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2980400000012

第12章 做生活的主人(1)

犹太人认为,生活中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让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快乐。犹太先知们都在毫不犹豫地鼓励人们从拥有的一切事物中寻找幸福美好的生活。

《传道书》中是这样赞美美好的生活的:

“美丽、力量、财富、荣誉、智慧、年老、成熟和孩子气都是正当的,而且就是世界。去吧,高高兴兴地吃面包,快快乐乐地喝酒:你的行为早已得到了上帝的恩准。把你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头上永远不要缺了香油。和你钟情的女人共浴爱河吧,一生中飞驰而过的岁月都是在阳光下赋予你的——你所有飞驰而过的岁月。仅仅为此,凭着你在阳光下所获得的权利,你可以尽力发掘生活。

“不管什么,只要在你权利许可的范围内,你就用最大的力量去做。因为在你即将进入的未来世界里,没有行动,没有思想,没有学问,没有智慧。

“即使一个人已经活了很久,也要让他尽情享受,要记得将来黑暗的日子会多么漫长。那惟一的将来是一片虚空!”

犹太人认为,世间除了快乐之外,还有罪恶跟在后面,因此人们应防止过度贪婪。

比如,当一个人习惯了大吃大喝,一旦吃不上,喝不上了,他就会感到失望,他就会卷人最辛苦的事务,为了钱财奔波,只为了保有他已经用惯了的餐桌。这引发了狡诈和贪婪,随之而出的是伪誓和其他一切随之而来的罪恶……然而,如果他不受到快乐的引诱,他就不会堕入这些罪恶的深渊。

正如《塔木德》所言:

“肉越多,蛆越多。

财产越多,忧虑越多。

妻子越多,魔法越多。

婢女越多,不贞越多。

男仆越多,抢劫越多

……”

一个人在杜绝贪婪、罪恶的前提下,可以力所能及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权利。

犹太人这种把自我满足和自我约束给合起来的生活方式正是其伟大高明之处。

洞察生活的真谛

生活为一切而存在,为世间的每一种经历而存在。

《塔木德》中说:

有颠覆之时,有建设之时;

有哭泣之时,有欢笑之时;

有哀号之时,有舞蹈之时;

有扔石之时,有收石之时;

有拥抱之时,有分离之时;

有寻获之时,有失落之时;

有保存之时,有丢弃之时;

有降生之时,有死亡之时;

有播种之时,有收割之时;

有杀戮之时,有救助之时;

有撕裂之时,有缝合之时;

有沉默之时,有言笑之时;

有爱恋之时,有憎恨之时;

有战争之时,有和平之时。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莫因所获渺小而放弃,要知足长乐。在生活中为了保持平衡,应在更加广阔背景下接受自我位置。

正如犹太传说中的先贤和智者阿卡马雅·本·玛哈拉雷尔所说:

“人正如来自母亲的子宫,终究还要离开,和来的时候一样赤条条。”

这好比一只狐狸,发现了一座葡萄园,到处围着篱笆,只有一个很小的洞口。

它试图进去,可是进不去。

它该怎么办?

它3天没有吃东西,变得瘦骨嶙峋,然后从洞里钻了进去。

它在葡萄园里大吃起来,变得肥胖了。

想离开的时候,它没法钻出那个洞。所以它又饿了3天,直到又变得瘦骨嶙峋。

然后它出去了。

走的时候,它回头看看这个地方,说:

“唉,葡萄园啊,葡萄园啊,你多么美,你的果子多么好吃,你的一切都值得赞美。可是你给了我什么享受呢?谁进去了,都得离开。”

对任何一个世界来说,也是这样,就像一个结婚礼堂。

一个男人走到华沙的小酒馆,晚上,他听到音乐和跳舞的声音从隔壁的房子里传来。

“他们一定是在庆祝婚礼。”他想。

但是第二天晚上,他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第3天晚上还是这样。

“一户人家怎么能有这么多的婚礼呢?”这个人问酒馆主人。

“那个房子是一个结婚礼堂,”酒馆主人说,“今天有人在那里举行婚礼,明天还会有别人。”

“对于世界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哈西德派拉比说,“人们总是在享受,不过有时候是这些人,有时候是另外一些人。没有谁是永远快乐的。”

一条落入网中的小鱼对渔夫说:“我太小了,不值得你一吃。或煮或煎,我都不能保佑你的灵魂。你把我放了,让我再长长,满两年以后我一定来让你吃。到那时候,你就会在老地方找到我,发现我大多了,比从前胖了7倍。那时,如果你把我煮在水里,你全家一定像过节一样开心,那么我就能永远拥有你的心了。”

渔夫回答说:“与其将一个巨兽让我的邻居们管制一年,还不如有条小鱼就抓在我自己的手中。”

每个城市都知道这个寓言,每个人都能说出故事的含义:

