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洲风雷
31530800000055

第55章

没有官运的陈孝宗,痨病也时常好好坏坏。心急如焚的刘氏老夫人听了帮佣冯妈的话,让孝宗娶丫环翠花为妾来冲喜。儿子娶小,不算什么事,陈元云愁的还是家业如何维持。于是他找老友们借了几百两银子,把家里的一间大绸缎铺改成杂货店。

城里的进项老是紧紧巴巴,这让陈元云不得不关注起海盐及乡下那几百亩田产了,他最担心的就是闹洪水,因为浙南水乡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是三年一小涝,五年一大涝。但怕什么来什么,才过了清明,多少年不遇的大暴雨扯天连地下起来没完没了。从初春第一场桃花汛到夏至、小满,流入杭州湾最大支流钱塘江水冒了盖儿,它上游的大运河、太湖、阳澄湖、吴江、清溪水更是条条涨满,堪堪决堤。

连阴雨又持续下了一个月零7天,大运河及钱塘江沿岸的堤坝当真吃不住劲儿,接二连三崩开了口子。转瞬间,城西方圆数百里的庄稼地成了一片白汪汪的泽国。远近上百个大小村镇及海盐西郊万亩大圩都被淹泡了,混浊不清的水面上托浮着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更有鸡鸭猪羊骡马耕牛的尸体漂来,瞬间便被卷得没了踪影。老百姓是连防带堵,都快累得吐了血,那破堤而出的洪水还是进了城。这会儿,也不论是深宅大院还是茅屋土房,个个被灌了篓儿,锅碗瓢盆漂出来了,散了架的桌椅门框漂出来了,甚至连茅坑的大粪蛆虫也浮在水面上到处漂。人们出入大街小巷就得撑船或竹筏子,就是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有齐腰深的水……

海宁、海盐两城就这样被臭臭地泡了半个月,一天又一天,折腾累了的大水才终于一寸寸退去。大水过后,老城墙上留下了四尺多高被大水啃咬出的红泥线,任凭后来风雨的冲刷,斑斑驳驳之中,迟迟洗不去痕迹。

洪水暴发的头天,陈元云就派人到双湖看看那儿的灾情和自家的田产,可直到大水涌进城,也没有那边的消息。又等了几天,大水并没有退去的意思,陈元云更放心不下了,便派孙管家再次云乡下打探。直到大水退干净了,孙管家才回来。回来那天,大家一眼发现他怀里抱着个半岁大小的孩子。

陈元云忙询问详情。孙管家说闹大水的第五天,他乘船顺南运河往乡下赶,忽然河道上漂过来一个木盆,正撞在他的船头上,而木盆里竟躺着个孩子。他见四下水汪汪一片,没有一个人。只好

将孩子抱了回来:“这也是条性命,老爷,他既与咱们有缘,我们就收养了他吧。”听了管家的话,陈家等于平空添了孩子,这让陈元云半天无语,空闯大户人家,添人进口的事情可马虎不得。转过天,陈元云吩咐孙管家到轿班行雇了顶二人小轿。他抱上孩子,直奔大佛寺去求签。

晚上,陈元云精神焕发地回到家中,把好结果告诉了老夫人:“我连抽了三个上上签,实在是大吉大利啊。”陈元云高兴,刘氏老夫人自然欢喜,便道:“那这孩子就给孝宗吧,可不能让咱陈家长房无后啊!老爷,给孩子起名吧?”陈元云思虑了一下道:“按家谱,孝宗的后人应该是洪字辈的。大佛寺的灵空禅师又说:这孩子是大水冲来的,水不就是财吗?干脆就叫他‘洪福’吧。”“‘洪福’,这名字可够响亮。”刘氏道。于是,陈元云命孙管家赶紧去翻皇历,择个黄道吉日好让陈孝宗认养子。

有些事倒也怪了,收养洪福后,陈家所有生意好得出奇。尤其那个杂货店,连根本不看利的手纸麻绳也成包地往外走,那几个粮店和绸缎铺也开始赢利了。陈元云心想,人还能倒霉一辈子?我陈家该起运了。这好运说不定就是这“小洪福”带来的。但愿咱陈家后人洪福齐天……

其实陈元云真有点儿老糊涂了,经过这场大水,冲的冲泡的泡,海宁和海盐就没几家囫囵个的,他那日杂百货的买卖能不好做?连烤地瓜的炙炉一天都得出去上百个,这跟那个孩子挨得上吗?但不管怎么说,陈元云难得地开心起来。闲得没事,又跟一些老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这日,他醺醺带醉地回了家,孙管家正要扶他上台阶,侄子孝祖满面春风从院里迎上来道:“大爷,我五哥陈孝天要来啦。”听到“陈孝天”这仨字,陈元云赶忙问:“你是说燕京那个小五子,他不是“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身边的门客吗?怎么突然想来浙南了?”

“没错。我在漕运衙门得的信儿,这回他是奉陈康叔的差遣,带着自家的粮食和衣物,到咱这来赈济灾民。”孝祖回道。“都说倒运的时候门板挡不住,好事来了也一样是猴儿打跟头。小五子来得好呀!”陈元云像是对大家说更像是自言自语。这会儿,他的酒意全醒了,却又气喘得厉害。怎么呢,还不是让刚头的激动给搓呲的……

陈孝天要来海宁,对于目前的陈家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说起陈元云这门没出五服的远房亲戚乃冀北燕京的百年豪富及陈式太极拳武林世家,且世代有人在朝为官,到了陈康这一辈,他更希望官商相衬,依势而托。凭着与一等勇毅侯曾国藩莫逆之交,儿子陈孝天刚二十出头进了曾国藩的幕府,并深得曾大人的抬爱和信任。这次陈康派儿子以私家名义南下浙省赈灾,只这一点,便显出老陈康活络的心路和精

明的手段。想想看,几十只装满粮食衣物的赈灾船排出老远,沿大运河下来,燕京陈家的名声远播南北不说,陈康也为儿子仕途上的亮相登场,做了再好不过的一个铺垫。更重要的,陈孝天此番南下,

还兼有另一项使命,那就是替曾国藩观测考察浙南的局势人心,在当地的商贾中大大传播兴洋务、办实业的好处。这就等于为曾大人就任两江总督打了个平稳的前站,这件事干好了,曾大人那里还能没有个好前程吗。这一石二鸟的巧活儿,陈家父子是绝对不会让其旁落的。

陈元云十几岁时,曾先后两次去过冀北陈家,那时候陈康刚出生不久,冀北陈家和江南海宁陈家虽相隔千里,分处大运河的两端,反因各守南北、富甲一方而关系亲密。自从陈元云主持海盐陈家以来,一路的败落,陈元云自觉矮了三分,自己先就萎缩退避下来,两下的交往日渐减少。如今陈孝天虽为官身,但作为冀北陈家长房,首次来海宁,礼数上第一个要拜访的必然还是陈元云这个老伯父。

召集陈府内各房主事的,陈元云把准备盛情款待陈孝天的想法对大伙儿讲了。众人一致同意。可招待这样一位特殊人物,钱打哪来?指日常进的那点儿,怕是连零头都不够。陈元云实地没法了,在卧室内摸了好几圈,最后他揣上一只宣德炉和一对成窑的五彩茶盅,奔了北门外大街的江南第一名号--博古文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