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青春,在枯燥的喧嚣中飞舞
29474600000024

第24章 一无所知入新职

闷热的周末让人忍不住的锁紧眉头,奔跑在篮球场上的马凯实在是受不了身上永远都擦不完的汗水,便给傅莹雪打电话说去看电影,等自己洗完澡之后在篮球场等她。放下电话的傅莹雪精心地打扮着自己: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虽然他有点痞子气,但是对自己却是一心一意,其实一直这样下去也未尝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看着镜中的自己,傅莹雪满意的走出了家门。

“傅莹雪,你等我一下。”

“小玥啊!你怎么在这里啊?”傅莹雪看着走向自己的周玥:“有什么事吗?马凯在球场等我呢,咱们边走边聊吧!”

“就在这说吧,我今天就是想和你单独聊聊。”

傅莹雪想了想:“好吧,今天怎么了?”

“没什么,”周玥淡淡地说:“其实我就是想问问你消失的那段时间干什么去了?”

“就这事啊?”傅莹雪笑了:“没什么,身体不怎么舒服,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那后来你对马凯的态度为什么变了呢?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你不会是……”

“我怎么了?”傅莹雪收起笑容,看着眼前自己曾经最信赖的好朋友:“你喜欢他,对吧?上次你给马凯打电话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周玥满脸的惊讶让傅莹雪开心地笑了笑:“我们之间现在很好,所以谢谢你的关心。”

“你最好不要害马凯,否则我绝不会饶了你。”周玥看着向这边走来的马凯,生气地瞪着傅莹雪。

“当然,他是我男朋友嘛!”说着,傅莹雪俯身低声说:“你要是能把他从我身边抢走那是你有魅力,而且我还会祝福你的。”

周玥狠狠地瞪着傅莹雪。

“聊什么呢?我还以为你在家里睡着了呢!”马凯站在两个女孩子中间。

“没有,这不遇见小玥了嘛!”傅莹雪笑着挽住了马凯的胳膊:“她找我聊点事,所以耽误一会儿。”

“什么事啊?”马凯谨慎地看了看两个女孩子。

“我们女孩子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们自己可以解决的,对吧?”

因为生气,周玥的脸显得格外的红:“对,我们女孩子的事情很好解决。可是你们呢?你不会忘记她以前是怎么对你的吧?或许她现在还没忘记前男友。”

马凯点燃香烟:“我觉得现在说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了。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我们现在很开心,而且她们也不再联系了。没有什么比我们开心的在一起更重要。”看着挽住自己胳膊的傅莹雪,马凯笑着说:“以前的事情我真的不想追究了,无论是小雪的还是你的。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因为喜欢我就调拨我们,好吗?”

“既然你都觉得很开心,我还能说什么呢,其实我比任何人都想看到你开心,虽然那个人不是我。”说着,周玥转身离开:“我以后绝不会干涉你们的,所以,再见吧!”

爱情是自私的,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牵着别人的手,但情到深处它又是自私的。当彼此无法在一起时,永远都是爱的最深者先放手。在这个繁杂的世界中,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见得为虚。奈何身在其中的我们总是用各种各样的理安慰着诚惶诚恐的心灵。傅莹雪和周玥已无法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但两人并没有表现出对彼此的仇视,见面时也会打招呼,只是不会再一起吃饭,一起上课。周玥不知道,也想不明白傅莹雪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自己曾经无比的讨厌她,甚至在背后诋毁她,只因为她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女朋友,更是因为她对马凯的冷漠和漠不关心。可是现在他们开心了,关系也融洽了,自己是不是应该高兴呢?嫉妒心真的很可怕。周玥一直都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傅莹雪一定不是因为内疚或者喜欢马凯才改变了自己的太多,只是没有证据的想法就如同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一样,缺少一种被人承认的力量。周玥总是下意识的关注着傅莹雪的一举一动,可是曝露在目光之下的行动永远都是和谐且自然的,无论你是如何的目不转睛都看不到任何不合理的端倪。

