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父母怎样,做儿女的都应该无条件地学会感恩父母,你今天的所有,全都是父母赐予你的,父母不但给了你生命,还教会了你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智慧。对于父母,我们要做的,只有无条件的报答和发自内心的感恩。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父母,懂得珍惜父母陪在身边的日子。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在了,你才懂得父母的好,而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佛曾经教导所有人要发菩提心,要为一切众生积德行善。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做到了对别人这样,却唯独对自己的父母做不到,因为儿女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处于索取的状态,而很难讲付出,他们在父母面前是撒娇的状态,也因此,他们很难接受父母的示弱。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是强大的,所以就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其实父母也是很脆弱的,他们可能会为了儿女一句无心的话而伤心,但是他们会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原谅,在儿女们面前,即使他们内心再脆弱,他们也会掩饰,而在儿女面前扮演一个坚强强大的角色。尽他们所有的能力为儿女们遮风挡雨,这就是做父母的一颗心。
虽然我们说感恩,但是有些恩情是无法回报的,就像父母的恩情,所以我们时刻要用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发自内心地去理解父母,去感激父母。人是情感动物,生命的能力来自爱,来自心灵的滋养,来自给予和感激。当你懂得感恩父母的时候,心灵才会因充满感激而变得富足和丰盈。
感恩不是单纯的一种情感表达,而是生命能量的一种积蓄,以及对他人对万物的一种尊重。因为感受到对方的爱,进而学会发现自己、珍惜自己,由此发出感激之情可扩展到整个世界。用心感恩父母的爱,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美好,亲情是如此无私。
9.忙碌之余,常回家看看
佛曰: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都应该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每个父母都希望儿女能够陪在自己身边,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时刻陪伴老人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无论再忙,儿女们也应该做到常回家看看。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它唱进了世人的心里。不要再以忙为借口,冷落了父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陪同爱人孩子,常回家看看。
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一个男子非常孝顺,但是因为自己的前途,他没有办法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5年后,他终于有了一些成就,于是匆忙地赶回了家。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他的母亲已经离世了。他内心非常痛苦内疚,这是他一辈子的痛。此刻他才明白,自己以前所追求的功名利禄都是浮云,这一切都可以重新拥有,然而去世的母亲是怎么也不会再来到他的身边了。
一天,他又梦到了母亲。他在梦中看到了老母亲在灯下为他缝补衣服上的一颗扣子,他欣喜地走近母亲,然而母亲却转瞬不见了。此时,他的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声音:孩子,妈妈好想你啊。他一激动,惊醒过来,此时,耳畔又传来了母亲的问候:孩子,你好吗,妈妈好想你啊。他打开灯,四下寻找张望,都不见有什么人影,他自嘲,一定是过分思念自己的母亲而产生的幻觉。
然而他又入睡的时候,又做了相同的梦。他再次见到了母亲,然而未等他走近,母亲又不见了。他再次惊醒过来,母亲的声音犹在耳边缠绕:孩子,妈妈好想你啊。他披衣下床在屋里踱步,怎么也睡不着了,母亲那呼唤他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他忽然发现呼唤的声音是从阳台边发出的,他的心立刻紧缩起来,悄悄走过去,借着明亮的月光,他看见阳台上栖着一只绿色的鹦鹉。鹦鹉正在说着:孩子,妈妈好想你。
这一刻,他不禁潸然泪下。这鹦鹉是他走时怕母亲寂寞送给母亲的,而鹦鹉所说的话,更是母亲的心声,也许是母亲每日的念叨,鹦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这些话,可见母亲有多么思念他,然而母亲临死也没能见到他心爱的儿子一面。
言为心声,一个母亲最大的心愿,便是见一见他的儿子,然而儿子却由于忙碌而辜负了母亲,最终母亲抱憾而终。对于儿子来说,也许他以为只有自己功成名就,为母亲争光才是最重要的,他也以为自己不回家的理由是充分的。然而对于母亲来说,儿子的做法却又是如此的无情,一个老人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却不能够让她见最后一面,却孤独地死去。最终儿子终于醒悟,然而一切已经晚了,母亲已经不在了。
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女,你有什么理由丢下父母,而不在其身边尽孝道呢?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在老了的时候能够有子女相伴,子女常回家看看,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快乐,这远比你们能够取得什么成就,赚多少钱更令他们高兴。
歌手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全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老人操劳了一辈子,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大的要求,能时常见上儿女一面,也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然而这个小小的心愿,在日益忙碌的现代人看来,却成了奢侈的。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常回家看看”呢?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常回家看看”列入了法律条例里。这对于父母来说,也许是非常好的消息,但是同时,这条消息说明了什么?这条消息对于儿女们来说是最大的讽刺。自己的父母,曾经为你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和力气,然而当他们老了没有劳动力的时候,成为弱势群体的时候,你们却要在法律的强迫下才能够去看他们一眼。这是让老人们心酸的提案,难道不是让儿女们惭愧的提案吗?
