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唐公李渊
醉卧于晋阳宫,由两个大美人侍寝,唐公此时已入梦境,还晓得什么触犯王法。待酣睡多时,才觉得有些醒悟,鼻中闻着一股异香,似兰非兰
,似麝非麝,不由的惊异起来。当下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竞有俩美人陪着,禁不住咄咄称怪。还是一对解语花,低声柔气,与他说明道:“
唐公休要怪罪!这是裴副监的主张。”唐公又问她们姓氏,一红衣美人自称姓尹,另一黄衣美人自称姓张。唐公李渊又问她们现居何处,她俩
人并称是领头宫眷。李渊即披衣而起说:“宫闱贵人,哪能同枕共寝?这是我该死的了。”二美人柔声劝慰道:“今主上失德,南幸不归,各
处刀兵四起已乱离得很,妾等非明公保护,免不了遭强人屠戮和污辱,所以裴副监特嘱咐妾等,早日托付终身,藉保生命无忧。”李渊连连摇
头道:“这......这事岂可行得!”一面说,一面便匆忙走出寝门,复走出数步,恰巧迎面遇见裴寂(裴大人--表字玄真),李渊抢步上前一
把扯住,直呼裴寂表字道:“玄真玄真!你莫非要害死我吗?”裴寂淡然一笑,说:“唐公!你为什么这般胆小?收纳一两个宫女,那是小事
,就是那隋室江山,亦可唾手可得呢。”李渊慌忙答道:“你我都是隋室臣子,奈何口出叛言,自惹灭门大祸。”裴寂复答道:“识时务者为
俊杰,今隋主荒(N)淫无度,百姓穷困流散,四方豪杰已经逐鹿中原,连晋阳城外,差不多要作战场。明公手握重兵,令郎世民、三娘等正暗
储兵马,何不乘此机会起义,代民伐罪,经营千秋帝业哩。”李渊嗫嚅道:“我等世受国恩,不敢有异心。”裴寂尚欲再言说,忽然有一个士
卒急急走进来报道:“突厥兵马到马邑了,请留守大人,速回署发兵,截击外寇!”李渊闻报,便匆忙回府。但见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等,已
经整顿兵马待命,于是李渊与两人共同商议,决定派遣高君雅领兵一万二千人,迅速出援马邑,正所谓兵贵神速,高君雅即领命而去。
李渊回忆晋阳
宫桃花运之事,好几日寝食不安,旋即接到马邑军报,太守王仁恭,出战不利,高君雅与突厥兵交战亦败阵而归。李渊更是心急如焚,退入内
堂,独自呆呆的坐着。忽然有一白衣少年与一绿衣少女并驰马而入。开口对李渊道:“父亲大人不想退敌良策,尚待何时?”李渊连忙抬头审
视,来者并非别人,乃是次子世民和三娘兄妹二人,便回问道:“你们二人有何计策?”三娘悄语道:“天下大乱,朝不保夕,父亲大人若再
守小节,下有外寇、强盗,上有严刑,祸至无日了。不若顺天下民心,兴义师,还可转祸为福呢。”李渊忿然道:“你怎能胡言乱语!我当拿
你自首,先告县官,免得家人牵累。”世民也帮衬三娘道:“儿观天时人事,已到这个地步,所以敢和三娘发此议。父亲大人必欲将儿等拿送
,儿和三娘亦不敢辞死。”李渊心亦动了,叹道:“我岂真没有父子情,忍心告发,置你们兄妹俩于死地,但你们慎勿轻言。!”世民、三娘
兄妹二人于是退出了。次日,因突厥兵马寇警愈急,世民和三娘兄妹二人复又反身入内堂劝父亲道:“今盗贼日益频繁,几乎遍及天下,父亲
大人受上谕招兵买马讨伐贼寇,试思贼寇可尽灭么?贼寇不能尽,终难免罪。况世人盛传李氏当兴,致遭炀帝忌讳,郓公李浑,并无罪孽,身
遭诛九族灭门之祸,父亲大人果尽剿灭贼寇,恐功高不赏,益促危亡。儿等辗转筹思,只有昨日的计议,尚可救祸患,愿父亲大人勿要疑虑!
