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二次元大宋文妃
28979900000144

第144章 才子之乡,荔枝恋!

老板见高僧仍不清醒,怕伤了他的身体,连忙叫妻子泡制了普洱茶。

碍于面子,佛印只得遵命,其实他不想喝的,因为醉中欣赏美人,就像在雾中赏花一样,别有一番风情浪意。

文妃也喜欢喝普洱茶,只是有孕在怀,不便饮茶,以前,她比较喜欢这种醇酽独特的美茶呢,她忍不住不懂就问:“苏大哥,您说,这普洱茶,原产于何处呢,经常饮用,对人体何益呢?”

“老夫我,除了爱好各类果蔬,还独不断研习茶经,这普洱茶,也是一种保健品,产于云南普洱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生产历史十分悠久,在唐代就已有与康藏地区的普洱茶贸易了。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中有一道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使得成茶有一股独特的陈香。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呢,它具有降血脂、减肥、助消化、醒酒、解毒等诸多功效。人们在吃过酒肉后,可以泡一杯普洱茶,以助消化和醒酒提神,普洱茶已经流行好几百年了,被称为美容茶、减肥茶和益寿茶。”

“哦,好个博学多才的东坡先生,以后,我一定会爱上此茶的,苟利健康步趋之,岂因味恶厌恶之。”文妃喜上眉梢,轻快言道。

酒醒大半后,佛印这才想起自己从“簸箕殊床”里小憩了一会儿,道:“这种体验无比美好,好像我回到了童年了呢,随心所欲地卧倒在山林之中,就地酣眠,颇有些‘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纯真意境呢!”

老板送来荔枝干儿,请尊贵的客人们喝荔枝茶。

文妃怕饮用了此茶上火,忙问:“苏学士,这荔枝茶能饮用吗?我觉得您我还是少喝为妙。”

“为何?娘娘。”苏轼诧异地问道。

“想来这红红的果子,是热性之果,我们的当朝国宝,有一颗火热的心,岂能再火上浇油,所以,还是少饮此茶,方为上策。”文妃侃侃道来。

众人被文妃的“疯话”逗笑了。

“学士,去年,我也曾吃过鲜荔枝,请问,您写过那些描赞荔枝的诗歌呢?”文妃禁不住“问性大发”。

看着皱巴巴的荔枝干儿,苏轼愁肠百结,忧伤地说:“美人们,就像这荔枝,在时光的无情轮转里,失掉水灵失掉风韵,颜色消退了。香气改变了,美味大减了。”

听闻此语,佛印陷入沉思,是呀,佳妇如苹果,甜美丰润,美人似葡萄,诱人心魄,不坠凡尘的广寒仙子,恰如这鲜灵灵的荔枝,冰肌玉骨,可爱动人,犹如亭亭之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妃暗自思忖道:被男子恩宠的情怀,多像荔枝壳儿的亲密呵护,一个个娇滴滴的美人,再能像这荔枝肉,白嫩晶莹,美不胜收,甜美多汁令人垂涎青睐,爱恋有加。形似鹌鹑蛋,丰满娇俏,又像女人浑圆的“那个”,挺拔的“这个”,其实,年老的女子,未尝缺乏韵致,正像这荔枝干儿,泡成茶水,更加甜入骨髓,也许比鲜果甜上十倍吧?正如这梅干菜,经过晒制脱水,经过时间的打磨,以及盐、辣椒的腌制,不是比鲜梅菜,更有风味吗?所以,好像我觉得,世界在女人眼中,才是更美好的。

想罢,激动地说:“苏大人,小女子不敢苟同,无论是水灵灵的鲜果,还是皱巴巴的干果,在我眼中各有千秋呢。”

“文妃娘娘的见解,就是入木三分,令老夫自愧不如。”苏轼道。

过了一会儿,苏轼才想起文妃在催自己念诗呢,畅饮了一口茶,吟道︰“《惠州一绝,选一,》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哦,这罗浮山,将会随着学士的大名而闻名天下了,简要介绍一下此地好吗?”

