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情世故一本通
3137400000039

第39章 灵活一点,为人处世不要太死板(5)

古人曾经说过:“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应有的满足;然而,如果用让步的办法,你非常容易就能够得到比期盼的更多的东西。”换句话说:“吃亏是福!”

虽然从表面来看,吃亏意味着舍弃与牺牲,然而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何况,一个人如果不择手段地敛钱财,追名逐利,那么,他在失去了做人的从容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人格与尊严给失去了。

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机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之下,其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进行攻击与伤害。

那些不害怕吃亏的人,往往是把别人往好的地方去想,在其天真甚至是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阔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

也正因为这样,许多时候好人斗不过坏人,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坏人的算计与偷袭。尽管这样,贪图蝇头小利者最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必然吃大亏。不怕吃亏的人,不但不会真地吃亏,反而还会换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结果,并且还会生活在轻松、自在、愉快之中。

世上无论是哪个人,都不愿意选择那些斤斤计较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没有人愿意与唯利是图的人共事。只有不怕吃亏的人,才能够在一种平和而自由的心境当中去感受人生的幸福。吃亏就是一种放弃的艺术,是一种大智慧。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他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吃亏了,然而对于他本人来说却没有这种感觉,很有可能他还沉浸在意外的收获之中!吃亏是一种做事的智慧,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吃亏”的处世智慧。

(第三节)进退有据,善于忍耐

进退不仅表示两种相对的运动,还是两种相对的生活态度与处世哲学。前进与进取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后退与忍让是一种相对被动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当然是可取的,然而并不等于被动的就不可取。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要知道,我们的前面不可能永远是平地,有时也可能会是悬崖。

高瞻远瞩,要进退必先观大局

大局是整体、全面的形势。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说:“凡论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芒。”意思是研讨事情,要从大处分清界限。而不适合从小处剖析细微。任何事情,都在一定的大局之内,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观察大局的发展趋势,认清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才谈得上顺势而为、借力、用力,否则就是进退失据。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韩遂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同镇西凉,逐渐成为关中军阀中势力最强大的两支,马家的西凉铁骑,更是名震华夏大地,成为曹操的心头大患。后来马腾入京,留下儿子马超统领部队。不久,马腾被曹操杀害,出于兄弟的情谊,韩遂就与马腾的儿子马超联合起来,一起起兵进攻曹操,要为马腾报仇。曹操亲自引兵征讨,几次战争下来,两军互有胜负。韩遂的谋士建议与曹操讲和,马超犹豫不决,而曹操却假装答应,同时设计离间他们。因为曾经与韩遂有旧,曹操于是约韩遂见面。两人在阵前叙旧,相谈甚欢,曹操故意不谈军事。事后马超问韩遂跟曹操谈了些什么,韩遂说只是叙旧而已,于是,马超起了疑心。接着,曹操又写信给韩遂,信中多有修改的痕迹,马超见了更加起疑。

大敌当前,两人心中却有了隔阂。韩遂的谋士说:“马超倚仗自己的武勇,常常不把主公放在眼里,便是胜得了曹操,也不会放过我们。”韩遂于是密谋降曹,不料又被马超发现。马超砍断了他的左手,使韩遂成为残疾之人。而曹操则趁机出兵进攻,最终马超败走,韩遂向曹操投降后,被封为西凉侯。大敌当前,马超却看不清大局,中了曹操离间之计,逼得韩遂去归降曹操,而马超自己后来投靠了刘备。两位霸主,最终都以寄人篱下收场。所以说:“要进退,必先观大局。”只有看清了事情的发展趋势,才能进退有据。

《韩非子·说林上》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末年,齐国田氏势力逐渐强大,田常为齐相时,暗中图谋以田氏取代齐王。有一次,大臣隰斯弥去拜见田常,两人一同登上田常家中的高台。举目四望,有三面都很开阔,向南望时,隰斯弥家的大树遮蔽了视线,田常当时一言不发。隰斯弥心想坏了,他回家后立刻叫人砍了那些树木。刚砍了几下,隰斯弥又急忙制止了。管家问他为什么主意又变了,隰斯弥回答说:“周朝有谚语道:‘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现在田常正在筹划着篡国大事,这是他不想让人知道的,我如果表示出能察知他的隐微心思,那么我的处境就太危险了。不伐树,我算不上有罪过;而察知他的隐秘之事,那却是不得了的。”

