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文墨飘香
32742500001057

第1057章 述“一见钟情”

大多数青年男女,但凡沐浴爱河的,为了美化对方的形象,当双方聊到爱情刚接轨碰撞的一刹那时,总是会戏剧性的将‘一见钟情’顺口说出。

无论当时是不是真的钟情于对方的第一印象,不管这句话虚假的成分占有多大比重,在虚荣心的作用下,对方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些鼓舞,脸上堆生出灿烂的笑容。

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真正被公认的具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倾国倾城之色的也就那么几个,凭她们的姿色,搏得十足的亲赖自不必说,然而更能被接受的还是‘感情在于培养’这一观点。

我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出于认知领域内的种种体现,并非空穴来风。一见钟情出现的可能性虽然微乎其微,但却不可否认它的存在,要不然于此阐述再多的事理也是徒劳无功。

一见钟情,靠的是什么?

我希望可以从实质去发现问题,而不是像流于表面的口头禅一般的假言虚语那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心窝藏着多么见不得人的邪恶的思想。

为什么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乐于接受‘一见钟情’这样的回答呢?

首先,一见钟情可以明确直观地告诉对方她的魅力究竟大到何种程度,能够让人魂牵梦萦,无法忘怀。

其次,虚荣心存在于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平日间表现的直接与含蓄完全由自身的性格特征决定。一个看起来十分淡定、不慕名利的人,总有使之内心激荡震撼的东西,如果误打误撞做到了,获取对方的好感就唾手可得,不必劳精费神,冥想对策。

除此之外,一见钟情对于打破尴尬、困窘的局面有着神奇的效果,这是一个比较中性化的词汇,男女通宜,无论什么境况中,它的出现总不会让对方怒火中烧,气贯九霄。哪怕对方的厌恶感攀升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只要这个词一出口,所有的难关都可以被暂时挡下,毕竟撑拳不打笑脸。它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糖衣炮弹的灵验功效。

以上分析仅仅是一段小插曲,是许多原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归纳总结。不能凭此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因为人思想的不可预知性导致了任何情感问题都难以得出最权威、最标准的答案。一些人眼中的真理有可能成为其他人眼中的悖论。

宇宙演化满含着无边无际的神奇色彩,但智能生物的出现才是最大的变故,期间又以人的出现最为不凡。韩昌黎《祭十二郎文》中写道:“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周易又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要想探究一个人的思想唯有了解其经历,不断猜测验证,通过察言观色也只能洞晓有限的部分。

已介绍的几种只是起到抛砖引玉,此刻并未打算进行深层次详细的研究,不是单纯的为了滥竽充数,看似百无一用的东西往往会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要搞清楚一见钟情得以维系的因素,就必须直面它的价值体现。

金钱社会,物欲横流,贫富差距悬殊,对爱情的取舍观自然无法保持在同一水平。为了功名利禄,出卖肉体与灵魂的并不少见,寄生虫一样的人更是屡见不鲜。在此基础上又派生出一个新的词汇——****。

中国古代对于婚嫁搞对象早有箴言:“嫁女择佳婿,娶妻求淑女”,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奉为至理名言,在世人的意识中,才子与佳人相配才是最天衣无缝的组合。

现如今,这些观念早已经被当垃圾一样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是缅怀历史者聊以安慰的借口罢了,没有丝毫的实用性。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发感慨:“这辈子要找个好人咋就这么难?”

出现这种现象究竟是谁的过错?我们姑且不去探寻。社会演变就连好人的标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内在涵养必须达到‘君子’的层面,就连金钱上也不能落于人后,否则就会被人形容为穷酸。

既然古人的至理名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时下关于婚嫁搞对象的说辞又是怎样的呢?我曾听说过一句戏言,虽是戏言但却未必无理,保不准假戏成真。目前如果找到像这样的人,一定会成为抢手货。他们只需要满足“有车有房,父母双亡”就足够了。可见这类人的人性扭曲到何种地步。

说到这里,制约人产生一见钟情的缘由就很清晰了。它既依赖于审美观,更受价值观、金钱观等的宏观调控。爱情价值衡量被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单有美貌不足以留住人心,往往只是取悦于人的媒介。

造成一见钟情泛滥的不仅仅是不学无术,被功利化了的观念与认知才是罪魁祸首,即便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倡导金钱并非万能,但在金钱的刺激下,又有几人能够抵得住诱惑而淡化充满欲望的眼神,缩回那一双罪恶的手掌。

更可笑的是:大学里,打算考研考博继续深造的人最为理智,但却最容易让人生出恻隐之心,而那些看似同情心高涨的人往往是自认为聪明绝顶、具有高瞻远瞩的人,因为他们过早地将自己的人生给定位了,富二代,官二代,随便依附上谁,都能受用无穷。

批评别人并不是我的根本目的,并不能让我感到由衷的快慰。这番话说明的只是一种被改造得失去原本风貌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它只代表极小的一个群体,更多的人依旧能够在真善美的作用下奋发进取,勇攀高峰。

一见钟情的魔力日趋淡化,可以随时作为口头禅呈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浪漫情景的蜕变必然引起功利色彩的增生,此消彼长,殆尽的危机在蛰伏,不知何时惊鸿一现之后,彻底被另一个新兴词汇所取代。

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建立在旧事物消亡的基础之上,只盼望此生此世,我没有机会观看它几近落幕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