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情世故一本通
3137400000027

第27章 适度一点,为人处世不要做得太绝(3)

清朝年间,曾国藩带领着他的湘军攻克了天京,因功勋卓著而被授予一等爵位。湘军,这一支完全听命于曾国藩的私人军队,在当时已发展到了30万人,这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可是一个功高震主的敏感数字。曾国藩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主动自削兵权,解除了清朝的顾虑,不仅逃脱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命运,还继续得到了信任与重用。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他比功成引退的范蠡要更加高明一些,也比早年能受胯下之辱而后拥兵难保自身的韩信明智得多。曾国藩没有曹孟德的野心,他只想做个利国利民的好臣子。因此,“自削兵权”也就成了他自身与皇帝之间的一个最佳分割点。

一些人的成功往往是因为黄金分割点把握得当,而失败也是因为分割点的偏移。人们常说,“真理与谬误之间,文明与野蛮之间,差距往往就是一步之遥”。每一个人都想追求成功的喜悦,那就让我们运用智慧、正确的心态去寻找这个“黄金点”吧。

3做人做事的“分寸之间”

世间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凡事只要能够把握好分寸,拿得起、放得下就好,这是一种智慧。就如做人,赞美别人是美德,但是不恰当的赞美很容易成为阿谀,难免会遭人轻视;布施是善事,但是如果大肆喧嚷,以别人的苦难来凸显自己的善心,也会招惹出别人的非议。关于做人做事的“分寸之间”,有以下四点说明:

第一,赞美能赢得他人的友谊:赞美就如同花香,芬芳宜人。能以赞美之言予人者,必得人缘。所以,我们和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赞美。基督教唱赞美诗、佛教唱炉香赞,说明佛、神也要人赞美,如此一来,则一般人更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欣赏。尤其当一个人灰心的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令人绝处逢生;当别人失望的时候,说出一句赞美的话常常能使人重见光明。因此,我们如果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那么,就一定要做到诚心地去赞美别人。

第二,阿谀会遭人轻视:做人要“日行一善”。其实,日行一善并不难,赞美别人也是一善。但赞美不同于阿谀,阿谀是一种虚伪的奉承。所以,做人宁容谏诤之友,勿交阿谀之人。被人批评不可怕,受人阿谀才可畏。有的人赞美不当,成了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也会受人轻视。因此,做人不要学阿谀谄媚那一套,而且,不当的赞美也要避免。

第三,快乐要懂得与别人一起分享:关于做人,有的人能同甘却不能共苦,有的人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同去分享富贵。对于真正的好朋友,必须要做到同甘共苦,自己有了快乐,要懂得分享给对方,当对方获得了功名、财富、荣誉,成就了好事,我们也要真心地祝福,同享所获取的荣耀,千万不要去嫉妒、设置障碍。懂得分享,才能够享受人间的快乐,才能感受到人生是何等的美好。

第四,报酬应藏于无形当中。古人曾有“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其实,做善事不必害怕别人知道。在我们的社会当中,需要有很多的善行美事来带动社会的风气,因此,对于那些真心“乐善好施”的人,不必刻意隐藏。而我们应担心的是有的人以伪善来沽名钓誉,例如捐了一点钱给慈善团体,自己马上大肆宣扬,要人感谢、回报,甚至讲话不当,让接受救济的人感觉尊严受损,这就失去了布施的美意。因此,报酬要用之于无形,要能够“无相布施”,做到这样,才可称得上是一种真正的慈善。

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能成功立业。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总之,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们的智慧去运用。

(第二节)工作留有余地,方能游刃有余

工作一向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没有工作就意味着你会过得很落魄。但工作上的方法和技巧却被很多人所忽视,因而有很多人想好好工作却又不能,烦闷充斥于整个工作之中。其实,这常常是因为在工作之时没有“留下余地”。

身为领导,要给下属留余地

无论是什么样的领导,在工作中,都应学会给自己的下属留有余地。因为在给同事、给下属留有余地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是在营造良好的人际工作环境。许多事你不去强调,别人反而更愿意去接受。这样,你在单位的权威就会形成。因此说,一个领导要善于给他人留有余地。

1给下属留有余地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把所有的权力都死死地握在手里,事必躬亲,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一一过问,总是超负荷地工作。其实,这绝对不是一种有效的工作途径。你所做的工作有许多并不需要你去做,那是你的下属的事情,如果你做了这些事情,他们不但不会心存感激,反而会认为你专横跋扈、粗俗无知。不要忘记自己是个领导者,你有自己的工作,只要你把自己的工作尽心做好就行了。如果有必要,有些你分内的事情你也可以交给下属去做,这一方面可以锻炼、提高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你抽出一些时间去做全局的决策,使你所领导的事业有更大突破,何乐而不为呢?

