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绸之路(上册)
2960400000092

第92章 张说罢官(2)

李隆基道:“朕闻李林甫一向忧国忧民,堪称百官楷模,即日起可升李林甫为黄门侍郎,众臣以为如何?”张说道:“陛下,千万不可!臣荐张九龄,他是称职的黄门侍郎。此人是韶州曲江人,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举止优雅、风度不凡。李林甫善玩权谋,万不可被他的假象所蒙蔽。”

李隆基大怒道:“你是说朕有眼无珠,没有慧眼?”张说忙道:“非也。李林甫原为吏部侍郎,奸佞狡诈,他与众宦官、妃嫔交情深厚,故而对您的举动全都知道。他每次说话都顺您心意奏旨,故而获您赏识,其实他早就掌握了您的心意动态。您的身边唯武妃最得宠,其子李清也受您宠爱,李林甫诌附武妃,武妃自然会说好话。”

李隆基拍案而起道:“一派胡言!”张说道:“李林甫诌附武妃,就是为了青云之上。”李隆基道:“胡说!不许女子干政,怎么会影响朕的决定?”张说道:“陛下虽是一代明君,但武妃极不简单。她帮李林甫,是希望多一些党羽废掉太子!”李隆基道:“胡说!难道朕没长脑子?朕以为你是奇才,可你连李静忠都找不出来,有什么能耐?”

张说道:“陛下!如果给臣一个月时间,一定可以在长安抓住他。”李隆基道:“胡说!前不久你不就说他在长安吗?还说就在王公大臣家里。你问众臣,谁不对你的猜疑不满?就是朕借给你的汤贵、李明,都认为你徒有虚名!”张说大惊道:“他们说了什么?”李隆基道:“他们说你很圆滑,名不副实。”张说后悔逞一时之快,忙道:“臣知错了,立刻去抓人。”

李隆基愤愤地道:“抓谁呀?你以为你怀疑到谁,谁就是李静忠?看来,你已不适合在朝堂供职,现贬你为岳州刺史。即刻起身,如果耽误行程,定斩不饶!”张说道:“谢陛下!”跪倒谢恩后,转身要走,却又转身道:“陛下,臣说找不到李静忠是计策,目的是让李静忠放松警惕,从而在街上抓他,可现在就无望抓到他了。”

李隆基道:“既是计策,为何不对朕提前言明?你滚!”张说立刻转身,用目光向宁王、歧王求救,可是二王却装聋作哑,便再次跪倒道:“谢恩!”张说步履蹒跚地出去后,李隆基愤愤地道:“宋璟听旨!”宋璟跪倒道:“臣接旨!”李隆基道:“令你从速前往河西,代朕慰问边关将士。高仙芝战绩卓著,可调往安西,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副职。”

散朝后,李林甫来见武妃道:“多谢娘娘美言!要不是娘娘美言,林甫不知何日才有出头之日。”武妃道:“谢倒不必,只是你不要忘了你的承诺。”李林甫道:“吃水不忘挖井人,臣怎么会忘记呢?再说,臣如果能把您的儿子李清谋到太子位,对臣也有好处。如今,张说被贬,宋璟真按我们的打算派了出去,只要他一死,臣的相位就不会太远了!”

王淑娟感到,自郭子仪留下后,尤其是请了武超群以来,钱万贯的学习劲头就没有以前浓了,于是对钱万贯和郭子仪道:“你们两兄弟,最近只是贪恋武艺,却放松了功课,很不好。”钱万贯道:“妈妈,邬先生安排的功课,我们早都会背了啊!”王淑娟摇着头道:“不,仅仅会背还不行,你们可知道老子的基本情况吗?”

钱万贯道:“当然知道啊!老子即是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人。他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共计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与孔子同时,长孔子二十余岁。”王淑娟又望着郭子仪问:“子仪,你呢?”

