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宗时,因为宠爱武则天武昭仪,要废掉名正言顺的王皇后。这在传统礼制中,是不允许的。但武昭仪枕头风厉害,高宗很想满足她这个愿望,但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片反对之声。许敬宗看看久拖不决,就对高宗说:“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立一后,何预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乡下老农民要是多收了几百斤麦子,还想着要换个老婆呢!何况贵为天子,要立一个皇后?这事跟别人有什么关系,跟着瞎掺和!有了这番言论,高宗得意,换了皇后。
许敬宗的这类言论,固然有省略价值观,悖逆人伦义理的昏妄,更有他难于言传的心事。按照后人诛心的说法,他大有葬送唐代江山,从中渔利的隐秘心事。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大员,往往就乐于看着帝国不断犯错误,而后,取而代之。帝国,在他们那里不是效忠的对象,而是等待追逐的中原肥鹿。
太宗读书后,讲述这类故实,自有深邃的远虑。
大臣苏易简听罢太宗论刘义隆、论杨素、论许敬宗的话题后,回答说:
“陛下阅览往日历史,安危治乱之道,都在心怀之中。这实在是社稷无穷之福啊!”
“仁者之愚”
太宗的好学是出名的。
太宗读书之多,后世帝王罕有企及。读各类书,往往都有自家心得,有时就跟诸臣讨论,成为君臣之间思想、学问进阶的一个常态。但讨论中,太宗也有“偏蔽”之见,可以看出他的“仁愚”——顺便说,大宋帝王十几个君主,几乎个个都有“仁愚”之病。“仁者之愚”是王夫之先生对太祖赵匡胤的一个评价。大意说,太祖知道“兄终弟及”之后,自己的儿子德昭、德芳,还有兄弟廷美,可能吉凶莫测,但不能因为这种还没有实然出现的可能,就将兄弟赵光义事先“解决”掉。天伦为重,大位为轻,人伦大于社稷,伦理重于政治。所以不会以“天位之去留、子孙之祸福”,而斫丧自己的恻隐之心——去制止兄弟赵光义的自发生长。“廓然委之于天人”,豁达地将以后的事委托给天命、人心。西人的说法就是:至于以后的事,上帝知道。这种“仁”就是“愚”;但反过来也成立:这种“愚”就是“仁”。太宗攻取太原时,看到将士争奋,担心屠城,就在城池即将攻破时,下令稍缓,就是“仁愚”。他读书时,偶尔也可以看到他的“仁愚”心声之吐露。
有一次他读《兵法阴符经》,叹息道:
“此诡诈奇巧不足以训善,奸雄之志也。”
兵家诡道不能导人向善,言之有理;但战争谋略与行政管理,是两个不同向度的问题。慈者掌兵,铁戈撞响之际,如何奋勇?两军相对,很多时刻更不是勇气、血气之争,而是智者之争。这一层道理,太宗自然懂得,但他不以此为意,更不屑于将这类兵家的诡谋移用于政治管理。从大的战略而言,为正。人类真正的大型战争,整体上,事实上是综合国力之较量,不是计谋小道之较量。但就局部战争而言,如何可以省略“伐谋”?
太宗的“仁者之愚”,细考下来,事实上也许有防备“奸雄之志”的用意。他不期望帝国被“权谋”人物所毁。传统典籍读得越多,就越能理解“权谋”这种黑色智慧瓦解文明、稀释道义的破坏性力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明清,都比大宋更愿意操练“权谋”。大宋,是历来王朝在政治管理方向上,最少“权谋”的帝国。大宋诸帝,总是试图沐浴在圣贤光芒之下,在“奇正相守”中,恪守“正”的一面。
“万岁”与“眉寿”
大宋士庶,在民间有一种自发的习俗,往往会每天燃一炷香,祷告天地,祈求天地保佑,让当世天子“万岁”,让大臣“眉寿”——“眉寿”就是“长寿”,眉毛长称为“豪眉”,“豪眉”者,长寿。故称之为“眉寿”。
太宗知道这个习俗,有一次读书,小憩,回顾宰相宋琪、李昉等人,说了一番读书体会:
“朕因思闾里间,每日焚香,祝天子万岁,次大臣眉寿。朕与卿等焉得不日思善事,以符亿兆人之祷?”朕因为常常想到胡同弄堂里的士庶小民,每天都焚香,祝愿天子“万岁”,祝愿大臣“眉寿”,想想这个,朕与爱卿等,哪能不天天想着做些善事,以不辜负天下亿万人民的祷告呢?
