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普外科速查手册
3176000000061

第61章 普外科特殊检查及操作(6)

2.穿刺部位备皮,检查前禁食水6小时,以免术中患者发生呕吐导致窒息。

3.检查前10分钟给予镇静剂,要求患者排空大、小便。

4.检查前测量血压、脉搏。

5.检查前应明确穿刺部位及靶血管,并准备适合的穿刺针、导管、导丝等。

注意事项1.心电监护2~4小时。

2.穿刺部位沙袋加压包扎6小时。

3.穿刺侧肢体限制活动24小时。

4.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和远端皮肤颜色、温度。

5.及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及有无血肿形成。

6.注意补液及水化,以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有无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诊断价值虽然现代医疗科技日新月异,有了MRA、CTA、CTV等无创的检查技术,但仍不能完全代替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针对性强,诊断准确率高,同时可进行安全、有效的进一步治疗。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过计算机把骨与软组织的影像消除,仅显示血管)技术的应用,以及血管造影检查设备的改进,选择性血管造影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临床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第十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检查,是应用最早、进展最快的内镜检查,通常亦称胃镜检查。消化内镜迅速发展普及,目前已成为消化专科的常规诊断工具。伴随器械的更新、技术的进步,消化内镜不仅在消化系疾病诊断方面有所突破,还深入到微创治疗领域,如消化道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癌的切除治疗等,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适应证

1.凡有上消化道症状(如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反酸、恶心、呕吐等),疑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而临床又不能确诊者。

2.虽有上消化道症状而X线钡餐检查未发现病变,或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3.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者。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早期检查不仅可获得病因诊断,还可以进行止血治疗。

4.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需内镜随访复查者及手术后需要定期随访者。

5.判断药物对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需内镜随访者。

6.上消化道手术后仍有无法解释的症状者。

7.需要行内镜微创治疗(止血、异物取出、息肉治疗、狭窄扩张与支架置入等)的患者,均需要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禁忌证

1.相对禁忌证

(1)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2)上消化道出血,血压未平稳的患者。

(3)有出血倾向,血红蛋白低于50g/L的患者。

(4)高度脊柱畸形,巨大食管或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

2.绝对禁忌证

(1)有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期、重度心力衰竭、哮喘发作期、呼吸衰竭)无法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

(2)处于休克状态的危重患者。

(3)疑有消化道穿孔的患者。

(4)有严重精神失常不合作的精神病患者。

(5)有严重智力障碍不能合作的患者。

(6)口腔咽喉急性重症炎症内镜不能插入的患者。

(7)腐蚀性食管炎、胃炎患者。

(8)主动脉瘤患者。

(9)脑卒中患者。

(10)烈性传染病患者。

检查前准备1.器械准备内镜检查前应:栙备齐各类器械设备。栚将内镜与光源、吸引器、注水瓶连接好,注水瓶内应装有1/2~2/3的蒸馏水。栛检查内镜角度控制旋钮和弯曲角度(向上180曘~210曘,向下90曘,左右90曘~100曘),并将内镜角度旋钮调于自由位置。栜检查注气、注水、吸引器等功能及光源是否工作正常。栞观察镜面是否清晰,可用拭镜纸沾少许硅蜡或用3暶1乙醚乙醇溶液将物镜、目镜擦拭干净。栟用乙醇溶液纱布将镜身、弯曲部及前端部擦拭一遍,弯曲部涂上润滑剂(也可用麻醉剂代替)以利插镜顺利。

栠检查活检钳、细胞刷、清洗刷等附件性能是否正常。进行治疗时应备有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备用,注射器应配好针头,以备检查中注水冲洗,清洁视野。栢备好口圈、弯盘、纱布和治疗巾等必需用品。栣做电子内镜白色平衡调节,保证图像的真实感和色彩正常。栤检查内镜工作站,保证图像的采集和传输正常。

2.患者准备内镜检查前患者至少空腹6小时以上,以减少胃液分泌便于内镜下观察。上午检查者,前一日晚餐后禁食;下午检查者,清晨可给予清淡半流质饮食,中午禁食。重症及体质虚弱者,检查前应给予补液治疗。胃潴留和严重幽门梗阻的患者检查前应充分洗胃后再进行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前应禁烟酒。对内镜检查有恐惧感或精神紧张不能自控的患者,术前应充分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检查的必要性;让患者在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完成内镜检查。对有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脑、肺部疾病患者,当有较强的内镜检查适应证时,应在正确判断心律失常、心肺疾患程度和内镜检查危险性的基础上,术前应对受检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术中进行心电监测,以便安全完成操作。对精神病患者,确有内镜检查适应证者,应在专科医生或麻醉科医生的协助下完成内镜检查。

