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3162200000009

第9章 征川梦(4)

对于唐继尧来说,1922年这个年份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过了几个月的流亡生活后终于东山再起,重掌云南;而忧的是,自己在贵州的代理人刘显世不争气,居然被亲外甥给造了反,自己溜到了昆明。这一来,把滇系在境外的最后一块根据地也丢了——自打唐继尧督黔之后,黔军就是滇军的小弟,鞍前马后也有些苦劳。四川丢了导致唐继尧下课,而唐继尧下课导致贵州内乱却无力干预,这一连串连锁反应让唐继尧好不容易经营起的势力顿为泡影。唐继尧当然不能容忍贵州改弦更张,但是自己刚回云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喝口茶,就算要贵州那帮不尊亲长的崽子们尝到点厉害,也得先歇歇力再说。

当然,贵州迟早还是要拿下的。到了1922年年底,唐继尧终于歇够了,养足了精神,便点起滇军兵马,并集合刘显世黔军余部,领军入黔。赶走刘显世的是他的外甥王文华,此刻执掌贵州的却不是此人,因为王文华不愿“以甥逐舅”,在贵州兵变之时待在了上海。这一待就出了问题,他居然被黔系另一要角袁祖铭给暗杀了。王文华这一被暗杀,手下登时大乱,谁都不服谁,闹了个天翻地覆,结果隐藏在背后、挑起了内乱的袁祖铭渔翁得利。因此,现如今唐继尧的对手并不是那个惺惺作态的孝子贤甥,而是阴沉可怖的袁祖铭。

袁祖铭曾是川黔滇入川联军的黔军重将,理论上应该被唐继尧控制,但实际上,唐继尧对他的控制是间接控制,也就是唐继尧控制刘显世,而刘显世再控制袁祖铭,现在刘显世被王文华搞了,而王文华又被袁祖铭办了,所以这根中间的链条就断了。现在袁祖铭已经不鸟唐继尧了,因为他找了个更大牌的主子——吴佩孚。他投效吴佩孚的时候,唐继尧正在流亡,因此,袁祖铭顺顺当当地借着贵州内乱以及玉帅的支持跑到贵州当了老大。唐继尧是何人?他历来是想裂土自立、自成一派的,所以他既不服从孙中山,也不服从北洋政府,他就是想依靠滇系把自己做大做强,暂时先稳固西南,后寻机入主中原,因此袁祖铭投靠吴佩孚,这是唐继尧无法容忍的,而这个面子也是要找回来的。

袁祖铭这个主子确实够大腕,但是这么大腕的主子未必能真帮到他的忙,有句话叫远水不解近渴,吴佩孚再厉害,也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跟唐继尧在西南的势力还是没法比。因此,当唐继尧重新推出刘显世,点兵入境,要驱逐袁祖铭时,袁祖铭猛然发现自己其实是赤条条一人,没帮没衬。于是乎,唐继尧就轻松占领了贵州,刘显世重任贵州省省长,而本次战事的总指挥——唐继尧胞弟唐继虞则任贵州善后督办,从此贵州重回滇系掌控。

贵州这地方穷得可以,最出名的除了那头驴和茅台酒,就是鸦片膏子,原本刘显世帮唐继尧看场子,唐继尧也能腾出手来四处折腾,现如今,刘显世因为外甥那么一闹,元气大伤,这个场子要让唐继尧自己来看,唐继尧就立马觉得不上算了。唐继尧可不是那种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就心满意足的人,他之所以在民国独树一帜,不服从非常政府,也不服从正常政府,就是因为他心比天高,一直就想问鼎中原,但现如今手里头这点兵力却扎在了贵州这片穷乡僻壤,这一辈子还能有啥指望?当然,唐继尧要想保住贵州,那是不消多说的,现在的问题是,唐继尧腾不出手来了,因此,贵州这个鸡肋,唐继尧得想办法处理了——继续含着还是干脆弃了,这是个问题。