”李渊从容说道:“我昨夜细思量,你们兄妹二人言之有理。今日破家亡躯,由你一人,化家为国,亦由你一人,我也不能自主了,但家尚地
河东,此事不应速发,还当从缓为上策。”世民、三娘俩人齐声道:“父亲大人既已决定,家属即着心腹妥善安置去接便是了。”李渊便点头
示意。世民、三娘双双出了内堂,自去派遣心腹家将,催马驰赴河东...... 正在
悄然安排的时候,那江都复有消息传来,吓得李渊魂不附体。各位道是什么原因?原来隋炀帝因李渊不能抵御贼寇,特派遣天使至太原,要逮
捕李渊问罪。李渊此时不胜危急,忙召副宫监裴寂、及次子世民、次女三娘入内堂商讨对策。裴寂即进言说:“我前日劝导明公,正防此祸,
眼下事已急迫,为什么要待踌躇,古人说得好:‘先发制人,后发被人所制’--请明公三思!”裴寂说到此句,三娘便接口道:“今主上昏愦
而国家动乱不堪,尽忠无益,试想偏裨失律,遽罪于主帅,这种国法,何时制定?上既乱了法度,下亦何必守法。”李渊喟然长叹道:“倘或
弄巧成拙,为之奈何?”裴寂又应声道“这可无虑!晋阳兵马精强,唐公又蓄积巨万资财粮草,借此举事,一呼百应何患不成帝业?就是代王
杨侑留守关中长安(代王杨侑系隋炀帝之孙),年龄尚是幼小,关中陇南豪杰,正思择主而事,唐公若鼓行兵马西呼应各路群豪,取关中正如
拾芥,奈何甘心受拘囚,自去送死呢?”李渊尚迟疑不决,裴寂复进一层说道:“前本人令宫女侍唐公,二公子与三姑娘已恐事觉并诛,时常
戒备,今又为了贼寇边警,拘唐公问罪,倘两罪并发,我死不足惜,唐公不要九族诛灭么?”这一席话,说得李渊死心塌地,决计发难。俄闻
钦使已到,他即推说重病,不能起床,只派部下邀请钦使入廨,暂且居住。俟病稍愈,开读诏旨。来使因李渊手握兵权,不便违拗,只好忍气
待着。李渊与世民、三娘等密行部署,意欲杀使祭旗,指日出发,适江都又传到赦免诏书,仍令李渊照旧供职,带罪立功。李渊乃出接诏书,
并款待前后使臣,厚赠离去。李渊稍稍放心,因而复延迟了数十日。
裴寂
与世民、武士双等,随时催促,于是重又提议兴兵举义之大事。世民、武士双等力荐刘文举,说可以参赞军事谋略,因而密召刘文静出狱。刘
文静见了唐公李渊,献上一计策,就是借大隋颁布征兵令。命令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百姓,凡年满十六至二十以上,均应征当兵,东征高丽。这
道诏书,发放下去,众百姓怨声载道,恨不得隋朝皇帝,即日驾崩方消心中痛恨。既而刘武周领兵占据汾阳宫,世民又对李渊道:“父亲大人
身为太原留守,却让盗贼窃据汾阳离宫,不敢起事,大祸就要临头了。”李渊便接口说:“正为家属未到,尚在迟疑不决。”世民道:“家眷
听说已经启程,三娘与红拂姐领兵已前去接应了,想是即日可到。目下事在燃眉,须赶紧布置方是万全之策。”李渊紧皱双眉道:“恐怕兵力
不够,一时不能起事。”世民于是走近一步,与唐公李渊附耳数语。李渊随口称妙计,计划已定,即刻召集将佐议事。王威以下部属,统行到
来。李渊升帐宣词道:“刘武周领兵占据汾阳宫,我辈不能前往征讨,罪当诛灭九族,大家说如何是好?”王威等部将均叩拜道:“惟留守遵
命。”李渊复又说道:“朝廷用兵,按照惯例须禀报上面,今贼寇在数百里内,江都在三千里外,远水难救近火,进退两难,所以我也不敢擅
自决议。”王威等部属齐声道:“唐公位极人臣且兼与主上亲贤,应与国共患难,若是等待朝廷奏报,恐误时机大事,目前是以征讨贼寇为上
策,一切皆可见机行事,但能平息贼寇的气焰,主上亦不会降罪于我等。”李渊故作沉吟,半晌方回答说:“大家意见一致,我也顾不得擅自
专权了。但突厥兵未退离边关,刘武周又借机来袭,兵分力弱,应当添募兵丁才是。”王威等部署齐声说道:“这是今日商议的第一要策。”
李渊又紧接着说道:“刘文静在此作县令多年,应当说知晓此地豪杰义士,我想今日募兵买马,非他不能胜任,须暂时将他释放出狱,令充此
任,大家说好么?”众将官齐声赞同。唐公李渊即派遣心腹召入刘文静,便嘱令开局招募军马,随即令王威等暂退,在兵营静待后命。
王威等退去,唐公李渊重新命池阳人刘弘基,及洛阳人长孙顺德,协同刘文静募兵买马。王威等闻知此令,不免疑议纷纷,各位看官
