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95

第95章 海上丝路(3)

在隐蔽的大山深处,艾特古丽看着王淑娟,悲哭着道:“妈,已经三天了,我们何时为他们收尸啊?”王淑娟摇着头道:“眼下不行啊,也许他们正张网以待,等着我们去。”艾特古丽道:“可我们不收尸,他们暴尸荒野,泉下不安呀?”艾特古丽道:“妈相信他们会理解的。再等等,收尸报仇,都不能急在一时。”李盈愤怒地拔出剑来道:“可不报此仇,还算人吗?”

王淑娟看着李盈道:“盈儿,别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盈道:“可他们死得太惨了,让那个乌龟王八蛋多活一天,我的内心就不安一天。”王淑娟道:“别这样想!老天要谁半夜死,绝不留他到天明。他们正得势,我们没必要现在去。不过倒是需要尽快打听一下,他们的尸体何在?”李盈忙道:“奶奶,我去打听?”王淑娟道:“但你不许去皇宫!”

二十二

郭子仪逃回军营后,立刻集合兵马来到长安郊外。忽然,王维从城外赶来道:“大哥,别发兵了!”郭子仪不解地道:“这是为何?死了那么多人,难道不报仇了?”王维摇着头道:“不是不报,而是一定要报!不过,首先得搞清仇人是谁?”郭子仪道:“还用说吗?仇人是肃宗,更是那个奸贼李辅国!”王维认可地道:“说对了。但你知道眼下的情况吗?”郭子仪猛地一愣道:“什么情况?”

王维道:“在三弟被射死后,太上皇因悲痛当天晚上就驾崩了。这些日子,李辅国把太子保护起来,然后冲进皇宫抓了越王及其支持者百余人。张皇后逃入重病中的肃宗寝宫,被李辅国抓住后,肃宗因受惊而驾崩。”郭子仪道:“真的?”王维道:“是真的。李辅国趁乱将张皇后、越王及参与者斩首。太子李豫在李辅国的拥戴下即位,是为唐代宗。代宗继位时,恢复了当年王皇后的封号,并赠哥舒翰为太尉,谥曰武愍。”

郭子仪感到意外,脱口而出道:“这李辅国,真该凌迟处死!”王维道:“可话虽如此,但眼下是代宗执政,李辅国辅佐。你若发兵,无疑就成了叛臣。不管你的解释多么有理,但老百姓要的是和平。若然兴兵,未必见得就能杀了李辅国,但肯定有不少将士无辜而死。最关键的,如今吐蕃更加猖狂,已经快打到长安了,青海、甘州的大片土地全都失去。朝廷不和,就让外夷乘机钻了空子。”

郭子仪道:“是啊,如今是唐代宗执政,李辅国代表的是朝廷。”王维道:“说得对,你报仇原本没错,但你起兵,老百姓就说你跟安禄山一样。”郭子仪道:“只是我想知道,三弟的尸体何在?”王维道:“说也怪,那天李辅国令人强行带回太上皇和肃宗,并没去管三弟的尸体。我连夜去收尸时,却没见到他的尸体。就连陈玄礼、赵莉、张茜的尸体也已不见。”郭子仪道:“真是奇怪!莫不是李盈收走了?”

王维道:“不,据说是有个女人安葬了陈玄礼、赵莉和张茜,又带着三弟的尸体走了。”郭子仪道:“会是谁呢?莫非是艾特古丽?”王维道:“不可能。不过我去过陈玄礼的坟头,发现坟前有块木牌,上写着‘不孝女立’四字。这‘不孝女’是谁,却是不得而知。”郭子仪道:“不管怎样,一定不是敌人。”再次想了想,便转身道:“撤兵!”

二十三

在大山隐蔽处,王淑娟和艾特古丽正焦急地等着消息,忽然李盈带着杨茹母子赶来,王淑娟忙上前问杨茹:“你们是怎么相遇的?”杨茹道:“盈儿没收到尸,在打听光弼的尸体时,正好遇到了我。”王淑娟道:“这么说你没见到他们的尸体?”李盈道:“我赶到那里,尸体已被人安葬。只是没有爹爹的坟墓,我便打听下落,正巧遇到了他们母子。”

艾特古丽道:“那是怎么回事?”杨茹忙道:“这事儿我知道,光弼的尸体被宁亲公主带走了。”王淑娟一愣道:“宁亲公主去了哪里?”杨茹摇着头道:“不知道。”艾特古丽纳闷地道:“奇怪,她带走尸体干吗?”李盈道:“不管怎样,我要找回爹爹的尸骨。要不是怕你们担心,我就直接去找了。”艾特古丽道:“也好,那你吃饭后,快去找吧。”

二十四

在大山里的一座寺庙里,宁亲公主看着慢慢苏醒过来的李光弼道:“真是吓死我了,你总算醒了。”李光弼吃惊地道:“怎么是你?”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又道:“我怎么在这儿?”宁亲公主道:“你被射成了重伤,李辅国以为你死了,便只是将太上皇和皇帝带了回去。我见他们撤走,就在那里安葬了我爹、赵莉和张茜,随后带你带此。”

