1583年,努尔哈赤凭借祖、父辈遗留下的13副盔甲起兵,开始了他的统一征程。经过五年的征战,基本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建州女真的统一与强大引发了其与海西女真的冲突。1593年,努尔哈赤率军与海西九部联军交战,结果海西大败,这次战争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基础。此后,努尔哈赤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终于于1619年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结束了女真各部长期以来混战不休的局面。

在女真各部的统一过程中,努尔哈赤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逐渐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源于女真族原有的“牛录制”。女真人在“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此总领称为牛录”。1601年,努尔哈赤改革牛录制,创建旗制,设立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在原有的四旗之上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合为八旗。规定每三百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旗)。努尔哈赤为八旗最高统帅。八旗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具备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等职能。它对后金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对满族的形成与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此外,努尔哈赤还命人创立满文,使女真族有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后改为大金)。从此,女真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与不断强大的后金相反的是明王朝的腐朽没落。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檄文,征讨明朝,并于次年迁都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率兵亲征明朝,在围攻宁远时,被袁崇焕击败,金军伤亡惨重。宁远之役,打破了努尔哈赤自举兵以来战无不胜的神话。努尔哈赤负伤退回沈阳,不久便抱恨而终。

1.清朝的建立与清军入关

努尔哈赤死后,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汗位,是为天聪汗。皇太极虽然决意承父遗志,入主中原,但他即位之时,后金汗国“邦家未定”,民族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连连的征战使后金经济困难,人民普遍厌战。为此,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治,加快了后金的封建化进程。他先后两次对朝鲜用兵,迫使朝鲜签订了《江都合约》,要求朝鲜向金称臣纳贡,断绝与明朝的往来。接着征服蒙古各部,然后又统一了黑龙江流域。皇太极在进行军事活动的同时,也对后金的政治制度做了一些改革。首先是扩编八旗,加强汗权;然后又依明朝改革官制,改革国家机构。为了加强汗权,巩固统治,皇太极注重选拔人才,重用满汉知识分子,扩大了统治基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后金的封建化进程大大加快,内部矛盾也大大缓和。随着后金政治、军事势力的发展,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去汗号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是为清太宗。

由于后金的实力逐渐增强,皇太极也慢慢放下了以前高举的与明“议和”的大旗,开始进攻明朝。虽然每次都能劫掠众多财物,但仍未能立足中原。皇太极先用反间计使崇祯皇帝杀死杰出将领袁崇焕,顺利夺取辽西,接着又苦战两年,夺取锦州和松州。松锦大捷后,清军将势力推向了山海关前。1643年,皇太极驾崩,其子福临即位,由于福临年幼,由其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

正当清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之时,明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已是朝不保夕。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政府被推翻。明朝政府虽然被推翻了,但清军想要入主中原仍属不易,于是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便成了清军争夺的对象。吴三桂是明朝武举出身,其父吴襄也是明朝的武将。他在山海关坐拥精兵四万,成为明朝政府对抗清军的一个屏障。皇太极时曾向他招降,但他态度暧昧。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吴三桂迫于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压力,表示归顺。但另一方面,他却与清军勾结,请求清军出兵镇压农民起义军。于是多尔衮利用有利时机与吴三桂两面袭击,大败李自成于山海关。李自成兵败后撤离北京。1644年10月,清统治者进驻北京。10月30日,福临即皇帝位,“定鼎燕京,纪元顺治”标志着清王朝中央政权由此确立。

2.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汉族的广大人民和中小地主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如强制汉人薙发、易服,对不归顺者都进行血腥镇压,且强占汉人土地等,致使民怨四起,各地的抗清斗争此起彼伏。

李自成在撤离北京后,退居陕西,以关中作为抗清基地。1644年11月,清军分两路向大顺农民军进攻。1645年9月李自成退居武昌。农民起义军在转战过程中不但受到清军的攻击,且明朝的残余势力与反动地主武装也与农民军处处为敌。1646年6月,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遭地主反动武装的袭击,不幸遇难。但大顺农民军的抗清斗争此后还持续了20多年。

另一支农民义军的领袖张献忠于1644年12月在四川称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西农民政权不但设置了国家机构、铸造钱币,还开科取士。1645年,清统治者向张献忠劝降,但遭拒绝。1646年初,清军进军四川,开始全力围剿大西农民军。1647年1月,张献忠在西充的凤凰山遇难。但仍有一部分大西农民军继续着张献忠未完成的事业。