宋琪说:“臣等蒙陛下不次擢用,又承戒谕,岂敢为不善之事以负宸恩!惟思公勤,庶补万一。”臣等承蒙陛下不依照寻常秩序,拔用了我们,又承受了陛下的训诫谕旨,岂敢做不善的事情辜负皇恩!只有想着公道仁德,勤快机敏,以此来弥补不足。
太宗读书,始终是关心民生的。
有意味的是,太宗在读书中,还无意间接近了今日流行的“轻饥饿”养生法。
说有一天,太宗对宰相说:
“朕每日所为自有常节,晨间视事既罢,便即观书,深夜就寝,五鼓而起,盛暑尽日亦未尝寝。乃至饮食,亦不过度。行之已久,甚觉得力。凡人食饱无不昏浊,傥四肢无所运用便就枕,血脉凝滞,诸病自生。欲求清爽,其可得乎!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在天’,全系人之调适。卿等亦当留意,无自轻于摄养也。”朕每天的生活工作都很有规律:早间公事朝仪完成,就开始看书。夜深就寝,五鼓起床。盛夏时一个整天也不昼寝。至于饮食,也不过度。这样时间久了之后,感觉很是得力。我觉着,人只要吃太饱,没有不身体昏沉头脑浊乱的。如果四肢还没有运动就入睡,那就会血脉凝滞,估计就有各种病症找来了。这样,想求神清气爽,那哪可能啊!老子有话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人之身体,全靠自己调适。爱卿等人也要留意,不要轻视了养生之道。
人君当淡然无欲
王夫之先生对太宗的读书姿态评价极高。
太宗曾对李至说:“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王夫之非常欣赏这个意见,给予了长篇评论,以发掘此中的意义系统。
王夫之认为,嗜好,往往因为生活习惯所致,事实上是一种赶时髦心理在蛊惑嗜好者。“群然取一物而贵之,则贵矣;群然取一物而安之,则安矣”,人人都认为“爱疯6”很珍贵,我有了“爱疯6”就自以为珍贵了;人人都购置了“爱疯6”而后心安,我也购置了“爱疯6”,也就心安了。君王若存此心态,是很可笑的。譬如过去那个卫懿公像今人喜欢“爱疯6”一样喜欢仙鹤,唐玄宗像今人喜欢“爱疯6”一样喜欢羯鼓,宋徽宗像今人喜欢“爱疯6”一样喜欢花石,但这类嗜好的对象,在“达者”看来,都跟凡虫、瓦缶、土块之类,没有什么差别。他们的嗜好,不过是因为这类对象的名气而已。当君王这类嗜好被天下所知以后,就会起而效仿,于是,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于是就有了劳形劳神追求时尚的现象,于是有了“殃民”“殄物”等种种不良后果。所以君子所为“无欲”,不是灭绝欲望,而是不悖于理,将欲望控制在“分”上,不让人感到有特殊的嗜好。这样,各类诱导欲望的人言,各种稗官撰写的诱惑性文字,各种谄媚者试图引发嗜好的妾妇之道,各种兜售奇技淫巧方士的蛊惑,都不可能变易我的合理欲望。但人人有欲望,且一旦欲望来临时,往往心旌飘摇,人不能免。这时怎么办?唯有“镇之”。太宗有言:“朕无他好,惟喜读书。”这就是“镇之”之道。如此“镇之”,外界种种诱惑,不能动我之心,如此,“道存”。
王夫之还进一步分析道:尽管如此,只说“读书”,还是会有弊端。如果以流俗之心读书,书也会为流俗所用。历史上这类读书人,即使在帝王中也不少,最后是消磨于读书之中,日月流失,废事丧德。王夫之认为读书之“淫”,也即“过分”,有三种表现。第一是那种寻章摘句,搜求险僻的典故,用来炫耀自己的博学,这是读书之“色淫”。第二是那种过分注重师承,处处中规中矩,弄一个音韵,互相标榜,顾盼自雄,以为得意,这是读书之“声淫”。第三是那种随着书中意见而喜怒,喜时像醉酒,怒时要操戈,跟着书中人事而情绪起伏,这是读书之“志淫”。
