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辛亥风云之新军传奇
31713500000014

第14章 秀才奋起去当兵(三)

黎元洪从没想过算命先生的话。从1901年至1911年,就在下级军官中,从统带、统领、统制,最后当上了一个协统,大约是现在的一个上校旅长吧。但黎元洪也是军校出身,讲义气。同时王安澜的祖藉是黄陂人,与黎元洪也算老乡。黎元洪与王安澜后来变的关系很密切,王安澜一直在黎元洪身边做事,黎元洪也一直视王安澜,为自己的心腹,王安澜也以诚对黎元洪。所以当黎元洪任协统时,王安澜已升任执事官,他帮助黎元洪处理一些日常事物。那时军中一个协司命部,仿照德军,设有一至三等参谋、执事官、秘书官。执事官相当秘书长或管家一类人物。

王安澜不知是时运不好,还是命该如此。过去是平静的过着与世相隔的农村生活,那知一走入了社会就进了马蜂窝。王安澜刚进少年时,国家内部小乱不断,但无大碍,外部远东国际虽暗潮汹涌,表面环境也还缓和。但到王十八岁那年,他刚进入成年,他可能还不知道,中国国外国内已进入动*乱的时代。1894年中日发生甲午战争,此后中国满清政府一落千丈。日本海军全歼了满清的北洋水师,向中国索赔白银共三亿五千多万两。日本还借口占领了朝鲜和台湾,并进而威胁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列强也千方百计的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国内满清的腐败被越来越多的为人所了解。在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首次策划广州起义,但泄密而失败。此后至1911年4月27广州黄花岗起义,多达十多次。秀才当兵后,正式进入了国内的动*乱时期的漩涡中,这是他完全始料不及的。这些国内外事变,对军人震动不小。对三十而立的有文化的下级军官王安澜的思想冲击很大,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和分析。谁知参军吃皇粮,战乱心发慌,真是时运不济。正如王安澜的家人所说,当兵是要担风险的。

当时,孙中山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已广为流传。作为一个农村穷苦出身的秀才,当然可以理解这个口号的威力。仅平均地权,就基本上代表绝大多数百姓的利益。在这关键巨变的时期,王持什么态度?站在什么立场?采取什么行动?不但读者为王着急,王自己更着急,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执事官,必然要与参谋等各色人等在一起做事。王平易近人,爱学习和讨论问题,王也结交了不少的同事和士兵。因为所谓执事官,涵盖面很广泛,部门官员可称执事官,管些具体事务的也称执事官,也就是分管一些具体事务。如在军队里分管军务,后勤,练兵等,也称执事官。

其实秀才的思想也在随着动*乱的时局而动*乱。因为当时的军人思想普遍动*乱。在辛亥革命前夕,士兵也知道孙中山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要改朝换代。在军队里茶语饭后,经常谈论的是鞑子要回老家去了,革命党不怕死,勇敢的很,眨眼就出现面前,防不胜防。但也有人说,只是几个鸟人,他们胆子大,我们的枪炮狠,小河里还翻了大船。

王安澜到部队也快十年,住了培训学校,看了不少书,各种报刊杂志资料收集不少,已不是一般的穷秀才了。私下里与自己的助手刘参谋,与后勤的熟人向大哥,有时与协统黎元洪等经常讨论时局的变化。王认为,前些年帝后共同执政,说明朝庭中已没有有才能,有权威的人能治理这个国家了,蛇无头不能行走,清朝的气数要尽了,新的气数的核心,已开始成形生长了。革命党是有政见的人指挥的,它的口号得到百姓大多数的人拥护,人少但阵势大,新的核心的势大,影响也大,恐怕革命党人的成功是早晚的事了。王安澜还说,我们是军人,夹在中间为难,我想我们并不是怕死,就是要看死的值不值。并说到,万一敌我双方打起仗来,我们的枪,应该朝那个方向开?军营乱了,甲说甲有理,乙说乙有理,有些士兵到处口无遮拦的乱嚷嚷。现在,黎元洪部协统以下的军官,也是人心惶惶,都在想,万一革命军就在身边,咱们开枪不开枪。有的人说,革命党都是在南方沿海起义的,隔我们远的很,那会这么巧,从广州一下就打倒武汉呢。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吃喝照常。

王安澜已是知书达礼之人,任何事情想的比别人入木三分。他是有了母亲健在,儿女双全的家庭。他时常想到生不逢时,不但没有做些什么大事,为了吃饭,虚度光阴,又遇国家内乱,不知尽头在那里,自身结果如何,每每夜不能昧,胡思乱想。有时想到幼时的情景,内心发生萌动,乱时出英雄,自己应该挺身而出,干一番大事。改朝换代,正是时机,也许自己会名垂青史,有个出头之日。