郭子仪道:“舅妈,这些我也是知道的。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人们称为老子。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到了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或称《老子》、或说是《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钱万贯也不示弱,立刻抢过话道:“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来西行至盩厔,观此处依山傍水、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篓修行说经。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这时,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毛重利进来,跪倒在王淑娟面前哭道:“嫂子!我真没用,请嫂子处置。嫂子要是不处罚,小弟就自我处罚,反正小弟对不起你。”王淑娟大惊道:“好端端的,为何要说莫名其妙的话?”毛重利依旧大哭着道:“正像钱丰哥一样,小弟的货物全部被土匪抢去了。幸亏小弟跑得快,要不然连命都没了。你说,小弟难道不该死吗?”

王淑娟放宽了心道:“原来如此。只要人没出意外,这是小事,快起来。”毛重利哭道:“不,这不是小事,小弟把多少嫂子的财产全都弄没了,对不起你和侄儿呀。”王淑娟道“快别这样说,你能活着回来,这就是好造化,哪像你钱丰哥,把命都送了,只要人活着,这就是福。”毛重利哭道,“话是这么说,可您的财产都是一代代祖先用生命换来的。我真没用,真是没用啊!”说完,竟然捶打起自己的胸膛。

王淑娟忙道:“兄弟起来,这不怪你。不就是损失了点钱财,没什么。”毛重利一听这话,站了起来擦掉眼泪道:“嫂子真的不怪我?”王淑娟道:“与生命比起来,财产什么都算不上!那几年天下灾民众多,我们救济灾民的钱粮还少吗?权当是救济了灾民,吃亏是福,没什么了不起!”毛重利道:“嫂子真是好人,小弟把那么多财产都弄没了,很对不起您!以后小弟就是您最忠实的奴仆,就是您赶我走,我也不走,这一辈子只为您效劳。”

十一

几天后,毛重利到长安街组织货源,赵博实听了他讲的“遭遇”,感叹道:“哎呀,你真是好造化!”毛重利像是不堪回首往事,点着头道:“简直是九死一生!”郑潜道:“不是说,朝廷把丝路疏通了吗?”毛重利道:“通是通了,但土匪太多,防不胜防!”魏克孝道:“要是这样,你可要小心。”毛重利道:“走丝路的商人,哪个不是小心翼翼的!”

李华茂道:“既如此,天下可做的生意很多,为何还要走丝路?”毛重利道:“瞧你说的,有风险就躲,还算男人么?不错,我是失败了,但我不甘心!我的钱是嫂子给的,结果让我弄没了。作为男人,我必须要把损失赚回来。”戴永定道:“这么说这次的购货钱还是你嫂子的?”毛重利道:“是的,我要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魏克孝道:“像个真男人,有骨气!”

在沙坡头茶房庙里,月月服下了张德江煎的草药,张德江看着常顺道:“她是精神上受到了刺激,要恢复正常,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有耐心吗?”常顺道:“多长时间我都陪伴她。”妙善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张德江道:“可要使她尽快恢复正常,还需香山上的一味中药材,你能去采吗?”常顺道:“师父请说,是什么药,我立刻去采。”

十二

张说被贬后,李隆基冷静地一想,觉得张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可是,皇上最重尊严,错了也不能承认。如今张说被贬,宋璟又去边塞,猛觉得耳边清净,但清净的同时又感到不对,因此来到宁王府。李隆基道:“皇兄,朕好羡慕你的生活!当年你让太子给我,现在朕才知道,这个皇上不好当啊!如今张说被贬,宋璟又去边塞,你看何人可以为相?”

宁王抬头看了一眼李隆基,试探道:“不知陛下以为李林甫如何?”李隆基轻轻地摇着头道:“曾有大臣奏言,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朕吃不透他。”宁王道:“既如此为何要贬张说?”李隆基道:“朕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岂容他在朝堂上直指朕的过失?不过朕已看出,确实有一些结党营私的人在私下蠢蠢欲动。朕贬他,既是自我保护,也是保护他。”

宁王纳闷地道:“臣子都在保护您,还用自我保护吗?”李隆基笑道:“这你不明白了吧?别看朕坐于朝堂威风凛凛,其实高处不胜寒!有些人说得好听,但未必不在算计你。像张说这样的宰相,真的应了‘文死谏,武死战’那句话。朕处在高位,不知道该信任谁,不该信任谁。”宁王试探道:“这么说,陛下连皇兄也不信任?”