汉宣帝手下有一位宰相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车经过繁华的都城街市,恰巧看见有人群殴,死伤极多,但却若无其事地通过现场,什么话也没说,继续往前走。不久,他又看到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来气喘吁吁,无精打采,丙吉马上派人去问牛的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旁边的随从人员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宰相对于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单单操心牛的气喘,这不是有点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了吗?于是,有人就鼓起勇气请教丙吉。丙吉回答:“取缔制止群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身为宰相,我只要每年评定他们的政绩,再将其赏罚建议上奉给皇上就行了。宰相对于这些琐屑之事不必一一参与,而我之所以看见牛气喘吁吁就要停车问个究竟,是因为现在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着舌头气喘不停,我担心是不是阴阳不调,而宰相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协调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原因何在。”众随从听后,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宰相英明。

无论是官场还是职场,都需要给别人留有余地。

日本松下幸之助以其管理方法先进,被商界奉为神明。而他的方法就是善于给别人留有余地。后腾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长,他慕名而来,投奔到松下公司,担任厂长。他本想大有作为,不料,由于他的失误,一场大火把工厂烧成一片废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后腾清一十分惶恐,他认为这样一来,不但厂长的职位保不住了,还很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那自己这辈子就完了。因为他知道松下是不会姑息部下的过错的,有时为了一件小事也会发火。但这一次,让后腾清一感到欣慰的是,松下连问也没问,只在他的报告后批了四个字:好好干吧!松下的做法深深地感动了后腾的心。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他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松下。最终,他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那个工厂。

松下给下属留了余地,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余地,留下了更快、更高的发展道路。试想一下,如果松下断尽了后腾的路径,那么,自己快速发展的路径可能也就没有了。作为一个领导,要记住,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的饭碗也容易碎掉。

亨利·福特就犯下过这样的错误。

艾柯卡刚进公司时只是一名低级的推销员,后来,他推出新的推销方案计划,使他所在的地区从全公司销售最差一跃成为各区之首,一下子轰动了福特公司总部,他的职位也得到了晋升。不久,他主持设计的野马车又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后来,他出任公司的轿车和卡车系统的副总经理,经过10年的奋斗,凭着天才的推销能力和杰出的研发组织能力,步步高升,成为福特汽车王国的高层管理人员。俗话说,功高震主,艾柯卡的巨大成就招致了公司独裁者福特的嫉妒,使他越来越厌恶艾柯卡,他对艾柯卡日益增长的威望深感不安,他不愿看到自己的王国里有一个功高震主的人与自己分庭抗礼,他更害怕自己的公司会被艾柯卡夺走,于是,他毫不留情地解雇了艾柯卡。

艾柯卡转而投奔克莱斯勒,经过一番努力,他领导的新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抢占了福特的大部分市场,并且很快跃到福特公司的前面。这个时候,福特才开始后悔当初的做法。

职场正是如此,不让别人为难,不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自己也活得自在。这就是留有余地的妙处。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你无法预料到它的发展态势,有的也不了解事情的背景,因此,切不可轻易下断言,使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

2给下属留面子等于给其留余地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在宣布调动、否定下属的决定时,要尽量顾全下属的面子,使对方不至于有太多的压力,或是遭到其他职员的怀疑和非议而下不了台。假定领导与下属在一开始就没有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发生了分歧,作为领导,为了劝服下属,他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你那时候还不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或者说:“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全部情况后,我就知道你我都错了。”这样说,就给下属留了面子,换句话说,是给了他台阶下。这样可以把下属从矛盾和不服的疑惑中解脱出来,使他体面地收回先前的立场,并信服你说的话。在实际工作中,领导最好采取单独面谈的方式,让下属避开公众的压力,这样更有利于下属的认真反省,并且还会因为你保全了他的脸面而对你心存感激。这样,你在他心中的威信又进一步升高了!

