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3369000000023

第23章 普通外科(10)

2)持续吸氧。

3)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

4)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补充血容量。

5)定期做腹部CT检查。

6)必要时可做经皮肝动脉栓塞(TAE)以控制活动性出血。

7)卧床休息6—8周。

R.警示

1.由于肝损伤主要引起大出血和休克,直接威胁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原则上应尽早手术止血。非手术治疗只能在有条件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师,应用于有选择的患者。

2.肝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都有重要价值。其分级方法有多种,吴孟超的五级法较为实用:

I级(轻度伤)——裂伤深度小于1cm,范围小,含小的包膜下血肿。

II级(中度伤)——裂伤深度1—3cm,范围局限,含周围性穿透伤。

III级(重度伤)——裂伤深度大于3cm,范围广,含中央性穿透伤。

IV级(复杂伤)——肝叶离断、毁损,含巨大的中央性血肿。

V级(大血管伤)——肝门或肝内大血管或下腔静脉损伤。

3.对怀疑肝损伤的患者必须在上腔静脉系统建立输液通道,因为在下肢输液往往因手术、损伤影响肝后腔静脉的通畅而无效。

4.当肝门阻断不能控制出血时,应认为存在肝后腔静脉或主肝静脉破裂,此时填塞法止血无效,应由有经验的医师,使用全肝血流阻断等方法直接修补。

十七、胆道出血

胆道出血又称胆血症(hemobilia),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3%—5.0%,是各种胆道疾病重要的并发症。其出血可源于胆系的任何部位,肝内占50%,胆囊和肝外胆道各占25%。出血多来自于Glisson系统中与胆管伴行的肝动脉或门静脉的分支。如未能及时诊治,病死率可高达50%,应给予高度重视。

R.诊断要点

1.典型临床表现胆道出血三联征: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胆绞痛与黄疸。

2.胆道大出血可表现为间断性或5—7d的周期性出血和相应的伴随症状。

3.病史多有外伤史及胆道结石、感染和胆道手术史。

4.实验室检查小量出血仅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和大便隐血阳性。

5.特殊检查

(1)X线选择性腹腔干造影——最有价值的诊断和定位方法,可见造影剂从肝动脉支漏出。可重复检查,能清楚显示肝动脉的解剖并能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止血。

(2)胆道造影——分为术中胆道造影和术后T管造影。可显示:

1)出血的胆管不显影或有充盈缺损。

2)造影剂与肝内血肿、动脉瘤等相通。

3)肝胆管有狭窄、囊性扩张、结石或肿瘤。

(3)内镜检查——如能见到血液从十二指肠大乳头流出,即可确诊本病;亦可排除其他来源的上消化道出血。

(4)B超和CT——可发现肝内各种原发病灶,可显示肝脏及其周围的器官和组织的断面图像。

(5)核素99mTc检查——定性检查方法。

(6)手术中直接探查。

R.治疗程序

非手术治疗:

1.指征

(1)出血量不多或逐渐减少,出血间隔时间逐渐延长。

(2)无高热、寒战、黄疸以及感染性休克者。

(3)患者情况极差,不能耐受手术。

(4)肝动脉栓塞术——在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协助下,将导管尽可能靠近出血部位,注入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选择性、节段性栓塞出血的动脉分支。

(5)局部治疗——胆道手术后,有T管的患者,可用生理盐水100ml,加入肾上腺素2—4mg,低压经T管注入胆道,反复冲洗,吸出血凝块。注入药物后夹管一段时间。

2.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反复大量出血超过两个周期者。

2)伴有出血性休克不易纠正者。

3)经查明出血病灶较严重,非手术疗法不易治愈者。

(2)手术方法:

1)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胆囊出血和肝内感染。

2)肝动脉结扎术——慎用于术中其他方法无法控制的,由肝动脉分支出血引起的胆道出血。

3)肝部分切除术——立即止血率85%,有效率89%。

适应证:

定位明确的局限性病灶。

可切除的肝脏良、恶性肿瘤。

出血来自一侧肝内,但不能明确出血灶的病理性质。

R.处方

R.警示

(1)一旦怀疑患者为胆道出血,应立即行血管造影和其他影像检查,明确诊断。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尽可能避免盲目剖腹探查。

(2)胆道手术中发生出血,可加用肾上腺素盐水冲洗肝管,或用肾上腺素盐水纱条胆管内填塞压迫止血后,放置T管引流。(3)肝动脉结扎术的应用必须慎重,在结扎前应先试行阻断,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如不得不结扎肝动脉,最好是单独结扎肝左或肝右动脉,避免结扎肝固有动脉,以防发生肝功能衰竭。(4)对肝内病变行肝部分切除,可以去除肝内病灶,止血效果确切、彻底,是治疗肝内胆管出血的理想方法。