听着,这刘弘基曾做过隋右勋士,长孙顺德也做过右勋卫,他们二人本是炀帝近侍左右,只因炀帝领百万大兵出征辽东,二人不愿随行,竟亡
命晋阳,暂作寓客罢了。个中缘因还有一段嫌疑,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是已故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顺德便是长孙晟的同门族弟,此
次令帮办招募新兵,显见是形迹可疑。且陆续招募的兵士军马,即归他们二人统带,并不见派属其他将官,王威越加疑忌,遂去问那行军司铠
武士双。武士双系山西文水人,本是李渊心腹,曾劝李渊兴兵举义旗。王威偏巧问于他,武士双当然代辨。王威又说道:“其他事情不必再议
论,惟长孙顺德、刘弘基是朝廷通辑的逃犯,为什么令他二人领兵?我想把他们二人逮捕治罪。”武士双劝解道:“两人皆是唐公请教的谋士
,若把他们依朝廷律法查处,唐公必出来反对,岂不是自寻烦恼么?”王威闻此言异常沮丧,于是不敢生异心。时值高君雅兵败回城求援,王
威与高君雅相见,密谋定计。高君文亦认为此事很可疑,应当相机行事而除掉李渊。又恰逢当时晋阳遭遇百年大旱,李渊决定至晋阳祠祈祷上
苍普降甘霖。便于数日前下令斋戒。王威以为时机已到,于是与高君雅定下计谋乘机要除掉李渊,只因为兵士多归李渊统辖,不能由他人调遣
,没有办法便命令晋阳乡长刘世龙,招募乡里兵勇,埋伏祠中谋刺李渊为暂宜之计。刘世龙假装依从,暗中却使心腹告诉李渊。李渊即召世民
、裴寂等商议对策。李世民道:“这两人死期到了,儿等正要除此两心腹之患,他们却自来寻死,真是天助我们成功也。” 于是与裴寂、
李渊等暗定计策,次日一大早由唐公李渊亲赴议事堂,邀请王威、高君雅,共同商议军中大事。忽然开阳府掌管司马刘政会,骑快马而至入内
告密议事堂。李渊以目示意王威,令取状纸审视。王威即命刘政会呈示状纸,刘政会厉声说道:“所告是副留守失职之事,惟唐公可以取阅。
”李渊佯作惊讶道:“有这等事么?”于是亲手展阅刘政会状纸。但见状纸上明明白白写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暗地引突厥兵而入寇边
关”等语。唐公李渊恶极随即递与王威展阅。王威不待阅毕,便将衣袖一拂大声怒骂:“何等叛徒,敢来诬陷我两人?”李渊冷笑道:“叛徒
不叛徒,问你两人便知晓了。”王威与高君雅方知大事不妙,即联袂持刀剑下堂;才出得大门,门外早已环绕众兵士,有一束发金冠、面如傅
粉的少年,整盔戴甲,跨下闪电白龙驹,正指挥三吏,立刻将他们二人拿下,送入大狱中。那为首跨马白衣少年为谁?便是李世民,三吏为谁
?便是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好像缚鸡的那般容易。 又事
隔两日后,突厥兵数万人,果然入寇晋阳边关。唐公李渊即命裴寂、武士双领兵等分头埋伏,竟大开四面城门,洞撤内外,世民、刘世龙等则
各持兵器混入众百姓中照常街市《实则暗中侦察突厥兵动向》;又是设下个空城连环计。突厥兵飞马驰入外郭,却见内城也是大启,不由的相
顾错愕,哗噪了好半晌,竟出外城而去。唐公李渊于是将王威、高君雅押赴刑场问斩,便号令众军民道:“暗召引突厥寇边关攻城,即此两人
《意是军中奸细》,你们以为应当斩首吗?”众军民信以为实事,哪个不说是该斩。一声号炮,两个血《N》淋淋的首级,堕落地上。--想是命
中注定,不然,刘政会告密原是李氏主使,为何后来竟弄假成真耶?谁知突厥兵复来攻城,唐公李渊派遣部将王康达等,率千余名骑出战,全
军覆没,城中惊惧。李世民想了一计,夜深三更派遣众将士潜行出城,待至天亮时分,却张旗鸣鼓,呐喊前来。突厥兵大为疑惑以为援兵,竟
匆忙退走,城外居民,或被掠夺强取,城内却不损分毫,军民相率欢慰,就是李氏父子,也自觉宽心放忧。
还有
一个可喜的事情,李氏家眷,皆从晋河东到来。时窦夫人已亡故,所有唐公姬妾万氏以下,及大公子建成、四公子元吉等,一并进谒;连三娘
新婚夫婿柴绍,也随同入见。于是相聚一堂,只有三公子元霸,途中失散,生死未卜,欢聚中尚带三分悲切。唐公李渊问柴绍如何同路而至?
