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培养自己乐观的个性,发现事物光明和希望的一面。当巨大的考验横亘在眼前时,不要让自己的心消沉,要勇敢地面对、坚忍地承受。沮丧的情绪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失去乐趣,甚至会毁灭我们的生活。
让微笑伴随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让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让生命焕发勃勃生机。
困难阻挡不住强者的脚步
人就像森林中的大树,要是不曾同暴风猛雨搏斗过千百回,树干就不能长得十分结实。同样,人不遭遇种种阻碍,他的人格、本领是不会得到提高的,所以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哀,都是足以锻炼我们的。伊文的父亲过世了,他还有一个两岁大的妹妹,母亲为了这个家整日操劳,但赚的钱仍然难以让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填饱肚子。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样子,伊文决定帮妈妈赚钱养家,因为他已经长大了,应该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一天,他帮助一位先生找到了丢失的笔记本,那位先生为了感谢他,给了他1美元。
伊文用这1美元买了3把鞋刷和1盒鞋油,还自己动手做了个木头箱子。带着这些工具,他来到了街上,每当他看见路人的皮鞋上全是灰尘的时候,就对那位先生说:“先生,我想您的鞋需要擦油了,让我来为您效劳吧?”
他对所有的人都是那样有礼貌,语气是那么真诚,以至于每一个听他说话的人都愿意让这样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为自己的鞋擦油。他们实在不愿意让一个可怜的孩子感到失望,他们知道这个孩子肯定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面对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能忍心拒绝他呢?
就这样,第一天伊文就带回家50美分,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些食品。他知道,从此以后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再挨饿了,母亲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劳了,这是他能办到的。
当母亲看到他背着擦鞋箱,带回来食品的时候,流下了欣慰的泪水,“你真的长大了,伊文,我不能赚足够的钱让你们过得更好,但是我现在相信我们将来可以过得更好。”妈妈说。
就这样,伊文白天工作,晚上去学校上课。他赚的钱不仅为自己交了学费,还足够维持母亲和小妹妹的生活了。他知道,“工作不分贵贱,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就是光荣的”。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与伊文一样,遭受不幸,但是没有从此消沉下去,而是坚持继续面对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一个大无畏的人,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不犹豫、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因为忧患、困苦,不损他毫末,反而可以增强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使他成为人上之人——这才是世间最可敬佩、最可羡慕的一种人。“困难和阻碍”不能阻挡他们成为强者!
爬起来比倒下去只多一次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区别通常在于毅力。许多天资聪颖者就是因为放弃了,以至于功亏一篑,而成就辉煌的人绝对不会轻言放弃。卢迪是一位富有鼓动性的演说家。他在伊利诺伊州乔列特长大,从小就耳闻圣玛丽大学的神奇传说,梦想有一天去那里的绿茵场踢足球。朋友们对他说,他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又不是公认的体育好手,不要异想天开。因此,卢迪抛弃了自己的梦想,到一家发电厂当工人。不久,一位朋友上班时死于事故,卢迪震骇不已,突然认识到人生是如此短暂,以致于很可能没机会追求自己的梦。
1972年,他在20岁时读印第安纳州圣十字初级大学。卢迪在该校很快修够了学分,终于进入圣玛丽大学,并成为帮助校队准备比赛的“童子军队”的一员。卢迪的梦想很快要成真了,但他却未被准许穿上球衣参加比赛。翌年,在卢迪多次要求后,教练告诉他可以在该赛的最后一场穿上球衣。在那场比赛期间,他身着球衣在圣玛丽校队的替补成员席就座。看台上的一个学生呐喊道:“我们要卢迪!”其他学生很快一起叫喊起来。在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卢迪终于被派到场上,进行最后一次拼抢。队员们帮助他成功地拼抢到了那个球。
17年后,在圣玛丽大学体育馆外的停车场,一个电影摄制组正在那儿,为一部有关卢迪生平的电影拍外景。
人的一生中,要想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把挫折当做走向最终成功的新起点、新坐标,如果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消沉下去,那样不仅前途黯淡无光,就连生活也会索然无味、无趣。如果我们越挫越勇,勇于拼搏,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会使原本有成的事业达到新的高峰,甚至使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如果不能流泪,就选择微笑面对
在美国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间不含任何有毒物、完全以自然物质搭建而成的房子,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气才能存活,并只能以传真与外界联络。
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主人叫辛蒂。1985年,辛蒂在医科大学念书,在科研中因接触杀虫剂使自己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遇到的这一灾难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和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的空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学成分。
8年来,35岁的辛蒂没有见到一棵花草,听不见悠扬的声音,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无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声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跟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而坚强的辛蒂并不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而奋战。1986年,辛蒂创立“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此类病变的研究。1994年再与另一组织合作,另创“化学伤害资讯网”,帮助人们免受化学物质的伤害。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5000多名来自32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上院、欧盟及联合国支持。
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她选择了微笑。
有人说,生活像一面镜子,当你对着镜子里的人笑时,镜子里的人也对你笑。我们何不打开自己的心扉,用那坚忍不拔的斗志,去挑战生活中的种种困境,用明媚阳光般的笑脸,去面对生活,让生命泛出光彩,也让自己走出一片美好的天地呢?
