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
3176800000038

第38章 坚持——会有天使来吻你(1)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成功的诀窍,就是持之以恒。就算是天资聪颖之人,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三心二意、漫不经心,稍遇挫折就马上放弃,那他也永远不可能成功,倒是那些并不怎么聪明,但有踏实的心态、勤奋的劲头、坚持到底的精神的人,能够走在那些自以为聪明而不肯付诸行动的人的前面。这就是坚持的态度产生的效果。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正在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会场上,人们在焦急地等待着奥本·海默做精彩的演讲。帷幕徐徐拉开,舞台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

奥本·海默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将一个大铁锤抬到主持人的面前,主持人让两位身体强壮的人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先拿起铁锤,拉开架势,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吊球动也没动;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大家都在等着奥本·海默的表演,看他用什么神力让铁球荡起来。这时,奥本·海默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奥本·海默仍然不停地敲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一个小时以后,前排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真的以很小的幅度摆动了起来。奥本·海默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铁球的声响。铁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铁架“哐哐”作响,巨大的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奥本·海默用自己的无声行动证明了成功的道理:人之一生,道路坎坷不平,遇事千变万化,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让你头疼而无法下手。遇事,就需要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去克服,去挑战,去坚持。特别是想做事、想要做大事的人,那就更离不开“贵在坚持”这四个字。认准一个目标走,认准一个理,坚持就会胜利,退缩只能失败。

去拼搏,努力了,奋斗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贵在坚持,就是要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精神支柱,就是要有一种不畏艰难的心胸。

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坚持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支柱。拥有了坚持,就拥有了一切,也就拥有了成功。只要你没有失去坚持走下去的信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他叫苏桑尼·查金,母亲是裁缝,父亲是穷工匠,他在纽约市贫民区的学校半工半读念完高中。他热爱戏剧,非常渴望能去看一场百老汇的表演,但是买不起门票。后来他凭着无限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当上了电视台的舞台监督。不过他希望为那些像他一样永远买不起门票去看百老汇戏剧表演的人创作一些戏。于是他办了一个剧团,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后来租了个露天圆形剧场来表演。剧团初期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受到观众欢迎,却没有剧评家来观看。他想,要是没有宣传,又怎么会有人肯捐助演出经费呢?

因此有一天,苏桑尼·查金找到了《纽约时报》,指名要见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艾金生。艾金生的助手亚瑟·吉尔布说他要见的剧评家当时正在伦敦。

“那我就在这里等艾金生先生回来。”他坚定地说。于是吉尔布请他道明来意。这位工匠的儿子激动地说他剧团的演员如何优秀,观众的掌声如何热烈,又说他的观众大多数都是从未看过真正舞台剧的移民,如果《纽约时报》不写剧评介绍他的戏,他就没有经费再演下去了。吉尔布看到苏桑尼·查金这样坚定,大为感动,同意那天晚上去看他的戏。

吉尔布到达露天剧场时,天上乌云密布。中场休息时,滂沱大雨把舞台浸透了。苏桑尼·查金看到吉尔布跑开去避雨,就赶上去说:“我知道剧评家通常是不会评论半场演出的,不过我恳求您无论如何破个例。”

那天夜里,吉尔布写了一篇简短介绍,对那半场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又提到剧团急需资助。第二天,就有人给剧团送去了一张100美元的支票。在1977年,这笔钱已经足够剧团继续演出这场戏,一直到夏季结束。艾金生从伦敦回来后,去看了这场戏,并在他的星期天专栏里大大称赞这出戏。

没多久,苏桑尼·查金就开始在纽约各处经常免费演出莎士比亚名剧。他于1991年去世,他的一生对美国戏剧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曾经说过,他坚持不懈是因为他深信戏剧对人们的生活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么就此放弃算了。”

很多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都是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普通,是坚持送他们到达了成功的彼岸,是坚持让他们的成功体现出价值。但是,他们与我们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可以说,如果没有坚持之心,他们也不可能成功。

