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下册)
2960500000050

第50章 黑事泛滥(3)

歧王道:“说的是啊!这种局面真令人忧心。我看这李白,虽然老是跟李林甫斗嘴,但却奈何不了人家,这样下去,李林甫的私党就该联合对付他了。”宁王道:“我也有同感。陛下每有宴请或郊游,他必为侍从。显然是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以盛况向后人夸示。但是,这种宠信,必会使同僚艳羡,也会生出嫉恨之心。”

三十一

在长安梅妃宫里,蓉蓉看着发呆的梅妃道:“娘娘,您在想什么?”梅妃猛地怔了一下道:“哦,没想什么。哎,蓉蓉,陛下已到洛阳很久,该回来了吧?”蓉蓉道:“奴婢这就去打听。”梅妃道:“去吧。顺便打听一下,杨玉环的近况如何。”蓉蓉会意地笑道:“好的。奴婢很快就回来。”

在李光弼家里,王淑娟听完李光弼讲的情况,吃惊地看着李光弼道:“这么说李林甫已经有野心了?”李光弼点着头道:“是啊!本来他就有二十五子,二十五婿,全国又遍设党羽,形成一张巨网,若是他再跟大食联合,江山岂不岌岌可危?”王淑娟道:“确实危险!”李光弼道:“看来,这事必须要让父皇心里有数。”王淑娟道:“他何时回来?”

李光弼道:“他是为了给我多留点时间,让我在长安秘查李林甫。但李林甫的烧酒坊已毁,钱票又寄存在秘密所在,也许只有他知道地方。李林甫虽不在,但府内戒备森严,高手众多,就是苍蝇也飞不进去。估计,父皇很快就会回来。”王淑娟道:“不管怎样,你先让你父皇提防。”李光弼道:“父皇是驭人高手,恐怕早有对策。”

三十二

夜晚,在洛阳御书房里,李隆基见高力士有些困倦,便笑着道:“怎么?这些天累了?”高力士忙道:“不不,陪伴陛下不累。”李隆基笑道:“什么不累?最近啊,朕看你跟李白老在较量,能不累吗?”高力士道:“是啊,看来什么都逃不出您的眼睛。”李隆基道:“去吧,先休息。”高力士走后,李隆基便接着看李白写的墓铭:

洒扫松月,载扬仙风,篆石颂德,与兹山不朽。其词曰:贤哉仙士,六十而化。光光紫阳,善与时而为龙蛇。固亦以生死为昼夜,有力者挈之而趋。劫运颓落,终归於无。惟元神不灭,湛然清都。延陵既殁,仲尼呜呼。青青松柏,离离山隅。篆石颂德,名扬八区……

过了一会,高力士又进来道:“陛下,夜已经深了。”李隆基纳闷地道:“你没休息啊?”高力士道:“您都没休息,老奴哪敢?”李隆基道:“你呀,今晚是朕允许你休息的。”高力士道:“哪也不行。老奴是伺候您的,您不休息,老奴就不能休息。”李隆基笑道:“看来你对朕最忠。现在休息,明天还要返回长安。”

三十三

夜晚,李光弼正准备睡觉,忽然冬梅慌慌张张地进来道:“大人,刘璞等人莫名其妙地被人杀死在院中。”李光弼大惊,立刻跑出门去,只见刘璞及他从安西逃出的弟兄全部被杀,这时许杰、戴楚、马兖、童蒙等高手跑来道:“怎么回事?”李光弼点着头道:“看来,李林甫的党羽实在太多了,刘璞等人一死,证据全无。”

许杰道:“真可怕!他们什么时候进入院内,我们竟然没有一点察觉。”李光弼也感到了恐怖,自己倒不怕谁来行刺,可毕竟还有母亲、妻子和孩子,便道:“现在我们也要进入戒备状态。”许杰道:“放心,由我们十二兄弟轮流值班,确保安全!”李光弼道:“光这样还不行。我料,这定是从安西追来的人还没出城。传我指令,四门紧闭,来个打草惊蛇!”

