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134

第134章 滴水成冰

现代的时候,刘宝在池城生活了二三十年。记忆中,最多的一年也才下过五六场雪吧?那还是他小时候的事情。冬天基本上只会下个一两场或者两三场雪,意思意思就完了,当然,08年那场雪灾例外。那一年好像只下了一场雪,只不过一场雪断断续续的下了将近一个月而已。

穿越之后到了这个年代,他发现冬天不仅比现代来的早,而且刚刚入冬没多久就下起了雪。刚开始还只是小雪,然后雪就越来越大,下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到了后来,前一场雪还没有停几天,地上的雪都没化完,后一场雪又来了。两个月下来,刘宝已经懒得再去算,到底下了多久的雪了,反正地上始终都是白的。

幸好两场雪之间还会停几天,能让他见见太阳。只是有句老话说的真没错,“下雪不冷化雪冷”。真的是这样,刘宝现在总算是知道了什么叫滴水成冰。

池城毕竟地处江南,即便紧靠着长江边,那也是江南地区。现代时候,这里一年中最冷不过零下几度,最多不会超过零下五度的,那都是几年难得碰到一回的事情。

所以现在骤然遇到这样的天气,让刘宝觉得很不适应。以前他就怕冷,经过几个月的野外生活之后,身上的脂肪层消失那么多,自然就觉得更冷了。

可是也不能真的天天躲在洞里啊,还要收集燃料,出来打水,再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吃的。坐吃山空终究不是个事情,况且长久不晒太阳,不接触外界也对身体没好处。

两个月下来,胖子多少习惯了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只是寒冷实在让他不适应。即便穿了很多衣物,又是鱼皮又是毛皮的,但是还是觉得不舒服。可能是皮毛穿少了,以后还要多储备一些皮张才好。

用力推开挡在洞口的篱笆,不用力不行啊,可能是风吹的原因,洞口的积雪数量远远超过平地上。足有半米厚的雪,差点就把洞口封住。

给脚上套上雪地鞋底,刘宝从藏兵洞里走出来。眯了眯眼睛,雪地反光太强,让长期身处洞中的胖子很不适应。即便为了防止雪盲,他早已用碳粉涂抹了自己的眼眶周围,但是大面积的雪光还是刺激的眼睛很不舒服。

难道要跟爱斯基摩人学习?用木头做雪地护目镜?好吧,等有时间的时候再说。但是那个似乎很影响视野啊,到底要不要做呢?胖子有点犹豫。

先跑到旁边解决生理问题,总不能在洞里随意吧?怎么说他也是现代人,基本的卫生习惯还是有的。虽然胖子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夜壶,但是也要到洞外倒掉的。

好冷!刘宝打了个哆嗦,赶快把衣服裤子系好。体内排出了那么多37摄氏度的液体,似乎身体也随之被带走了很多热量,这会儿感觉更冷了。但是让胖子郁闷的是,眼睁睁看着液体落地之后,竟然很快就冻结起来。

看着地上那一小坨迅速冻结起来的冰块,胖子摇摇头。长这么大,什时候见过这西洋景啊?简直滴水成冰啊这是,这日子还怎么过呀?

虽然雪停了两天了,但是地上的积雪完全没有消融的迹象。而且因为气温太低,表面被太阳晒过之后,又被低温冻结,积雪都被冻硬了,成了颗粒状,而不是刚落下来的时候那种粉绒绒的状态。

走在雪上,一脚踩碎表面的雪壳,然后整条小腿都没进了雪里。再行进一步又得把腿抬得高高的,一路走来就会在雪地上留下一条雪道,所以走起来特别费力。而且这还是在雪浅的地方。

下了这么久的雪,原先高低不平的地面现在都被雪覆盖住了。之前刘宝头几次出来的时候,看着地面都是平的,也没留意,结果一脚踩进一个凹陷里,积雪直接到了他的腰部,吓的胖子连滚带爬的赶紧跑出来,拍着身上的雪,后怕不已。

作为江南人,刘宝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这次是运气好,积雪下面的凹陷不深。可是齐山上这么多洞,要是走进被积雪掩盖住洞口的地洞,或者是大坑里和峡谷里怎么办?万一掉进了哪个大雪窝子,那不是只有被活活冻死一条路?

想想那个场景,刘宝就觉得不寒而栗,况且目前还确实很寒冷。所以胖子现在出门是一定要带着长矛的,一边走,一边在前面探路,别说,真的是避过了好几次天然雪地陷阱。

为了在雪地行走的更方便,刘宝花了点时间,给自己做了一双雪地鞋,或者说是鞋底。一开始,他只是直接用那些常绿的植物枝条来对付。

采一些侧柏或者是马尾松等植物,捆成小捆,然后分别绑在脚底。从上面看上去,就像鞋帮上长出了一圈扫帚一样。

后来经过实践,刘宝发现这样还是有点费力,而且要是绑的不好,走一段路这些植物就得散架。于是他开始想主意,继续改进雪地鞋。

最后,他想到的主意就是雪地鞋。记得好像在生存手册里看见过,但是那是属于极地气候的章节,刘宝当时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大可能去那种地方,因此就没怎么仔细看过。

