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开祯
优秀的官场小说,不仅小说语言要成熟,故事要精彩,情节要安排合理,更应该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独到见解,作品中必须体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不仅仅带有批判性,更多的是带有建设性。同时,官人的形象塑造要追求立体化,要揭示出人性复杂的一面。这是我对果红语重心长说的一番话,也是我始终强调的官场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特质。带着这种标准,细细翻阅果红的《银行行长》,我由衷感言:果红的创作笔法虽然还称不上老到,但相较时下那些年青官场作者,她已是相当的不简单!
果红的“不简单”在于:她的小说语言已经成熟,故事很好看,情节安排比较合理。果红不是在意淫官场,她的《银行行长》读着很有现实感。她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个性的分析,为读者绘就了一幅精彩的金融官场解剖图,使人惊叹,使人深思。
制度和体制造就人,果红对现行体制下官人的形象塑造是立体感人的,譬如《银行行长》里的银行行长刘茂林。刘茂林大学毕业后,因为没关系分配到了县储蓄所,从储蓄员一步步干到市级支行行长、省分行领导等,最后因涉嫌贪腐和滥用公权力被拘捕。在这个过程中,他犹豫过,矛盾过,挣扎过,激烈斗争过,但终是因为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败走麦城……刘茂林的角色给我们带来警醒的同时,令人止不住感叹欷:现行体制下的金融领导和政府官员,有时就像被邪教徒戴上了魔咒,对自己的命运等充满了无力感。当然,他们的贪欲、侥幸心理、腐化的私生活等,也是事业人生败走麦城的原因,是作者批判的焦点。刘茂林工作勤奋,追求上进,善良重情,懂得感恩,身上闪烁着正义的光芒,是值得褒扬的。总之,刘茂林这个复杂感人的人物形象,果红塑造得非常成功。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品小说人物,抓小说灵魂,这点上,果红做得很到位。
读着果红的《银行行长》,我不由想起网络超百万人气点击影响深远的《货币战争》。《货币战争》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旨在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无疑,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教材特质的《货币战争》不失为金融方面的经典著作,但是跟我们很有距离感,我们一般人更喜欢更期待与我们贴近的银行人及他们的情感生活等。果红的《银行行长》足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可以给我们带来与《货币战争》不一样的精神享受。小说主人公金融事业的跌宕起伏、****生活的复杂纠结、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银行行长》是一部可以给人带来精神娱乐和思想启迪的佳作,是一道浮躁时代的文学大餐,极具心灵震撼力,是官场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2012年4月于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