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读过的书
3163600000052

第52章 丛集部(141种)(3)

[元]凤林书院辑,一说为[南宋]“坊贾”辑,另一说为[宋]何士信辑。词合集。收入《词学丛书》者为《精选名儒草堂诗余》3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及《竹斋诗余》说:“《草堂诗余》乃南宋坊贾所编,漫无鉴别,徒以其古而存之。故朱彝尊谓草堂选词,可谓无目。”鲁迅于上海购得,曾寄周作人阅,见《日记·壬子/10/15》等。

■《大历诗略》

[清]乔亿评选。唐诗选集。6卷。有乾隆年间刻本。

《日记·1935/11/19》:“上午托广平往隐庐买《大历诗略》一部四本,《元人选元诗五种》一部六本,共泉八元八角。”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引用此书唐诗人钱起的《下第题长安客舍》诗,来说诗人并非一味“静穆”:“一落第,在客栈的墙壁上题起诗来,他就不免有些愤愤了,可见那一首《湘灵鼓瑟》,实在是因为题目,又因为省试,所以只好如此圆转活脱。他和屈原,阮籍,李白,杜甫四位,有时都不免是怒目金刚,但就全体而论,他长不到丈六。//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但我也并非反对说梦,我只主张听者心里明白所听的是说梦,这和我劝那些认真的读者不要专凭选本和标点本为法宝来研究文学的意思,大致并无不同。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现在之所以往往被尊为‘静穆’,是因为他被选文家和摘句家所缩小,凌迟了。”这段话表达了鲁迅的一个重要思想:作者风格往往是多样的。但这个意见在评论界至今未能得到重视。

■《窦氏联珠集》

[唐]窦常(746-825)等撰,褚藏言辑。诗合集。1卷。为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的合集,人为一卷,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有《四部丛刊》本。见《日记·1935/12/30》。

■《二李唱和集》

[宋]李昉(925-996)、李至(947-1001)撰。鲁迅于1914年购得此书。见《日记·1914/2/1》、《1915/4/16》。此书后来寄周作人阅,参《敦交集》条说。

宋初开始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李昉与李至的《唱和集》即为其一。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闲适,风格清雅。

李昉,字明远,仕后汉、后周,归宋,入翰林。太宗朝拜平章事。端拱初年(988年),边警急,诏群臣进策。李昉引汉、唐故事,以屈己、修好、弭兵、息民为言,时论称之。著有文集50卷,又奉敕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并行于世。

■《绀珠集》

[宋]佚名撰,或题[宋]朱胜非(1082-1144)撰。笔记总集,13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书皆抄撮说部,摘录数语,分条件系,以供獭祭之用,体例颇与曾慥《类说》相近。惟《类说》引书至二百六十一种,而此书只一百三十七种,视慥书仅得其半。然其去取颇有同异,未可偏废。且其所见之书多为古本,亦有足与世所行本互相参讨者。”见《日记·癸丑/5/29》。

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即汇辑多种零星单本而冠以总名,并赖此保存容易散佚的古籍。丛书由唐代的类书演变而成。宋代朱胜非《绀珠集》和俞鼎孙《儒学警悟》、左圭《百川学海》开创丛书之体,皆有“丛书之祖”美誉。

■《古今谚》

[明]杨慎编辑。历代谚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采录古今谣谚各为一编。然《贾子》及《太公兵法》引黄帝语,自属巾机铭之遗文,或《列子》所谓黄帝书者,不得谓之为谚。且是书成於嘉靖癸卯,即载正德、嘉靖时谚,然则慎自造数语亦可入之矣。此盖久居戍所,借编录以遣岁月,不足以言著书。其孙宗吾误刻之耳。”

书中辑录古谚有“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肝而能语,医师色如土”。《且介亭杂文〈·草鞋脚〉(英译中国短篇小说集)小引》中说:“至今为止,西洋人讲中国的著作,大约比中国人民讲自己的还要多。不过这些总不免只是西洋人的看法,中国有一句古谚,说:‘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我想,假使肺腑真能说话,怕也未必一定完全可靠的罢,然而,也一定能有医师所诊察不到,出乎意外,而其实是十分真实的地方。”鲁迅这话的意思是:这部《草鞋脚》所选中国小说,应有外国批评家看不到的真实。《草鞋脚》为鲁迅、茅盾共同编选的中国现代小说集,英人伊罗生译为英文。

■《古今杂剧》

[元]佚名辑。杂剧总集。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影元刻本,1924年国内又据此影印。《日记·1924/10/17》记载:“买《古今杂剧》三十种一部五本,二元。”

■《古诗纪》

[明]冯惟讷(1513-1572)著。原名《诗纪》,诗歌总集,辑录古逸诗至隋代诗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评价较高:“其书前集十卷,皆古逸诗;正集一百三十卷,则汉、魏以下,陈、隋以前之诗;外集四卷,附录仙鬼之诗;别集十二卷,则前人论诗之语也。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杂,以及牾舛漏,所不能无。故冯舒作《诗纪匡谬》,以纠其失。然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固亦采珠之沧海,伐木之邓林也。……故至今惟惟讷此编,为诗家圭臬。”

