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普外科速查手册
3176000000041

第41章 肝脏疾病(3)

1.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肝海绵状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能通过病程,有无肝炎史、肝硬化,AFP定量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然而,当血管瘤大部发生纤维化,特别是病灶较小时,往往所有的影像都失去了其应有的特征,易误诊为肝癌。另一方面,当患者一般情况较好,HBsAg阴性、AFP阴性、肿瘤血供丰富时,肝癌(富血供型)也易误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

2.部分富血供的肝转移癌CT、MRI影像特征与肝血管瘤有相似之处,但其强化呈环行而非球形或结节状,且达不到主动脉强度。这些特点有助于鉴别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转移癌。

辅助检查(一)首要检查1.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和最常用的影像诊断,直径<3.0cm的血管瘤多呈高回声表现,回声均匀;而巨大的血管瘤则可呈高回声、低回声及混合的回声,内部亦可有低回声区、液区,回声不均匀。

2.CT动态扫描即注射对比增强剂后在同一层面作连续扫描,可见造影剂开始从肿瘤的周边向中央部渗入,最后延迟扫描照片上,肿瘤与肝实质呈等密度,造影剂呈现“快进慢出暠表现。

(二)次要检查MRI检查:当超声和CT不能够诊断清楚时,可应用MRI以明确诊断。

(三)检查注意事项1.疑诊肝血管瘤应避免诊断性穿刺检查。

2.病变小或表现不典型时,注意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相鉴别。

治疗要点(一)治疗原则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但直径<5cm、无症状的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可给予定期复查,3~6个月复查一次,以动态观察其变化。

(二)具体治疗方法1.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发展极为缓慢,很少有并发症发生,一般不需手术治疗,给予定期复查。

2.有压迫症状或破裂大出血的肝血管瘤,行肝血管瘤包膜外剥除、肝叶切除和肝动脉结扎,疗效满意。

3.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非手术治疗。无水乙醇瘤内注射、经肝动脉导管栓塞或硬化剂治疗、微波固化治疗。这些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肿瘤缩小,控制血管瘤的发展,但难以治愈,而且还存在较大风险,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介入性治疗尚有待更多的研究和改进。

(三)治疗注意事项1.肝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存在争议,须根据每个患者的自身情况,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做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决策。

2.女性患者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应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有报道,使用避孕药易致肿瘤复发。妊娠期可促使肝血管瘤迅速增大,所以育龄期妇女宜积极手术治疗。

(第六节)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目前认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等化学致癌物质有关。

原发性肝癌大体型态可分为三型: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从病理组织来看,原发性肝癌也可分为三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两者同时出现的混合型。90%为肝细胞癌,6%~7%为肝胆管癌,混合型及其他来源于上皮组织的肝癌极为罕见。

主诉

患者肝区疼痛最多见,其次是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及触及上腹部包块。当出现黄疸、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多为晚期表现。

临床特点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从无任何症状与体征的亚临床期,到有典型症状与体征的中期(进展期),一直到出现恶病质及并发症的晚期,涉及到许多症状与体征。

(一)主要表现

1.肝区疼痛最常见,主要由于迅速增大的肿块使肝包膜紧张膨胀所致。多表现为持续性隐痛,可向肩背部放射。当肿瘤破裂出血,可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和压痛,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

2.肝脏体征进行性肝大、肝癌肿块、肝区血管杂音、肿瘤所致腹水、肝癌侵入胆道导致梗阻性黄疸等。

3.肝硬化的表现黄疸、腹水、脾大、下肢水肿、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

4.全身和消化道症状多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5.肝癌并发症通常出现在病程晚期,它是导致或促使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见的并发症有肝癌结节破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血性胸腹水及肝肾综合征。

6.其他少数患者有发热、出血倾向等。

(二)次要表现1.癌旁综合征低血糖症、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胆固醇症和血小板增多症等。

2.发生肺、骨、脑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

(三)误诊分析肝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没有特异性,临床上常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肝脏疾病,延误了肝癌的早期诊治。

1.对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未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未做相关的检查,缺乏对相关疾病的系统分析,常误诊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仅给予单纯对症治疗。

2.对以寒战、发热就诊的患者超声、CT提示占位性病变,易误诊为肝脓肿。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有肝炎、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多升高。

3.AFP阴性肝占位病变性质多样,易误诊,术前诊断应慎重。仔细分析病情可明显降低误诊率。需与肝癌鉴别的疾病包括继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肉瘤、肝腺瘤、肝局灶性增生等。