此时民国局势剧变,中央又打了好几仗,直奉二战后,吴佩孚败北,中原顿失其主,而孙中山虽兵力不足,却念念不忘北伐,因此,如果能有富余兵力,此时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于是,唐继尧狠了狠心,派人跟袁祖铭谈了笔交易,最后达成互不侵犯条约,滇军撤出,黔人治黔。唐继尧放弃贵州,自然是以小博大,所谋深远,他念念不忘的也还是他那点天下之志。好在民国还总是个能找到折腾机会的年代,比如念念不忘北伐的孙中山也终于老了,最近病势沉重,更关键的是,广西最近也不太平,俨然也可觊觎了。

滇桂两派,原是西南双雄,当日陆荣廷和唐继尧是南方护法军的双雄,但此一时彼一时,唐继尧虽然先丢四川,后弃贵州,但总算还能稳住自己的地盘;而可怜的陆荣廷却连遭挫败,先是被陈炯明逐出了广东,而后又在粤桂之战中失败,后来好不容易复出,却因和沈鸿英相争被李宗仁占了便宜,如今已是在野之人。在滇桂两系同为巅峰之时,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双方各有意向,但是如今广西这一乱,就让正愁着有力无处使的唐继尧豁然开朗。唐继尧采用假途灭虢之计,号称接受孙中山所命副大元帅之职,要借道广西,前往广州视事——当然,也顺便探视一下孙中山的病情。唐继尧玩这么一出,当然广西人也不傻,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但是李宗仁却有心无力,这当口他正千里追击沈鸿英,想要肃清其残部呢,唐继尧趁火打劫,着实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旧桂系换成了新桂系,虽然李宗仁地位未固,却是个难得的人杰,唐继尧自以为万无一失,却没料到旧桂系尚且招惹不得,更何况是新桂系?诚然,新桂系分心他用,而且羽翼未丰,但是就算如此,唐继尧就一定能占到便宜?此战是李宗仁主掌广西以来的第一次挑战,那么他这个新人又将给这个心比天高的西南宿将唐继尧什么答复呢?

后浪拍前浪

要说唐继尧这一手玩得也算很溜了,时机选择得恰到好处:大元帅孙中山而今病危,他这个副大元帅自然要负起责任,于此危难之际前往广东视事——虽然当年孙中山册封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搭理这茬。而广西则正是三家争斗的尾端,李宗仁虽然初步取得了广西霸权,但沈鸿英残部犹存,新桂系自也无暇他顾。唐继尧这就叫明目张胆地趁火打劫,而且还有理有据——他这个副大元帅不是自命的,确实是当年孙中山为了笼络他而给的,当年他不受职可以说是谦让,如今大元帅命在俄顷,他是不是该当仁不让?来广东是不是不能空着手来?要来广东,是不是要借道广西?瞧啊,多么如意的算盘,多么光鲜的说辞。

这新桂系一看唐继尧这么玩,自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但明知道人家是假途灭虢,却不能明着拒绝人家,这事确实有些难办。唐继尧此番师出有名,说得挺像那么回事,如果新桂系要拒绝唐继尧,那免不了授唐继尧以口实,末了让他捏个忤逆副大元帅的罪名,然后兴师问罪,反为不美。当时新桂系满打满算也就万余的兵力,大部分还在跟沈鸿英较劲,如果唐继尧要硬来,那新桂系肯定是挡不住的。因此,思前想后,让唐继尧入桂吧,肯定不行,到时候唐继尧跟沈鸿英一勾结,那新桂系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不让他入桂吧,一没理由,二没实力,反而惹恼了唐继尧。于是,新桂系绞尽脑汁,想出一辙,就是拖。

新桂系不说不让,只说广西不太平,到时候惊扰了贵客实在担当不起,要请唐继尧稍等些时日,让他们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到时候一定尽地主之谊。当然,新桂系也知道这么敷衍扛不了多久,所以,一方面跟唐继尧代表打哈哈,另一方面则遣密使入粤,陈说情由,要求增援。唐继尧等了半天没见代表给个准信儿,李宗仁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实际上是怎么考虑的,唐继尧也不傻,李宗仁要玩缓兵之计,唐继尧就来个先发制人。