当时不但有农民起义抗击清朝的战争,在南方明朝皇室子孙也建立了几个政权与清廷对抗。1644年6月15日,朱由崧在前朝军阀的扶持下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然而这个政权建立后把矛头主要指向农民起义军而非清政府,而且这个政权苟且偷安、奢靡腐化,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1645年6月被清所灭。其间,清军在攻克扬州之时,对这座历史名城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使这一繁华富庶之地变为废墟,惨状令人发指,史称“扬州十日”。此外,1643年7月由鲁王朱以海建立的绍兴政权以及1646年12月由朱由榔建立的永历政权都被清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逐个消灭了。

在全国各地的主要抗清斗争都遭失败的情况下,郑成功的海上武装依然坚持着抗清斗争。郑成功是明末军阀郑芝龙的儿子,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打出“背父救国”的旗号,坚持抗清斗争,以金门和厦门作为抗清基地。1659年6月,郑成功北伐江南失败,损失惨重。且当时北方局势已基本稳定,于是,郑成功决定收复台湾,以台湾作为积蓄力量、继续抗清的基地。经过三年的苦战,郑成功终于在1622年2月迫使荷兰殖民者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其对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收复后不久,郑成功便于1662年6月23日病逝。然而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将被永载史册,为后人敬仰。

随着全国各地抗清斗争的平息,清朝的统治也逐渐稳定下来。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们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3.康乾盛世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的全盛时期。在这期间,清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国辽阔的版图得以基本确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威远播。

康熙帝智擒鳌拜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帝死,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康熙即位之初,由于年幼,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辅政大臣掌管。从此,清朝进入四大臣辅政时期。四大臣在掌管国家政权时,注意整顿吏治,提倡垦荒,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臣辅政也暴露出种种弊端,辅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把持朝政、打击异己、培植亲信、广植党羽,势力之大已对康熙的地位造成威胁。1667年康熙亲政。在他亲政后不久,康熙在鳌拜的强迫下处死苏克萨哈。此前,索尼已病故,因此四大臣就只剩下鳌拜与遏必隆,但遏必隆软弱无能,无力与鳌拜抗衡。面对专横跋扈的鳌拜,立足未稳的康熙只能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选拔了一批少年侍卫,整日练习布库(摔跤)。而鳌拜以为小皇帝是“童心好弄”,不以为意。康熙八年(1669)五月的一天,康熙招鳌拜单独入宫,趁其不备,命预先埋伏好的布库侍卫一举将其拿下,然后宣布其罪状,肃清其党羽。康熙帝的这一举措稳定了清王朝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对清王朝特别是康熙朝的社会发展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设立军机处

在清初,清王朝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王公大臣组成。各类军国大事都由它议定,有时皇帝也要受其左右。因此为了加强皇权,历代皇帝都对八旗贵族的势力加以削弱,议政制度也随着王公贵族势力的衰弱而逐渐衰落。1791年,乾隆皇帝下令取消议政大臣的名称,议政王大臣会议也不复存在。

1658年,顺治朝设立内阁,但在康熙朝四大臣辅政时曾一度废除。1670年,康熙帝恢复内阁制度,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内阁是清末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一个中枢机构,但实质上它是位尊权轻。清朝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一直对内阁进行压制。康熙十六年(1677)十月,设立南书房。在翰林官员中选拔“才品兼优者”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他们除了陪伴皇帝读书写字吟诗作画外,还要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谕旨,发布政令。由此可以看出南书房是由皇帝亲自严密控制的一个处理政务的机要机构。因此,“非崇班贵禀,上所亲信着不得入”。南书房的作用在雍正以后明显衰落,最重要的原因即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是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设置之始称军机房,后改称为军机处。从1729年6月设置,至1911年废止,历经180多年。军机处设立之初,工作只限于军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利不断扩大,军国大计、机密要务,都由它处理。尽管军机处的权利很大,但它受到皇帝的严密监视。它本身没有独立的行动和决策的权利,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交办的事务要严格遵旨照办不得有误。军机处逐渐把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职权集于一身,直接听命于皇上,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产物。皇权的大大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

开设科举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也同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清在统一全国前就已开科取士,顺治年间科举制度基本定型,康熙年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清朝的科举制承袭明制,分四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仍以八股文为主,以此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为了笼络汉族士大夫,扩大统治基础,清朝统治者增设许多特科,如“博学鸿词科”、“经学特科”、“恩科”等,广泛吸收人才。尤其是康熙十七年(1678)的“博学鸿词科”罗致了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名儒143人,时称此科“得人极盛”。这些措施不仅适应了清政府的用人需要,也扩大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的民族矛盾。

大兴文字狱

清朝统治者在怀柔笼络的同时,也对知识分子进行严厉的镇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康、雍、乾三朝约120年,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案件近百起,以乾隆朝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