李光弼的脑海里闪现出逃走的场面,疑惑地道:“你爹?”宁亲公主道:“对,就是我爹。”又看着李光弼,观察着他的反应道:“其实我早该告诉你,我是陈玄礼的亲女儿。”李光弼脑海里闪现出凉州的一幕,便点了点头,诚挚地道:“谢谢你救我,没想到我还能活。”宁亲公主道:“已经快半月了,好吓人啊!这些天,我一直照顾在你身边。”

李光弼忽然想到她说的话,猛地一惊道:“这么说陈将军他……”宁亲公主流着泪道:“他被乱箭射死了。”李光弼自责地道:“都是因为我。”宁亲公主道:“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只能算在李辅国身上。”李光弼道:“是啊!李辅国恶贯满盈,早知如此当年就该杀了他。”宁亲公主道:“当年?”李光弼道:“对,当年他叫李护国!”

二十五

这天夜晚,李辅国走出宫殿走在宫外,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将代宗取而代之。忽然,面前闪出两个年轻的蒙面人,因为出现得突然,把他吓了一跳。又见他们都拔出了闪着寒光的宝剑,猛地一惊后退着道:“什么人?”两个蒙面人道:“报仇的人!”说着,两个蒙面人一起将李辅国刺死。

这时,不远处有几个士兵发现,大喊道“什么人?”便追赶过来。这两个蒙面人立刻逃走,那几个士兵追来一看,见地上死的是李辅国,对望一眼,一个道:“看来这奸贼终于遭报应了。”另一个道:“既这样,我们别张扬,他们肯定是寻仇的。”此时那两个蒙面人已跑到一处墙边,忽然又出现一个蒙面人道:“你们快逃,我来掩护。”

两个蒙面人道:“不,我们都是为父报仇,有难共当!”这一说话,那边过来了几个巡逻的人,一起喊道:“什么人?”三个蒙面人不愿枉杀无辜,便飞身跃出墙外。不料外面正有几个巡逻的士兵,一起围攻他们。三个蒙面人不得已,便将几个巡逻兵杀掉,向外逃去。逃不多远,又遇到巡逻的,不得已再次杀掉,飞身逃出墙外。

二十六

在风光秀美的大峡谷中,杜甫坐在船上自言自语道:“真是好消息啊,官军终于收复了河南河北。”因心情极好,便吟出了脍炙人口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大历四年,五十八岁的杜甫于正月经岳州至衡州,游南岳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宿于青草湖,又宿于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泝流而上,到二月初抵凿石浦。又过津口,次空灵岸。三月抵潭州。先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于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阳)。

不料,衡州刺史韦之晋任潭州刺史,杜甫又奔潭州,希望在他手下谋一份差事。但韦之晋忽然病卒。当时苏涣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涣诵诗,大赏异之,遂订交焉。到了大历五年,杜甫于正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见高适,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瑀及敬超先。到了暮春,逢李龟年。四月,避乱入衡州。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杜甫而还。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

二十七

在寺庙里,李光弼看着妙善道:“师父,我这一生与您有缘,谢谢您救我。”妙善道:“其实你是与佛有缘的,你能劫后重生,是因你捐善款给莫高窟,佛菩萨在保佑你啊!”李光弼道:“师父,经历了人间的许多劫难,我想出家。”妙善看了宁亲公主一眼道:“可你妻子在等你,连宁亲公主也在等你?”李光弼道:“相信她们在经历了人间的一切后,也看开了。”宁亲公主道:“一切无常,是该到找归宿的时候了。光弼,你随师父好好修行,不远处有个尼姑庵,那里是我的安身之处。”

李光弼道:“好!”又看着妙善道:“请师父赐我法名,为弟子剃度受戒?”妙善想了想道:“你这一辈,应该是‘觉’字辈,就叫觉远如何?”李光弼立刻跪倒道:“多谢师父!”宁亲公主也立刻跪倒道:“师父,那弟子的法名呢?”妙善道:“就叫觉慧吧!”宁亲公主道:“多谢师父!”妙善道:“来,到佛像前受比丘和比丘尼戒。”

二十八

郭子仪在郊外看着李盈、赵仇道:“如今大仇已经报了,你俩有什么打算?”李盈道:“我家祖辈都走丝路,爹爹的愿望就是希望丝路畅通,我想走海上丝路。”郭子仪道:“有志气!”又看着赵仇问:“你呢?”赵仇道:“大仇已报,我想把烧酒坊继续做下去。”郭子仪道:“那我们分手吧。”说完飞身上骑马,催马扬鞭而去。李盈、赵仇也各自催马,向着不同方向去了。

代宗时,郭子仪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从此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二十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威望。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据说,李光弼在出家后不久,因顿悟而突然圆寂。而在他圆寂不久,宁亲公主也突然坐化。