如果生活是一辆车,时间就是不停运转的马达,它驱使着我们不由自主的前进,还未看清沿途的风景,便要接受风雨的洗礼。叶轩有些局促地站在角落里,看着一群年轻人飞快地夹着报纸。在这个有些狭窄的房间里,叶轩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份工作:送报。官方名称叫发行员。这是《宜城早报》的一个发行站,每天早上的报纸会在凌晨两点左右被送到这里,之后发行员再将刚刚印刷好的报纸中的B版以及C版夹在A版中。每个发行员都要用自行车载着几十斤的报纸穿梭在黎明前的城市中。一些高档小区因为一楼统一的信箱和电梯所以送起来回省力一些,而那些老旧的小区因为年代和物业弃管的关系报箱早已破败不堪,所以发行员就要在无止尽的楼梯中跑来跑去。这是一份简单到极致的工作,用站长的话讲就是连狗都能完成的工作你有什么做不来的。但是简单归简单,你要是想挣钱的话只依靠送报纸是不行的,因为发行员还有另外一个职责:征订。所谓征订,就是让那些即将到期的看报家庭继续订阅你送的报纸,或者是开发心的看报客户。相比与开发新客户的难度,还有一种比较没有道德的做法,就是将看其他报纸的客户发展为自己的客户。因为时代在进步,在信息社会的滚滚洪流中,很少有年轻人会在早晨看那几张带有浓重墨水味道的报纸,只有那些退休的老人,会在早饭后坐在椅子上慢慢地翻看着这种古老的已经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新闻传播方式。

因为是第一次涉足这个职业,叶轩完全不懂。他在一名老发行员的带领下挨家挨户的送着。有时老发行员还会叮嘱他那些家庭有那些特殊要求。叶轩有点懵:不是狗都能做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要求呢?

老小区因为没有物业的关系一般都是开放的,所以出入比较方便,但是楼层高的你就要自己想办法了,可以跟他们商量一下在一楼给他们钉报箱,哪怕是自己掏钱买锁都可以,关键是不累啊!而一些高档小区和物业完善的小区你要先和保安混熟了,否则会被赶出来的。这是这一片的所有钥匙,上面都有字,别弄丢了,知道吗?对了,以后尽量早点送到,有些老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他们要是不能按时看到报纸回投诉你的,知道吗?送完最后一份报纸,老发行员站在一个小区的门口和叶轩唠叨着一些琐事。也没有什么了,只要你能吃苦就行。早上起的早点,但是白天没什么事,想玩想睡觉都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没有的话咱可要回去了,我交接一下明天就不来了。

叶轩实在没想到要问什么,就摆了摆手,示意可以走了:“你怎么走了呢?不是说一个月可以挣三、四千吗?”

老发行员满含深意的笑了笑:“对,有人挣到了。好好干,前途光明。其实说心里话,这个职业挺好的,要不然站里的张哥怎么能坚持十来年呢,对吧?还是挣到钱了,不挣钱的话有家有口的谁挨这累啊?”

一路无语,叶轩二人回到发行站,还是那间狭窄的屋子,看着一群年轻人有说有笑,叶轩就只是默默地坐着,抽着永远不变的香烟。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越来越孤僻,就像是一个脱离时代的老者。

“叶轩,进来一下。”

叶轩急忙踩灭烟头,走进了里面的屋子。

“感觉怎么样?可以的话咱就办个入职手续,你就是正式员工了,享受所有的福利待遇。”

看着坐在电脑前的站长和对面的女士,叶轩点了点头:“没什么问题,站长,就办入职吧!”

“以后就我大明就行,大家的年龄都差不多,叫站长显得生疏。这位是咱们的内勤,刘姐。工资和发票都是她负责的。你现在呢就是先熟悉你自己负责的区域,关于征订我过几天再和你说。工资的事情呢你也了解了,我就不再啰嗦了,以后每天早上两点半左右到站,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但是不要太晚,知道吗?”

