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和墨鸦大司命一起坐上了这辆极其豪华,内部就好像是一座小房间一样的马车,在一千二百名精锐的黄金火骑兵的护送下,朝着函谷关而去。
原本以为这样这样已经够招摇的了,可是白凤马上就发现,自己还是远远低估了嬴政想要自己赶紧死的决心呀!骑兵护送这马车下了神都山之后,连咸阳都没有进直接就朝着大秦的面向东方的门户函谷关而去。
一路上马车飞驰,上千名黑衣黑甲的精锐骑兵围绕着四周追随奔跑,从远处看是漫天尘土飞扬,一杆上面写着大秦国尉府五个字的大旗迎风飘扬。
离好远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就连坐在车中的白凤都赶紧自己实在是太招摇了。而很快他就发现原来自己还远远不够。
原本这些护送的骑兵每到一处秦国的城池,马上就有一对骑兵从城中飞驰而出,跟随在这支队伍后面,沿途护送,没错都要送上数十公里才会回去。
这样一支队伍每次路过一座城池,人数就会增加,有时候总体人数能够超过两千人,凡所过之城皆是尘土飞扬,官员沿途迎接,百姓尽皆让道。
白凤都感觉这样不妥,毕竟自己的身份在这里放着呢,自己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代表秦王嬴政出行的御史大夫。
这么招摇过市实在是太嚣张了,说不定自己还没有到桑海,咸阳哪里都会有人参自己一本。可是这又是秦王嬴政亲自安排的戏码,自己坐都坐上,也不可能反悔下车不是?
不过不得不说,嬴政真是给足了自己面子,这样的待遇就连公子扶苏都没有给过,而自己一个客卿国尉,竟然能够享受到这般如同秦王亲临一样的规格。
实在是太让白凤受宠若惊了,也许这也是嬴政这样安排的目的之一,毕竟只有让白凤感受到自己对他的重视,才能让白凤对他死心塌地。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嬴政如此对待自己,如果是原著里面心思单纯的白凤怎么可能不感动呢?
但是白凤可不是原著里面的那个白凤,他好歹也是重生过来,活了两世的穿越者,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熏陶,这些手段他还是看到出来的。
可是正所谓: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君。在白凤看来,如果嬴政能够真心待他,那自己就用平生所学还嬴政一个天下统一的太平盛世,又有何不可呢?
却说那白凤带着上千名精锐骑兵,直朝函谷关而去,一路没有停留片刻,队伍直到函谷关城下,原本白凤以为这下该停下来了吧?
毕竟函谷关是大秦面向东方的门户,意义重大,平时都布置的有重兵防护,而函谷关的守将就是赢滕,赢滕也叫内史腾,是秦王嬴氏一门的子弟。
虽然不是什么旷世名将,但是却是嬴政很是信任的一个人,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来防护了。此次回桑海,白凤并没有选择绕远路,而是为了节省时间,直接从韩国境内穿插而过。
白凤的车队一路直接行驶到函谷关门下,结果还未等他们走近,函谷关的大门就打开了,这样一支有着上千名骑兵的部队竟然连出来一个人问都不问的就放行了。
看样子嬴政的命令早就到这里了,可是让白凤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部队度过函谷关之后不久,从关内竟然奔出了一支足足有万人的部队。
看旗号这支部队就是函谷关驻扎的部队,这支部队紧紧的跟着白凤的车队,一路沿途护送,哪怕过了韩国边境,进入了韩国境内,也没有丝毫的停留,显然没有把韩国这个弱国放在眼中。
看到这一幕,白凤很是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本来不是说好的只有一千多人吗?怎么现在变成一万多人了?
嬴政到底是怎么想的?自己都过了函谷关了,怎么又突然派这么一支部队紧随着呢?这到底是回家探亲呀?还是想要玩假道灭虢,趁着机会一举攻灭韩国呀?
不过嬴政肯为自己做到这般地方,要是说白凤心里没有感激那是不可能的,正所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白凤就是从韩国出来的。
他现在在邻国秦国平步青云,身居高位了。这一次路过故乡韩国,自然要风风光光的,毕竟白凤原本在韩国只是一个低贱的杀手,而现在却人前显贵,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白凤当初从韩国出来的时候,身为一介白衣,无权无势,可是再回来的时候,却是位高权重,手握重权,在重回故乡之际,怎么能不多摆些排场呢?
嬴政这次可谓是给足了白凤面子,真正把排场给他摆到了最大,就是要让白凤能够风风光光的回到故乡,让当年那些目光短浅之辈看看。
你们发现不了的人才,我却能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他位列三公九卿。
白凤此行正好路过韩国国都新郑,只是他和墨鸦两人都并没有任何想要进城看看的欲望,所以这支庞大的车队在路过新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停留。
直接就从新郑的边上过去了。而在白凤的兵马过境之时,韩国国内早就已经被吓的风声鹤唳,战战兢兢了。
本来正在内斗的几派这个时候也都不敢在内斗了,所有人的都暂时罢手,共同守城,深怕白凤路过新郑的时候顺手把他给灭了。
一时间新郑城内安静的有些可怕,在白凤的万人部队临近新郑之时,新郑内的斥候更是出入如矢,奔走往来不断。深怕白凤他们有任何的异动了。
甚至在白凤他们路过新郑之时,更是把城门都给关上了,不过很可惜,白凤现在对新郑整座城池不感兴趣。所以在路过此处的时候,连停下来看都没有看一眼。
他国的上万骑兵不经请示直接入境,而且还是从国都新郑旁边过去的,而韩国却连个屁都不敢放,可见弱国的悲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