李隆基笑道:“如果不信任,朕能对你吐露真言吗?你能把太子之位让于朕,足见你的胸襟。你是朕的亲人,朕只要有空,不是到你这里,就是去太真观。朕的这种行动,足以说明一切。”宁王感动地道:“其实李林甫也巴结我,但我心里有账。有句话道:金银能看透,唯独肉疙瘩看不透。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呐!像姚崇、张说这样敢于直谏的大臣,真是太少了。”

李隆基道:“是啊!所以张说在朝,不圆滑不行,圆滑就成了把柄。稍一坚持立场原则,就变成了众人仇视的对象。朕借机贬掉张说,是看何人在私下蠢蠢欲动。朕贬张说,除了维护皇家的尊严,也还有保护他、观察他人的目的。以后有机会,还是要用张说的。”宁王佩服地道:“哎呀,陛下的用人之道太高明了,只是没有宰相,似乎不妥当吧?”

李隆基道:“朕已有人选。”宁王猛地一愣道:“能透漏一下吗?”李隆基道:“张嘉贞如何?”宁王摇着头反问:“陛下觉得苏颋如何?”李隆基也是猛地一愣:“苏颋?”宁王道:“此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人。弱冠敏悟,举进士第,调乌程尉。在武后朝,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胄曹参军,迁监察御史,转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在景云年间,袭封许国公,转中书侍郎。到了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

李隆基轻轻点着头道:“这些朕都知道。他与张说均以文章显赫于世,称望略等,时号‘燕许大手笔’。其诗风骨力高峻,韵味深醇,情景声华俱佳。看来,该我大唐中兴啊,这两人都堪称栋梁之材。”宁王小心谨慎地问:“想斗胆再问一句,陛下说两个侍卫说张说圆滑,还说什么了?”李隆基一愣,反问道:“怎么问起这个?”

宁王犹豫着道:“不瞒陛下说,张说怀疑过我的管家,我很生气。难道我就真的瞎了双眼,满头糨糊,分不出好人坏人?要是我的管家是李静忠,我肯定会献出,听候陛下发落。”李隆基忙道:“言重了,其实李静忠是高力士的干儿子,他早对朕说过。高力士对朕很忠心,假如你的管家就是李静忠,他早对朕说了。”宁王更加感动地道:“多谢陛下信任!”李隆基走后,宁王忽然意识到了自己不仅被无形的李林甫控制,也让虚荣心牵制着行走。

十三

张说被贬后,一路上心情并不畅快。赵义虽然没有文化,但看事明白,不断地劝说他。不过他觉得自己有此厄运,是没有把握皇帝的心理。自己能有个前程,说来还真意外。这并非是坏事,可以找机会见见张说的妻儿。毕竟自己是杨闼,既然冒他的名,就该掩饰,不要给张说的妻儿带去悲痛。生活中的有些事,如果不知道,反倒能让人幸福起来。

不过要见他们,还真紧张。尤其是想到以张说的名义与他们生活,就有一种霸占人妻的意味。然而想到事已至此,如果告诉他们真相,他们是知道真相了,但一家人的悲痛在所难免,或许泉下的张说也不希望他说出真相。只要能给他们母子幸福,想必老天爷就不会谴责了。张说带着赵义站在岳州山城,看着远处情不自禁地吟道:

山城丰日暇,闭户见天心。

东旷迎朝色,西楼引夕阴。

书观千载近,学静二毛深。

忽有南风至,吹君堂上琴。

这时有人赞道:“好诗!”张说转身一看,惊喜地道:“是广平公宋大夫?”宋大夫笑道:“正是在下。”又作礼道:“参见大人!”张说道:“别客气!而今我已遭到贬官。”宋大夫道:“遭贬怕什么?依我看,不日你就得回朝。”张说把头一偏,想听他的高见:“何以见得?”宋大夫神秘地道:“这是陛下的高明之处,难道兄台真不明白?”