柴绍回答说:“小婿客居长安,准备了千柄官用佩刀,因接到二舅兄密召,敦促小婿至此,小婿所以奉召前来,路上恰遇岳丈眷属,幸而起程
一同而行。”李渊未等说毕,忙接下去问道:“我女儿有没有一同前来?”柴绍尚未回答,李渊于是回头对世民道:“你既密函召你姐夫,为
何不邀你姐同来?”柴绍在一旁代答道:“令爱说不便同行,她自有妙计脱祸。”柴绍劝慰道:“吉人自有天相。”世民即进言道:“家眷已
至,大事等待行动,必须迅速商讨出兵方法,掩人耳目,久则生变。”于是李渊召集刘文静、裴寂等人,共同商议出兵方法。刘文静说:“出
兵不难,所顾虑的就是突厥时来牵掣,今日首要良策,莫若先通好突厥,然后起兵。”世民接过话茬儿说:“这也是权宜之计。”于是由刘文
静草拟一撰文,略言道:“眼下唐公欲起义兵,远迎主上,重与贵国和亲,如汉文帝时昭君出塞故例。大汗如肯发兵呼应,助我唐兵南行,幸
勿侵扰地方百姓。若是应允和亲,坐受金帛,亦惟大汗马首是瞻”等言语。草稿既拟定,再由李渊亲自录写,即派遣刘文静为特使,一行人快
马驰赴突厥。刘文静去尚未返回,李渊不便仓猝起兵,只好整军以待消息。闲暇时既想念元霸,屡次派遣家将前往河东探听其下落。却说李元
霸授业师傅与隋宰相宇文化及之子--宇文CD授业师傅是同门师兄弟;宇文CD有触山举鼎之力,手中长戟打遍天下无敌手。与瓦岗军对仗却
是娄战娄败;时隋炀帝与宫人游于江都运河,使宇文CD掷戟为戏。原来CD有一绝技,能掷戟于空中,高数丈,以手接之,百无一失。宫人
欲观其技,所以隋炀帝召宇文化及父子同游,宇文CD奉命耍了一回,宫人都夸奖不已。隋炀帝微有妒恨之意,命内侍取博局与CD决赌,以
大金斗盛酒为罚。这博戏却是隋炀帝所长。CD连负五局,罚酒五斗,已醉到八九分地位了,心中不服,再请覆局。炀帝说:“囚乃是常败之
将,安敢复与寡人赌胜么?”CD心怀惭忿,默默无言。忽然宫侍报道:“突厥有使命到。”隋炀帝问其来意,乃是报老狼主之丧,且告立新
主。炀帝道:“北漠突厥已经更立新王(突厥羯利小可汗),即当派遣使命吊贺。”CD奏道:“微臣未睹北漠风情,愿奉使一往。”炀帝讥
笑道:“大隋国无人,何至于以囚奉使?”宫人皆哄然大笑。宇文CD面红耳赤,且恼羞成怒,兼乘洒醉,便一时性起,不顾君臣之分,大骂
道:“无道昏君,汝霸娘占嫂弑父害兄也可知囚能杀人么?”炀帝亦怒道:“贼囚,怎敢无礼!”便去抢CD之戟,欲以刺倒对方。宇文CD
也不来夺戟,径自提博局,把炀帝打倒;再复挥拳,呜呼哀哉。炀帝竟死于宇文CD拳头下,宫人惊恐万状而纷纷走散。宇文CD怒气冲天提
戟步行,及于朝门,恰遇越王杨素,问:“主公何在?”宇文CD道:“昏君无礼,吾已下手将他杀了。”杨素笑道:“将军醉了么?”宇文
CD道:“吾没醉,是大实话。”遂以手中血污示之。杨素勃然变色,大骂:“弑逆之贼。天理不容!”便举笏来击宇文CD。怎当得宇文CD有力如虎,掷戟于地,以手来迎,左手将笏打落,右手一挥,正中其头颅,头颅如齑粉--又恰似万朵桃花红的白的脑浆飞溅于地。齿折,随
手跃去,竟嵌入门内三寸。真绝力也!杨素已死,宇文CD于是拾起画戟,缓步上马,旁若无人。靠山王杨林闻变,挺剑飞骑,起兵讨乱。行
至东宫之西,正遇宇文CD。宇文CD并不答言,一戟刺去,杨林坠于马下;又复一戟,便结果了其性命。遂奉宰相宇文化及为君,在江都而
坐了龙椅。李元霸奉命会同十八路勤王大战宇文CD,两下对杀于四明山下,宇文CD挺着长戟,直撞入唐公三娘大军,逢人便刺。唐兵惧其
骁勇,无人敢近前。三娘善骑射,兼能书奕有谋略;她冲四弟李元霸说:“汝素以双锤力闻于天下无敌,能与宇文CD决一胜负么?”李元霸
提双锤,径寻宇文CD交锋。三娘登车望阵,见元霸战CD百回合不下,顾左右道:“取我金仆弓来。”金仆弓雕,是唐营娘子军府之劲矢也
。左右捧矢以进。三娘搭上弓弦,觑得CD较亲,飕的一箭,正中右肩,深入于骨。CD用手收箭,李元霸乘其手慢,复尽力一剑,刺透左股