隰斯弥是一个能观大局的人,如果不是看到田氏势力逐渐强大,并已经有了篡国夺权的打算,那么,他就会把树砍了。要知道,田常当时的怨意并没有公开流露,仅限于心中所想,隰斯弥如果真的砍了树木,就是等于告诉田常,我猜到了你的心思。而田常此时正在阴谋篡国,心中最忌恨的就是这种聪明的人,一旦他知道有人猜到自己的心思,为了掩饰自己篡国的阴谋,他必然就会杀人,所以,隰斯弥最终没有伐树。

从进退之道来说,大局意识就是要求人们对现实有深刻的洞察,对未来有着准确的预期。要看得更宽些、更长远些,不过于计眼前得失,必须在别人不能发现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别人不能谋取利益的地方谋取利益,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安全的利益。

全面考虑,进时思退,退时思进

西汉时有一位享有盛誉的大侠叫郭解。有一次,洛阳有个人跟另一个很有势力的人结下了怨恨。这人害怕很有势力的人以后会为难自己,就请了地方上的一些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然而对方就是不肯给面子。这人无奈之下,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这个很有势力的人,并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

按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他人所托,完成了化解恩怨的任务,就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地方。他对这人说:“你们的这个事,听说过去你们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都来调解过,但是都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你、我担心。因为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的人感到丢面子。这样,他们心里就难免会对我们有所怨恨。为了免除你、我以后的麻烦,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就是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后,你再把面子给他们,算做是他们完成这个美事的。这样,你、我都不会有后患了。”这就是郭解的高妙之处。

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儿子比朱元璋死得还早,所以,朱元璋就把大儿子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元璋不立儿子,却立孙子为皇储的做法,让他的另外几个儿子非常不服气。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建文帝的十几个皇叔在各地拥兵自重,严重危及他的利益。于是,他开始“削藩”,陆续罢免皇叔们的职务。到最后,就剩下燕王和宁王两个人了。由于他们的力量已经发展得十分强大,建文帝很难对他们下手,所以将他们暂时存留下来。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当时,他驻守在燕京(今北京),对于建文帝来说,朱棣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建文帝一方面派人去燕京,直接掌管军政大权;另一方面收买了燕王身边的人,让他们密切监视着朱棣的行动。朱棣感觉到形势十分危急,于是就装起病来。建文帝当然不相信,就让在燕京的官员前去探听虚实。那个时候,正值盛夏酷暑难耐的时候。朱棣却穿着皮袄,坐在炉子的旁边,浑身一直打哆嗦,还不停说:“天气太冷了。”被派去的人看到这种情形,相信朱棣的确是得病了,但是被收买的燕王身边的人却秘密向朝廷报告,说燕王没有病,他是为了蒙蔽朝廷,朝廷应该马上采取行动。于是,建文帝就密令燕京的守城副将张信捉拿朱棣,并把他押到京城金陵去。

不料,张信原是朱棣在金陵时候的好朋友,并且张信还受到过朱棣的许多恩惠。于是他就跑去告密。朱棣仍旧假装病情十分严重,不肯开口讲话,张信非常着急地说:“我冒着灭门之罪的风险过来告诉你实情,难道你连我都不肯相信吗?”朱棣这才起身,跟张信商量应对之计。由于当时燕京的军政大权是由两位朝廷大臣来掌握的,所以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先杀掉他们二人。于是,朱棣便诡称,自己将要赴京去请罪,那两个官员不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就到燕王府来商量其中的一些具体事情。毫无防备的他们,立即就被朱棣布置好的伏兵逮捕了,与此同时,燕王府的内奸也被朱棣给揪了出来。实际上,深谋远虑的朱棣早已经采用了谋士姚广孝的计谋,在自家的后花园秘密地训练了一支精兵。这时,他便率领着这支精兵发起了反攻,很快便攻下了燕京的各个战略要地,并且把燕京的整个局势都控制住了。紧接着,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开始进攻京城。经过数年的战争,朱棣最终夺取了皇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成祖。

从进退之道来说,做事情只有事先准备、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进时思退是说在决定前进时,首先要对失败有思想准备,对困难有提前认知,这样才能在情况不利时可以有退路。而退时思进,则是让人不要轻易放弃,所谓坚持就有机会。无论是郭解的进时思退,还是朱棣的退时思进,都是做事情的通盘考虑。考虑通透全面了,方能在未来变幻莫测的生存游戏中进退自如。