别人手里一堆堆的希望也比不上你自己手中把握着的小小满足。

在篱笆上蹦蹦跳跳的两只鸟,还比不上关在笼子里面的一只鸟。

抓住好东西,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伸手把它捉住,不要让它溜掉。

请教的智慧

犹太人如果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别人请教,但向谁请教却有自己的观点:

不要去请教怀疑你的人或把你的想法告诉他;

不要向女人问她的对手,或向懦夫问战争;

不要向商人问合同,或向买主问交易;

不要向吝啬鬼问感激,或向硬心肠的人问善行;

不要向游手好闲的人问任何工作的事情:

不要向一个散漫的人问完成工作:

不要向懒惰的仆人问严格的任务。

尽管犹太人不害怕向他人请教,但是也要听从自己头脑的判断,因为它是人们最可信赖的顾问。有时候头脑比高塔顶上7个看守人还能告诉你更多的东西。

在犹太人看来,向别人请教并不代表自己无知,只是为了更好地解答疑难。因为一个人根本不可能精通一切。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有一只金杯,就去找金匠,我并不感到羞愧;对其他的东西也一样,如果需要的话,我就去找上帝赐予特殊技能的人们。

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并懂得请教的学问是犹太人生活之中的高明之处。

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防止他人对隐私做任何方式的探查,犹太人把隐私诉诸法律的高度。

在日常生活中,犹太人为表现出对于别人隐私的尊重,非常注重守口如瓶,他们认为能够守口如瓶的人才是善于生活的高手。

保守秘密是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试金石,犹太人常常把人的价值用保守秘密到何种程度来予以衡量。

犹太人认为,只要秘密仍在你手中,你便是秘密的主人;但当你说出秘密后,便会成为它的奴隶。当一个人得知一件秘密时,都会沉不住气地想把那一份秘密透露出来,并且认为这是人之常情。

因为一个人手中握有某种秘密时,他可以借此引人注意——每一个人都喜欢探知别人的秘密,同时也希望吸引他人注目的眼光。抖出秘密来时,必定会备受大众的注目,而使人自觉高人一等。

一次,占卜者巴拉姆去诅骂以色列人,可是,一看到他们的营地,他就为他们祈祷。

原来,巴拉姆看到以色列人的帐篷并非彼此正对,他认为他们尊重彼此的隐私,所以为他们祈祷。

在犹太民族中,基于对别人隐私的尊重,任何人不能没打招呼就到别人家里去。甚至,当一个人借债给邻居的时候,也不能闯人别人的家里去拿抵押。而要在外面等着,直到对方自己拿着抵押品出来。

尽管犹太拉比们意识到保守秘密多么困难,但无论是私人意义上的,还是职业上的,他们都众口一词强调对信任的尊重。正如哈西德派拉比阿普塔所指出的,即使在熟知该秘密的人群中私下提起,也是品质低下的一种表现。

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不要讲他们的故事。即使沉默压迫你,也千万不要泄漏别人的秘密。因为一旦他人知道秘密被泄漏,就不再信任你,而且他将抓住每个机会来憎恨你。

最好的诀窍就是,让它死在心里。不要恐惧,你不会因此而爆炸。否则的话,一个怀着秘密的傻瓜就像一个临产的妇女一样痛苦。

据说,拉比艾米的某个学生提前24年泄漏了一场课堂上的秘密讲座。

于是拉比艾米把他赶走了,谴责他“泄漏了秘密”。

假若一个走出法庭的法官这样说:“我主张犯人无罪,可是我的同事认为有罪。他们是多数,我能怎么办呢?”

针对这种人应该说:“不要在人群中搬弄是非!”

曾有一位尊贵的妇女去寻求拉比阿普塔的建议,一看到她富有直觉洞察力的拉比就大叫起来:

“通奸!你刚刚犯了罪,现在你胆敢进入我的房子!”

这位妇女激动地说:

“上帝耐心对待有罪的人。他不立即惩罚他们,也不泄漏他的秘密,免得他们面对他的时候感到羞愧。他也并不把脸掉转不让他们看见。然而这个坐在屋里的拉比一刻也不能忍耐,非揭露上帝隐藏的秘密不可。

由于发生了这件事,拉比阿普塔常常说:“除了一个女人,谁也没有打败过我。”

对于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为他人保守秘密,犹太人有许多守秘的箴言:

“有3个以上的人知道的消息就不能称之为‘秘密’了。”

“听到秘密很容易,但要将之保存下来则是很困难的。”

“傻瓜和小孩不能保守秘密。”

“喝下秘密这种酒,舌头就会跳起舞来,所以应该特别小心。”

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犹太人被迫离开栖身之处,历经杀戮、驱逐、侮辱,四处流浪。犹太人之所以能在生活的恶风险浪中幸存,并且更加繁荣兴盛,这与他们的乐于助人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种观念是是犹太人生存的一个重要的法宝。

犹太民族助人助己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他们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在长期流亡的艰苦岁月中,犹太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接济贫穷在犹太人中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

犹太社团里必定会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着富裕的犹太人的捐助来维持的。在每周不同的日子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人家庭中去吃饭,以便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安心读书。