。CD倒撞于马下,急欲挣扎,被李元霸跳下马来,双手紧紧按定。众军士一拥上前擒住。隋兵见主将被擒,,弃阵逃散而去。后言传在霹雳
山李元霸抛锤击雷,锤还击顶,因致毙命;李渊闻讯含泪道:“元霸年尚十六,不幸惨遭雷击。我志未遂愿,我儿先死,岂非一大痛事?”说
话间又垂泪不止。
且说李世民、
三娘二人即闻得五弟遇难霹雳山之凶讯,自是大为悲恸,裴寂等也为之唏嘘。忽报刘文静自突厥归来,当即召入,问明情形。刘文静说:“突
厥主始毕可汗,愿意恭请唐公自为天子,方可出兵相助。”裴寂立起身说道:“突厥且愿唐公称帝,大事成了。”李渊亦转悲为喜。但口中却
再三推托,不敢自立为尊主。裴寂复又进言道:“时不可失,权宜见机行事。”刘文静也说道:“今唐公义兵虽然集结,但战马尚少,北漠兵
非我所急需,北漠马却要等着用,若延迟不报,恐突厥一旦反悔,便失去了一臂相助。”李渊问道:“诸君有何良策。”裴寂回答道:“必不
得已,不如尊今上为太上皇,另立其子杨郁代王为帝,安定隋室,一面发檄文于各郡县,改易旗帜。明示突厥有更新主之意,免遭他人质疑。
” 李渊
哂笑道:“这正所谓掩耳盗铃呀。但事已至此,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再命刘文静往报,密约突厥共定京师,土地归唐公;子女玉帛归突厥
。始毕可汗大喜,随即派遣突厥使者至晋阳,赠与战马千余匹。李渊十分欣慰,嗣后回书突厥,竟然自称外臣,虽说是暂时卑屈,终不免一种
国耻。 且说
李渊既然连结突厥,于是便传檄各地,号称李氏“义兵”。西河郡丞高德儒,拒命不受;李渊于是命建成、世民率兵攻打西河。世民与兵士同
甘共苦,所过之地秋毫无犯,沿途菜、果,非买不食,当地百姓皆大欢喜携壶相迎。大兵进至西河城下,高德儒紧闭城门拒守,世民督众冒着
滚木、流矢猛攻,身先士卒,冒险登城。建成率后队继进,便很快攻陷了西河城,擒住高德儒,斩首示众,外此不多戮一人,命众百姓各安旧
业,远近无不抚额称颂。李建成、世民于是引兵还晋阳,往返只有九日。李渊异常高兴地说:“如此行兵,虽横行天下,亦不难了。”因此决
意进入关内,再行募兵,复开仓赈济穷苦平民,老弱领粮,壮丁入伍。裴寂等上书李渊,称为大将军,开府置官,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
司马,唐俭、温大雅为记室。温大雅且与其弟大肱,共同掌管机密,武士双为铠曹,刘政会及崔善、张道源为户曹,姜蓦为司功参军,殷开山
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及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此外文武各属,量才录用。授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兼左领军大都
督,李世民为敦煌公,兼右领军大都督,均可辟置官属。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咨议,刘瞻领西河守。部署粗定,各有专司。长史裴寂,把晋阳
宫内的积粮,移送大将军府,得九百万斛。又有杂彩锦缎五百匹,铠甲四十万副,也一并移交。且将张、尹两美人以下,所有宫女五百名,尽
遣送至军府内服役。从此唐公李渊,才得以将如花似玉的两丽姝,纳入府中受用。是年为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新秋。天气初凉,金风拂署,李渊
亲率甲士三万,从太原出发,留小儿子李元吉镇守晋阳宫。李建成、世民等皆随军从行。誓众大张檄文,统一军令说是尊立代王杨郁,所以兴
师起兵。行至中途,由前队探卒来报,隋郎将宋老生、及将军屈突通,奉代王杨郁之命,分兵抗拒。屈突通留驻河东。宋老生已经领兵到霍邑
了。李渊勒马道:“且进兵霍邑,再作计较!”于是各军奉令,满载粮草扬尘继续行进......
