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内心强大的秘密
3303800000006

第6章 打败自己的弱点(1)

1内心弱小的表现之——总是依赖别人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

依赖心理是一剂毒药,是阻碍一个人自立自强的最大绊脚石。有些人之所以会时时处处想着依赖别人,原因有两个:一是源于自信心不足,在困难面前,总觉得自己干不了,无法克服,稍微挣扎一下甚或立马就去寻求别人的帮助。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明明一些事情自己能轻松解决,却觉得自己做不好,认为求人帮助会更好,最后导致自信心的丧失。二是源于自身的惰性。做事情不想出力流汗,总想以较小的代价,甚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把事情做好,一遇到困难,想都不想就去寻找他人帮助,时间久了,就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夫买了一头驴子,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想尽各种办法想要救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号着,等待着农夫的救援。可是农夫实在想不出办法了。于是,这位农夫决定忍痛放弃这头驴子,他去一户人家借来铲土的铲子想将井中的驴子就这样埋了。

当农夫开始慢慢地将泥土一铲一铲地扔进枯井中时,这头驴子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此时的处境,它哀嚎的更凄惨,但没过多久,驴子竟然安静下来了。

农夫非常地好奇,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竟然慢慢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农夫的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我们中国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亲戚朋友拉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生活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感到了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压力。面对压力,有些人失去了信心,有些人无所适从,还有一些人却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上,他们以为别人能帮助自己解决困难,自己就可以避重就轻,由此养成了依赖的心理。如果别人能满足自己,心理作用就会加强,工作中积极性会高一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颓废不振。

殊不知,一个人经历就是财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有不怕困难、挫折,才有希望。没有挫折就没法磨炼意志;没有困难就没法锻炼毅力;没有失败的痛苦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智、客观地去看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无论多么困难,心里的希望之火也不能熄灭,要知道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有希望的时候,最寒冷的就是黎明,不要靠天,不要靠地,要靠自己的意志。

有一天,某人在屋檐下躲雨,忽然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就对观音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现在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拜观音求菩萨。走进庙里,看到观音的像前已经有一个人在拜,奇怪的是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很惊诧,问那个人:“你是观音吗?”

那个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是的,求人不如求自己。虽然在工作或生活中寻求他人帮助,并不是不可以,但也要把握一个度,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由于自身能力不强或经验的欠缺,需要寻求他人帮助,学习他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和处理问题的思路,汲取经验,提升自身素质。但这是一种在自觉自立的基础上,当你羽翼丰满翅膀硬朗的时候,就要独立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许刚开始你还不适应,畏难发愁,心里没底,但只要你有信心能够做好,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智慧,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不但能使你得到真正的锻炼,还能培养起强大的自信心,再遇到问题或困难,就会积极地去面对,而不是首先想寻求他人帮助!

当你相信自己并努力做时,往往能激发起身上的潜能,做出让自己感到惊讶的成绩来。而那些不自信的人,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身上的潜能,更不会去挖掘自身的潜能,只能靠求助于他人浑浑噩噩度日,永远不会成功。很多人都有一种依赖他人的心理,其实只要加把劲,凭自己的能力也能把问题解决,可就是总想着去求人,往往问题解决了,头脑里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得去求人帮助。一个人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去帮助别人,得到帮助的人也应当积极地去克服自己的困难,无论目前的情况有多糟,都不要被困难吓倒,一定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有些时候,真正能够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别人的帮助都是外因。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如果没有主观上改变现状的愿望和行动,别人给你再多的支点,可能也无法撬动一块石头。

而且如果你依赖别人,那么你将失去自己的特色;如果你依赖别人,你就至少部分地把自己交付给了自己所依赖的人,自己就受到了他的支配,受到他的制约;如果你依赖别人,就会丧失主动进取的精神,使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所以,千万不要依赖别人,对别人寄予的希望越少,以后的失望越少。越依赖别人,越会使自己退化。

有个科学家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有关人类潜在的生命力的研究时,。每天一大早,他就从笼子里抓出一只白鼠,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水池内。然后,立即开始计时,看小白鼠能挣扎多久。

科学家在玻璃池旁观察小白鼠在水里挣扎的情况,直到那只小白鼠快要进入溺亡的危险时,才赶忙将它捞出来。第二天,他又抓起昨天那只老鼠,做同样的试验。

这样的试验进行了一星期。每天的记录显示出小白鼠挣扎时间在减少。

有一天早晨,科学家又继续他的实验。他将小白鼠丢进池中观察着,可是正在实验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电话响了,科学家便转身去接电话。是他非常好的一个朋友打来的,有重要的事情想请他帮忙,两人一聊起来便忘记了还在池中挣扎的小白鼠。当他挂完电话转身去看池中的小白鼠时小白鼠已经浮在水面上了。

原来,每次科学家将它丢进池中,过不了多久,便会将它抓上来。连续几天,小白鼠便知道,只要自己快要沉没时都会有人来救自己,还何必这么辛苦挣扎呢,最终会有一只手捞我上去的!就因为有这个依赖的想法,使他放弃了挣扎,放弃了生存的机会。

假如,你已成为一位依赖别人的人,那么,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态,然后大声而坚定地告诉自己:相信自己,独立完成!

