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的草根人生
33240700000003

第3章 放牛娃

当秋收的喜悦正弥漫在榆树屯上空的时候,又一个喜讯从天而降。

榆树屯将要有自己的小学了。

榆树屯归属转山村,屯里的孩子上学都要走上五里多地到转山村小学,春夏秋还好,一到冬天小孩子就遭罪了。

屯里的李老师多次向学校申请:榆树屯学龄儿童越来越多,一二年级的小孩到转山村上学确有困难,特申请村里在榆树屯办个分校,设一、二两个年级,由他任教,一个人教两个班。

申请获得批准。

但李老师做为学校骨干不能回来,还得每天走五里多地到转山村教学,至于榆树屯的老师吗?可以聘请一个民办老师。

第二天上地的时候,消息就出来了。

屯里腿脚不好的赵和富,上到小学五年,不能干重活,村里出于照顾的考虑,让他代课,把原来的一间仓库稍作改造,做为教室。一二年级先在一个班里上课,南北分列,一年级面朝东坐,二年级面朝西坐,两面都设有黑板,秋收假期后开课。待来年,再选址建校。

新老师走马上任,晚上,到每一个学龄儿童的家里作说客,说服家长让孩子进校。

王厚柱本身没有文化,他也希望孩子不要象自己一样连男女侧所都分不清,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甚至到现在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却写不出来。虽然开学后,家里的主劳力王德秀依然到转山村小上学,王厚柱媳妇地里活干不了多少,活都得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还是痛快的答应赵老师,让大儿子去上学。

稻进仓,米上楼之后,庄家人的好日子来了。

王厚柱没事时爱盯着苞米楼子看,满满一楼子的苞米,足以让饥饿远离了这个家庭。

想想在SD时,六弟为了几个窝窝头逃学;想起全家吃的菜窝窝;想起为了充饥偷吃大爷家的桑树叶,大爷两口与父母反目成仇;想起哥几个陆续闯东北时的艰难。

他感慨万千,民以食为天,有了这些粮食,他底气足了,再大的困难也不再是困难了,人勤地不懒,只要肯出力,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留够口粮和种子,该交的交了,该卖的卖了,王厚柱到邻村买了一头小牛,回来后精心饲养,这头牛成了家里最大的资产,也是全家的希望。

自从有了这头牛,王德高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喂牛、放牛就成了他的活,走到哪心里都不轻松。这头牛成了他甩不掉的牵挂。

春天来了,王德高成了名符其实的放牛娃,一天两遍,早上吃完饭就走,十点多钟回来,下午三点多钟走,六点多钟回来,其余的时间归自己支配。习惯了这种生活后,王德高生活倒也滋润。

夏天的时候,他为了玩的时间更长一些,选择早起去放牛,回来吃完饭后,就跑到离村子不远的水库里泡着,屯里的男人大多都选择到这里来消夏。直到中午才回来吃饭,睡一觉,再去放牛。晚上回来,吃完饭,到大街疯一阵,再回来睡觉。

日复一日,天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