却说晋阳兵士,奉命继续行进,行至贾胡堡,距霍邑约有五十余里,适值大雨滂沱,不便行军,只得在贾胡堡驻扎。偏偏一连数日阴雨不断,
眼见得大军坐食,无法行进。李渊唯恐军粮食尽,特派遣府佐沈叔安,还赴太原,再运一月粮草接济众师。沈叔安领命前去。李渊日夜望晴,
未见天霁,心中很中焦急,烦燥。忽然有小军校呈上檄文,急忙取阅,但见文中首二句,是:“魏公李密,谨以大义布告天下。”不由得失声
说道:“李密也趁此机来起义么?”再继续瞧下文,是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后文有“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愿择
有德以为天下君,仗义讨贼,共安天下”等语。再看文末署年月日,乃是永平元年五月某日。复自言自语道:“好大的肚量!”言未毕,见李
世民大步走入军帐,于是将檄文递示。世民览毕,置檄文于案上,随即禀告道:“孩儿闻李密掠取河洛,由瓦岗寨盗翟让、程咬金等,奉他为
主,自称魏公,现在有众数十万,声势颇盛,为我军长远之计,不如暂且与之联络,免得东顾。”李渊点头赞同,便命温大雅作书暗约李密,
联为同盟。书信写成后,遣使持去。
没过
多久,去使即复还书信,唐公李渊马上展信披览,上略写道:李密与老兄虽说不是出自一个流派,根系本同木子--李姓。忘自虚薄,为四海英
雄,共推举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戳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灭商辛于牧野,岂不共享盛世太平? 唐公
李渊浏览至此,不禁微微一笑道:“狂妄极了!”接着又继续看下去,乃是:老兄果不弃,如弟所请。速望率步骑兵马数千,亲临河洛境内,
面商结下盟约,共图大事,则不胜幸运之极!
阅毕,唐公便再次召见儿子世民入内商谈,且与其说:“李密妄自尊大,不是书信可以定下盟约,我唐军要夺取关中,若与瓦岗绝交,反而多
树一敌,不如卑词夸奖对方,令他志骄气傲,为我军塞住河南洛阳一带,牵制隋兵,我可以专心致意西征,待关中平定据险养兵蓄锐,看他鹬
蚌相争,坐收渔人之利,也不为迟呢?”世民大喜过望,道:“父亲大人此计甚妙,就照此复信罢!” 于是再次令温大雅复信道:
李渊虽然平庸愚鲁,幸甚祖上余荫,出为八使,入典六屯,当今颠倒黑白,皆是贤能肩负匡正之责,所以大会仁义之师,和亲北狄,共同匡正
天下,志在尊隋,天生万物民众,必有伐牧,当今伐牧,非你草属还有谁?老夫年逾半百知天命,原没有此意。李渊欣然拥戴贤弟,攀鳞附翼
。唯望贤弟早图大业,拯救众百姓于水火之中,长李姓宗庙,复封于唐,我们沾此荣耀足矣。灭商辛于牧野,不愿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
闻命。汾晋老家,尚须安逸,盟津之会,未知卜期。谨此致复!