4.肝硬化结节与肝癌的鉴别有时较困难,两者都可有甲胎蛋白的升高,可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及肝胆B超,尚可检测AFP异质体进行鉴别。

辅助检查(一)首要检查1.甲胎蛋白测定是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方法。特别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检测更有意义。AFP>400mg/ml持续1个月则可确诊。

AFP>200mg/ml应严密随诊。肝癌患者中有30%~40%AFP为阴性,需辅以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2.B超检查可明确病灶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对正常于内管道结构的压迫及是否有瘤栓存在。实性暗区和靶环征是特征性图像。诊断准确率85%。彩超可观测病灶血液动力变化,有利于与肝血管瘤的鉴别。

3.CT检查表现为低密度,CT值低于正常6~20Hu,增强扫描呈影剂滞留期延长。对不足1cm小病灶的发现和肝邻近脏器的观察,CT优于B超。

4.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放射性损害的检查方法。一般认为MRI的特异性高于CT,对良恶性肝内占位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可能优于CT。通常原发性肝癌结节在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区,T2加权像则为高信号区,有包膜者T2加权像示病灶周围有一低信号强度环,血管瘤、转移性肝癌则无此包膜。

(二)次要检查1.肝动脉造影属侵入性检查,很少单纯用于诊断。可显示直径1cm左右的微小肝癌。主要表现为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和肝内血管移位等,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定位诊断方法,亦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常与化疗栓塞配合进行肝癌的治疗。

2.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超声波引导下细针穿刺获得病理组织,进行细胞学诊断。

(三)检查注意事项1.需动态监测甲胎蛋白已明确诊断及判断治疗效果。

2.增强CT可以清楚显示病变部位与肝内、外重要结构的关系,对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肝动脉造影常常难以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不易发现少血管型肝癌和肝左叶肿瘤。随着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其在肝癌诊断方面的应用有所减少。但对肝内占位良恶性性质难以确定者,仍可考虑行肝动脉造影。

治疗要点(一)治疗原则原发性肝癌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具体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1)适应证:肝功能无显着异常,肝硬化不严重,病变局限,一般情况尚好,无重要器官严重病变。

(2)禁忌证:黄疸、腹水,明显低蛋白血症和肝门静脉或肝静脉内癌栓的晚期肝癌患者。

(3)手术方式:局限于一叶,瘤体直径<5cm,行超越癌边缘2cm,非规则的肝切除与解剖性肝切除,可获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伴有肝硬化时,应避免肝三叶的广泛切除术。全肝切除原位肝移植术不能提高生存率。非手术综合治疗后再行二期切除或部分切除,可以获得姑息性效果。

2.肝动脉插管局部化疗和栓塞术目前多采用单次插管介入性治疗方法。

(1)适应证及禁忌证:癌灶巨大或弥散不能切除;或术后复的肝癌,肝功能尚可,为最佳适应证,或作为可切除肝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对不可切除的肝癌先行局部化疗及栓塞术,肿瘤缩小后再争取二期手术切除。亦可用于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严重黄疸、腹水和肝功能严重不良应视为禁忌证。

(2)插管方法: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内置管。

(3)联合用药:顺铂(80mg/m2)、多柔比星(50mg/m2)、丝裂霉素(10mg/m2)、替加氟(500mg/m2)等。

(4)栓塞剂:采用碘油或明胶海绵并可携带抗癌药物,或用药微球作栓塞剂。

(5)局部效应:治疗后肿瘤可萎缩(50%~70%)。癌细胞坏死,癌灶有假包膜形成,瘤体或变为可切除,术后患者可有全身性反应,伴有低热,肝区隐痛和肝功能轻度异常,一周内均可恢复。

3.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宜切除、肝功能尚好的病例。有一定姑息疗效,或结合化疗提高疗效,对无转移的局限性肿瘤也有根治的可能。亦可作为转移灶的对症治疗。

4.微波、射频、冷冻及乙醇注射治疗这些方法适用于肿瘤较小而又不宜手术切除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优点是安全、简便、创伤小。

5.生物学治疗主要是免疫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均不确定,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疗法。

(三)治疗注意事项1.肝癌术后是否给予预防性介入治疗,存在争议。

2.目前手术是公认的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要积极争取手术机会,可以和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应用。

3.肝癌的治疗要遵循适应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4.各种治疗方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综合应用以上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5.肝癌患者治疗后要坚持随访,定期行AFP检测及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