3.术前介绍医生应首先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科室和个人史、既往史及初步诊断,并将以上资料输入内镜室的电脑管理系统。登记室工作人员或科室医生应对来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直接或通过录像形式介绍相关内镜检查的知识,消除患者对内镜检查的恐惧感,并请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讲解和告知的要点如下。

(1)对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患者,检查前应测量血压,进行心电图检查,若有禁忌证,则应暂缓检查;做过上消化道钡剂检查的患者,应在2~3日后再进行内镜检查。

(2)告知患者检查前应采取的体位,去除活动性假牙、解开领扣及放松裤带等。

(3)告知患者在插镜时应配合做好吞咽动作,如有强烈恶心、呕吐时,可作深呼吸。一般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患者,只要检查时配合较好,反应亦较少;反之,则影响插镜及镜下观察。

(4)内镜检查能对可疑的病变黏膜取活体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临床诊断。黏膜活检对健康是无害的。活检术后要禁食2小时和停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防止再出血。

4.患者体位在插镜前必须摆好患者的体位,这是插镜成功的关键。

(1)标准体位:患者取左侧卧位,轻度屈膝,头稍向后仰,使咽部与食管几乎成直线,此种体位在进行插镜时通过贲门和幽门均较方便。患者还需解开领带、衬衣上纽扣及腰带;检查前患者要轻轻咬住口圈,右手握住弯盘。

(2)平卧位:适用于昏迷、气管切开、脊柱畸形等无法侧卧位的患者,但在取平卧位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将内镜插入气管内。

(3)侧卧位:在内脏反位时,可取右侧卧位进行插镜观察。

诊断价值内镜技术已经成为上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常见疾病有炎症、溃疡、良恶性肿瘤、静脉曲张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异物等。

1.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组织损伤,多伴有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烧心等症状。胃镜表现为中下段条片状充血糜烂斑、较严重的可伴有相互融合现象、甚至浅溃疡,部分患者还可合并食管裂孔疝。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我国,多见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

胃镜下表现为食管或胃底可见蓝色迂曲静脉,呈结节或串珠样外观,可伴有或不伴有红色征(即曲张静脉表面呈樱桃红斑、血泡样斑、弥漫性发红等表现),根据曲张静脉直径、曲张角度、是否合并红色征来分为轻、中、重三度。

3.慢性胃炎(1)慢性浅表性胃炎:多以胃窦部为主,胃镜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可伴有条片状充血斑、充血结节、较多分泌物附着、点片状糜烂斑、胆汁反流等表现。

(2)慢性萎缩性胃炎:我国多以胃窦部为主,欧美等国家以胃体部为主,胃镜下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变薄可见黏膜下血管网。

伴局灶性增生或肠上皮化生者可表现为粗糙颗粒样外观,黏膜活检有助于诊断。

4.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以胃角及十二指肠球部多见,胃镜下观察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观,边缘光滑整齐呈凿样,基底白苔,按自然病程可分为活动期、愈合期和瘢痕期,每一期又分为两个亚期。

如经正规的内科药物治疗,溃疡多于4~8周愈合,也可并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合并感染应给予清除治疗。

5.肿瘤(1)良性肿瘤:包括息肉、乳头状瘤、腺瘤等。按肿瘤的外观形态,胃镜下可分为四型,即广基、亚蒂、无蒂和有蒂。

(2)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多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近期发现以贲门癌为主的近端胃癌亦呈上升趋势。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作为最佳的检测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病灶的形态,食管癌分为四型;胃癌分为Borrmann栺型(肿块或隆起型)、Borrmann栻型(溃疡型)、Borrmann栿型(溃疡浸润型)和Borrmann桇型(弥漫浸润型)。特别是对于Borrmann桇型,胃镜下表现为胃壁的僵硬似皮革样改变、蠕动差,易被漏误诊,应注意与肥厚性胃炎相鉴别,在多取、深取病理组织的同时,可考虑结合超声内镜、CT等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第十三节)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在结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了重大进展,它不仅能对各种结直肠疾病做出正确判断,而且在治疗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已确诊的结肠癌和息肉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是防止漏诊多发性结直肠癌和多发性肠息肉的有效方法。结肠癌和息肉术后的结肠镜定期随访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再发的重要手段。目前,结肠镜已成为结直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最常用、有效、可靠的方法。

适应证

一般而言,临床上有消化道症状,怀疑结直肠或末端回肠病变,诊断不能明确而无检查禁忌者,均可施行结肠镜检查。

应用结肠镜的适应证:

1.结肠病变的诊断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明显出血和持续隐血试验阳性者。

(2)结直肠某些炎症性病变,诊断明确,须明确病变分布范围及程度。

(3)钡剂灌肠造影阳性者,为了进一步证实病变及性质。

(4)钡剂灌肠阴性,但有下消化道症状者。

(5)钡剂灌肠造影有可疑病变,不能确定诊断者。

(6)结直肠良性病变诊断明确,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单纯性溃疡等,但怀疑有恶变者,通过活组织和细胞学检查,帮助明确和排除。

(7)结直肠癌已明确诊断,须探查其他部位有无息肉或癌肿存在。

2.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1)息肉的内镜切除。

(2)结直肠息肉已明确诊断,须探查其他部位有无息肉。

(3)结直肠息肉已明确诊断,须证实有无恶变或探查其他部位癌肿。

(4)结直肠多发性息肉已明确诊断,须探查息肉分布范围及息肉病的性质。

3.随访

(1)结直肠癌手术后随访。

(2)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随访。

(3)对某些癌前期病变作定期随访。

禁忌证1.结直肠急性炎症性病变,如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憩室炎。

2.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怀疑有穿孔、肠瘘或有广泛腹腔粘连者。

3.腹腔、盆腔放射治疗后,有腹腔广泛粘连者。

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极度衰弱,不能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者。

5.肠道准备不充分,不够清洁,影响观察和插入者。

6.不合作的患者。

上述禁忌证主要是影响结肠镜插入和观察,检查时容易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器械的性能改进,操作技术提高,在谨慎操作情况下,原来认为的某些禁忌证仍可施行结肠镜检查。相反,有些适应证,如操作粗暴,仍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实践工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检查前准备1.肠道准备结肠镜检查之前应排尽大便以便观察,如果肠道准备不理想,会影响检查效果。肠道准备的方法是术前两日进少渣饮食,检查当日上午口服泻药,服药后2小时左右会腹泻,为了防止脱水,应多饮水。一般经过6~8小时的准备即可进行结肠镜检查。

2.术前用药结肠痉挛明显时可肌内注射解痉剂,患者明显烦躁时可给予镇静剂肌内注射。

3.术中监护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检查时应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准备心肺复苏药物及除颤器。

诊断价值(一)结直肠炎症性疾病1.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目前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并和遗传因素有关。

内镜表现分为急性期、慢性期两种。

(1)急性期:栙轻度: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密集分布的小出血点,散在渗血及出血;栚中度:黏膜充血、水肿明显,表面呈颗粒状,肠壁质脆而易接触出血,有多数细小浅表溃疡,分泌物增多;栛重度:黏膜充血、水肿更显着,病变部位几无正常黏膜,黏膜呈粗细不等的颗粒状及假性息肉,或溃疡明显增多并融合成片,有黏膜桥形成。极易接触出血或黏膜糜烂自发出血,有假膜或黏液脓性渗出物覆盖,有时见岛状或假息肉样黏膜再生。

(2)慢性期:正常黏膜结构消失,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呈管状,有炎性息肉或溃疡。黏液分泌增多,有充血、水肿或渗血。可导致肠腔狭窄呈管状,多数有假息肉形成。根据累及范围大小可分为:栙直肠炎型:可以是UC早期,随病变发展渐向近端蔓延,也可仅累及直肠,称溃疡性直肠炎;栚左侧结肠炎型:累及横结肠中段远侧肠段;栛次全结肠炎型;栜全结肠炎型;栞右侧结肠或区域分布型:该型大部分病变是从直肠开始逐渐蔓延形成,少部分病变开始即以全结肠累及为表现,称暴发性UC,往往伴有中毒性巨结肠。该型中尚有10%可累及回肠末端,称倒灌性回结肠炎。

2.克罗恩病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最常累及回肠远端和邻近结肠,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分,常呈节段分布。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内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肠腔狭窄、假息肉形成及卵石征等不同表现。病变呈跳跃式分布。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发现腹腔内肿块或脓肿。黏膜面典型病变如下。

(1)溃疡:早期为浅小溃疡,后成纵行或横行的溃疡,深入肠壁的纵行溃疡即形成较为典型的裂沟,沿肠系膜侧分布。肠壁可有脓肿。

(2)卵石状结节:由于黏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突起,加上溃疡愈合后纤维化和瘢痕的收缩,使黏膜表面似卵石状。

(3)肉芽肿:无干酪样变,有别于结核病。肠内肉芽肿是炎症刺激的反应,并非克罗恩病独有;且20%~30%病例并无肉芽肿形成,故不宜称为肉芽肿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