世事无常,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

从表面来看,很多失败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这种目的性越强,反而越不容易成功的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俗话说:“世事无常”,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成功。既然如此,何不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心理准备呢?而在成功之后,也要有失败的准备,不能得意忘形。

唐朝名将郭子仪戎马一生,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他屡建奇功,到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更难得的是,他权倾天下而朝廷里没人妒忌,功高盖世而皇帝不怀疑他,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那么,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郭子仪忠勇爱国,但从不居功自傲,并且又能宽厚待人。同时,他还处处做士兵的榜样,领兵打仗时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在手握强兵的时候,无论皇帝诏命他何时入朝,他都从未迟延过。他曾经与李光弼的关系不太好,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于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要借刀杀人,让他去战场送死。郭子仪听到李光弼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泪对李光弼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我现在只想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反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怨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于是两人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其次,郭子仪为汾阳郡王时,他的府第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来往的行人、车马都很多,而郭府的大门总是大开着的,不论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出入郭府,没有任何限制。有一次,郭子仪手下有位将军即将出征,特意前来向郭子仪辞行,由于不需要通禀,这位将军就直接来到郭子仪的家中。此时,郭子仪的妻子和女儿正在梳妆打扮准备出门,郭子仪则在一旁伺候,十足是个仆人的形象。来拜见郭子仪的将军看到这些,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好在门前不停地踱步。过了好一会,郭子仪才发现了他,这位将军不好意思地说:“郭将军,小人特地来向您辞行。”郭子仪看到他难以启齿的样子,明白他是觉得不应该看到自己给夫人和女儿梳洗,认为这有辱大将军的尊严。于是,郭子仪哈哈大笑着说:“习惯了,习惯了,平时我都是这么伺候她们的。”

再说这位将军拜别了郭子仪,心里越想越觉得不妥,更让他觉得不妥的是,郭子仪家里还开着大门,来来往往的人都看到了,这是明显有辱大将军威严的事。于是,他在临走之前召集郭子仪的弟子们,和他们说了自己看到的“不该看到的一幕”。大家商量着,要一起去说服大将军不要这样不顾身份。他们说:“大将军,您功名显赫、德高望重,但却不知道自重、自爱。不论高低贵贱,什么人都可以在您的寝室里随便走动,我们认为,就是伊尹、霍光那样贤德的大臣也不应该这样啊!”郭子仪笑笑说:“我的做法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我现在位高权重,所以进退没有什么余地。如果我还围起高墙,紧闭大门,不和外面来往,一旦有人与我结仇,诬陷我不守臣子的法度,再加上那些贪图功利、嫉贤妒能的人借机煽风点火,那么,我们全家就要遭受灭族之灾啊!现在我胸怀坦荡,四门大开,虽然有人想诋毁我,但也找不到什么理由。”弟子们听了,都十分佩服郭子仪的做法,也就不再劝他了。

再次,郭子仪虽官高业大,但并不放纵子女。他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因为自己功劳太多而被皇族忌恨担心,所以一再嘱咐他们不可出头,凡事都要躲在人家的后边。郭子仪七十大寿时,全家的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升平公主的丈夫郭暧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但郭子仪回家之后还是把儿子痛打了一顿。

郭子仪一生历经了四朝皇帝,他以85岁的高龄辞世时,唐德宗沉痛悲悼,并亲自到安福门临哭送行。郭子仪不仅自己既富贵又长寿,而且后代繁衍安泰,他的八个儿子和七个女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更是有数十人之多。

这些就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他不与人结私仇,又能在位高权重时,心里有失败的准备,所以才能为自己与家人免除祸害。

他的故事与西汉霍光的故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他们有着同样的功劳,他们的家族也曾经都是朝廷的要员。不同的是,霍光本人虽然忠诚,但他的家族大多是不肯奉公守法的人。霍光死后,霍氏一门更加骄奢放纵,甚至密谋发动政变,所以最终被汉宣帝全部灭族。这就是霍光与家人在得意时没有失败的心理准备的后果呀!

从进退之道来说,在成功之前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非是要人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而是让他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在成功之后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就是让自己在得志时,不要得意忘形,而是要给自己留下后退的余地。

学会认输,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