在张说与宋大夫相谈之时,毛重利与众伙计正带着货物行走在盘旋的山路上。毛重利好生得意,幻想着怎么赢得王淑娟的那颗心,他觉得君临天下的日子,应该不远了!此时,在香山采药的常顺,虽然遇到了土匪,但并不畏惧。面对二十多个土匪的围攻,他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竟然将他们全部杀死,采上药材向沙漠赶去。

十四

夜晚,张说从外面回来后,喝了一口锦儿倒的水,刚坐在书桌前要铺纸书写,这时赵义进来道:“张大人,外面有个女人自称是您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了。”张说略一思衬道:“让他们进来。”赵义会意地道:“是!”张说示意身边的锦儿道:“你先早点休息。”锦儿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一会儿,赵义引着张说的妻儿进来,张说忙对赵义道:“去休息吧。”

赵义出去后,张氏本想上前捶打丈夫诉说多年的委屈,但因为儿子在场,便只是流着泪道:“你这没良心的,自考取功名以来,为何把家都忘了?我既要照顾你的老人,还要照顾你的孩子。你瞧,儿子都这么大了,可你尽一点责任了吗?”张说叫了一声“嫂子”,忽然意识到不对,忙道:“对不起,这都是我的错。”张氏没有注意到细节,只是道:“当然是你的错。”

张说暗自寻思:“看来,这误会可闹大了。难道,我以后真要跟这位大舅子的老婆生活在一起?天哪!一个意外的变故,竟然出现了这样的闹剧?是向他们说明真相,还是将错就错?尽管我已在这事上考虑了多次,但总觉得心里有鬼,感到有一种犯罪感。”张氏见他坐着不语,愤愤地道:“怎么?你变哑巴了?是心中有愧?还是忘恩负义不认我们了?”

张说慌乱地道:“不不。”心想:“如果告诉他们真相,意味着嫂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他们必然悲痛。他们已经受了多年的苦,难道抱着希望而来,竟然一进门就悲痛?不,既然大舅子哥已死,我又长得跟大舅子哥同一相貌,年龄相当,甚至连文武双全都一致,令人即使疑心也难找到破绽,想必冥冥之中是天意使然,干脆将错就错!”张氏完全产生了误会,不由愤愤地道:“你发什么呆呀?看样子,你就是一个负心人!”

张说忙道:“别误会,以前都是我的错。”又看着孩子问:“这就是我的两个儿子张均、张垍?”张氏道:“当然是你儿子张均、张垍。”又对张均、张垍道:“快叫爹,这就是你爹,叫呀。”张均、张垍看着张说,怯怯地叫道:“爹。”张说不自然地答应着,然后遮掩着道:“咱们一起去饭馆吃饭?”来到饭馆,正巧碰到了宋大夫,于是坐在一起吃饭喝酒。至微醉时,宋大夫乘兴说道:“兄台,我有一计可用,保证你即刻还朝。”张说忙问:“说来听听。”

宋大夫真诚地道:“如今,苏颋擢任宰相,你既与其父苏瓖为故交,何不及时用之?”张说大喜道:“果然是一个高招。来,干杯!”两人喝下一杯酒去,宋大夫吃了一口菜,又趁热打铁道:“兄台,你既已领会其中要义,为防饭冷茶凉,何妨立刻下笔?”张说高兴地道:“好啊!今日真是受益匪浅。为感谢宋大夫之恩,特作一首《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相送。”遂吟道:

亚相本时英,归来复国桢。

朝推长孺直,野慕隐之清。

传节还闽嶂,皇华入汉京。

宁思江上老,岁晏独无成。

宋大夫兴奋地道:“好,多谢赠诗,来,再干一杯!”张说与宋大夫喝到尽兴,然后分手。回到府里,张说连夜写出一首《五君咏》,叫来赵义道:“赵义,你以后就是我的心腹,这几年来,你为我做了很多,我很感动。今有一事,需要你现在动身,你提前到京城住下来,不能早也不能晚,就等到苏相之父的祭日时,巧妙地呈给苏颋,回来重赏!”赵义道:“遵命!”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