鲁迅整理《嵇康集》以此书为参考之一。《世说新语·文学》篇中载曹植《七步诗》为六句,《古诗纪》选录,但注云:“本集不载”,附录一首四句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鲁迅在《咬文嚼字(三)》中“改编”本诗为:“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以此来讽刺当时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员汪懋祖关于学生反对校长是“相煎益急”的说法。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1655-?)、吴调侯编选。收入先秦至明代的散文222篇。该书是晚清民国以来,士子必读书目,影响中国深远。《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等文提及此书。

■《古文苑》

[唐]佚名撰。鲁迅于上海隐庐书局购得,见《日记·1936/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书“所录诗赋杂文,自东周迄於南齐,凡二百六十馀首,皆‘史传’、‘文选’所不载。然所录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之本,《石鼓文》亦与近本相同。其真伪盖莫得而明也。南宋淳熙间,韩元吉次为九卷。至绍定间,章樵为之注释;明成化壬寅,福建巡按御史张世用得本刊之”。

《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多种汉人诗文,其源多出自于此。如论司马相如之《美人赋》就出自本书。鲁迅评论说:“相如亦作短赋,则繁丽之词较少,如《哀二世赋》,《长门赋》。独《美人赋》颇靡丽,殆即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音,曲终而奏雅’者乎?”

■《古逸书》

[明]潘基庆编。总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评价不高:“是集名为逸书,而实皆习见。如《阴符》、《素问》、《逸周书》、《山海经》之类,已为不伦。甚至《周礼·考工记》、《尔雅》、《释地释天》,列在学官,亦称古逸,不亦乎?其分神、妙、奥、闳、丽、特、纤、希、迅、奇、幻、疏、夷、逸、、恣十六品,每品又各分内外,随意标目,尤为无所取义。”

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李公佐《古岳渎经》,“至明,遂有人径收之《古逸书》中。”但今本《古逸书》没有此书。鲁迅或误。

潘基庆,字良耜,松江人,万历戊午贡生。

■《贵池二妙集》

[清]刘世珩(1875-1926)辑。合集。51卷。有光绪年间刻本。见《日记·1934/12/27》。

该书内收[明]吴应萁《楼山堂集》27卷,[明]刘伯宗《峄桐集》2卷,二人均为贵池人。另有《附录》4卷。刘伯宗,伯宗为字,名为诚,明诸生。参《秋浦双忠录》条说。

刘世珩,安徽贵池藏书家。

■《国秀集》

[唐]芮挺章辑。合集。有《四部丛刊》本。《日记·1928书帐》提及此书。该书共3卷,选录武则天朝90人的诗220首。“可被管弦”为遴选标准,要求音律和谐、可配合乐曲的诗入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此书说:“唐以前编辑总集,以己作入选者,始见於王逸之录《楚辞》,再见於徐陵之撰《玉台新咏》,挺章亦录己作二篇,盖仿其例。然文章论定,自有公评,要当待之天下后世,何必露才扬己,先自表章?虽有例可援,终不可为训。……以唐人旧本所选,尚有可采,仍录存之;而特著其陋,以为文士戒焉。”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明]张溥编辑。总集。鲁迅整理《嵇康集》参考底本之一。见《日记·1932/4/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书说:“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魏、六朝之诗汇於一编;自梅鼎祚辑《文纪》,而汉、魏、六朝之文,汇於一编;自张燮辑七十二家集,而汉、魏六朝之遗集,汇於一编。溥以《张氏书》为根柢而取冯氏、梅氏书中其人著作稍多者,排比而附益之,以成是集。卷帙既繁,不免务得贪多,失於限断,编录亦往往无法,考证亦往往未明。”

■《翰苑群书》

[宋]洪遵(1120-1174)编。12卷。该书收录了记述唐宋翰林掌故的书籍,包括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学士院记》、韦处厚《翰林学士记》、韦执谊《翰林院故事》、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李昉《禁林宴会集》、苏易简《续翰林志》、苏耆《次续翰林志》、《学士年表》、《翰苑题名》、《翰苑遗事》。其末一种《遗事》为遵所续。《古籍序跋集·〈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等提及此书。

■《花庵词选》

[宋]黄升辑。合集,20卷。前10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后10卷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观升自序,其意盖欲以继赵崇祚《花间集》、曾慥《乐府雅词》之后,故搜罗颇广。其中如李后主《山花子》一首,本李璟之作,《南唐书》载冯延巳之对可证。亦未免小有疏舛。然升本工词,故精於持择。自序称暇日裒集得数百家,而所录止於此数。去取亦特为谨严,非《草堂诗馀》之类参杂俗格者可比。又每人名之下各注字号里贯,每篇题之下亦间附评语,俱足以资考核。在宋人词选,要不失为善本也。”鲁迅于上海隐庐购得,见《日记·1933/1/16》。