李护国跑进李林甫府第道:“舅妈,安西来了舅舅的三十个心腹,说他们追捕要犯到此,听说要犯投到李光弼麾下,便进李光弼家杀了要犯,逃到这里。”屠诚道:“让他们藏下,别让出门。”李护国道:“如果李光弼来搜查呢?”屠诚冷笑道:“哼!除了陛下,谁能进来?就是王爷进府,也需打个招呼。过两天,你舅舅该回来了,那时自会将他们送出长安。”

三十四

清晨,在李光弼家里,许杰等人进来道:“大哥,我们已在四门把守,并安排人在各处搜查,没见可疑人出现。”李光弼道:“这只是造成风声鹤唳的紧张局面,他们怎么敢到城门去?我料他们定在李林甫府中。”许杰道:“那我们去搜!”李光弼摇着头道:“没有陛下旨意,谁也不能进去。严把城门,等陛下回来下旨,就可抓到最有利的证据。”

王淑娟道:“好!有了证据,就可一举扳倒李林甫!”李光弼摇着头道:“没那么简单。我发现,父皇对李林甫是既仰仗又忌惮。不过,只要能抓到李林甫的把柄,起码可以让这个奸贼胆战心惊,不敢飞扬跋扈。”王淑娟道:“不,这和一个官员的黑事不同。这奸贼图谋大唐江山,你父皇没抓到证据则已,一旦抓到,必会铲除!”

三十五

黄昏时分,蓉蓉打听到了消息,高兴地回来对梅妃道:“娘娘,陛下回来了,据说他还带来了闻名于世的大诗人李白。”梅妃猛地一愣道:“李白!他入仕了?”蓉蓉点着头道:“是的。据说在东都洛阳,陛下进出都带着他。”梅妃道:“不是外界说,李白桀骜不驯,不愿入仕吗?”

李林甫回到府中,屠诚一看忙道:“你总算回来了,真是急死人了。”李林甫的心忽然慌了起来,看着屠诚道:“莫非出什么事了?”屠诚道:“大人进长安时,可有何发现?”李林甫道:“城门紧闭,说是李光弼拿出尚方宝剑下的令。”屠诚不无惊恐地道:“是啊,所以情势很危急,就等着你回来。”李林甫问:“怎么回事?”

屠诚简单说了情况,李林甫吃惊地道:“他们在哪?”屠诚道:“正躲在府中。”李林甫道:“李光弼没来?”屠诚道:“没有陛下旨意,他哪敢进来?”李林甫道:“可陛下已回来了,可能马上就会搜查。”屠诚道:“那怎么办?”李林甫道:“看来,要逃走已不可能,你去叫来他们!”

三十六

在兴庆宫内,李隆基听完李光弼所讲的一切,吃惊地看着李光弼道:“这么说李林甫真有了野心?”李光弼道:“是的。要是黑事,可以查清他的事实再办。可是,一个人若有野心,就不能拖延。如今,他不仅在全国各地遍设党羽,甚至连安西那边也已结党营私,网络了一大批人。”李隆基道:“有证据吗?”

李光弼道:“有个叫刘璞的副将,因大胆反对李林甫死党的结党营私,结果被抓了起来要杀。幸好,刘璞也有一些弟兄,就被他们救了出来。他们骑马一路急逃,回到了大唐。正巧,儿臣在回长安时遇见他们,就顺道带了回来,以便作为证据,没想到却在前天晚上被杀了。”李隆基惊骇异常:“谁干的?”

李光弼道:“不用说,必是从安西追来的人。”李隆基道:“抓到他们,就是最有力的证据。”李光弼道:“儿臣已下令紧闭四门,所以您回来时,城门是封闭的。”李隆基道:“这么说,他们并未逃出?”李光弼道:“儿臣推测,他们定然躲在李林甫府中。”李隆基道:“为何不搜?”李光弼道:“没有父皇旨意。”李隆基道:“拿朕的金牌去搜,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三十七

夜晚,在王维家里,长安县令看着王维道:“大人,您说我该咋办?长安又出了件大事,不知该不该上报?”王维道:“什么事?你先说清。”长安县令道:“您知道,前段时间长安的酿酒坊着火,李光弼大人家进去了刺客,陛下令李林甫彻查,李林甫就责令下官尽快查清真相。但下官清楚,铁要铁打,贼要贼捉,下官虽然心里清楚,但是没法查啊!”

王维道:“你一个小小的县令,怎么查这种案子?其实大家都清楚,但就是不敢挑破而已。”长安县令道:“那您说,我该咋办?”王维道:“这事别急。要破此案,必须借助李光弼大人。哎,听你的口气,好像是又发生了大案?”县令道:“不瞒王大人,长安外修了三座桥,都是李林甫的亲戚干的,可有两座桥先后坍塌,而另一座桥也已裂缝。”

王维道:“伤人没有?”县令道:“九人当场死了,十七人受伤。”王维道:“这是糊弄人的工程,应该上报!”县令道:“可此事上报,必然牵扯到李林甫。得罪了他,还有好吗?”王维道:“可你隐而不报,陛下知道后连命都没有!”县令道:“哎呀大人,你得救我啊!纵火案和行刺案,下官确实没法破获,而桥梁坍塌案,更是显得棘手。”

王维道:“前两个案子,你只要尽力就行。而桥梁坍塌案,不只长安有,全国各地到处都有。类似的事情,每个地方都频频发生。你可以装糊涂汇报,陛下必会问是何人所建,你实说就行。”县令道:“可这样一来,真的就得罪了李林甫?”王维道:“难道你还想让李林甫保你?这种事情发生也是好事,起码早一点暴露,可以早一点解决问题。”县令道:“反正怎么都是死,豁出来了!”