一心向佛向善的人,应该懂得孝顺老人的义务,也许他们因为每天忙碌而没有时间孝顺父母,没有时间回家看看,但是作为一个儿女来说,不管怎样,都不能够将忙碌和对父母尽孝道对立起来,不论你再忙,都不能够推脱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在佛教的礼仪中,包括了对父母怎样做的规定。其实对于父母你需要做的真的不是很多,正如歌里所唱:“哪怕是刷刷筷子洗洗碗”。如果你跟父母不住在一起,那你也应该常回家看看,跟母亲或者父亲说说话。
不论你是高官富商也罢,是平民百姓也罢,都需要好好地照顾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以忙碌为借口不回家看望父母。父母老了要争着奉养,这样才符合佛教的道理。对于父母,他们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你要知道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孝顺”两字。
在生活中,身为子女的一定要对父母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佛教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即使你什么都好,但是却没有孝顺的话,那么你所做的任何善事也可能是徒劳无功的。一切功德,孝顺父母的功德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孝敬父母,是一个佛教信徒的基本准则。不论你有什么理由,都应该做到常回家看看,对父母尽一些做儿女的孝道。
10.“百善孝为先”是真理
“百善孝为先”是儒家所倡导的经典,而佛教更是讲孝顺。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孝道淡薄了很多,因此著名的证言法师劝人行孝长久未歇,他希望子女都能够体会父母之恩。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欲报亲恩,应当身体力行,及时把握因缘,不要等到明天。
孝顺要身体力行
目犍连尊者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在他没有成佛之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对父母以及所有的长辈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会向父母问候,并且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由于目犍连的母亲有大手大脚的粗心习惯,做饭或吃饭时总会撒落很多食物在地上,目犍连总是顾及母亲的自尊心,在母亲离开后,才把这些掉落的粮食收拣起来,用水冲洗后吃掉。所以,左邻右舍的人都称赞目犍连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并且经常以目犍连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小孩。
后来目犍连的父母都去世了,目犍连就出家了。由于得到了世尊的亲自教诲,以及自己勤苦不断地认真修习,目犍连终于修得阿罗汉果,并且成为佛座下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连修得神通之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超度已经死去的父母亡灵,以报答父母的生养哺育之恩。
目犍连知道母亲的亡灵不会在天上,因为她生前浪费糟蹋的粮食数不胜数,便运用天眼观看八大地狱,想找到母亲的亡灵。目犍连以神通来到了“等活地狱”,看见地狱中的人们正在疯狂地互相残杀着,血流满地,哀号声音震耳欲聋。许多人在残杀中死去了,可是突然吹来一阵阴风,那些死去的人又活转过来,重新开始互相残杀。死后又被阴风吹活,重新开始残杀,就这样一直周而复始。目犍连看到这里十分感叹。他在这些人当中没有找到自己的母亲,于是就往另一个地狱走去。
目犍连又到了“黑绳地狱”,他看见众多的人都被黑黑的铁索紧勒着脖子,而且越勒越紧。目犍连在这里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又去了“合众地狱”,他在这里又目睹了各种凶猛的野兽疯狂地噬咬罪人的惨状。在这里,还有许多目犍连叫不出名字的刑具,罪人们都在刑具上一个接一个地接受惩罚,但其中也没有他的母亲。接下来目犍连又去了“号叫地狱”、“大叫地狱”、“炎热地狱”以及“寒冰地狱”,但是在那些痛苦哀号的罪人中都没有他母亲的身影。
目犍连最后到了“阿鼻地狱”,这里的气氛尤为阴森可怕,因这里已经是地下六万里深的地方。在这里的罪人,都是在人世间犯有十恶不赦罪孽深重的人。目犍连在阿鼻地狱里认真地寻找着,终于在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饿鬼中找到了一个模样与他母亲相似的人。目犍连再仔细一看,果然是他的母亲。她的头发又脏又长,面黄肌瘦,整个人除了骨头外,仿佛只剩下了一张皮。她半躺在地上,连撑坐起的力气也没有了。目犍连立即往他母亲的方向奔走过去,他母亲看见目犍连后,顿时泪流满面,一面后悔当初在人世时犯下的罪孽,一面恳求目犍连救她出地狱。目犍连看后十分伤心,他非常可怜母亲,于是施展神通变了一钵美味的饭食,并把它送到了母亲的跟前。目犍连刚把盛有饭食的钵放下,他的母亲就急不可耐地伸出枯柴般的手,抓起一把菜饭便往嘴里送,可是刚刚送到嘴边时,那些食物却变成了通红的木炭,烫得目犍连的母亲大叫一声,连忙缩回了手。奇怪的是,这些火炭一掉在地上又变成了食物。目犍连的母亲又尝试了一次,结果手被烫得更厉害了。她再也不敢试了,只是眼巴巴地看着。旁边的一些饿鬼受不了食物的诱惑,也过来取食,结果一个个都被烫得缩回了手。
目犍连见了自己母亲如此的悲惨,知道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只好离开阿鼻地狱,回到精舍向佛求救,请求佛慈悲开示,解救沦为饿鬼的母亲。
佛说:你知道你的母亲在世时造了什么孽吗?
目犍连尊者回道:我知道,她在世时贪瞋痴恶念很重,身口意三业不修,待人刻薄又毁谤三宝。
佛接着说:她的业大过须弥山,一定要仰仗很多人的心力、福德才能救她。
目犍连尊者问:我要如何汇集那么多有福德的人救我母亲呢?
佛说:农历七月十五日那天,众僧经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很多人戒、定、慧具足,得道正果,福德很大,你要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僧;结合这么多人的心力为你母亲祈福,你母亲就可以脱离饿鬼道了!
于是,在七月十五日的解夏之时,目犍连尊者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法、僧三宝,为母亲超度回向,借此僧众的功德力,地狱的刑具当下平息,许多饿鬼道的众生也因这份福德而解脱得救。
孝顺是要身体力行的,目犍连尊者的孝没有轰轰烈烈,但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自己的母亲脱离了阿鼻地狱,因此目犍连尊者的孝可以流传在人间,后代佛教徒甚至为纪念他每年都举行盂兰盆会,以供养三宝以报父母恩。所以七月是佛教的孝亲报恩月。
佛曰: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所以说作为儿女,无论如何,都要孝顺,孝顺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没有了孝,便没有了根本,为人子女当孝,这是作为子女不能推卸的责任。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报答孝敬父母也是天经地义,这就是佛学所教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