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老盛的智慧,解决了经费一时之急,接下去的是招生,问题又凸现出来。我们的校名,很好听,但我们自己也不明白,何谓“成人中专”?招生的对象,都是初中毕业生,只见少年,并不见“成人”,这个校名不是名不副实吗?初中生可不愿当成人,因此,报我校的人极少。而我校又是省仅剩的七所成人中专,级别比其他职业中学高半级。而这半级,偏偏高出了麻烦。各类职业中学,招生名额,报到日期,收费金额,甚至不受中考成绩限制,学生愿来,学校愿收,就成交了,真正实现了自主招生。而我们学校,就不同了,不就高半级吗,“规范”就多无数级了。先要把招生教育计划,报到市里,市里再报到省里。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县招办统一组织招生:确定最低录取分数线;指定报名日期,填写志愿表,学生登记表,收齐学生照片等相关资料,建立简易档案;接着,16日体检;然后,由县招办报市招办批准后,发入学通知书;8月底,正式报到入学。去年,是成人中专开校第一年,结果是,学生愿来填报我校的学生,耐不住这招生马拉松赛,等报到时才知,三分之二的学生成了别校的学生。最后,我们百般挣扎,做了许多补救措施,仍远没完成招生目标。
今年,省批给我校的新生指标是225名,五个教学班。查了我县所有学校初三毕业生,初期的志愿填报信息,填报我校的学生,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加起来,也不到200人,要完成招生指标,看来,比登珠穆朗玛峰还难。
照往常,中考7月16日结束,三五天内,普高完成招生。报考普高的学生人山人海,过于充裕,教育局只要定下录取分数线,各校一划名单就成。即使如我校的几个普高班,生源也不成问题。接下来,,职高各校,就有一番好争,谁捷足先登,工作做到门,谁招满一点。一般,7月底,招生大致结束。而上级部门给我们的计划里,8月11日至13日填报志愿,到那时,还有多少初报我校的学生,等这么长时间,来做我校的“成人”?
老盛也知道这样不行,见到我,好几次说:“老马,招生的事,就交给你了。”我说:“校长不抓头等大事了?这可是决定学校生死存亡的事,放手一个毫无能为的我?失败了,你校长懊悔来不及了。呵呵。”老盛说:“说说笑话,我怎会放手不管?不过,具体工作你做,我全力支持。”我说:“花点力气,吃点苦,只要有结果,我非常愿意,只怕是劳碌无功。我们如果照招办的招生顺序走,死板板,等讨饭,只有死路一条。”老盛说:“我也担心这个,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普职高都是在7月底完成招生,而我们校,却在招生黄金时段,被招办限死了,没有动作。这不行,我们得想办法。”我说:“我们也像其他职校一样,提前在7月20几号报名,并且在报名时,将学费收起来,免得中途变卦。”老盛说:“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就准备这样做。你说,我们要不要向招办汇报一下?毕竟,这样做,违反了他们的招生顺序。”我说:“省市招办不必说了,县招办要打个招呼,我们兴师动众的,不可能瞒得住。”老盛非常赞成我的想法的样子,说:“就照你的意思做。县招办主任刘年松,办事有点固执,需花点口舌,相信,凭你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动他的。”
根据去年的经验,我校新生有一个统一的档案袋,专门的专业志愿表,新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均由招办提供的。一早,我就去了县招办,将来意说明。刘年松有些不高兴,他说:“你们这么做,不规范,这事,我早与你们盛泰建说过,既然省里定的计划,你不能抛开,自作主张。怎么说了不听,今又自说自话了呢?”我说:“这个道理我们懂,但照这规范去做,我们学校招不到新生,原报我校的考生,也都另择了学校。另外,如只报名,不收费,只是我校名义上的学生,过不多久,学生照样走,我们完不成招生指标,而省市招办的的录取费,照下达的录取名额,一个不少的要交,成了亏本买卖。这样三年之后,学生招不到,学校只有关门一条道。”刘主任说:“这不关我的事,你们千方百计为招到学生,我是千方百计维护办事原则,维护已定的工作程序。我可不能支持你们不规范,而自己犯错。”
正说着,教育局汪局长,从楼上走下来。刘年松说,叫我自己向汪局请示。我就将我们学校招生面临的困难,准备提前招生的想法,向汪局长汇报。汪局不等我说完,很生气地说:“怎么可以这样做,没批准过,哪个是你们的学生,怎么可以收费?还不是你们学生,怎向他们发通知?校长怎么当的?”
局长走了,我也很生气,打了一通官腔,没解决我校的一点实际问题,难道就眼巴巴的看着学校灭亡?这个老盛也真是,明明懂刘年松的意思,却假作不知,还鼓励我动用“三寸不烂之舌”。他真体贴,非让我分享他碰鼻头的滋味。
报名工作还是照样进行。第一次寄出两百多封入学通知书,经过两天的等候,报到了90多人,离招生指标甚远。我很心焦,老盛说:“急也没用,你还是多想想办法。”
这时,成职教科的邹科长,打电话来,说下午到我校来,各行政人员在校等。邹科长说二点钟到,结果四点多才到,还携带了夫人和女儿。于是,校长带队,立即到镇上酒店,照第一次行政会议的老规矩,边吃边喝边开会。
邹科倒是爽直人,头杯酒刚落肚,就说:“你校招生不容乐观,这几天是关键。你们几个行政人员,分头到个乡镇中学区挖潜,把那些还未被普职高录取、不准备升学了的考生,动员几个回来;多一个,好一个。”老盛连连称是,不断的劝酒,嘴巴耗尽了所有动听的话。接着,各行政乱七八糟说一通,响应邹科长的号召,答应到自己比较熟悉的乡镇学校走一趟。
邹科酒量不小,一杯接一杯的喝,喝得兴奋起来,但仍不忘工作,他说:“老酒吃了不少,但还没醉。老盛,我说实话,你作为一班之长,要发挥一班人的智慧。你这些部下,潜力很大,像这种重大问题,一定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老盛的脸超红,成酱紫色,大概喝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