温大雅写好复信,由唐公李渊与世民阅读一遍,父子二人皆称赞好文笔,便再次派遣他人持去。世民十分高兴地说:“此书信一去,李密必专
意图取隋,我们可没东顾之忧了。”等到去使返报,果然不出所料,李密得了书信,夸示众将士,李渊愈觉放心。这时候却没有想到探马突然
来报,说是刘武周约同突厥,可能会乘虚袭击山西晋阳城。李渊忍不住长叹道:“看来时机尚未到,只好赶紧北还。”于是与裴寂等商定行动
。裴寂亦说隋兵力尚强,急切之下难以夺取,李密奸谋、阴险而难测,刘武周唯利是图,不如还兵救根本,尔后再图后举。唐公即商议次日还
军。时值李世民正出外巡逻,忽然闻报有还军消息,随即返营问明情缘。果有此事,急忙入帐内问李渊道:“父亲大人何故还军?”李渊略述
缘由,且说:“军中粮食将尽,势难逗留。”世民极力劝阻道:“现今稻麦遍野,何患缺粮?隋将宋老生,平素性情轻躁,一战可擒。李密贪
恋洛口,无暇争雄关中。刘武周外附突厥,内实相互猜忌,北漠兵虽然可随时攻打太原,怎么会近忘马邑之战?况突厥新与我交好,亦未必即
日毁盟约。此种传闻,不应轻信。父亲大人创兴大义之兵,有志救万民于战乱,理应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即欲班师,恐怕从义诸
位,一朝解体,大事从此去了。”唐公李渊连连摇头道:“倘若晋阳有失,岂不是无家可归?我决意回去罢!”于是督促众军士整装待发。于
是世民出见长兄建成,想邀请同往谏阻,建成说道:“我意亦不想速归,但父亲大人已有归意,看来是不能中阻了。”世民见建成言带支吾,
料想无心入谏,便与裴寂诸将士复又商议,众将士皆言说不如归去。惹得世民恼恨万分,连晚餐亦无法下咽。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想再次
进谏,便大踏步直奔后营,却为李渊亲兵阻遏,只说大将军已经就寝了。世民悲愤填膺,便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李渊闻有哭声,才召见世民
入问。世民呜咽道:“兵以义动,有进无退,进即生,退即死,怎么不哭。”李渊便又问何为致死?世民道:“父亲大人试想!行军全仗士气
,一旦退还,士气消灭,大家溃散,敌人得乘机抄袭我军后路,追击过来,我军土崩瓦解,如何对仗?岂不是束手待毙么?”李渊自是亦然悔
悟,复又叹道:“左军已出发,奈何?”世民道:“左军虽去,想尚不走远,儿愿往追回。”李渊于是笑逐颜开道:“成败由你,你便去追回
罢。”世民欣然领命走出后营,即与建成带领轻骑,连夜追回左军不题。
两天后,沈叔安押运军中粮草亦至,老天有意做人美,渐渐的雾散云消,展开了一道日光,李渊命众军士曝晒衣甲整动器械,便沿山麓绕行,
避去泥泞,径向霍邑进军。宋老生固守不出,建成世民先引数十骑至城下,扬鞭指挥后军作围城状;且令众军士辱骂宋老生。宋老生忍耐不住
,即驱兵三万人,开城出战。李渊率百骑飞马而至。见宋老生出来对仗,便命令殷开山催召后军,李渊与建成列阵城东,世民列阵城南,城内
隋兵,自东门飞马驰出。李渊率建成迎头拦杀,隋兵恰也不弱,一拥而上,反将唐军逼退数步。亏得李三娘、柴绍双双跃出阵中,指挥众军士
力战,才得支持。宋老生又从南门出来,径奔赴城东,夹击李渊兵马。世民正在南原观战,正与部将段志玄,从南原飞马驰骋而下,冲击宋江
老生背后,宋老生只好回马交锋;世民手握双刀,与众军士争先恐后杀敌,便令军士传呼道:“宋老生已擒住了!隋军何不速降?” 此时
城东的隋军,正与唐公兵马相持不下,猛然听说主将被擒,慌忙退兵回城。唐公趁势进逼。那隋兵似风卷残云,退入城中,竟将城门下闸,单
剩宋老生一支孤军,进退无路,欲回入南门,被世民、三娘截住,欲转入东门,被李渊与建成截着。两下里围攻过来,宋老生自知穷途末路,
下马投入护城河,寻一死路。可巧刘弘基飞马驰到,把刀一挥,将宋老生剁作两段。宋老生部下,也都作了刀下鬼,伏尸数里。唐公命众军士
草草就食,食毕攻城,时值日落西山,大军肉搏合力登城,立刻攻入,下令降者免死。城中兵吏,皆缴械乞降,当下出榜安民,并引见原告官
吏,去留听便。已降的兵士,欲回关中,皆授五品散官,即日遣归。裴寂等说授官太滥,唐公大笑道:“隋主吝惜爵位赏赐,因而失人心,我
奈何效尤哩?”