于是,唐继尧也没等李宗仁通口放行,就直接发兵了,当然发兵之前还是说了几句好听话,意思是我这次说借道就是借道,绝不在广西逗留,也不跟你冲突。1925年2月,唐继尧发兵三路:第一路由其胞弟唐继虞率领,从贵州的东南边境进入三江、融县,向柳州推进。第二路由龙云指挥,从滇东的广南出发,经百色东下,枪口指向南宁。第三路由胡若愚带领,由滇南的富州进入镇边、靖西,再会合龙云部进攻南宁。当时新桂系跟沈鸿英激战正酣,对唐继尧举兵入桂自然毫无办法,也就只能写几封言辞恳切而委婉的信以为劝阻。

入桂滇军合一块儿大概6万人,当然,就跟当年曹操赤壁之战时20万人谎报百万人一样,滇军也自称有10万人,反正先把声势搞上去。不过,即便是6万人,如果安排妥帖,有条不紊地分兵合击,新桂系也只能干瞪眼。但是问题来了,显然滇军没那么高的战术素养,几路人马有快有慢,这就让桂系有隙可乘。快的是龙云部,他们长驱直入,路上几乎未遇任何阻滞,于2月下旬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广西省会南宁;慢的是唐继虞部,当时民国国弱民疲,鸦片就相当于硬通货,唐继虞领兵出征时,就带了好些鸦片充作军饷。不过,鸦片虽然随时可以换钱,但也不能当钱,所以就得卖。这一卖,时间就耽误了,在龙云占了南宁之后,居然唐继虞部还没入桂,正在黔湘边界晃悠。

原本唐继尧是计划龙云和唐继虞两部充任主攻,所以行军态势要保持相对一致,而胡若愚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增援龙云,没想到,快的快成这样,慢的慢成那样,这计划也就赶不上变化了。新桂系自然也知道如果让滇军形成合围之势,麻烦就大了,所以,龙云部之所以能快成这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宗仁诱敌深入,比如南宁是有守军的,但是李宗仁事先就命令守军让道,打开城门让龙云入内。龙云部如此轻松就搞定南宁,自然是有些忘形,原本要等着唐继虞部进入柳州,双方一块合击广州的,结果龙云一得意,就让先锋上前面探路去了。这龙云孤军深入,自然是犯了兵家大忌,而滇军虽众,却缺乏策应,新桂系紧赶慢赶在2月下旬好歹初步搞定沈鸿英残部之后,终于要后发制人了。

当然,要对唐继尧动手的不仅仅是新桂系一家,先前派去的密使外交工作也干得不错,总算带回了积极的信息,那就是广东军政府已经让范石生部赶往桂平增援新桂系了。这范石生也是滇系人马,跟唐继尧结怨很深,而跟顾品珍似乎也有矛盾,不过新仇不抵旧怨,范石生最终还是在顾品珍倒唐之时出了把力,然后就直接投奔孙中山了,后来孙中山平定陈炯明之乱,范石生就立有功勋。范石生此人最出名的就是跟朱德的交情,两人是云南讲武堂的同学,后来在朱德的南昌起义军残部颠沛流离、困窘已极之际雪中送炭,范石生在广东军政府节节擢升,如今已经是个拥有15000人兵力的军长了。不过,范石生在广东毕竟是客居他乡,免不得受到广东当地人的排挤。因此,当广东军政府要求他增援新桂系,并允为云南老大之后,他就决定出兵了。新桂系一合计,决定让黄绍竑配合范石生对付龙云,而李宗仁则负责唐继虞一路,白崇禧则需尽快肃清沈鸿英残部,而后支援李宗仁。

3月底,新桂系下达总攻令。滇桂联军先前后夹攻进入昆仑关的龙云部先锋,双方苦战两日,龙云部抵敌不住,退往南宁,而后黄绍竑跟龙云的增援部队在八塘打了一仗,又将其击退,与之同时,定滇军(就是范石生部)也连战连捷,逐渐将龙云部逼到了南宁。龙云部遭遇挫折,一方面全军在南宁固守,另一方面催促胡若愚尽速进兵解围,而唐继尧不敢怠慢,让胡若愚进兵的同时,也要求唐继虞赶紧攻取柳州,以为呼应。胡若愚于4月中旬赶到,而他一来,战事就陷入了僵局,双方于此大打消耗战,滇桂联军虽在5月中旬发起总攻,但是龙云和胡若愚也守得极为稳健,战事旷日持久,联军难觅胜机。

