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忙碌
30782500000318

第318章 三百二十七、再读《中国通史》

书读到宋史,宋代有才的朝廷之仕皆已超过历朝历代的有才的人数,出现了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寇准、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其皆可以称得上是大才之仕,书文之事都可传为万古佳话,但是对于执政治世之道却几乎毫无建树。终观中国数千年历史,文武先王、齐桓楚庄、秦皇汉武、宣昭中兴、光武中兴、乃至魏晋南北朝之中的各朝各代、隋文帝建隋、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五代十国,莫不是各统治者人勤则世治,人奢则世荒。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不断战乱的时代,其中都莫不是与君臣的奢靡荒度有关。民只属于社会生产的基础环节,耕种者一般的情况下都只是处于四时之变的大生产环节当中。如果天时运行正常,民以正常的生产方式更重生产,基本上家业可兴,民治富强。为商者只需将各地稀缺之物和富足之物进行异地调换,从中赚取到差价,也可以使事业得以兴胜。自古以来,如果吏治****自治。因其耕种之田土,经营之业商皆可以将其自身束缚。田土与业商,离开人群细心经营,业将无法再兴,苗将不能够自然生长,不象牧者可凭天然而自然生长,至用时凭猎者能力而自成贵富。然朝廷不稳,官吏不治,随处作乱兴兵,抽取壮丁,收刮民膏,毁人田地,毁坏交通,致使地田荒芜,业商不兴,是为人祸。民无可产,也无所产,无所衣食住行,饿殍旷野,国亦不可因之而得兴,食不足饱,衣不御寒,家将如何兴旺,国有将如何兴旺。食之不饱,衣之不御寒,为之生,则贱身为奴倚富贵之家,却沦为富贵之人争夺自身地位和权利的工具,是为恶性循环,最终将以不战而战也。勇者、智者、能护自身安全者,或可避死亡而活;呆者、弱者、慢者自当为战争之灰土,被埋尸于大地之间。待争者无力再争,斗者无力再斗,还人于地田,于业商,使民重做田地耕,重新经营于业商。****可富,业商可兴,国力可强。逝者之尸将肥田厚土,落叶归根。尸将作粪而肥土之苗,为一代人之富也,业商之兴也。然国富民强在于政局稳定,还种于民,还商于民,政者官吏得治,不强加民者负担,使民富,使民强,则国自可富强。而国得强,家国得治,官吏得治,还民于地田、业商,使民富足,在于执政者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得治。然北宋之政,人才随多,但统治者懦弱,君不能成为治理这群才人者,致使群人才成了乱政之才,相互之间各抒己见,只知道相互内斗,相互攻击,庆历新政失败、王安石变法也失败,毫无一点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最终都成了瓮中之鳖,被相互残斗而死,故人才并非人才,除了做了几首诗词歌赋之外,在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政治责任之上丝毫没有建树,最终政权也因这些为得文人墨客而灭亡,都成了一群乌合之众,直到赵构建立南宋政权,以秦桧为相,桧虽为一代名臣,他在汉文字上所创立的宋体至今还被汉文者广为延用,并使之成为当今汉文字的主流书法,但是其文人墨客的作风依然是毁坏整个朝廷的罪魁祸首。宋朝不是民不强,国不富,其中后期的战争中,不管是对阵北方的少数民族,还是镇压南方的方腊宋江起义,所战之处攻无不胜,战无不克,可为当时的强大帝国之一。归根结底还是起执政者在只政治上的不利,在治国策略上的不完善,像司马光,欧阳修、寇准、苏轼等着一类有才能之人虽已在朝,但是手中并无实权,最后也只能在相互内斗中被陆续祝除了朝野,致使朝廷被他人所残,直至灭亡。人类在历史的进程的过程中,本来就要经历着各种磨难,有些事情是我们无能为力的,这一切只能让我们明白我们的过去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然后不断地改进我们自己,吸取之前的教训,然后能够保证我们的民族在以后的发展之中可以更加强盛,兴仁义之师,做仁人君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九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