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
3176800000005

第5章 原则——不可逾越的底线(1)

不要总做“老好人”

人的种类,除了从性别分为男人、女人外,还可以大致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再要细分的话,就有很多种,因为好人中也有相对较坏的人,而坏人中也有相对较好的人。当然,还有一些不好不坏的人,例如:老好人,伪坏人等。

是好人的话,就应该受到大家的喜欢、尊重和爱戴,被大家所歌颂。但是有这样一种好人,他们总是一味地迁就、顺从和曲意逢迎别人,没有自己的原则,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当然他不会害人,他凡事都能够做到忍让而不与人争,只求能够本分地默默做事。一味地迁就、顺从和曲意逢迎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是不坚定的表现。因为做人不能没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是与非的尺度,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很容易犯错,所以,这一类的好人我们称之为“老好人”。上班几年的杰克没别的毛病,就是天生的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他听什么,妻子一生气就骂他是“软骨头”。中午出去吃饭,同事问他吃什么,他犹犹豫豫地想了一会儿说:“吃牛排吧!”同事一听:“牛排有什么好吃的,就要意大利面吧。”杰克赶紧点点头:“好,好!”

杰克不但生活中这样,工作中也是如此,上班也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什么事都听人家的,所以单位里开会时,他永远是坐在角落不发言的那一个。领导说什么他就唯唯诺诺地答应,同事很多时候都把工作推给他做,他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前不久,妻子回娘家了,说要跟他离婚,起因就是一卷墙壁纸。妻子嫌卧室里的壁纸旧了,想换上新的,正巧身体不舒服,就让杰克一个人去买。走之前一再嘱咐他按照家具的颜色配着买,可他却禁不住售货小姐的怂恿,买了一种深蓝色直条纹的壁纸,贴上以后,妻子总觉得自己是睡在监狱里,她觉得丈夫这个人实在是太没用了,很多同事都利用他的好说话、好帮忙而占他的便宜,领导们也把他像柿子一样随手捏来捏去……日子真的没法过下去了,妻子愤怒地收拾东西要离开这个家,而杰克则只是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做人没有原则,没有自己的立场,一味地迁就、顺从、迎合别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软弱、自卑的表现。而软弱、自卑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生活的动力和自信,要知道,一个没有动力和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而且,时时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又怎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平时我们常听人说某人是好人,或者我们自己说“这人是个好人”。但是,仔细想一想,好人的种种条件,他真的具备了吗?比如他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吗?他有踏实的勤劳努力吗?他有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吗?如果他不具备这些,而只是没有主见、畏首畏尾、迎合众人、明哲保身而不敢举发坏人的“好人”,那么,这样没用的好人只能是朋友成长的拖累,是公司发展的障碍,也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一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立场,不能一味地迁就、迎合别人,一点主见也没有。这原则既包括办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立场等,少了哪一个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麻烦,影响你的生活。

做人要有“度”

所谓“度”,就是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因而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做人原则。

人生在世,做人是第一大事。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人的原则是什么,这些都是关系到以后立身处世、生存发展、事业成败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总之,做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不要随便听从他人指挥。一旦肯定自己,树立自信,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只是一味地迁就别人,那么只会越来越退缩,最后丧失自己的原则,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梭罗是一个旅游爱好者,有一次他在南非旅游的时候,在逛街时看上了一个装饰品。

“这个多少钱?”他指着装饰品问商贩。

“500兰特。”商贩说。

“120兰特。”梭罗看着商贩说。

“天呐!”商贩用手拍着前额,作出一副要晕倒的样子,然后看着梭罗:“这样吧!420兰特。”

“120兰特。”梭罗坚定地说道,他此时没有表情。

“这个价格我从来没卖过!”商贩摇摇头,他在原地打了一个转,转向旁边的摊子,对着那摊子举起手里的装饰品喊:“他出120!太不可思议了!”接下来商贩又对着梭罗说:“最低价,我卖你300兰特,就当结个缘,明天你带朋友来,好不好?”梭罗笑着耸耸肩,转身走了,因为他口袋里只有120兰特,就算商贩出到300,距离他手中的钱,还是差太远。他才走出去四五步,小贩就在后面大声喊:“回来,回来吧,200兰特啦!”

梭罗没有理睬,继续向前走,当他走到别的摊子上看东西,小贩还在招手:“你过来!你过来!我们是朋友,对不对?我算你200兰特,半卖半送!”梭罗仍然没有过去,他笑着走出了那个摊贩聚集的地方。

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小孩从后面跑来,并声称要带梭罗去一个地方。梭罗觉得奇怪,他好奇地盯着小男孩,打探究竟。原来,小男孩是那摊贩派来的,目的是把他重新拉回自己的摊位。“好啦!好啦!我要休息了,就120兰特啦!”摊贩最后以梭罗出的价格卖掉了那个装饰品。现在,每当梭罗看到桌子上摆的这个装饰品,就会想起那个小贩。他常想:“我为什么能出这么低的价就买到?”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底线。

梭罗也想,小贩为什么会卖?那是因为小贩觉得他心中有个最低的底线,并且很难冲破,所以只有自己退让了。

很多时候做人也是如此。如果是在原则面前,那就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如果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那么就要反复磋商,达成共识。这就好像是讨价还价,要进行双向的沟通,双方事先在心里都有个最低的底线,只要不越过这个底线,就可以进行沟通。也只有经过相互协商,双方都有“让步”,才会有“收获”。

说到底,做人做事都是要有原则的,这些原则并不是死板的条条框框,只要不触及底线,把握适度,就能够成为人们不断完善自己人生的起点,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不断进步中自己感到快乐并奉献社会。