三十八

夜晚,李光弼带着兵马来到李林甫府门口,门口守卫立刻阻拦住道:“这是宰相李大人的府第,不准随便进入!”李光弼拿出金牌道:“奉陛下旨意搜查案犯,凡阻拦者,格杀勿论!”守卫立刻跪倒道:大人请进!“李光弼对士兵道:“包围起来!”又对许杰等人道:“跟我去搜查!”许杰等人跟着李光弼直接进了大门,向里走去。

忽然,不少高手拿着不同兵器挡在前边道:“什么人敢闯宰相府?”李光弼举起金牌道:“奉陛下旨意,前来搜查案犯!”众高手道:“我等是宰相府的护卫,没有宰相指令,谁也不准进去!”李光弼大怒道:“大胆!陛下有旨:‘见金牌如同见朕,凡挡道者,格杀勿论!’你们长着几颗脑袋,难道想死?”

众高手立刻跪倒,这时李林甫走了出来道:“何人大胆,竟敢闯我宰相府?”说着话,已快步来到了院中。李光弼道:“李大人,是我!”李林甫看着李光弼道:“哦,监护大人!你不好好料理你的丝路,带兵前来何事?”李光弼道:“宰相大人!有一伙人杀了从安西来的将士,特来搜查!”李林甫道:“这个府第,除了陛下可以进入,连王爷都需通报,难道大人不知?”

李光弼道:“当然知道!”李林甫怒道:“既然知道,那你带着兵马围府,还要私自搜查,就不怕陛下治罪?”李光弼举起金牌道:“李大人,你看这是什么?”李林甫大惊失色道:“金牌?!”李光弼道:“对!陛下有旨:凡当道者,格杀勿论!”李林甫道:“这么说,大人怀疑我藏有案犯?”李光弼道:“不,是断定!李大人若想证明清白,只有让我搜过了,自会有交代。”

李林甫道:“那就搜吧。”李光弼下令道:“搜!”过了一会,许杰等人搜查后纷纷过来,先后汇报道:“大人,全部搜过,没有见到疑犯。”李光弼转过身去,见李林甫很是得意,便道:“既然没有,那我回去交旨。”李林甫得意地道:“监护大人,既然我是清白的,希望不要再生事端。”李光弼道:“放心,我自会如实去报。”李林甫冷冷地道:“不送!”

三十九

夜晚,李光弼赶到兴庆宫里汇报道:“父皇,李林甫做了手脚,没有搜到。”李隆基惊道:“哎呀,这样李林甫就该不满了。”李光弼道:“父皇别怕!儿臣认为,应先削弱他的权力。不然养虎为患,将来就难以控制局面了。”李隆基自负地道:“安西还有朕的假子高仙芝,那是一个正直的将领。至于内政,朕会制衡的。哎,目前丝路如何?”李光弼叹着气道:“葱岭以西还在打仗。”

在李光弼走后,屠诚松了一口气,庆幸地道:“哎呀,男人就是男人。要不是你果断行事,搜查出来就全完了。”李林甫道:“饶是这样,陛下还在疑心。不过,疑心归疑心,只要没证据,他就不能把我像处置姜皎那样任意宰割。”屠诚道:“可惜的是,他们都对你非常忠心,却这样死了。”李林甫道:“他们嘛,既然对我忠诚,难道就不该为我献身?”

四十

清晨,在大明宫里,王维出班道:“陛下,昨晚长安县令来报,说长安外的三座大桥有两座坍塌,一座裂缝。”李隆基震惊地道:“才建了不到两年,怎么能坍塌?县令何在?”王维道:“正在殿外。”李隆基道:“传!”长安县令进来,跪倒山呼万岁后,李隆基道:“你说桥梁坍塌是怎么回事?”长安县令说了桥梁坍塌砸死砸伤人的事,李隆基惊道:“这么说建材有问题?”