走过苦痛与挫折,用爱与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依然充满着鲜丽的光彩。
走出绝境原来竟是这么简单
贫困的环境是可以磨炼人的,弗洛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在童年时代就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协助父母养家,尽快成为家里挣钱的人,于是,他从小的时候就外出干活,他面对的问题是:他能找到什么活?而不是自己想干什么活。
弗洛伦出生时,父亲是苏格兰手艺很好的纺织工。那是蒸汽机未出现的日子。他拥有4台手工织布机,还雇了几个学徒,他给一个提供原料的商人纺布。
蒸汽机的出现自然使得手工机织业衰退。在弗洛伦10岁时,第一个严肃的生活问题降临他家。弗洛伦的父亲给那商人送去最后一批货,回到家中,再没有活让他做了。那时,弗洛伦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自己要把穷困这只恶狼从家门口轰走。
他们天天在家庭会议上讨论迁居美国这件事。最终他们决定去投靠匹兹堡的亲戚。弗洛伦清楚地记得父亲和母亲都觉得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牺牲,但是“对两个孩子来说更为有利”。
一到匹兹堡,父亲就进了一家棉纺厂,接着弗洛伦也去了,成了一个“线筒男孩”,就这样,弗洛伦开始为后来的学徒生涯做准备。
弗洛伦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拿到第一个星期的工资——1.2美元时的自豪劲儿:这钱给了弗洛伦,是因为自己对社会有了点用。弗洛伦觉得没有别的事情能使一个少年更快地成长为一个男子汉了,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那才叫棒。
后来,弗洛伦管理很大的账目,有成百万美元经过他的手,可是以后赚的任何一笔钱给弗洛伦带来的欢欣,都远比不上那1.2美元带给他的满足感。那是诚实手工劳动的直接回报,它代表着弗洛伦一个星期的艰苦劳动。要不是干活的目的是挣钱帮父母养家,那活真可以称为奴隶般的劳动。
那时,除星期日外,弗洛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工厂,直到天黑下来才让下班。中午只给40分钟的时间休息,这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担子真是很重。但是弗洛伦正年轻,有自己的梦想。他的内心有一种力量时时激励自己:这种情况不会也不可能更不应该持续下去;有一天,弗洛伦会登上好位置,而且,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小男孩,而是一个十足的小男子汉。
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一个做线筒的善良的苏格兰老人把弗洛伦带进了他的工厂。但是在这儿有一段时间比在棉纺厂更糟。因为弗洛伦既要烧地下室的锅炉,还要看管那台驱动机的小蒸汽机。弗洛伦要使锅炉内的水位保持正常,还要看发动机,责任重大,要是出点差错,整个工厂就会被炸成碎片。那时,弗洛伦经常在夜间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会在床上做调试蒸汽压力表的动作。
但是弗洛伦从来没有告诉家人这些,他只能让他们知道好的一面。这是他应该做的事,因为家里每个人都在拼命干活,没有人会抱怨和放弃。
他那好心的老板不久就解除了弗洛伦的压力,他需要有人开账单、记账,他看弗洛伦能写出小学生水平的字,还会做加法,就叫弗洛伦当了他唯一的职员。弗洛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走,往后弗洛伦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给各种人打工的同时都吸收到了宝贵的经验,最后弗洛伦利用这些经验和阅历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成功后的弗洛伦总是同情那些有仆人伺候,很大了还有家庭教师的富人子女。他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因为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父亲无时无刻都是他的伙伴、导师和榜样,母亲则集护士、老师、保护者和他所信奉的圣人于一身。这样,比起富人的生活,他拥有生活中一笔更大更宝贵的财富,与这些财富相比,其他任何财富都微不足道了。
弗洛伦亲身体验过贫困家庭里的那种温馨、美满和纯真,这样的家庭无暇为琐事操心,不受他人的妒忌,不与他人争斗,为了养家糊口这个共同的目标,家人相互爱护、团结一致。正是因此弗洛伦对富人家的孩子深表同情,而对穷人家的孩子表示祝贺。
有了儿时的艰苦经历,弗洛伦长大以后更加懂得穷人的艰辛,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弗洛伦后来才取得那么大的成功,而且在他的公司中还会不断涌现出坚强、优秀的杰出人才。
古往今来,有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都是从失败中长大,在绝境中逢生。绝境有的时候是对人生的考验,要想走出绝境就得先经历坎坷,只要你努力学习,积极为自己的将来创造更好的条件,你很快就能发现,走出绝境原来可以这样简单。
有了难忘的成长经历以后,就会更加珍惜成功的不易。
萧伯纳说:“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若要成功,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自己渴望实现的理想和目标。有了目标,我们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发挥作用的方向;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有积极奋斗的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宰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