犹太人认为助人即助己:自私自利是互助的最大障碍。

在新的移民社区中,犹太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在很多地方,犹太人自行做出两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聚会一次,或集体做礼拜或开研讨会、观看电影、欣赏音乐等;在住宅的选择上,也尽可能集中居住在一起,发生意外时,相互援助。这种集体特色也体现着助人助己观念,犹太人也正是利用这一观念,获取生存的机会。

成功与失败是又胞胎

先看一则犹太寓言:

有一天,一位农夫弯着腰在院子里锄草。天气很热,他满头大汗,汗珠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来。

“可恶的杂草!假如没有这些杂草,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神为什么要造这些讨厌的杂草来破坏我的院子呢?”农夫这样唠叨着。

有一棵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里,它很平静地对农夫说:“你说我们可恶,也许你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我们也是很有用的。现在,请你听我说一句吧。我们把根伸进土中,等于是在耕耘泥土,当你把我们拔掉时,泥土就已经是耕过的了;此外,下雨时,我们防止泥土被雨水冲掉;在干涸的时候,我们能阻止强风吹起沙尘:我们是替你守卫院子的卫兵,如果没有我们,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种花、赏花的乐趣,因为雨水会冲走泥土,狂风会吹散泥土……所以希望你在看到花儿盛开之余,能够想起一些我们的好处。”

农夫听了这些话,不禁肃然起敬。从那天以后,他就再也不会瞧不起任何东西了。

犹太人强调每一件东西都有用处,事物的好坏在于人对其的发掘、转换、变化。好东西并不绝对地好,它也必定会有一些缺陷;坏东西也并不绝对地坏,它也有自身的特殊用途。

犹太人认为,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有坚强的一面,同时也有脆弱的一面。可是,在人们视之为脆弱的一面当中,也往往包含着许多有用的因素。逆境和顺境、失败和胜利也都如此。每一个人都能有作为,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与否。

犹太人不但纪念胜利的日子,同时也纪念败北屈辱的日子。

也许世人对这种做法会有不同的嘲笑和讽刺,但是几乎所有犹太人都相信一点:只要记住失败那一天,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在犹太社会的纪念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应该算是“逾越节”了。这一天,是犹太人纪念他们重返以色列的,日子。

逾越节是整个犹太民族缅怀祖先、倾诉苦难,庆祝在上帝的关照下逃出埃及,从而摆脱奴隶困境,走向自由的节日。《出埃及记》载,上帝耶和华命令摩西带领犹太人从埃及出逃前夕,决定惩治多次背信弃义的埃及法老,以杀死埃及所有头胎出生的人和牲畜的办法迫使法老屈服。为了防止错杀以色列人,耶和华让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在尼散月13日晚家家杀羊吃烤肉,然后把羊血涂抹在自己家的门楣和门框上。耶和华在尼散月14日拂晓走遍埃及,将所有头胎出生的人与牲畜都杀死,惟独见门框上有羊血的人家便“逾越”过去。以色列人全都安然无恙。法老摄于上帝的威胁,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此后,耶和华吩咐:“这一日将是你们的纪念日,要当做上主的节日来庆祝;你们要世世代代过这节日,作为永远的法规。”以色列人为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拯救,把每年尼散月14日起的8天定为逾越节。

逾越节又称除酵节,根据习俗,犹太人在逾越节期间,不能吃面包和发酵的食品。这也与古代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的历史传说有关。《出埃及记》载,以色列人逃离埃及时,由于过于匆忙,没有时间准备路上所需的面包,所以他们把未烘烤和未发酵的面团背在背上,靠太阳把它们烤成食品。后来《圣经》做出规定:犹太人在逾越节期间只能吃未经发酵的面饼,以此作为对古代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的纪念。因此在逾越节除夕日,每个犹太人家里都要搜个天翻地覆,以确保没有任何发酵物留下来。在逾越节的8天里,犹太人不吃面包,只吃一种用面粉制成的、未经发酵的薄饼——“马扎”。最初,逾越节与除酵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前者在尼散月14日晚庆祝,后者从尼散月15日开始庆祝,连续7天,后来二者合并在一起庆祝。

圣殿时期,犹太朝圣者从全国各地步行到耶路撒冷来庆祝这个节日。他们用刚满周岁且无残疾的羔羊(逾越节的羔羊)来献祭。腰束带子、手持棍杖的人们匆忙把烤熟的羔羊头、腿、五脏全部吃光,同时吃无酵饼和野莱。

现在依照习俗,犹太人在尼散月15日要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叫“西德尔”(意为“命令”)的逾越节家宴。这是逾越节最隆重的节日活动。正统犹太人家要使用一套专供逾越节使用的餐具。根据传统,桌上要留一个空盘子,并为先知以利亚单留出一个酒杯。这个酒杯通常用玻璃杯或金属杯,流行款式多为铜合金制成,其上刻有犹太传统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