话说过了两天
之后,唐公李渊亲领大军直奔临汾,守城官吏开门迎降,出榜安民如霍邑州郡前例一样,没多久引兵进攻绛郡。郡守陈叔达,原是隋灭陈国后
陈高宗之子,素有才学,于是关闭城门拒守。李渊一面直扑城下,一面招降。陈叔达先拒后依从,便迎接李渊大军入城,唐公李渊以礼相待,
用为高级幕宾出谋划策,尔后乘胜出兵直抵龙门。时值刘文静引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匹,进见军营。李渊慰劳便大加称赞,且对刘文静道:
“突厥兵少马多,正合人意,君真可谓不辱没使命啊。”刘文静称谢。原准备引领兵马进驻河东,攻打屈突通,忽有河东户曹吏官--任环求见
,李渊即刻传入军营内,任环行过了礼,即向唐公李渊献策道:“关中豪杰,大都盼望义兵,我在冯翼多年任职,所有豪士,多半知道,若奉
命晓以大义,必望风投诚,唐公可从吕梁山渡过黄河,大军指向韩城,进逼郜阳,隋冯翼郡太守萧造只是一个文官,当然畏服。就是关中大盗
孙华等,亦必远远迎接唐公大军。然后乘胜进军,占据永丰仓,夺取长安,关中便可坐定,再后与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了。”唐公李渊闻此计策
心中大喜,即任命任环为掌管军中粮草及起草诏书的光禄大夫,令作书函招安孙华,自领大军转奔黄河壶口关渡。沿河当地百姓,争相献出大
小舟船,李渊渡河指日可待;恰巧有人引荐孙华过河来见李渊,李渊与之握手迎入大帐,令他就坐,面授左光禄大夫武乡县令兼北翼君子太守
。其部属依次授官,赏赐甚厚。孙华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引大军过河。李渊派遣偏师先渡河,又命任翼为招慰大使,劝慰河西诸郡邑;任
环本能言善辩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下韩城,收冯翼郡,太守萧造,果然奉送城中造册请降。大家再次拥举唐公李渊为太尉,增置官属,唐公李
渊皆照言而行。 随即招众将会
议,确定进军方向,裴寂建议道:“隋将屈突通手握十万大军,凭借坚城墙高厚,我军若放弃他西去,进攻长安,万一没胜,退路为河东所阻
,腹背受敌,岂非危境?不如定计先攻克河东,然后西上。长安依仗河东屈突通为后援,屈突通若失败退走,长安隋将即闻风丧胆,有什么难
破呢?”--此说亦颇有理。然而言未落音,李世民即起身驳斥道:“裴公说错了!兵贵神速,我军今日乘胜西行,正是出其不意的上策。长安
人士,智谋不及,兵士懈怠,我军即唾手可得长安。若围攻河东,大军久留坚城下,长安得以修筑加固城墙,以逸待劳,我军虚耗时日,士气
沮丧,乃是所谓用兵工之危道呢。况关中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没有所属,如不及时招降,时机丢失,将来四面皆敌,将追悔莫及。”也是一良
策。唐公抚着长须与众将道:“两个说得都有可取之处,我决意分作两路兵马,偏路军攻取河东,正路大军直取长安便是了。”于是留下一支
兵马围攻河东,自己亲率大军渡河西进。隋将曹靳孝谟,献蒲津、漳州二城来降。华阴令李孝常,即献永丰仓来归。长安京城周围诸县,亦多
派遣人送往军营所需粮草和款项。唐公李渊命长子建成、司马刘文静率王长谐等屯兵永丰仓,守潼关以掌控河东。抚慰使窦轨以下,统统受节
制。次子李世民,率刘弘基等掌管渭北,慰抚使殷开山以下部属,概属节制。两路兵马且分头行事。 唐公李渊自居
晋阳长春宫,冠氏族兄于志宁,安养慰使颜师古,及李世民妻兄长孙无忌,均来求见。唐公便一一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