国人历来看重面子。项羽败给刘邦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宁肯自刎也不过乌江。可见,一个人的面子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和现实生活中确实很重要。因此,作为领导者,不可不慎对下属的面子。

当下属有成绩时,要舍得给面子。《三国志》中记载:鲁肃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后回来,孙权召集群臣,为鲁肃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亲自下马迎接鲁肃。孙权问鲁肃:“我这样恭敬地对待你,你很有面子吧?”鲁肃回答:“不!”在大家的惊愕中,鲁肃说:“我希望主公统一天下,然后再拜我当官,这才是给足了我面子呀!”孙权听后抚掌大笑。看,因为孙权给足了鲁肃面子,鲁肃知恩图报,攒足了劲儿要回赠孙权一个君临天下的大面子。这说明,当下属有了成绩时,领导给下属面子是对下属最好的激励,由此能使下属更加努力工作,以回报领导给他的面子。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领导都如此“大方”,有的对下属的成绩视而不见,有的把下属取得的成绩看作理所应当之事,更有的怕下属露了脸,自己没了面子……久而久之,下属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热情。高明的领导对做出成绩的下属是舍得给面子的,比如当众表扬,比如给予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等。这样,在做出成绩的下属有成就感的同时,对其他下属也是一种激励。

在日常小事中,更不能让下属丢面子。《左传》中记载:一天,郑国大夫子公与子家一起上朝。忽然,子公的食指颤动起来,子公对子家说:“以前我指颤时,预示着有异味可尝,看来今天又有好吃的了。”入朝后,果见郑灵公煮龟犒劳大臣,二人相视大笑。郑灵公问他们为何笑,子家把子公的话告诉了郑灵公。当龟烧熟时,郑灵公故意让子公难堪:龟汤每人一份,偏偏不给子公。子公气极了,如此大丢面子,于是,他不顾一切地从鼎中捞起一块龟肉,边吃边走出去了。郑灵公大怒,想杀子公却又忍住了。但郑灵公没想到,不久,自己却死在了子公的手下。这个历史故事警示领导者,在一些看似日常小事上,千万不要让下属丢不该丢的面子。但现实中,在一些小事上让下属丢面子的事并不鲜见。比方说,取笑下属的一些生活习惯;不分地点、场合的对下属发脾气、给脸色等。这种在一些小事上让下属丢面子的做法,不仅对下属的自尊心会造成伤害,而且也影响了领导者的威信,对人对己对工作都不利。因此,领导者在日常小事上要注意尽量别让下属丢面子,这既是为官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3给同事留有余地

一个聪明的领导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是从不会把话说死、说绝、说得自己毫无退路可走的。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XX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巴结相”等等。这样的话谁听了都不会痛快,因为人人都最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样绝对的断言显然是极不给人面子的一种表现。

汤姆·韦恩原先在电气部门的时候,是个一级天才,但后来调入计算部门当主管后,却被发现非其所长,不能胜任。但公司当局不愿伤他自尊,毕竟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况他还十分敏感。于是,当局给了他一个新的头衔,让他做咨询工程师。工作性质仍与原来一样,但他的部门让别人来主管。

此事令汤姆很高兴。公司当局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把这位易怒的明星遣调成功,而没有引起什么风暴——因为他们为他保留了面子。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要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

尼玛小姐是一位食品包装业的行销专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负责一项新产品的市场测试。但她却犯了一个大错,整个测试都必须重来一遍。当她开会向老板报告时,她怕得浑身发抖,因为怕老板会狠狠训她一顿。但是老板只是谢谢她的工作,并强调在一个新计划中犯错并不是很稀奇的。而且,她有信心第二次测试,对公司更有利。老板保留了尼玛的面子,使她深为感动。果然,第二次测试她搞得十分成功。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愿受嗟来之食,更何况是原本地位相当、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在工作中,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兴,当面令同事面子难保,以致撕破脸皮,因小失大。纵使别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没有为别人保留面子,就会毁了一个人。因此,一个好领导要学会给下属、同事留一个台阶下。也只有会给他人留余地的领导,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

作为员工,要给老板台阶下

常言说:人要脸,树要皮。脸面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和自尊,所以,正常人没有不在乎自己面子的。在职场,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所以,职场中人更看重自己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