十八、胆囊癌

胆囊癌是指发生在胆囊及胆囊管的黏膜上皮癌。本病以女性多见,一般(3—6)∶1,高发年龄为53—57岁。本病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根治困难,预后很差。

R.诊断要点

1.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早期征象又常被胆石病及其并发症所掩盖,甚至有胆囊切除后病理检查才发现本病。临床常见以下几种表现。

(1)慢性胆囊炎症状。

(2)急性胆囊炎症状。

(3)梗阻性黄疸症状。

(4)右上腹肿块。

(5)其他如肝大、消瘦、恶心、呕吐、腹水、贫血等胆囊癌晚期征象。

2.B超可发现胆囊壁局限性增厚、黏膜面隆起性病变和肿块,并可发现胆囊三角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处的肿大的淋巴结,肝脏可被肿瘤侵犯。

3.CT检查能较清晰地显示胆囊内或胆囊壁上软组织影,对判断胆囊癌的浸润及扩散范围,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的估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本病显示为高信号的胆囊内有不规则的低信号区,同时还可见胆囊周围肝实质浸润情况。

R.治疗程序和处方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类。

1.根治手术

(1)全胆囊切除——适用于NevinI至II期患者,切除范围包括胆囊及其全部浆膜和胆囊床的纤维膜、胆囊三角的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必要时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脂肪组织。

(2)胆囊癌区域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胆囊及胆囊床边缘1.5—4.0cm楔形肝组织;以门静脉为界,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结完全清除,再将十二指肠翻起,清除胰十二指肠、胆总管下段淋巴结;必要时,做肝外胆管部分切除。

2.姑息性手术

(1)姑息性胆囊切除术。

(2)胆管引流术——适用于伴有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减黄治疗。包括胆肠内引流术、内支撑管引流术、胆管外引流术和PTCD术。

3.放射治疗对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1)外照射——可用于非手术患者的治疗以及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2)术中放射治疗。

R.警示

1.由于本病的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而对胆囊癌的高危人群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意义重大。

(1)40岁以上、症状明显的胆石症患者,特别是结石直径大于3cm、胆囊壁明显增厚萎缩,或“瓷化”者。

(2)曾行胆囊造瘘术的患者。

(3)胆囊瘤样病变,特别是直径大于1cm,或蒂粗而短的腺瘤,其癌变率较高,应及早切除。

(4)胆囊管畸形、胰胆管汇合异常、先天性胆管囊肿等。

2.在日常胆囊切除术中,关腹前术者应对每一例胆囊标本剖检,必要时做冰冻切片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胆囊癌。

3.在做完肝十二指肠韧带清扫后,应注意肝外胆管的血供情况,如有可疑,应行肝外胆管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术。

十九、胆管癌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黏膜上皮癌,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和位于肝胰壶腹部和乳头部的癌。本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和日本均较高,约占同期胆道手术的2.26%。本病高发年龄在50—70岁,男女之比为(1.5—3.0)∶1。

R.诊断要点

1.症状与体征(1)上腹胀痛、厌油、食欲减退及消瘦。(2)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伴皮肤瘙痒。(3)肝肿大。(4)胆囊不能触及或空虚。

2.实验室检查(1)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呈梗阻性黄疸改变。(2)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移换酶明显升高;丙氨酸氨基移换酶等亦可升高。(3)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可升高,但缺乏特异性。

3.影像学检查(1)B超:梗阻近端胆管扩张,远端萎陷;胆管截断处可见软组织块影,如为上段胆管癌可表现为典型的“蝴蝶征”;根据梗阻平面的高低,胆囊可萎陷或积液肿大;有可能在患者出现黄疸前发现一侧肝内胆管扩张。(2)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可获得清晰的肝内胆管树的图像,详尽地显示肝内胆管的形态及其梗阻部位。

(3)CT:提示肝内胆管扩张,可清楚地显示胆管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并可显示肝脏有无增大萎缩复合征。(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可清楚地显示全部胆管树的图像,在常规MRI上可显示充盈缺损区有异常信号的肿块,并可了解其浸润范围及其与门静脉的关系,对决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R.治疗程序和处方

R.警示

1.对于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即使姑息性切除的疗效亦优于单纯引流术。所以,除非肿瘤已明显不能切除或有手术禁忌证,所有的患者都应接受手术探查,以得到合理的治愈机会。

2.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位置深,解剖复杂,手术难度、风险极大,决定行切除术时应十分谨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确诊为胆管癌,肿瘤局限于肝外胆管及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无手术探查禁忌证。(2)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尚能承受较大的手术。(3)手术医师有丰富的肝门部手术的经验并有相应的医疗设备条件。

3.对于不能切除的患者,选用适当的引流手术,可显著延长生存时间,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推荐应用适当的内支撑物行胆道内外引流或内引流,如塑料或金属的胆道内支架、聚乙烯管等。