“它在博罗、增城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座,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如此钟灵琉秀之地,才能留住您这位大才子啊。”文妃赞道。

一听“三百颗”,文妃后就知道他是一位嗜好美味的性情中人,关切地问:“学士啊,您这火热之心肠,真的能受得了这么多热性水果吗?真乃不计后果也。”

苏轼眨了一下有些昏花的眼睛,摸了摸有些花白的头发,扣了扣有些松动的牙齿,伤感言道︰“哎呀,您看我这爱好,竟然为嘴伤身,现在想来,着实不该哪,可是如此绝等美味,我又怎能戒掉这种口腹之欢,不是果商低价卖给我,就是果农一个劲儿地送给我,淳朴的乡亲们,今天这位送一筐,明日那个拎一篮。不吃的话,白白烂掉了,我才不想暴殄此种天物呢。”

“苏大哥,说您老还小,实为不敬,但的确您是如此。那这样好吗,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以后吃荔枝之前,饮些凉茶或者绿豆汤,或者叫朝云大姐为您熬些荔枝壳儿汤汁,还可以熬些生地引子,饮用一番,都可以预防上火。这是宫里的办法呢。”

“文妃娘娘,可真有心。”佛印夸道。

“我记得有位中医曾经告诫过我,说是荔枝性甘温,补气益精,散寒行气,对于阴虚体质,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患者,不宜食用,会加重虚火,但有时,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嗜好。”苏轼补充道。

“还有哪些贪恋荔枝的诗作呢,我们的苏大赤子。”文妃乐呵呵地催促道。

“海山仙人降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美人一般的佳果,难得学士痴迷不已宠爱有加。”文妃言道。

“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啊,比老衲还贪吃,就像一个馋嘴的孩子,天天坐于荔枝树下,眼巴巴地看着荔枝由青变黄,再变成紫红,细数着日子,恐怕挂果的那三四个月,竟然有三四年那么漫长吧。”佛印从来没有听过这首诗,今天正好嘲笑一番这位“馋弟”了。

众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更馋的呢,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苏轼真的有一颗赤子般的心灵。

“这学士怎么哪,前一句中,他是那么喜欢笋子蕨菜,后一句呢,又移情别恋爱上荔枝了,可谓‘喜新厌旧’呢。”武侍和美人们交头接耳,纷纷议论道。

文妃听了,为可化解学士的尴尬,文妃巧妙问道:“请问苏大人,我大宋神州,地大物博,这荔枝,也许有许多品种吧?”

苏轼想了一下,答曰:“有圆枝、黑叶、桂味、糯米糍、兰竹、陈紫、挂绿、水晶球和妃子笑。”

“真乃‘名如其果’,听其名,想其形,要多美,有多美呢。”

“妃子笑,妃子笑,怪不得杨玉环这么迷恋这种水果呢,她那丰腴的肌体,肯定足以承受荔枝的热度,要知道‘一颗荔枝三把火’呢,这种水果,是要选择主人的,不像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学士大人那般虚火旺盛,靠吟诗作赋来宣泄心中块垒与不平。”

“娘娘一时口快,希望贤弟不要见怪。”佛印和善地劝说道。

“岂能岂能!”苏轼随和言道。

“你到底还写过那首诗呢,能否一次讲完哪?”佛印催道。

“我在《荔枝叹》中写道‘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这些娘娘这么不小心,摔破脸了吗?”美人们诧异地说。

哈哈哈,在场的全都笑了,苏轼解释道:“这是当时,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每年都要劳民伤财,从巴蜀一带用飞马运送荔枝到长安,供贵妃享用。众所周知,荔枝是南方佳果,它不易保鲜,再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还很差,在骊山想要吃到新鲜的荔枝很不容易,于是,为了加快传递的速度,玄宗不顾人民的死活,下达‘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的命令,在难于上青天的进贡荔枝的艰辛旅途中,不知摧残了多少人的生命,惊尘溅血,似乎千年以后,那些人的鲜血还未干掉呢。”

“天,好苛刻的万岁!”

“呜呼,好悲惨的无奈人们!”,说什么的都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只有文妃在心里激动着,默默赞叹道︰“真乃多情一帝,此生做他的爱妃,值了!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