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限,人的一生中,实际工作时间只有30年左右,在这段时期内,谁都希望干成几件事。职业选择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发挥自我价值,有所作为,所以职业选择一定要慎重、认真,不高估、也不低看自我,确定自我努力方向、领域、待遇要求。一旦确定工作就要认真干,以作为个人能力的证明。同时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胜任、引不起兴趣的岗位果断地选择放弃。如果自己没有一个明确定位,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弄不清,长此下去,结果会毁掉自己的前程。过去我们提倡专一的敬业精神,今天重提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实,那些频繁跳槽的人,因为总是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而把自己弄得很疲倦,反而会给人一种心思不定的印象。进入一家新公司,从熟悉业务、环境和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到磨炼出独当一面的才干和融入组织,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一切适应之后,才能得到职位提升的机会。心态浮躁,总想一步到位,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所以,在跳槽之前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方企业的发展前景
跳槽前要了解清楚招聘企业的前景和规划。如该企业技术含量在同行业中是否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其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如何?在各大媒体上是否频频出现该企业刊登的各类招聘广告?这类广告是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充而刊登,还是由于人才的时常流出所致?了解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对求职者本人职业生涯的顺利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
2.招聘职位的真实含义
求职者往往会因为一些好听的头衔而忽略了工作真正的价值和内涵。例如,有的企业招聘的是文员却称招聘“行政助理”,而招聘业务员时则冠以“销售代表”这一比较动听的招牌。再比如,有的企业招聘的某些职位并没有多少发展的前景;而很多企业通常以副总经理主管某一部门为由,使应聘“经理”不能得到实权。因此,求职者在面试时,应当向主考官了解清楚工作范畴与职权范围。在正式被录用后签署有关的合同前,应当对本人所应聘职位的工作性质了解清楚,继而清晰定位。
3.应征职位真实的含金量
众多的跳槽者往往盲目地为“高薪”所吸引,继而盲目跳槽。例如,某集团企业许诺30万年薪招聘一个销售经理,而事实是,该企业绝对没有这样的实力,只不过是为了造成轰动效应的一场骗局而已。因此,应征者在应聘某一职位时,应当十分理智地分析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应聘者本人的真正的市场价值,而不能为一时的利益所迷惑,忘乎所以。
频繁盲目地跳槽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频繁跳槽是浮躁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跳槽这一行为需要三思而后行。
骄傲自满要不得
先来看一个故事:
人们选了一颗与众不同的树种,要种在一片荒漠的土地上。
“一颗多么优秀的树种啊,你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人们赞美道。
“是的,我有资格骄傲!”树种洋洋自得。
树种发芽了,隆冬酷暑、狂风暴雨,都不能摧毁它。
“多么坚强的一棵小树啊,你应该为你自己骄傲。”小树听到人们这么赞美它。
“是的,我很骄傲!”小树更加得意忘形了。
小树长大了,高大粗壮,枝叶繁茂。
“多么高大的一棵树啊,你应该为此骄傲。”人们赞美道。
“我已经是一棵最大的树了,我非常骄傲!”大树有点忘乎所以了。
可就在此时,这棵大树被天空划过的雷劈成了两半。
还有一个真实的事例:
2003年5月19日晚8时许,江苏省灌云县燕尾港一运输船,船主林某与船工郑某在卸完货后准备将船停到燕尾港老闸港内。自以为技术熟练的船工郑某用手去拉绞柱,由于操作不慎,手臂被卷入正在转动的起锚机,同时郑某又被高速转动的起锚机卷起的缆绳从右肩至腰部绞断。而此时65岁的船主已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邻船上的人打电话报警并找来医生。燕尾港边防派出所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并同时组织抢救伤员。而40岁的郑某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当场死亡。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骄傲自满的故事: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形体倾斜的盛水器皿。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器。