现在联军也就跟龙云、胡若愚打了个平手,滇军可还有一路呢,唐继虞本来慢慢腾腾地卖鸦片,龙云在南宁苦战,他也不管,直到他老兄三番五次电催,他才老不情愿地在5月中旬出兵入桂。联军主力此刻正跟龙云耗着,自然唐继虞遇到的压力就小了,一时间,柳州告急。联军司令部讨论再三,决定暂时以一部分兵力在南宁西北高峰牵制龙云,而以主力驰援柳州。其实联军撤兵龙云也知道,但是他对唐继尧这位老弟十二分不满,平日里仗势欺人也就罢了,此番要不是他贻误战机,龙云焉有此难?因此,龙云睁一眼闭一眼,就待在南宁,也学唐继虞对他那样,任其自生自灭。

唐继虞自然不如龙云那般经打,平日里仗着老兄吆东喝西,实际就是一草包,要说联军兵力根本就不如唐继虞,但就是有办法打得唐继虞团团转。先是在柳州部将吴学显被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退往沙埔;而在沙埔,慢慢腾腾的唐部被黄绍竑和白崇禧来了个半路截击,双方于此恶战一场,唐部惨败,光淹死的就有2000余人,而被俘的则有2500余人,可谓一战而定乾坤。经此二败,唐继虞部军无战意,纷纷西向而退。新桂系料定了唐继虞的西去路线,白崇禧率部直趋庆远,堵截唐继虞前往南宁的路线,结果又在半路打了一仗,唐继虞部损失千余。自此,唐部彻底胆寒,只能以残部退往云南,路上又屡屡遇到广西民团的攻击,到达云南时,唐部已经所剩无几。

唐继虞被击溃,留守在南宁的龙云也就失去了策应,孤军作战自然难以自全,而联军则围而不攻,龙云部水土不服,死伤惨重。当龙云知晓唐继虞已经败退,而唐继尧在广州城内的内应杨希闵和刘震寰两部也被击溃后,自知大势已去,只能撤出南宁,退回云南。自此,第一次滇桂战争以新桂系以寡敌众,以弱胜强而告结束,新桂系虽然崛起未久,却显示了强韧的实力,而一心逐鹿中原的唐继尧,眼见着是不行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唐继尧这个前浪就要被以新桂系为代表的后浪拍打在沙滩上了——民国终于要变了,而唐继尧的时代也快结束了。

命比纸薄

第一次滇桂大战,滇系虽然占据了种种优势,却因为各部步调不一、唐继虞不堪大任而被新桂系各个击破,一心要称霸西南、虎视中原的唐继尧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折腾了那么多年,也没能折腾出云南去。前次被川军赶出四川,唐继尧大过年凄凄惶惶地被顾品珍赶出了老家,后虽重掌云南,但此事终究是心中隐痛。而这次被新桂系赶出广西,唐继尧自然要吸取教训,不愿重蹈覆辙。

唐继尧总结了经验,认为前次之所以被驱逐,最大的原因就是顾品珍不是自家人。一个外人,他能全心全意为自己卖命吗?人心隔肚皮,尤其是身处乱世,一帮子人都想着怎么算计别人,稍微哪个不顺心了,他就能给你一枪,顾品珍如此,其他人能例外吗?所以,这年头谁都不能信,但是自己在云南那么大个家业,又有鸿鹄之志,手底下没个知冷知热、能排忧解难的人哪成?唐继尧思来想去,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重用自家人——这跟当年经历了天京变乱后大用洪姓的洪秀全异曲同工。自家人不管水平如何,至少跟自己齐心,不能造自己的反。于是,唐继尧就对他的兄弟唐继虞越加着意看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