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银河清浅
29387200000002

第2章 最初的追随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长大,我们也渐渐的变得“复杂”起来,一切真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吗?一个烦恼又能概括多少东西,当烦恼不只是烦恼,思想不只是思想,意识不只是意识,世界不只是世界……这所有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之时,我知道属于我的时刻又到来了,我又开始利用各种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开始了新的胡思乱想。

一个特殊的年纪,我十七岁,没有为什么,第一次尝到了哲学给我带来的生命之味。

我也很自然的成了他的追随者,他无疑是我人生中第一位哲学启蒙导师,我对他的尊敬几近达到敬神一般,他便是唯物主义思想大导师--马克思,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

在我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我遇到他,谨记他的教诲让我顺利度过那段蜕变的时光。第一次感觉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也第一次觉得哲学真的是一个很玄的东西,囊括世间之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满满的在心中积蓄了无尽的激情与动力,正等待着一个机会,让我,一颗大海中极为平凡的水滴,借着风的力量,卷起冲天之浪。

我不过在安静的世界中等待着,我相信自己,更相信马氏,这个让地球颤抖的人,让资本主义世界都胆战心惊的人。

哲学既然作为人类最高之学问,其发展历史亦是源远流长的,马克思不过是总结了前辈的精髓思想然后结合自己的认知创造出了让每个中国年轻人都很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人类在解决温饱之后,在闲暇的时间总是痴痴的望着夜空数星星,数着数着,他们就在想,宇宙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是如何来的?大自然是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但是这些问题一般人是解决不了的,只有贤人,圣人才可以解决,早期这些解释的人一般是巫师,占卜师之类的,他们相信宇宙是神创造的,人是神造的,当然,大自然也是神灵的杰作,神做完这一切后,便飞走了,神住在天上,而人只能住在地上。于是人们似乎暂时找到了答案,世界又和平而有秩序地运转下去,当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我们可以问神,当做某事有可能被反对时,我们说这是神的意思。

但是神到底是怎样的呢?有谁见过呢?既然没有,那又怎么知道神的意志呢?于是,巫师这个职业变成早期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同时,他们是聪明的,他们是智者,他们研究的东西便是早期的哲学思想,而他们便是早期的哲学家了。

在后来的发展中,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基本经历了相同的一些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到了近代,马克思在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最他的贡献应该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开创,因为他解决了前人无法解决的问题。

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坚定地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即承认了物质的第一性,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说明了物质的可知性。马氏沿着这个方向,开始了哲学盛宴展示过程,足以让每个人都能乐观,自信,充满正能量,勇敢的追求自我理想,实现自我目标,登上人生的巅峰。

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物质先于人产生,自然规律,四时变化,生老病死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和任何人是没有关系的。既然物质先于人所存在,那物质便不可能由意识产生,因为意识是人类独有的,通过人脑这个特殊的器官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特殊感知。所以,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是不可能从根本改变的,人类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或工具去预测它们的发生可能性,至于四时变化,人类更显无能为力。这一切的客观实在,要求我们必须端正心态,坦然面对现实,接受所不能改变的东西。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变化就是运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我每天都在变化,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智识上,即使我一整天保持一个动作不动,我还是运动的,我想血管里的血液正在时刻的流动着,同样,地球也在不停的自转,公转,所以,怎么可能有不变的物质存在呢?

世界是联系的,无论是物质之间还是物质内部,都是有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各种各样,我们掌握了联系的基本理论之后,便能解决社会中许多看起来很难完成的事。譬如因果联系,当出现一个杀人案件,警察便可通过遇害人的社会联系和案发现场的各种联系由果逆推因,从而找出犯罪嫌疑人。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是共存的,也是统一的。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发展的实质便是新事物的所以,在生活中对待困难心态一定要放端正,不要惧怕,当勇敢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争取更大的进步。

辩证法中最精辟的便是矛盾论,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来源,只有承认矛盾的存在以及矛盾的作用,才能理解辩证法,才不会陷入行而上学,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大的突破。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变化发展,外部矛盾对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助推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利用特殊性巧妙的解决问题;矛盾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在几对矛盾中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同一矛盾中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必须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既要有所兼顾,更要突出重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关于量、质、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所以必须把握重要要素,即度。好与坏会在度之间进行改变,准确把握度,便能促成事物的质变。量易变,质难变。

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类的两大基本任务就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而实践有来源于认识的真理化,这又必须求助于实践,于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变由此变得紧密起来。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在第一次的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并不一定具有真理性,必须运用于实践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才知道认识的真伪,这也反映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人类智识活动之后,才能发现事物的本真。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氏哲学的精髓所在,他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的历史便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不是历史伟人,而是芸芸众生,是人民群众,没有人可以超越人类的存在而改变历史的进程。他将历代思想家最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巧妙解答,批判了许多唯物者在其他方面还能保持唯物性,每当面对社会问题时便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难以自拔。并且揭示了社会发展由其矛盾性而推动发展的,它的内部矛盾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变化,对此,他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说得更为清楚,明确。

这样,马氏便是在客观的立场展示了其思想中的精髓所在,它的体系如此完美,完美得无可挑剔,也完美得不容质疑。高中的时候,我们需要高考,所以必须拥有大一统的哲学观,而马氏哲学恰恰是能提供这些的,其他一些观点也仅仅是参考而已,马氏哲学在心目中的统治地位难以动摇,他的理论近乎可以反驳其他的一切思想。

可是,中国古话说得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还有兵家爱说的“围师必阙”,正因为完美得无可挑剔,正因为所有都能自圆其说,也预示了他的某些无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