这“三淫”,乃是流俗读书法,所以真读书,一定要“远流俗,审是非”,自家以宁静而“镇”“三淫”,不要被书中的文字所诱惑,演化为“嗜好”,这样,《诗经》中那些兼有的淫乱记载,《春秋》中那些兼有的逆乱故实,各地流行的方言土语,里巷传播的谣谚闲话,都可以令人获益。这样才接近于读书之道。如果不是这样,则书中记载的种种文字,就有可能将人往欲望一途导引而去。所以说,以读书为嗜好,也是嗜好,也是容易将人导向欲望的路径。王夫之最后说:这样来看,“惟无欲而后可以读书”,太宗关于读书的言论,实在是“知道者”的言论。值得嘉赏。
“飞白”
太宗赵炅诗一般,但书法不错。而且乐于在笔墨之间花时间,下功夫。史称太宗善于写“飞白”书法。雍熙三年(986)初秋的一天,太宗拿出自己写的“飞白”字赐给宰相李昉,并对他说:
“朕退朝,未尝虚度光阴。读书外,尝留意于真、草,今又学飞白。此虽非帝王事业,然不犹愈于畋游声色乎?”朕每次退朝,从来没有过虚度光阴。读书之外,就是书法了,我比较留意真书、草书,现在又学“飞白”体。书法,虽然不是帝王事业,但把时间用在这里,不比用在田猎、游幸、声色上好多了?
太宗似乎特别喜欢写了“飞白”大字送人。这也是联络君臣感情的一种方法。大臣们也都乐于得到太宗“赐字”,估计“求墨宝”的人不少。
有一次,他一气写了二十幅“飞白”书轴,遣中使拿着去送给宰相吕端等人,一人五轴。大宋诸帝身后各有私人图书馆,用来收藏帝王个人的文字文具用具等。太宗似乎有意丰富自己未来的图书馆,淳化元年(990)七月,他就特意将御制诗文四十二卷交藏于秘阁。他对自己的“飞白”作品似乎也很自信,这次还专门写了四十轴,存到秘府。“飞白”字,每一个都有一尺的直径。吕端等人得到赏赐后,到殿上来称谢,太宗对他们说:“我这‘飞白’,是依照小篆字体来写,与隶书不同。朕君临天下,干吗还要在笔砚之间花时间呢?实在是天生喜欢这个,不忍心轻易放弃。岁月久了,慢慢也就得到了‘飞白’的写法。”
有一年,太宗给近臣每人写了一幅“飞白”作品,特别赐给参知政事寇准十八轴。这是因为上一次赏赐大臣时,寇准出使在外,没有得到。这次一块给了他。赏赐之后,太宗又对宰臣吕蒙正等人说:“书札,过去算作‘六艺’之一,不一定是帝王的看家本领,朕不过是听政闲暇时,没事用这个自娱自乐而已。”
真宗、仁宗也善于写“飞白”。写好这种字,有难度。据说是当初东汉蔡邕所发明。他看到修理宫阙的工匠用笤帚蘸了白粉写字,受启发,写了“飞白书”。据说这种字,要在中锋行笔时,见出平行的墨丝,墨丝之间有空白,所以称为“白”,字要写得灵动若飞,所以称为“飞”。这种字类似于“榜书”,字体很大,适合做匾额,古人敬惜字纸,每天练习这么大的字,纸墨伺候不起,所以有“可爱而不可学”的说法。后来学习者成功者也确实很少。但太宗用点纸墨还是小问题,所以他乐此不疲,且成就不俗。这是他长期沉浸砚边,点滴收获而后达致的成就,但更与一个叫王著的书法家有关。
王著,此人习练王羲之书法,得其神髓,在太宗朝做翰林。太宗听政之余,读书之外,就留心书法。有写得稍稍得意点的,就让内侍拿了去给王著看,史称“著每以为未善”,王著往往评价说“未尽善也”,还不够好。太宗听后,于是就更加刻苦临帖写字。觉得有点进步了,有写得更好点的字了,再拿给王著看,王著仍如以前一般回答。有人就问王著,为何要这样回答?王著说:“其实皇上的字已经写得不错了。但好固然是好,如果告诉他写得不错,恐怕皇上从此不再用意去练,那就没有更大进步了。”时间长了之后,太宗又写了比较满意的字让王著看,这一次王著感到字确实好,夸赞道:“功至矣,非臣所能及!”功夫到了,这种成就,不是臣所能够达到的。太宗就这样在王著的鞭策下,越写越好,史称“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太宗笔法精妙绝伦,超越前面的古人,世人都认为这是由于王著的巧妙规劝而获益的。多少年之后,真宗还对宰相说到这个事,并且嘉奖王著“善规益”,认为他在侍书、待诏这个职务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史上叫“王著”的人很多,五代宋以来,就有几个“王著”。有个五代后周时期差点做了宰相的高阳酒徒王著,在太祖朝还常常酗酒。他曾是后蜀的一位县主簿,宋太祖时,继续做他的县主簿。
