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哈佛家训大全集
3176800000125

第125章 逞能——做事要量力而行(2)

然而话音刚落,由于张大爷的老伴力气不够,扶不稳梯子,张大爷竟然重重地摔了下来,后脑勺着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老伴伤心痛哭,说是自己的粗心害了他。现在的她就像一只落单的大雁,孤独痛苦,再也难见她的笑容。

吴老师,这位老人退休前在一所重点中学教数学。由于职业的缘故,对数字十分敏感。前几年,他带过培优班,还编过辅导书,可一直没有成就感。自恃青春不老,快七十岁了,发现玩股票最能施展其才华,不顾老伴的反对,他把积蓄多年的“家底”悉数投入到了股市中。

前两年股市情况比较好,恰逢“牛市”,吴老师还真赚了不少钱,手持的股票市值翻了几倍。“利好”之下,只要退休工资一到账,他急忙“扩仓”。吴老师逢人就夸耀,再翻倍,就带老伴去欧洲旅游。没曾想,自去年以来,股市一落再落,“跌跌不休”。最后盘算,全部股值缩水近70%。连续几个月在交易所里看大盘,绿多红少。那日,又遇股市狂泄,吴老师一声长叹,精神恍惚,诱发心脏病。后被好心人送往医院抢救,花了巨额的医疗费,才捡回了一条命。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我们身边不乏这种老人的悲剧。总体来说,是老人家不顾自身身体状态,不管客观的自然规律。不“服老”的心态所导致的。要知道,人们应该服从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老人要“服老”才能保持心态的平和,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才可以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从童年变成青年,从青年变成中年,自然也会从中年步入到老年,身体功能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退化,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很多事已经不适合再由老人来做,不然也不会有“退休”这种事了。其实只要老人在生活中莫逞能,不随兴而为,珍视生命,就是最好的养老,效果甚至大于锻炼身体!

自古以来,一切哲学家和思想家都主张修身养德,以保持精神上的愉悦为幸福,故而有“大德必得其寿”的说法。所以,对于老年朋友来说,逞能是千万要不得的。

牛的悲哀

一头勤劳的牛,在工作的时候突然病倒了,主人知道牛很辛苦,所以感到很同情,也非常难过。

病牛在主人的细心照料下,病情逐渐好转,备受感动!一天,看着主人的劳繁疲惫与万分辛苦,病牛实在于心不忍,于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气,拼命拉了一天的犁。

病牛的突然“康复”让主人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事实上,这头勤劳的牛,是强忍着自己的病情,加上大量的劳动,他的病情也因此恶化了许多,然而为了主人高兴,也为给主人分担辛苦,病牛第二天又坚持着拉了一天犁。这主人竟没半点欢喜,反而有些怀疑:病牛其实很懒惰,装病,逃避工作,还白白让我照顾他?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主人决定让病牛继续拉犁。尽管病情又恶化了许多,病牛想:我是头勤劳的牛,如果今天不坚持下去,主人肯定会认为我不愿吃苦,懒惰,岂不是勤劳一生所得之美名毁于一旦吗?所以一定要坚持住!

侥幸,第三天坚持过去了!主人欣慰地想:这家伙果然是装病!幸好我聪明,早早识破了!这下可要狠狠地惩罚他。于是,病牛拉的犁更重了,然而病情却非常严重了。但是病牛想:主人也太不理解我了!唉,我只好再坚持下去,用行动来证明我的清白。

第四天,坚持!

每五天,坚持!

第六天,坚持!

第七天,终于,病牛坚持不住了,再次倒了下去!而且是永远地倒了下去,再也站不起来了!

这头牛这次彻底病入膏肓了!根本没有好转的可能了,然而让这头病牛在弥留之际,感到无尽悲哀的是:主人不仅不再同情他,也不再感到任何难过,还说,“像这种吃里爬外,偷懒装病的畜生,死了才好呢!”

在上面这个略有些伤感的故事里,那头逞能的牛如果在一开始就好好养病,按照自然规律,有病就要治,不去搞带病工作那一套,等康复之后再用饱满的精神去工作,那么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了,而是一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结果。不论如何,人们都要记住,有的时候做事如果非要逞能,那么最后受伤的往往只能是你自己,就算非逞能不可,那也要考量一下自己的健康状态和所处的环境。

爱逞强的后果

1825年是一个动乱的年份,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刚刚登基就爆发了一场由自由分子领导的叛乱。尼古拉一世很快就平定了这场叛乱,同时判处作乱分子中的一名领袖李列耶夫死刑。

在对这些作乱分子执行绞刑的那一天,李列耶夫在一阵猛烈的挣扎后,绳索突然意外地断裂了,他猛然摔落到了绞刑架的地面上。在当时的年代,如果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就会被当成是上帝的旨意——上帝还不准备收录犯人的灵魂,而犯人也真的通常都会得到赦免。

李列耶夫站了起来,满身沾满了泥土。但是当知道自己居然保住了脑袋后,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向着人群大声叫喊道:“你们看到了吧,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做事,甚至连制造绳索都不会。”

一名信使立刻把绞刑失败的消息禀告给尼古拉一世,并且把李列耶夫当时说的这段话也一字不差地告诉了他。倒不是因为信使故意如此,而是因为这正是信使的工作。听到这样的话,沙皇说:“那好,就让我们再来证明一次吧。”

第二天,李列耶夫就再度被推上那同一个绞刑台。这一次,绳索的质量非常好,没有断裂。

肚子里搁不住事,喜怒哀乐现形于色,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见到什么人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殊不知,这种做法带有非常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在舆论环境比较紧张的社会里,历史上因言获罪的人并不比真正的杀人犯少!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你说出去的话就会成为别人日后整治你的把柄。要知道一个聪明的人,要把爱放在脸上,把恨放在心里,只有笨蛋才把什么都放在嘴上。

永远不要证明什么

这是一个前几年的故事,说起来像是笑话,却是真实发生过的。有一个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那研究所里学历最高的人,博士自己感觉得意,总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地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老大,眼珠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很深的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又不好去询问,自己可是无所不知的博士呐!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往前走几步,蹭蹭蹭地走过水面去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了过去:不会吧,难道我堂堂博士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这个时候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还是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自己也起身往水里跨——我自己过去看看,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怎么可能过不了!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

好在两位所长都识水性,及时将他救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没有回答,却终于开口问了那个让他不解的问题:“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的脸红透了,恨不能再次跳进池塘里。

就算你在某一方面确实有着过人之处,那你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做得很好,人是有限度的,而身边的常识往往是没有尽头的。尤其是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就更不要逞能,如果非要逞能,并不会让你达到逞能的目的——获得别人的佩服,反而可能成为笑柄。

拉罗什富科说:“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财富离你并不遥远,贫穷并不是天生的命运;成功一直就在你的脚下,失败不是你固有的专利。只要肯用心观察,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用自己的智慧冷静地分析,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