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初出茅庐,崭露头角。因为军政府草创,万事开头难,所以军政府一遇到难办的事,黎元洪都督就想到了初露锋芒的秀才王安澜。这是不是因为王安澜是黎元洪的老部下,还因为王安澜是他的亲信或谋士,谁也说不清楚。秀才就似一个救火队队长,东奔西跑去救火。不知是为什么许多事情少不了他,可能还是能者多劳吧。秀才像一个陀螺,转过去转过来。在辛亥革命后武汉保卫战四十一天中,秀才干了许多事,军政府给了他许多临时官位,什么联络指挥官、后勤司命、战地司命、兵站司命、总粮台、奋勇司命、有些多是口头任命。这也反应了改朝换代前,几十天来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
这样说,军政府难道说是私人的?其实军政府开始是非常松散,什么都要议论议论,大家都可能认为这就是民主吧,真正是万事开头难。因为这是中国二千多年来,对周朝“礼记”一书“礼记第九”中,大同社会的一种尝试,这就是什么事都要大家议论,或叫商量或协商,现在叫民主。如何这样说呢?辛亥革命是在共同理念下,而不是在强有组织下发起的革命运动。清朝军政首脑跑了,却没有强有力的一个组织中走出来,出面组织军政府,而是大家协商组织的政府。没有组织政府前,武汉的无政府主义比中国的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还乱,因为文化革命之时,中央政府还在。辛亥革命后,是完全无政府的,刚开始汇集起来革命者,只成立一个策略处。那时左中右大大小小山头只比牛毛少一些,是右的也是喊的革命口号。有枪便是草头王安澜。黎元洪还未接受都督一职时,在红楼上走廊里散步,外面场子上就有散兵杀人,还有刺杀黎元洪的,但未成功。军政府后来组成是拉郎配。黎元洪都督是请来的,其他的是搭配的。官员安排如下:
黎元洪任总司命,总督,军政双职,总揽一切。
参谋部一部长张景良,八镇29标(团)的标统,他是汉人,又入了旗的人,他是黎元洪的部下,附合黎元洪,但反对黎元洪起义。
吴兆麟等二人任副部长,吴是起义时的临时总指挥,官阶比张景良低,年纪也较轻,论资排辈也该排在张景良的后面。
军务部长孙武,文学社负责人,地下工作者,还配有两个副职。
政事部部长汤化龙,旧议长立宪派,始终没上岗,还有副职一人。
不是人人都想当这个军政府的官的,这个机构曾要求一个重要的起义领导者来做官,此公躲到乡下去了,少数****人来了是为了投机。所以黎元洪不愿当大官,事出突然,红白难分。因为武昌起义是由分散新军的基层官兵,对满清政府极度不满而突然发起的。一个火花,引燃了全中国这个干柴堆。所以武汉普通军民同声呐喊,杀死鞑虏,打倒满清。一个组织不很很严密的起义,就能使清政府寿终正寝,完全是清庭咎由自取。大清末代内政外交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归纳一下,政权极度腐败、君昏臣庸、攀附权贵、纲目混杂、苟且偷生、犬马声色无不尽其所能;贪官污吏无处不在,当时流行着“贪官杀不怕,就为得利大,金银过船拉,就算杀了头,子孙有银花”;苛捐杂税盘剥穷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内政霉乱,迫使清庭卖国求荣,卖国求存,煌煌天国,夷人可以在华夏大地任意拉屎拉尿,夷人在华,炮舰横行,随意圈地,强加无数的不平等条约。黎元洪民怨气冲九天,对清庭恨之如骨,恨的欲食其肉而寝其皮。请君注意,那些普通的兵,工,农,学,市民为什么舍生取义呢?就是只有推翻满清才能救国救民,才能消除百姓心头之恨。所以一点火星,燎起了华夏均天大火。
在这种局势下,秀才说动了自己长官,长官认为可显身手。因此以黎元洪为首的一派人走向革命,并和以新军基层连排班长,现在成了团长以上军官的军事骨干走到一起,再加上工农市民,构成了一个对抗满清的核心力量。领导松散不力,下层经常有不听指挥的,也好理解,这就是世势造英雄。当他们终于先后明白了时代大势的趋势,他们建立起了推翻满清的理念,就形成了行为志诚而不动摇的意志。
黎元洪原和张之洞一见如故,得到张之洞的信任,原计划训练两万新军,一军一万人已满,委任原张彪任了军统。另外还计划训练一万人,由黎元洪任军统,但计划落空,只训练到四千人,因此黎元洪,只能屈居协统。黎元洪为人温和,待人诚恳,得到军界拥护。他认为接受都督,不能二心。所以黎元洪无法接受都督一职时,也就明确的慷慨的说,“与大家共生死,不推翻满清就不是黄帝子孙”,君子一言九鼎,他实现了他的诺言。他们顽强抵抗,牺牲众多,终于满清政府被消灭。
历史走向新时代,革命者前赴后继,牺牲了许多起义者,他们是民主的奠基者。黎元洪,孙武,蒋翔武,王安澜以及牺牲的炮队长蔡茂,敢死队长马荣等等,都是一直坚持到底者。这些人,死者是烈士,生者是英雄。时代不一样,不能乱设标准指责苛求不同时代的人。应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评价历史人物。
笔者说,秀才官衔很多。你要不信,笔者要一一扼要介绍,秀才究竟是怎样成为有功之臣的?勤奋好学有知织,聪明能干有干劲,年青有为有雄心,民主共和心里明,这种做人做事的人,现代青年也可效法。
话说王安澜从战场上,快马加鞭,一阵狂飙,来到武昌阅马场原咨议局现军政府红楼,翻身下马,大夸步进门走进官厅。他见都督正好坐到官位上,立即在门口朗声喊到,报告!黎元洪,喊进来。王安澜走进门并敬礼。年青的军官站起来鼓掌,黎元洪也站起来。黎元洪作一个手势说,请坐。勤务兵上了盖碗茶。大概这是对胜利者一种礼遇和精神奖励。几个士兵退出门外,闭上大门,军事会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