二十九

在大明宫里,众臣奏事后,王维出班道:“陛下,臣年事已高,不能再为陛下继续分忧,请允许臣告老还乡。”唐代宗道:“好,中午为你送行!”到了中午,果然代宗举行盛大的宴会,众官员都敬佩王维的官品。王维辞官之后,终日在家里持斋念佛,非常虔诚。公元761年,无疾而终。据说,在他坐化的那天,周围的邻居都闻到了来自天际的香味。

七十一岁高龄的高力士来到巫州,这个从来与诗无缘的人竟然触景生情,吟出了《感巫州荠菜》: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此诗毫无文采,常人写出来,定会遭人笑话,但已是七十一岁高龄的高力士在流放途中作此绝句,却句句都透着凄凉劲和忠诚味儿,让人读着心里不是滋味。据《新唐书本传》:力士行前曰:臣当死已久,天子哀怜至今。愿一见陛下颜色,死不恨。李辅国不许。遂开始了他那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旅程。借物明志,表现了纵有沧桑巨变,而不改本色的高尚操守。后人亦有诗云:

列戟依稀旧闬闳,中涓声势傲公卿。

殿头雅有天人望,乡曲犹传骠骑名。

何处珍楼还突兀,于今香树几枯荣。

野花开遍闲朱紫,不及巫州荠菜生。

荠是野菜,南方人喜欢用它包馄饨吃。在开元盛世,吃野菜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穷人吃它是为了果腹,富人吃它是为了换口味。在富者云集的长安城内,荠菜论斤卖,而在人少地广地农村遍地都有,需者自掘。高力士在诗中自喻为荠,相当贴切:他在长安很高贵,而在流放地巫州却无人理睬,即便如此,他的忠心却有如荠菜那样“气味终不改”。他的心时时向着玄宗、肃宗和大唐的天下。

一位高龄老人看见他问:“你是高力士吗?”高力士打量着老人道:“请问你是……”老人道:“看来你已认不出我,但我却认得你。我啊,就是当年冒你名抚养紫烟长大的许文思啊!”高力士倍感交集:“哎哟,几十年未见,你怎么到这里了?”许文思道:“自你女儿紫烟死后,女婿李白也就不见了。我离家来到巫州,靠侄女的操劳生活。”

在这一刻,高力士脑海里闪出为李白脱靴的一幕,便喃喃地道:“怎么是他?”接着又闪现出跟他对立,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联合杨贵妃及朝臣排挤李白的一幕幕场景,不由顿足捶胸道:“哎哟,万没想到,我排挤的竟然是我女婿。”许文思叹着气道:“起先,紫烟想把你在朝为官的事告诉他,但我怕他会波及紫烟,就没让她说真相,看来我错了。”

高力士道:“告诉我,紫烟是什么时候死的?”许文思道:“还在他没被供奉翰林前,因为一场病而死。当时他桀骜不驯,但又生活艰难。”高力士叹着气道:“真没想到,命运竟然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不久,第五琦与高力士在夷州萍水相逢,两人饮酒,高力士回顾往事,无限伤感,即席赋诗道:“烟薰眼落膜,瘴染面朱虞。”又对左右道:“宰相犹如此,余何以堪!”左右听了,无不涕泗交流。

高力士的死相当悲壮,据说高力士遇赦还至郎州时闻听上皇驾崩,号啕大哭,呕血而卒。在民间传说里,更加绘声绘色,说高力士听到李隆基死亡的消息恸哭不已,竟然绝食七天,呕血而亡。他的功远大于过,况且就冲着他对李隆基的一片忠心,就足以推翻太监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面具化形象。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指出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是摒弃了传统偏见的中允不二的傥论。

三十

艾特古丽见李盈回来,忙迎上前道:“孩子,有你爹的消息吗?”李盈道:“还没有。据说连宁亲公主也下落不明。”王淑娟道:“吐蕃已打过来了,你怎么还想走丝路?”李盈道:“爹爹探明了海上丝路,我就走海上丝路!”艾特古丽道:“你出海不想与萨利赫结伴吗?”

李盈道:“老太爷与大食使节赛义德结伴,爷爷与他的儿子苏莱曼结伴,爹爹与他的孙子萨费尔结伴,我就更应该和他的曾孙子萨利赫结伴了。”艾特古丽高兴地道:“好!”说着站了起来,忽然栽倒。李盈扶起她时,她已经没气了。李盈安葬了母亲,亲自找到表弟萨利赫,商量一起走海上丝路。

海上丝路也是陶瓷之路,它是我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海上丝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在陆上丝路前,已有了海上丝路,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路是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起,中国与马来半岛就有接触,尤其是唐代,来往更密切,作为贸易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海上丝路。

丝绸之路,是我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非只有一条路。除陆上交通外,还有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这就是海上丝路。李盈找到萨利赫,两人就像先辈们一样,结伴前往西方国家。他们雇佣了大船和许多伙计,带着丝绸和茶叶到了大食。不少百姓看到他们后,纷纷道:“海上丝路终于通畅了!”隐约间,似乎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曲歌声:

漫漫人生路啊,

雨后有彩虹。

趟过黄河越沙漠,

处处遇险情。

不怕路坎坷,

就怕狼烟卷征尘。

无论战火烧多久,

爱心拂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