4.有报道认为,仅引流30%的肝脏,即可维持生存。但笔者的经验认为,应尽可能引流左右肝管,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5.对于胆管癌所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诱发难以控制的急性胆管炎甚至感染性休克,往往使患者失去手术机会。因此,本病应作为ERCP的禁忌证。

二十、胆道损伤

胆道损伤根据其致伤原因分为创伤性和医源性两类。临床上本病多见于胆囊切除和胃切除术中的医源性损伤,少部分见于肝外伤,尤其是锐器或火器所致的开放性创伤。胆道损伤后早期形成胆漏、腹膜炎及胆汁肿;一旦未能及时发现或首次修复手术失败,常常导致胆管狭窄;如未能及时彻底解除狭窄,则可反复发生胆道感染和不全性胆道梗阻,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肝衰竭。

R.诊断要点

1.创伤性胆道损伤多合并于严重的腹部外伤,不易在术前做出诊断。

(1)对创道经过右上腹肝脏、胆道投影区的开放性创伤患者,应警惕本病。

(2)在对复合伤患者行剖腹探查时,对肝十二指肠韧带、肝门和胆囊三角处的浆膜下瘀血或小血肿,均应将其剪开,仔细探查。必要时应行术中胆道造影,以明确诊断。

(3)对伤后多日,发现腹腔胆汁肿者,应在引流胆汁的同时,行ERCP,确定胆道损伤部位,并可置鼻胆管引流、胆道减压。

(4)B超、CT、MRCP均有助于发现肝外胆汁肿和胆管扩张。

2.医源性胆道损伤可见于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切除术和中肝叶肿瘤切除时。

(1)术中诊断:本病多在手术中发现,有下列表现:(1)术中有一索状物或管道被切断或部分切断,近侧断端有胆汁流出。(2)术中检查切下的胆囊标本,发现胆囊管残端呈双管状异常。(3)手术创面有异常胆汁外渗。(4)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道连续性中断。

(2)术后诊断:有部分医源性胆道损伤在术中未能及时发现,在术后出现异常表现。

1)胆漏——术后从引流管流出胆汁,量多并持续;如术中未放置引流管,则出现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表现;提示胆管断端或破口直接通向游离腹腔。

2)黄疸——术后12h即可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提示胆管被误结扎。

3)胆管炎——术后反复发生胆道感染,并逐渐加重。可伴发黄疸和结石,提示胆管部分损伤,导致胆管狭窄。

4)影像检查——B超显示肝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PTC、ERCP和MRCP均可显示胆管中断的位置。

5)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移换酶显著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并进行性上升。部分胆管狭窄患者,胆红素可以正常或轻度增高,但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均显著和持续升高。

R.治疗程序和处方

1.手术中发现胆道损伤

(1)胆管横断,并有缺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2)胆管横断,无胆管缺损,两断端血供良好: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T管不能从吻合口引出)。

(3)胆管破损,或部分横断:损伤胆管成形、修复,T管引流。

2.术中未能发现的胆道损伤(1)术后胆漏,引流通畅,无腹膜炎:

1)卧床休息,保持引流管通畅,期待胆漏自行闭合或引流管周围窦道形成。

2)补充丢失的水、电解质:

不能进食者——5%GNS1000—1500ml10%氯化钾30—40mlivgttqd

其余的水分、热量按患者日需量补给。

能进食者——补达秀控释片(氯化钾控释片)1.5—2.0potid

10%氯化钠10mlpotid

3)防止腹腔感染——100ml阿莫西林舒巴坦(西迪林)2.0—3.0ivgttbid

甲硝唑注射液0.5ivgttbid

4)如术后2周胆漏仍不闭合,应行经引流管胆道造影,明确诊断。

如发现胆管为横断伤,应择期行胆肠吻合术;如发现胆管未横断,仅为胆漏或伴残余结石,可先行经十二指肠镜,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术;如取石失败,可择期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损伤胆管修复,T管引流。

(2)术后胆漏,未放引流管,患者有腹膜炎表现:

1)术前准备。

2)立即行上腹部CT,了解有无腹腔胆汁肿及其位置。

3)急诊经原手术切口进腹探查,明确胆管损伤部位及类型,行腹腔及胆道引流,不必强求一期胆道重建手术。

(3)严重复合创伤术后,发生膈下或肝下胆汁肿,但患者无腹膜炎,无黄疸:

1)先行上腹部CT,了解腹腔胆汁肿的位置、大小及数目。

2)抗生素治疗及支持治疗——NS100ml

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0ivgttqd—bid

甲硝唑注射液0.5ivgttbid

3)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胆汁肿。

(4)术后出现黄疸:B超显示肝内胆管扩张时行PTC或MRCP,进一步了解胆管阻断的平面;行PTCD引流、减黄,待第一次手术创伤恢复后,择期手术,重建胆道;或在抗感染、支持治疗的保护下,于第一次手术后1个月内,再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

(5)术后远期,反复发生胆管炎,应行胆道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