契丹的学术成果
太宗看到汉字在使用中常有舛误,很想动用国家力量,做一场汉字纯洁化运动,便于中原子弟们能有学习汉语文化的基础依据。
此时,契丹燕京崇仁寺有个和尚释希麟,看到唐代和尚释慧琳编纂的《一切经音义》有不足,于是续写为《续一切经音义》。此书选取佛经词语,先注音,再释词,并引用传统各种字书、韵书和多种文献。注音则用反切和直音。书十卷,到大宋太宗雍熙四年,辽圣宗统和五年,公元987年写成。契丹对自家文化很看重,名流写书,只言片语不准出境,故中原地区始终未见流传。但此书曾流传到高丽,由高丽传入日本,清光绪年间,此书从高丽和日本再传回中国。不过这类大书,起心动念,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集成,须动用多种文化资源和力量,因此,中原虽然未见此书,但应该对此书的起念、流布会有感觉。文化的整合,会规模性忽然勃兴,如“轴心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展开就是。但也会在某个具体方向上忽然勃兴,如汉代的注经,宋代的疑经,清代乾嘉时期的整理国故,都是在同一个方向上,形成为学术共相。宋代太宗、真宗时期,中原、契丹都有了对文字音韵方向上的学术展开。
契丹在做《续一切经音义》的同时,大宋正在做《雍熙广韵》。
太平兴国七年(982),刚刚结束了“赵廷美大案”,这年的五月,契丹三万骑,分三路来侵略大宋,雁门关潘美、府州折御卿、高阳关崔彦进正在抵抗中;陕州也正在闹蝗灾,其他州郡也有人报来河水决口、冰雹灾害等消息,但太宗仍然好整以暇,组织各地通晓汉语文字的专业人才进京,“详定音韵”。王著,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成都府调入京师的。
太宗提拔王著为著作佐郎、翰林侍书与侍读。
《淳化阁帖》尽显大宋风韵
王著,乃是王羲之的后裔,晋代名相王导、大唐名相王方庆,都是他的先人,是门阀大户,有家学渊源,他的书法为时人所称赏。后来他还主持编辑了著名的书法集大成著作《淳化阁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工程。
《淳化阁帖》,是将先秦至五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墨迹,经过双钩方法描摹下来,而后刻版,再拓印,成为书法之帖。此书共十卷,收录一百零三人的四百二十篇墨宝,这就是中国“法帖之冠”“丛帖之祖”。还有记录说太宗曾将内府所藏历代墨迹,由王著编辑、摹写,而后刻石,称《淳化阁帖》。这类石刻后来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残碑散见于各地。我曾在西安见到《淳化阁帖》的一块残碑,字极小,然刻工精良,不免驻足良久,让人想见大宋风韵。
作为书法家也是文字学家的王著,与另一个同行句中正,都是原来后蜀时的文人。句中正也精于字学,对古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都有研究,太平兴国二年(977),他进献“八体书”。太宗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召入京师,授著作佐郎、直史馆,与诸文臣详定各类文字学专著。
当时的名臣张洎也有文采、有学问,曾与徐铉重新校订《说文解字》,刻版颁行。太宗看后很高兴,就问句中正:“汉语中有声无字的,有多少?”句中正答应回去检点,不久,整理为一卷献上。太宗看后说:“朕也得到二十一个字,可以一块录下来。”
《孝经碑》与《雍熙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