其实,摆脱依赖心理,独立地发展和锻炼自己,扔掉拐杖,走出误区,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

对每一个人而言,拒绝依赖他人是对自己能力的一大考验。当我们放弃依赖别人的念头,决心自强自立,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就战胜了自己,走上了成功之路。就这么顽强地向前走,百折不回,你就惊奇地发现原来你在许多方面都毫不逊色于你当初崇拜的偶像们。

生命当自主,一个总想依赖他人的人,无异于将命运交付于人,这样的人永远享受不到独立的乐趣,也将永远受制于人。

自主的人,能傲立于世,能力拔群雄,能开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认同。人类注定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自由。勇于驾驭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自主地对待工作,这才是成功的意义。

2内心弱小的表现之二——习惯寻求别人的认同

你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中。

——史蒂夫·乔布斯

人从出生落地到离开人世,往往喜欢把个人的快乐、幸福和价值感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好像别人说你行,你就觉得自己行;别人说你不行,你也就觉得自己不行。

应当承认,别人的评价对自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受到别人赞扬时,我们都会感到快乐,感到自己有价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赞扬,得到鼓励,博得掌声。这种精神享受确实有益于我们开发潜能、提高素质,有益于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意识。然而寻求赞许的心理如果不只是一种愿望,而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去寻求自己虚拟的“光环”,这便落入了人生自恋型性格障碍的误区。

成功需要肯定自己,并坚持自己的立场。有意识地牺牲自己而帮助别人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但很多人却在无意识不自觉地牺牲自己而迎合别人,这些人是失去自我的人。

你是否因为别人表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就改变自己的立场?你是否因为别人不同意你的意见而感到消沉、忧虑?你是否在饭馆吃饭时,饭菜的口味并不令你满意,而你不敢提出意见,或者退回去,因为这样你怕服务员会不高兴?你是否处心积虑寻求别人的赞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未能如愿时就情绪低落?

曾有位年轻朋友这样诉说他的苦恼:

每当听到同事吆喝下班后一块去吃饭、喝酒、唱歌时,他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中。按个人意愿,他一点也不想去,只希望回家好好休息,看书,听听音乐,静静地享受独处省思的乐趣。

但是他知道若是把这些想法讲出来作为婉拒的理由,会被同事取笑而成为笑柄。久而久之,也会被同事冷落,排除,有什么其他活动或事情也不让自己参与。于是他压下了自己的意愿,顺从同事的模式,在喧闹、放荡、嬉笑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吃喝玩乐的夜晚。他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痛恨自己,想改变这种令他厌恶的上班式无味之友谊,想大声向同事们说“不”,可又总提不起勇气。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头被人牵来牵去的猪。

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或大家都习惯的做法未必是完全正确的,也未必适合于你,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坚持一下又何妨?

一旦寻求别人的认同、赏识和赞赏成为你的一种需要,并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潜意识的习惯,要想做到保持自我并逐渐进步就很困难了。假如你非要得到别人的夸奖不可,并常常向他人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有人愿意坦诚相见了。有些人虽然会奉献出他们的赞美之辞,但其内心未必对你有什么好感。同样,你更容易无法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想法,你会为了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观点,甚至牺牲自己的价值。

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很多。但假若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以避免的危险陷阱。

世俗和传统使人养成一种说话办事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的习惯。童年时代习惯于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许,长大成人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认可。假如自己的某个举动和主张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就会感觉到是出了问题,放心不下。于是你在无形之中就放弃了主宰自己、独立行事的权力,凡事都受别人的控制和摆布。

总之,一个人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摆布,就会经常被迫去说话,去做事。这样的生活当然很累,也很乏味。实际上,这样的人生只是终生劳役,不会有任何光彩和乐趣。试想,古今中外,世界上有哪一个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人是这样生活的,是放弃了独立行事的权利,接受了别人的摆布而取得了成功的?拿职业选择来说,一个人应当争做自己感兴趣、有爱好的工作,因为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驱动力。曹雪芹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而写作《红楼梦》,爱因斯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才创立了相对论。这些人都不是为了服从别人的意志、寻求别人的赞许才去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假如不是独立自主、宠辱不惊,假如不是自我评定,曹雪芹、爱因斯坦、贝多芬、鲁迅这些伟大人物是不可能出现的。

一位上大学的年轻人,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当时大学的教育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便马上向校长提出。但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学校接受,于是,他决定自己办一所大学。这样,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消除这些弊端,让教育体制更适合学生们的发展了。

话说起来简单,然而办学校至少需要100万美元,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呢?等这位年轻人毕业后去挣,那太遥远了。

于是,这位年轻人每天都在寝室内苦思冥想如何能有100万美元。同学们都认为他有神经病,做梦天上掉下钱来。但年轻人不这样认为,他坚信自己可以筹到这笔钱。

终于有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打电话到报社,说他准备筹备一个演讲会,题目叫《如果我有100万美元怎么办》,想让报社给予支持。报社虽然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但他们还是决定在报纸上给这位有创意的年轻人予以支持。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演讲会如期举行了,他的这一演讲创意吸引了许多商界人士的参与。面对台下诸多成功人士,年轻人在台上全心全意、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自己的构想。

当演讲结束以后,一位叫菲立普·亚默的商人站了起来,说:“年轻人,你讲得很好。我决定赞助你100万,就照你说的去做。”

就这样,年轻人用这笔钱办了亚默理工学院,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备受人们爱戴的哲学家、教育家冈索勒斯。

年轻时候的冈索勒斯坚定信念,积极地思考解决办法,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讥讽、资金的缺乏而放弃自己梦想,最终,他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假如你必须得到别人的赞许,那就是将自己的价值交给他人去评定。一个人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这不是谦虚谨慎,而是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由别人随意抬高或贬低自我价值。人家反对,你就灰心丧气;人家施舍给你赞许之词,你才会觉得自己不错。凡事如此,你还有什么价值?假如人家不说你好,你又该怎么办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以清醒的头脑预计到会有不同意见,自己也会有缺点错误。不必期望人人都表示赞许,这样,我们就不会自寻烦恼,情绪消沉,也就不会因为别人对你某一点的否定而视为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了。林肯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