县令道:“是的,承建者为了挣到满意的钱,用了最低质的材料。”李隆基勃然大怒道:“混蛋!桥是百年大计,事关人畜生命,竟敢如此?这和草菅人命有何不同?快说!谁建的桥?”王维道:“陛下!此类事情全国都有,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朝廷将款按计划下拨,可一层层到了地方后,原有的钱就剩了不到十分之三,十分之七就到了层层剥皮的贪官手里。承建者拿不到十分之三的钱干活,为了能赚钱,只有偷工减料。”

李隆基愤愤地道:“简直胡闹!如此来做,怎么能验收过去?”王维道:“验收者受贿后,就睁一眼闭一眼。这种状况大家心照不宣,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忽然有个大臣进来道:“陛下!洛阳地震,去年修建的房屋坍塌。”李隆基更惊:“莫非最早的房屋也毁了?”大臣纳闷地道:“奇怪的是,以前的房屋完好无损。”李隆基道:“为何最早的没倒,而新建的却倒了?”

王维道:“陛下!在以前,正赶上全国性反黑,官员怕丢命,所有建设都按正规的步骤去做。可现在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少官员说:千里路上做官,为的是吃穿。不想贪、不会贪、没有贪的官员是傻子。所以百姓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李隆基看着李光弼,点着头道:“明白了。看来现在黑事更多,难怪李白说黑事不仅多不胜数,而且令人瞠目结舌。”又看着李白道:“李白!你说此事咋办?”

李白道:“有了病就要治,不治就会死人。既然贪官拿老百姓的生命不当回事,那就查出一个杀一个。不然大唐过不了多久,就会到了无官不贪的程度。到那时,如同病入膏肓,只有一死。”王维道:“陛下,臣认为正当如此。”李隆基看着李光弼道:“你认为怎样?”李光弼道:“臣认为有理。不过久旱之苗不宜急灌水,久病之人不宜下猛药。如今的贪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贪贿数目越来越大。不杀,不足以震慑贪官,也难以向百姓交代;若查出一个查一个,虽还没到人人皆贪的程度,但会造成动荡。”

李隆基道:“那你的意思是……”李光弼道:“公道地来讲,以前的反黑是比较成功的,也拯救了不少贪官。可为何到了现在,贪官却越来越多。原因之一,就是反黑的成果没有人去巩固,没有作到出现一个贪官,就及时地杀掉一个贪官。那些‘重新做人’的官员,本来想做清官,可一看缺少监督,更缺少对贪官加重处罚的实证,所以黑事逐渐增多,以至人人仿效。”李隆基道:“你是说,再来一次上报家产?”

李光弼道:“官员已经学猾,别说上报家产,就是查抄也查不出罪证。贪除了占有家具器具,财产却变成了钱票,而钱票不写名字。有的贪官为防出事,据说已将钱存到吐蕃、西域、大食等国。这样一来,送礼只是送钱票,要是贪官不上报,真还难查。”李隆基道:“应该怎样?”李光弼道:“贪官为了保官升官,还要逐层送礼。抓住一个,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查一大片。依臣之见,就从桥梁和房屋的坍塌和倒塌入手,先查出一批贪官。”

李白道:“陛下!要查就在全国反黑,揪出所有的贪官!”李光弼道:“若是大范围彻查,贪官必会结成同盟对付朝廷。一旦被阴谋家利用,朝廷堪危,社稷有险。关键是为官者狡猾,从百姓身上搜刮的全缺少证据;而官送官的钱票只要没证据,就无法惩处。臣认为,既然糊弄人的工程越来越多,就从工程程序下手,揪出贪官!”李隆基喜道:“关于桥梁坍塌和洛阳房屋倒塌,交由你查。至于全国的此类案件由李林甫总领,由州府去查。查清原因和人头,朕必让黑心人咎由自取!”

四十一

在李光弼家里,艾特古丽忧虑地道:“哎呀,昨晚光弼带兵去宰相府搜查,却没搜到案犯。这样一来,会不会与李林甫公开对立了?”王淑娟其实也很担忧,但却宽慰道:“光弼长大了,肯定会加以防范。”赵莉道:“说得对。光弼是三品大员,又兼有父皇暗中保护,谁能轻易害他?”

在赵刚家里,李侠在做家务,忽见赵刚笑着回来,忙迎上前道:“看你的神情,好像有什么好事?”赵刚道:“是好事。”李侠放下手头的活道:“哦,什么好事?”赵刚道:“长安的酿酒坊一毁,加上我们换了个枸杞酒的名字,酒销得很快。商人说,香山红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