成功需要用坚持来检验

一个人的习惯与品质大多形成于孩童时期,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坚韧之心,而总是在孩子感到乏味或者是注意力转移时纵容孩子,听之任之,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慢慢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这将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坚持就会成功”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但是真正能够按照这句话所说,一直坚持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孩子却很少,最终走进哈佛的学子,则无一例外的都有一颗勇于坚持的心。可能孩子年龄还小,他们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自制力也不强,对他们来说,坚持并不存在太大的意义。可是,作为家长,应该十分明白坚持对于孩子个人的成长成才有多么大的作用。

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写过很多受人追捧的科学幻想小说,被人尊称为“科学幻想之父”,他写的著作包括:《海底两万里》、《80天环游地球》和《地心游记》等。可是他的第一部著作《气球上的五星期》,却曾经接连被15家出版商把稿子退了回来,他们认为这部著作没有出版的价值。然而,凡尔纳并没有气馁。结果,第十六家出版商接受了这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成为一部最畅销的书,并被译为多国文字。

在那一年,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作家之一。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他的坚持不懈,那估计他的第一本书稿就要被埋葬了,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才给了他的书稿一个大放异彩的机会。

坚持性是指坚忍不拔,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一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坚持性是人们成才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因为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将会遇到如家庭、社会或自己身体等各方面的种种困难,这些都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去克服。无论什么人立志无常,遇难改向,做事不能坚持到底,都是无法成才的。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因为大凡有价值的成就,在面临反复挫折的时刻,都需要毅力和勇气。”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都需耐心与始终如一的努力。

成功离我们很近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身边的每一个机会,自信点,大方点。相信自己,坚持行动,你就能成功。有时候成功离我们真的很近,但是由于你不够自信,不够大胆,畏难而让成功与你擦肩而过。

爱尔玛16岁的时候,梦想在戏剧界成名,可是她的监护人——西亚叔叔却要她当一个售货员或者什么人的秘书。但叔叔知道爱尔玛非常固执,于是答应给她一次机会,去参加皇家戏剧学院的考试,考不上就必须服从他的安排。

考试的前几个星期,她给皇家剧院寄去一个棕色的信封,如果失败了,棕色的信封就退回来,如果通过了,就给她寄来一个白色信封,告诉她下次考试的日期。

爱尔玛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她比他还大胆,她跳过小溪向他走去,手叉着腰,朝着他哈哈大笑。

考试那天,爱尔玛出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欢乐地大笑,紧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爱尔玛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奇的是评判员正在聊天,他们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爱尔玛见此情景,非常绝望,连台词也忘掉了。她听到评判团主席说:“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

爱尔玛仅在舞台上待了30秒钟就下台了,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她只知道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因为评委的态度让她明白了自己的最终结果。

她来到河边,看着河面,水是暗黑色的,泛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还得吞下那些脏水。“唔!这不行。”她把自杀的念头打消了。

第二天,有人告诉她到办公室去取白信封。

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她真的拿到了白信封。她考取了。若干年以后,爱尔玛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

“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来到舞台上的那一瞬间,而且站在那儿向着我们笑,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说着:‘好了,她被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呢!叫下一个吧。”

爱尔玛差点被一时的消极念头毁了自己的前程!人在办事前的信心和态度是影响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事情的难易并非如人所料,不要被表面的现象吓倒,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果你认为此事办不成,那么本来能办得到的事,结果也许办不成;相反,本来没有指望的事,如果你认为一定能办成,那么事情就能办成。

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斗志是一种毅力,一种精神。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斗志。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标挺进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斗志是最难能可贵的。唯有斗志才能征服一切。伊诺克出生在威斯特麦兰郡的克拜伦德尔地区,他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他本人也准备继承父业。在爱丁堡求学期间,他就以坚韧刻苦而出了名,他对医学研究专心致志,从不动摇。回到克伦拜德尔地区之后,他积极从事实践活动,但日久天长,他渐渐对这门职业失去了兴趣,对这个偏僻小镇的闭塞与落后也日益不满。