孔子问守庙的人:“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守庙的人告诉他。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接着,孔子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慢慢地向器皿里灌水。果然,水量适中时,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的。水量过多时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等到水流尽了,器皿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不无感慨地说道:“唉!世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骄傲自满是浮躁的表现,这种心理是要不得的,它会导致盲目自信,甚至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抱怨生活不如改变生活
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一切都不能让你满意;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要知道,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事态恶化。所以,不管现实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要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觉得别人要比自己快乐一点。一个国际研究组织曾对25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项调查,主要调查“你是否每天都感到快乐”。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每天都快乐。其中20%的人认为自己“每天都不快乐”,60%的人常常生活在抱怨中。
该抱怨生活吗?我们总是乐于收下生活恩赐给我们的一切,但当它变得不再轻松愉快的时候就立刻抱怨它。生活并不是只由快乐幸福组成,当品尝过它的甜美后,你将不得不再去品尝一下它的辛、酸、苦、辣。人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如果生活中只有甜,那甜就无所谓甜。辛酸苦辣能让你意志更加坚强,思想更加成熟。没有经历过辛酸与苦辣,你就不会真正懂得甜的滋味。
有这样一个故事:
画家列宾和他的朋友在雪后去散步,他的朋友瞥见路边有一片狗留下来的尿迹,就顺便用靴尖挑起雪和泥土把它覆盖了,没想到列宾说“几天来我总是到这来欣赏这一片美丽的琥珀色”。我们总习惯于埋怨别人给我们带来不快,或抱怨生活不如意,就像那片尿迹,其实,它是“污渍”,还是“一片美丽的琥珀色”,都取决于你看待事物的眼光。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或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而没人赏识……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就像生活中的垃圾,你要做到的是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
抱怨,似乎存在于时时处处。早上起床晚了,抱怨的人会想:唉!又要扣工资了。但他不会想:是不是我太累了,是该找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了;路上走路,与别人撞了一下,抱怨的人会想:没长眼睛啊?不抱怨的人最多会想:他也不是故意的;到了公司,同事忘了跟你打招呼,抱怨的人会想:对我有意见?我还懒得理你呢,不抱怨的人想:他也是想着做事,没留神;工作上辛辛苦苦完成了一个任务,自认为无可挑剔,谁知还是有个小错误,抱怨的人会想:为什么事先没想到啊,真是白辛苦了,不抱怨的人会想:我上交时却受到领导批评下次要吸取教训,要更加小心了;喝口水呛着了,有的人会抱怨:怎么这么倒霉,喝水都要找我麻烦,不抱怨的人会想:我现在有点急躁了,沉稳一点;爱抱怨的人会抱怨米饭不干净“谁洗的米,这么笨,沙子都不去掉”,不抱怨的人会想:有沙子是正常的,怪我不小心没看到;接到领导通知,晚上要开会,抱怨的人会想:又开会,怎么不在工作时间开啊?不抱怨的人会想:原来,这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工作了一天,抱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抱怨的人会想:为什么生活会这么累啊,不抱怨的人会想:今天还是有不少收获的,现在马上好好休息,明天还要好好工作……
抱怨的人会活得很累,因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没有看到自己的所得;而不抱怨的人不会埋怨生活,因为他知道,失与得总是同在的,一想到自己获得了那么多,心里会很愉快。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我们做不到从不抱怨,但我们应该让自己少一些抱怨,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因为如果抱怨成了一个人的习惯,于人无益,于己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处处不满;而不再抱怨,明白自由地生活着其实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乐观面对人生
悲观者总是看到灰暗的一面,乐观者总是选择光明。我们有权选择做一个悲观者还是乐观者。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满阳光,要想驾驭好自己的人生,那么,我们只能选择乐观。
两个青年到一家公司求职,经理问第一位求职者:“你觉得你原来的公司怎么样?”
