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工强国
31013000000015

第15章 技术跳跃

正在两人深入讨论着超级歼7飞机设计时,门突然被推开了,李建军和林作明同时抬头,发现这位不速之客,竟然是宋闻天!

此时的宋闻天也是一脸的激动之色,当他看到李建军也在时,脸上的笑意就浮现出来了。

面对自己的偶像级飞机设计大师,李建军连忙直起身上,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宋闻天道:“宋总,您好!”

林作明呵呵笑道:“老宋啊,你来得正好!刚才我可是被李工震惊了!我想有你们两个,咱们这个超级歼7项目一定能够成功!”

宋闻天显然也是看到了林作明和李建军两人面前的飞机图纸,他几步走到两人跟前,目光瞬间就被图纸吸引了!因为眼前的飞机结构图,画得太好了,让人看了就一目了然,仿佛一架全新的战机就自动在眼前生成。

再说这架飞机的外形,确实够前卫够漂亮,比起歼7原型机来,更是有了巨大的变化。老歼7飞机,采用的机头进气,不仅仅是严重影响歼7外形的一个设计,也是影响其作战性能的一个巨大设计缺点。

当然歼7飞机是仿制米格21歼击机了,在米格21飞机诞生的年代,空战主要还是靠地面雷达引导和目视范围内用机炮进行格斗,这种机头进气方式,倒并不会太大影响,加之机头进气效率较高,设计也简单,在当时倒不失为一种好的设计。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空战发生了巨大变化,歼击机要用自己的雷达来发现目标和锁定目标,主要是靠导弹来攻击目标,所以歼击机的雷达就特别重要。

歼7III也就是仿制的米格21MF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大的机头的直径,在进气锥里面好安放一台雷达,但是无论怎么放大,这个机头进气的方式,雷达都不可以做多大,不过李建军所设计的机腹进气道,就为歼7飞机安装大口径雷达腾出了宝贵的空间,而且机腹进气道在某此时候,进气效率比机头更好!

林作明见宋闻天那表情,就像是看见了稀世宝物一样,便呵呵笑道:“老宋,怎么样?咱们李工的设计很不错吧!”

宋闻天不住点头道:“老林啊,这岂止是很不错,而是太厉害了!我老宋搞了这么多年的飞机设计,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厉害的年轻人!想当年我二十出头那会儿,还是一个小小的机务兵呢!了不得!”

李建军谦虚道:“宋总,林厂长,你们就别夸奖我了,这样我会很不好意思的。在宋总的面前,我只是一个小学生!我这样想法能不能实现,还要靠宋总和林厂长的呢!”

宋闻天笑道:“李工啊,你也别谦虚了!这款超级歼7飞机要是能够成功,不但是咱们6XX所和1XX厂要发了,更重要的是咱们国家的空军就能够有一种极为接近国外第三代战斗机的主力机型了!再一个咱们能够填补很多空白,又能够为将来的国产第三代歼击机做很多技术验证,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呀,李工你的贡献太大了!”

李建军被两位航空界的大咖夸得很不好意思,讪讪地笑了笑道:“宋总,您把我这个设计说得太高了。其实说起来,我知道宋总正在做的第三代歼击机方案,那才是真正的高水平呢!只有宋总的方案真正实现了,咱们国家的空军才会真正拥有抗衡国外第三代战斗机的能力!”

宋闻天疑惑地道:“李工,你也知道我们在搞新一代歼击机方案?不对啊,我们这是从未对外说过的!”

李建军呵呵笑道:“我只是比较关心咱们国家空军装备未来的发展罢了,我想咱们国家肯定要发展第三代歼击机的,或许就在今年或者明年,应该就会开始选型了。我们6XX所虽然是后来者,但是我对宋总的方案有信心,我们未必不能超过老大哥,拿下新歼项目!”

宋闻天点头道:“我们当然希望是这样!不过能不能拿到,我现在是一点信心也没有,毕竟新歼技术难度太大了!就拿国外的第三代战斗机发展情况来看,美国是最早的,F15战斗机1972年试飞1974年正式服役,而苏联同级别的苏27战斗机1977年首飞,到现在都还没有服役。苏联可是我们的老师,真正的航空强国,都需要这么长时间,还不能定型装备,我们这样一个学生,要想达到老师的水平,就更加困难了!”

李建军笑道:“的确是这样,但不代表我们就不能超过老师吧!有句话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许我们也有机会从望尘莫及,达到并驾齐驱的时候呢!苏联的苏27歼击机虽然进度比较落后一点,但另一种第三代战斗机米格29,进展却要快一些,毕竟苏27是重型歼击机,难度肯定更大!所以我们国家要发展第三代歼击机,肯定要先从中型机入手。步子跨得太大,有时候会扯着蛋,呵呵!”

听到李建军这句开玩笑的话,宋闻天和林作明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林作明一边笑一边道:“李工啊,没想到你还如此幽默,也难怪咱们的厂花都对你有意思呢!”

李建军脸一红,道:“我只是觉得在两位面前,好像比较能放得罢了!两位对我来说,那就是良师益友啊!不过我想说的是,咱们虽然是后来者,未必就不能超过美苏欧这些航空强国。就拿美国来说吧,在二战前美国航空工业并不是世界一流的,苏联也是,那时候候欧洲可是欧洲战斗机的天下,但是美国和苏联后来居上了,超过了欧洲。我总结了一点,美苏战斗机发展思路就是一个跳跃式发展。”

说到这里,李建军看了看眼前的两名大咖,只见林作明和宋闻天都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他心里便更有自信了,于是继续道:“二战结束时,美苏都从德国缴获了大量的航空技术,但很多德国航空科技人才最后流入了美国。由于战后初期英国经济困难,美国还得到了大批来自英国的技术移民。美国最大的优势还在于雄厚的一般工业基础,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的科研环境,加上匹敌世界的巨大财力。这些优势使美国可以不惜工本地用时间和金钱堆出了一个******,通过接连的大幅度跳跃性技术换代,在二战结束后短短十年里,一跃成为世界航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并一直保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