正在王安澜左思右想之时,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传来,震动了当时的全中国,也大大的震动了王安澜,也坚定了王安澜思变的主张。起义者慷慨就义,确实是他们自己自觉自愿的。自古英雄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青。王安澜看到了广州起义的详细内部资料。广州起义是由于筹款泄密,起义的混乱和拖延,而使起义终于失败的。但革命志士的精神大大鼓舞了王安澜。王向一些人秘密的像说故事一样说到了起义过程,他们一起谈了许多起义者的事,都使他们自己惊叹不已。起义志士都有不怕死的精神,誓死如归。许多人明知要死,确心甘情愿去死,志土们高喊,建立共和,驱除鞑虏,死也值得。

王安澜像讲故事一样,也告诉了自己的老乡向一都和向阳花等人。王安澜说起义时,起义者原计划分四路,还有新军中的内应。但由于筹款泄密,内奸为害,运作松散,真正起义参战者仅约130人,由孙中山亲密战友黄兴指挥。他们不但攻入了防守严密的广东总督衙门,总督张鸣歧从后门逃走,他们毅然组成四队分头行动进行追杀,黄兴亲自带着20多人带头冲杀在前。他们在中途,与敌人遭遇,一队人要与几百人对杀。整个一夜,全广州城枪声四起,彻夜不息。最终大部分人战死,少数人被打散以后,边打边逃。凡是逃脱出来都得到民众的帮助。特别是黄兴手指受伤后,语言不通,个人边打,边躲,边撤,最后经过店员和百姓帮助,才逃出了城。后黄边逃边找关系,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危险情况下,幸运的找到地下关系,大难不死。

广州起义的总指挥赵声,由于信息不通,带来的另三路人马,竟然迟到,广州城门已关,起义队伍己败。赵声深深自责,看到许多同志牺牲,悲痛不已。接着得了肠胃重病,赵声坚决不吃药,已一种这样慢性自杀的方式而自杀。王安澜竟然私下里感动的唏嘘不已。那时许多新军下层官兵认为,中国不会忘,中国会强大,有了这样的青年革命志士,还有什么事不能成功呢!广州起义失败后,死亡的起义者由义士收到七十二具尸体葬于广州城外黄花岗,所以后人叫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又叫黄花岗起义。

王安澜从心中感到惶恐不安,到认为驱除鞑虏,中国才有希望的思想转变,确实不容易。王安澜是受传统忠于皇帝的教育成长的青年,又长期的受到军队忠君和纪律的教育,并且他也不是普通兵士,而是一个下层军官。那他为什么会转变?终究他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儿子,他是一个草根秀才,了解中国庶民的痛苦。他苦读诗书,深明大义。他期望民富国强。他想有作为,人尽其才,施展其能。人要立志,何事而不可能为也。后在辛亥革命武汉保卫战中期,黄兴在武昌登台拜将成战地司命时,王安澜是黄兴总司命的兵站司命和总粮台。黄兴和王安澜在相识时,王安澜在谈到他拥护民主共和的思想时,黄兴极力称赞王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

黄花岗起义,与同盟会领导的其他起义影响大不一样,一声春雷响,中国要富强,烈士们以死的决心,表达了誓死驱除鞑虏,建立共和的正义决心。这大大的刺激了全国人民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也被起义者的精神所鼓舞和感动。汉族百姓人心大动,义愤填膺。当时己开始出现了人民同情,支持,拥护革命起义的热潮。广州起义逃脱人员,受伤得救人员,他们大部分不是本地人,有的还是侨胞,语言不通,人地生疏,他们的得救,都是数次得到百姓支持的结果,这就是例证。这次起义对清军也引起了很大震动和分化。武汉新军中的革命者更加坚定信心,正蕴藏着更加急风骤雨的起义,也分化了军队的人心。新军中许多人开始同情革命,许多人陆续参加了革命组织。当时,在武汉的湖北新军中,普遍组织了革命社团的地下机构。同盟会的革命者宋教仁,总结了孙中山过去在沿海的起义的失败教训,他把同盟会的注意也放在了长江中下游。

这时,清军中许多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了。黎元洪、王安澜等也经常讨论当时的局势,他们基本认识到清朝气数已尽,就是不知自己新军中,一些革命社团一些上层人员的革命行动的意图。他们也知道自己协统内军人的动态,知道大部分人不愿为清朝卖命。他们时时处于惶惶不安的心情中,王安澜己流露出不能与革命社团为敌的想法,只是不知道革命党人在那里。王安澜对军中的有革命倾向的人并不严厉,力求军中的稳定。可以说黄花岗起义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深远巨大。辛亥革命的起义者忘我的与清军拼杀,血流成河,不亚于黄花岗烈士的牺牲精神。因为黄花岗烈士是辛亥革命烈士的老师。这就是烈士壮志耀中华,战地黄花份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