第一位求职者极其厌恶地说:“唉,那里糟透了。同事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部门经理以势压人,整个公司暮气沉沉,生活在那里令人感到十分压抑。”
“我们这里恐怕不是你理想的乐土。”经理说。
当经理这样问第二个求职者时,他答道:“我们那儿挺好,同事们待人热情,乐于互助,经理们平易近人,关心下属,在那里工作十分愉快。如果不是想发挥我的特长,我真不想离开那儿。”
最后,第二位求职者被录取了。
一味抱怨的悲观者,看到的总是灰暗的一面,他看到的是花园里折断的残枝和墙角的垃圾;而乐观者看到的却是姹紫嫣红的鲜花和飞舞的蝴蝶。因此,乐观者走到哪里都是春天。
处理任何问题都有两种态度,一个是乐观的态度,另一个是悲观的态度。
假如你选择了悲观的态度,那么你将时时忍受忧郁、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健康也因此要为它付出代价。
假如你真正学会了乐观,你就可以自由地去使用它。你可以在你认为用了乐观会使你不再沮丧时,选择快乐。当你需要清晰的判断力时,你也可以选择谨慎和悲观。恰当地使用乐观不会使你减少自己的价值观或判断力,相反它可以让你顺利达成既定目标,使你的智慧更好地得以发挥。
乐观与悲观是对人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某人被车撞断了一条腿,如果他很乐观,那么就会笑哈哈地庆幸:在车轮下白捡了一条性命;如果他很悲观,那么则会沮丧地哀叹:少了一条腿,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悲观的人常会把情况看得很糟;而乐观的人会想:即使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乐观的人面前似乎总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又总能化腐朽为神奇。而悲观的人面前似乎总是冰天雪地、阴雨绵绵,无奈中前进,前进中无奈,就这样一直在无奈中悲伤下去。
杰里是饭店经理。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总是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把事物好的一面指给对方看。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杰里,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或者选择糟糕的心情。’我选择心情愉快。当坏事情发生时,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看你选择如何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是你自己选择的。”
有一天,杰里忘记了关后门,遇到三个持枪的歹徒。歹徒朝他开了枪。
幸运的是事情发现较早,人们把杰里送进了医院。经过18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杰里出院了。
6个月后,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他。朋友问及他的近况,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杰里作了这样的回忆:“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积极地鼓励我。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疑惑。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朋友询问杰里采取了什么行动。
杰里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杰里就是这样战胜了困难,他活了下来。
其貌不扬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那笨拙的身躯常年被他那皱巴巴的及膝短袍裹着。而他却无比乐观积极。在被泼妇般的妻子骂得狗血喷头,又被泼成落汤鸡后,他竟摸摸头,抹抹脸上的水说:“雷鸣过后必有暴雨……”
人生是由无数烦恼组成的,乐观的人总是一面笑着一面数着烦恼带来的收获。既然能快乐地过完每一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快乐呢?
把工作变成一种乐趣
国外一家报纸曾举办了一次题目为“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的有奖征答,从数以万计的答案中评选了四个最佳答案,它们是:
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完成的作品的艺术家。
正在筑沙堡的儿童。
忙碌了一天,为婴儿洗澡的妈妈。
救了危急患者生命的医生。
看来,工作着的人是最快乐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从事自己喜爱工作的人是最快乐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快乐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没有自己喜爱的事情可做。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点工作,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所谓的工资了。若是仔细想来,我们固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上、下班的,可是,我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像休闲度假一样充满了新奇和喜悦,关键是你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让你终身受益的成功经验》中介绍了一条成功经验:变厌倦为快乐。书中举例说,刚做旋车工的萨姆尔·沃克莱每天重复做着旋螺丝钉的工作,看着那一大堆等待他去旋的螺丝钉,萨姆尔·沃克莱满腹牢骚,自己为什么偏偏来旋螺丝钉呢?他想过找老板调换工作,甚至想过辞职,但最后他开始尝试能不能找到一个积极的办法,使单调乏味的工作变得有趣起来。于是,他和工友比赛谁做得快。工友和他颇有同感。这个办法果然有效,他们发现工作开始变得有趣起来,而且效率也大为提高。不久,他和工友们都陆续被提拔。后来,沃克莱成了著名的鲍耳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工作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人们甚至拿它来估量成功。不管你为哪家公司、哪个组织工作,最好能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种乐趣。
很多人都在几个不同公司做过不同的工作,也都有过跳槽的经验。换句话说,音乐家可能变成数学老师或业务员,而护士也可能变成科学家。重点是要将你的热情与事业结合在一起。你最好找到一个能够发挥潜力、激励自己的工作。从长远来看,做你喜爱的工作,将使你的生活、工作更加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