伊诺克是那么地渴望进一步提高自己,这时他已对生理学发生了兴趣,并有了自己的思考。他父亲完全赞成伊诺克的愿望,于是把他送到了世界闻名的大学进一步深造。

但过分的用功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身体。为了恢复健康,作为一个医生,他接受了一项职务——即去洛德奥克斯福德当一名旅行医生。在此期间,他掌握了意大利语,并对意大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医学的兴趣远不如以前了。他打算放弃医学。回到学校之后,他决心攻读学位。他成为当年那所大学数学学位考试一等及格者。他的努力程度,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毕业之后,令人遗憾的是伊诺克未能进入医学界,他只得进入律师界。但作为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他进了内殿法学协会。伊诺克像以前钻研医学一样刻苦地钻研法律。他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写道:“每一个人都对我说:‘你一定会成功——以你这非凡的毅力’。尽管我不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只要我用心去干一件事,我是绝不会失败的。”20岁那年,他被招聘进入律师界,虽然也曾经历一段“靠朋友们的捐赠过日子”、“连必需的衣服、食物都已紧缩到不能再紧缩的地步”、“经济十分拮据”的日子,但他终于成了一位声名显赫的主事官。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说过:“我所完成的任何科学工作,都是通过长期的考虑、忍耐和勤奋得来的。”正如伊诺克的成功一样,成绩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刻苦钻研。

坚持不懈,就是“韧”,就是顽强的毅力。有斗志不仅是希望学有所成的人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做一切事情所应有的科学态度。

一面照耀人生的镜子

有这样一位病恹恹的美国人。

3岁时,得了严重的猩红热,在医院一躺就是数月,后来靠一剂强心针勉强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18岁时,他又染上了一种怪病,住进波士顿的一家医院。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身心俱疲的他流露出了绝望:“也许,明天你就得参加我的葬礼了!”

26岁时,他通过隐瞒病史参加了海军。在与日本人的一场海战中,他所在的军舰不幸被击沉。他最后靠身边的一块木板捡回了一条命,但却落下了更严重的后遗症。

30岁时,他去英国出远差,突发虚脱昏倒在一家旅馆里。当时,英国最高明的医生断言他“最多只能活1年”。

37岁时,他身上多种病症并发,长时间卧床不起。

可就是这样一位从小到大百病缠身、快要接近废人的人,却从平民百姓起步,从工人、军人、作家再到议员,一步一个脚印,在43岁那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就是约翰逊·肯尼迪。

很难想象,在公众场合精力充沛、风流倜傥的肯尼迪竟然是个药罐子。而事实的确如此,在他各个发病期的主治医生都见证了这一点,同时,他们也见证了肯尼迪各个发病时期孜孜不倦的勤奋:病床上,他的身边随时堆满了书籍和笔记本,35岁那年,他在病床上创作的描写二战期间的专著《勇敢者》,荣获了当年的普利策奖;即使当了总统之后,有时病得无法办公,他也会躺在疗养室的温水池里阅文件、下指示……因为疾病,无时无刻不让他感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威胁又无时无刻不让他感觉到时光的宝贵,因此,在有限的46年生命中,他废寝忘食、快马加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被许多人誉为“与时间赛跑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按常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疾病对一个人而言,就意味着事业的停滞;而肯尼迪的人生却向人们昭示了疾病的另一面。

我们有比肯尼迪更好的身体条件和更多的时间,我们所欠缺的,是较量困难的斗志,以及把握光阴的自觉性。肯尼迪的奋斗经历,无疑可以成为一面镜子。

在曲折中依然坚持不懈

莫泊桑,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

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了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著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颇有文学才能,就把他介绍给福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