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该书中收有他的《木兰花慢·乙巳病中》词一首。乙巳为淳祐五年,据此当知黄升淳祐前后在世。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晚唐五代词人作品选集。10卷。其中爱情诗较多。鲁迅购自厦门,见《日记·1927/1/11》。

《二心集·唐朝的盯梢》引用了集中张泌的《浣溪纱》:“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鲁迅于此表现了他那独特的幽默,他说:“这分明和现代的钉梢法是一致的。倘要译成白话诗,大概可以是这样:/夜赶洋车路上飞,/东风吹起印度绸衫子,显出腿儿肥,/乱丢俏眼笑迷迷。/难以扳谈有什么法子呢?/只能带着油腔滑调且钉梢,/好像听得骂道‘杀千刀!’”

赵崇祚,字弘基,曾任后蜀卫尉少卿。

■《建安七子集》

[清]杨逢辰辑。合集。7种,4册。1916年长沙杨氏坦园刻本。《日记·1926书帐》提及此书。

“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独存徐政治伦理专论《中论》。明代张溥分别辑有其他“六子”文集:孔融《孔少府集》、王粲《王侍中集》、陈琳《陈记室集》、阮瑀《阮元瑜集》、刘桢《刘公桢集》、应玚《应德琏休琏集》(休琏为应玚弟应璩字),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杨逢辰将“七子”文辑为一集。

■《晋二俊文集》

[宋]徐民瞻刊印。合集。包括《陆士衡集》和《陆士龙集》,各10卷。《日记·1926书帐》提及此书。

陆士衡、陆士龙,西晋文学家,各有集。

■《绝妙好词笺》

[宋]周密辑,[清]查为仁(1695-1749)、[清]厉鹗(1692-1752)合笺。词合集。该书与[清]张惠言词选合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於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於词选中最为善本”。而查为仁等笺注“多泛滥旁涉,不尽切於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游之《瑞鹤仙》、韩元吉之《水龙吟》、辛弃疾之《祝英台近》、尹焕之《唐多令》、杨恢之《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源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亦有不可泯者矣”。该书有同治年间会稽章氏刻本,1部4册。鲁迅探亲时,与周作人、周建人在绍兴购得,同时购有《西厢十则》。见《日记·癸丑/7/5》。厉鹗,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浙江杭州人。康熙举人,主要活动于雍正乾隆时期。其是当时“宋诗派”的代表作家。另著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辽史拾遗》2卷等。

■《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1041-1099)编。100卷。文学史重要经典名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书评价很高:“是集总括历代乐府,上起陶唐,下迄五代,……其《解题》徵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每题以古词居前,拟作居後,使同一曲调,而诸格毕备,不相沿袭,可以药剽窃形似之失。其古词多前列本词,後列入乐所改,得以考知孰为侧,孰为趋,孰为艳,孰为增字、减字。其声词合写,不可训诂者,亦皆题下注明。尤可以药摹拟聱牙之弊,诚乐府中第一善本。”又说,《集》中虽有不足,但“大厦之材,终不以寸朽弃也”。

鲁迅屡作征引。作《汉文学史纲要》开列“参考书”,该书在其间。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说:“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类,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这里说到的《读曲歌》就收在《乐府诗集》中,共89首。所谓“读曲”,按《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的意见说:“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440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竹枝词》也见于《乐府诗集》。

郭茂倩,字德粲,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

■《列朝诗集》

[清]钱谦益选辑。明诗总集。《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等文提及此书。

此书选录明代278年间的诗作,共81卷,入选诗人1600余家。书仿元好问《中州集》而纂集,旨在以诗存史,保存一代文献。所选作品一般为诗人的代表作。作者为每个诗人写了简要小传,有些评论亦有精辟独到之处。此书刊行后曾遭禁毁,流传极少。后钱谦益的族孙钱陆灿曾汇集书中的小传为一编,单独刊行,名《列朝诗集小传》。

■《六朝廿一家集》

[明]汪士贤校刻。合集。总123卷。又称《二十一名家集》、《汉魏名家集》、《汉魏二十一名家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於万历中,在张溥《百三家集》之前,与张燮七十二家互相出入。”《集》中收录《嵇中散集》10卷,是鲁迅整理《嵇康集》的重要参考底本之一。该书5种5册,鲁迅以5元4角购得,见《日记·丙辰/2/12》。

■《六朝文》

[清]许(1787-1862)编选。六朝骈体文选集。《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提及此书。

许,字叔夏,号珊林、乐恬散人,室名红竹草堂、古韵阁、行吾素斋。浙江海宁人。道光进士。“文”,取自刘勰“析词尚”之说。

,古文同洁。骈体文选以《文选》、李兆洛《骈体文钞》,并此《六朝文》最为有名。

■《明季稗史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