回想了好久,才想起一些大概的印象。结合现在的条件和情况,心里大致有了谱。深度回忆的过程太艰辛,所以刘宝已经尽量避免使用金手指,进入深度回忆。这次回忆也只是普通的回想,就是花费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最终,刘宝做出了一双还算合格的雪地鞋,只要在使用的时候绑在鞋底就好。他选择的材料是藤条和绳索,再加一些小木棍和米竹的竹枝。

将一段藤条弯曲,碰头的地方用绳索绑紧。然后在藤条围成的圈里缠绕细绳索,这个要缠绕的密一点,还要保证它们在藤条边框上固定的牢固,不然绳索会滑落,然后纠结成一团。

缠绕完成后,整体就像是一个球拍,相比羽毛球拍,这倒更像是网球的球拍。现在只差最后一步了,就是加固。因为这个是要绑在脚底的,总不能直接踩在绳索上吧?

为了减轻整个雪地鞋的重量,刘宝选择了小竹枝来做,这边虽然没有毛竹生长,但是米竹还是不少的,很快他就收集了不少,小刀修整一下就可以用了。在竹枝之间,也使用一些结实的小木棍。

在藤条边框间,一根根的横向的加上一些竹枝,作为框架的加固。然后在球拍中间部位,竹枝之上再纵向加强一些小木棍,这是放脚的地方。最后把竹枝与木棍全部固定好,一只雪地鞋,或者说鞋底就完工了。

做完一双之后,绑在鞋底,刘宝穿着它们走进洞外的雪地,尝试了一下效果,结果很不错。雪地鞋宽大的表面积完全分散了他的体重压力,走起路来比深一脚浅一脚的踩进积雪里要省力多了,而且不至于把小腿弄湿。

最后,他甚至发现了一些小窍门。不需要像平时那样抬腿走路,只要像溜旱冰一样,略微提起一些脚部,让雪地鞋底贴着积雪表面划移就可以。这样更省力,也可以通过节省体能而避免让自己过早地疲惫。只是一旦回到洞里,解下雪地鞋之后,还要再花几分钟时间适应怎么正常走路。

其实一开始,刘宝也是考虑过滑雪板的问题的。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可能不知道这种雪地行进的常识。电影电视上,那些撑着滑雪板,在雪地上风驰电掣的片段实在太多了。不论是“007”,还是新版的《智取威虎山》,乃至冬季奥运会,都给他留下过印象。

现有的条件下,制作滑雪单板肯定不现实,也不实用。那就普通的绑在双脚上的滑雪板好了。

可是滑雪的雪杖好解决,两根木棍,然后在距离木棍底端十厘米的地方,“X”型的绑上两根小树枝就行了。刘宝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做好了两根雪杖。

等到做滑雪板的时候就麻烦了。刘宝发现,凭借现有的工具,他几乎无法做出两条像样的木板来。即便因为猫冬在在洞里无所事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慢慢削出两条木板来,但是不是开裂了,就是表面凹凸不平。

没有锯子和刨子,这差不多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不容易做出来两条最接近成功的,刘宝把它们套在脚上,却发现踩在雪地上很难顺畅的滑动,和他想象中的场景差距甚远。这是怎么回事?雪地上怎么也会有这么大的摩擦力?

想了半天,他才依稀想起来,似乎见过滑雪板底下绑皮毛的?但是现在皮毛已经不够用了,不可能用在这里。那么抹油?算了,脂肪什么的还是留着吃吧。

最后,他选择了给板底加冰。记得有一集的《荒野求生》栏目中,贝爷提过这一点,不过他是用撒尿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刘宝当然还不至于要动用到这一招,这么冷的天气,弄点水洒在板底就可以了。

板底结冰之后,确实在雪地上划起来顺畅很多。但是胖子不会滑雪啊,摔跤什么的不说,最后还把自己搞受伤了。幸好不是骨折,他自己估计只是韧带拉伤。

一个下坡地方,刘宝学着电视上见过的,把雪杖提起来,弯着腰往下滑。结果发现两个滑雪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等他手忙脚乱的停下来,已经是一个“一字马”的造型了。那个酸爽,刘宝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头皮发麻。

双腿感觉要撕裂了,火辣辣的疼,甚至都有些麻木。硬撑着回到洞里,躺在床上差不多半个月才完全恢复过来,气得他差点要把滑雪板当柴火烧。

只是想到它们制作的不易,犹豫半天,刘宝还是算了。反正以后靠这个赶路肯定是不现实了,还是留下来当成一种冬季的运动方式好了。

不过下雪也有一点好处,厚厚的积雪几乎彻底覆盖了地面,除了正在冬眠的,其他的动物们都得要出来觅食。而且寒冷的天气只会让消耗更大,于是它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野外。这就会在雪地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胖子这次出来,就是打算趁着天气晴好,阳光明媚,试试看能不能弄到什么吃的,新鲜的肉食总比那些储备粮要好。

把两瓶水塞进怀里,不这样的话它们很快会结冰的,那就没法喝了。合上洞口的篱笆,赶快出发吧。天黑前一定要赶回来,这冰天雪地的,出点差池可能就会致命。胖子正了正帽子,转身离去,只在身后雪地上留下一串浅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