“把这张表填一下吧!”叶轩结果刘姐递过来的A4纸。说是入职手续,其实就是填写自己的信息,诸如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等,看着刘姐将身份证复印件贴在入职申请书上,大明又讲了一些关于奖励和处罚的事情,说什么报社是正规单位,重大节日有福利,工作出色也有相应的奖励。而关于处罚呢,就是完不成征订任务和投诉,所以大明跟叶轩反复强调,一定要把站里的电话留给客户,不要让他们打报纸上的电话,否则的话一个投诉扣二十。而叶轩就站在一边默默地听着,永远的千篇一律,不问问题,也不发表任何看法。

新的生活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因为不熟悉,叶轩在刚开始的几天总是出现各种状况,不是将某一家忘记送了就是跑了冤枉路,所以每天他都是送到很晚才回来。看着早早回到站里的同行,叶轩总是会有一种挫败感。但大明说这是正常的,每个人刚来的时候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而且还经常被投诉,你这没人投诉就不错了。慢慢地就好了。叶轩苦笑着,颓废的坐在角落里。经过了漫长的适应期,叶轩终于能够准确无误的将所有报纸按时送达,回到站里后也会和大家开几句玩笑。等到确定没有投诉的时候大家遍各自散了。虽然看似轻松,但是每当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尤其是下着大雨的凌晨,身在其中的发行员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写意了。因为你要保证报纸在送达之前是干爽的,可是有时在大雨中自己不被浇湿都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何况是放在自行车后面的几十斤报纸。因此每次大雨的时候大家回到站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湿透的,因为所有的防雨设备都用来保护报纸了。

A4纸上密密麻麻地打印着客户信息,包括联系方式和上一年的订报金额。大明和叶轩说:金额只是一种参考,咱们全年的报纸是一百五十八和一百二十八两个价格,当然了,你订的报纸越贵挣得越多。

“为什么有两个价格?那我怎么和他们说啊?”

“你傻啊?你先说一百五十八,等实在不行的时候你再说一百二十八,就说是老客户了,给便宜点儿。”

“那这九十和七十五的是怎么回事啊?”

大明笑了笑:“因为报社有规定,所以呢,咱们打印出来的发票就只有两个价格,一百五十八和一百二十八。这个你要记住。但是咱们订报纸时的价格底线是九十,就是说你九十块钱订一年报纸也可以,不挣钱也不赔钱,但是你要先自己补上缺少的那三十八块钱,懂吗?还有这个七十五的,他是半年的。”大明看着有些迷茫的叶轩:“规定中是不允许订半年的,但是,如果有想订半年的客户也可以,你先告诉他没有发票。收完钱之后回来咱自己打全年的,然后发票留在自己手里,当然,钱还是要自己补。但千万要记住他什么时候到期,然后提起去订下半年的,这回明白了吗?”

叶轩目光呆滞地看着站长。

大明摇了摇头,笑着说:“慢慢地你就明白了,其实说白了就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你呢挑几个快要到期的先去问问,没事的时候就去各个小区和这帮老人聊天,问问这段时间报纸送的怎么样,有什么要求。对你以后征订有好处。”

叶轩在炎炎夏日中游荡在不同的小区中,不时地和那些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聊一些家常。慢慢地叶轩终于了解了一些事情。原来《宜城早报》在这个区域内的口碑并不好,因为长时间没有稳定的发行员,所以总是出现挽送或者漏送的情况,还有一些在电脑档案中查不到的客户说自己已经订了报纸并拿出了正规发票。有些老人甚至说有一段时间甚至要到中午才能看到报纸,虽然叶轩来了之后情况已经开始改观,很多人也认可了他的努力,但是对于续订报纸,所有人显得都不是那么积极。其中有一些人已经有了换报纸看的打算。毕竟在内容和价格毫无差距的情况下,效率便成了唯一的优势。叶轩发现,自己接了一个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