当然,在把握做人的原则上,要掌握好这个“度”。给自己定做人原则的时候,既要合情合理,还要切实可行。人不能没有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的原则来作指引,无论是做人的原则,还是处事的态度,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有原则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得更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原则是模糊不得的

原则是做人的最后一条底线,也是人们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维持着自己一颗依旧纯正心灵的信念。原则也是一个人骨气的象征,虽然它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人们却是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或者语言来进行表达,让人们能深刻地感知到原则的存在与否。

有一家很有名气的外资企业,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年薪30万美元。面对着如此大的诱惑力,来应聘这个岗位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在众多应聘者中,梅恩业务精干,经验丰富,于是经过层层选拔,她很快脱颖而出。最后一关只剩下3名应聘者,这一关是由总经理亲自面试。

总经理对梅恩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面试。这期间经理不断地提出刁钻的问题来为难她,梅恩从经营方略到内部管理、新品开发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很多极具建设性的想法。总经理对于她的回答很满意,他认真地听着,不时赞许地点点头。显然,他对于录取结果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说完了?”总经理微笑地说,“你讲了半天,一定有些口渴了。我也有些口渴,现在,请你去买两瓶矿泉水来。”说着递给她一张百元大钞。梅恩接过钱后就来到街前商店,买了两瓶矿泉水。回来递给总经理矿泉水的同时,把剩下的钱也一分不差地交给了总经理,她想到,这很可能也是考试内容的一部分。

果然,总经理打开一瓶矿泉水,喝了两口后便说,“这是今天测试你的最后一道题目了。你已经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果剩下这道题你能回答得让我满意,你将通过今天的测试,顺利成为我的助理。这道题是这样的,假如这两瓶水中有一瓶被人掺了毒药,当然目标是针对我。现在,为了安全起见,我命令你替我尝一尝,你打算怎么做?”

梅恩说:“我明白你是在测试我对公司和你的忠诚度。虽然我知道也许我尝了你就会录用我,那样以后我就会拿到高额的薪水,虽然我也很想进入这家公司,但是我的原则告诉我不能尝。我认为你这样做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所以我绝对不会替你来试毒。”

总经理听后立刻怒道:“这次应试者有上千人之多,人们都对这个位置垂涎三尺,别说现在我让他们喝这没毒的矿泉水,就是真让他们喝有毒的,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

梅恩看着经理正色道:“我认为你刚才说的话与你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称。对不起,我觉得今天的测试没有必要继续了!告辞!”她说着要起身离去。经理见此情况后立刻和颜悦色地说:“请原谅,刚才只是测试。我很欣赏你的反应和你的品格。请坐,今天面试你通过了,相信你以后会是一名优秀的经理助理。祝贺你!你被录用了。”

梅恩说:“招聘是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你的测试我已经通过了,但在我对你的测试中,你没有通过,你不是我想象中的总经理。再见!”说完,梅恩拂袖而去,留下一脸愕然的经理。

有原则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面对什么类型的人,什么样的环境,抑或是自己在做或是准备做什么样的事,通常都会事先用原则的准则和基石去衡量一番。经过思考以后再决定能不能去做,做了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没有原则的人,做人做事,正好相反,想做就做了,用短浅的目光,任性的思维,稚嫩的想法,做着很冲动的事情,从来不顾及后果,也不会预见以后的风险如何。

原则是模糊不得的,在遇到触及根本性的问题时,必须坚持你的原则。做人要有骨气,那样才会生活得有意义,一个有骨气的原则,就好比是给后辈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给他人描绘着一幅人生多彩的美丽画卷。

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原则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在拜访一位得道高僧的时候,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微笑着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村里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个老实勤恳,一个机智过人。两人受村民所托挖井寻找水源,他们经过观察后,最终选择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过了不久后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老实的那个人继续在原地深挖,而机智的那个人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终于那个老实的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水源,造福了乡民,而不断地更换地点的那个人却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大师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说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做事应该坚持不懈,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大师仍然没有回答,他只是笑笑,就继续讲述第二个故事。

还是这两个人,那个机智的人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有水的迹象,不禁大喜,于是开始深挖,最终找到水源。而那个老实的人始终在原地,一如既往,埋头苦干,越挖越深,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

“您的意思是?”年轻人有些迟疑,思考一番后回答道,“您是想说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吗?”

大师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上,悠悠地喝了几口茶,开始讲述第三个故事。

这两个人虽然都竭尽全力,依然没有找到水源。不论那个老实人挖多深,也不论那个机智的人换多少地方,结果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又是为什么呢?”年轻人觉得很疑惑,大师究竟想告诉自己什么答案呢?他诚心地请教道:“大师,那这样说来做人还有准则吗?”

“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水,所以不论他们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方法,都是徒劳无功的。”大师从容道,“其实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原则,就像在挖井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挖出水来,要想知道结果,只有靠你自己去摸索和体味。”

吃一堑,长一智

原则也讲究适时性,所谓“适时”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言行举止,都需要“适时”。人们要生存,要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要寻求变通,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才能赢得未来。

在伍德罗·威尔逊担任总统期间,他身边的许多顾问或助理经常吃他的“闭门羹”,不管他们提出如何优秀的创新意见,都会毫无例外地被拒之门外,有时甚至碰一鼻子灰。但唯有豪斯的屡屡进言常被采纳,后来他竟然成了副总统,成为威尔逊身边的得力助手。豪斯本人十分有才华,他如今的成就也是经过一次教训后得来。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威尔逊总统单独召见他,同他商量一个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建议,豪斯听过这个问题后,心里大喜,因为恰好这个问题他深思熟虑过。经过简单的寒暄之后,豪斯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长篇演说,讲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他为自己能酝酿出如此高明的计划而格外得意,他一边兴奋地讲着,一边反复对威尔逊总统强调说:“这可是我精心研究过的,绝对不会有错,你尽管采纳我的建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