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流行词语看中国
2873500000022

第22章 1988年(1)

甲 肝

● 病毒性甲型肝炎的简称,是一种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传染病。

● 关联词:毛蚶 黄疸 传染病 血清流行病

1988年1月,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一场突如其来且来势汹汹的流行病,打乱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日常生活,空前拥挤的医院门诊,摆满病床的住院部,工厂、学校、百货公司等人群聚集处,人人自危,谈甲肝色变,满街的传闻和流言不胫而走……上海的各家医院里都有大量市民拥进,这些病人发热恶心,有的呕吐,有的腹泻,但有一个共同处:带点黄疸。医院的医生护士紧张工作,但病人却越来越多,很多人半夜就赶来医院,且一定要住院,他们自己带了床,带了被褥。这种发热、呕吐、厌食、乏力、脸色发黄的病人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几万以致几十万人,数量急剧攀升。

这场“甲肝风暴”为何会在那一年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为什么病情会在短短的几天里集中爆发呢?临床调查发现,大多数甲肝病人在病发前都曾食用过毛蚶。毛蚶,一种生长在河口和海湾泥沙中的贝类生物,一直是上海人餐桌上的美食。当时五毛钱就能买到一公斤新鲜的毛蚶。每年春节前后,在上海菜市场里,毛蚶总能受到家庭主妇们的青睐。且上海人食用毛蚶讲求新鲜,买回家以后放在水里浸一下,要吃的时候,烧开一锅水,把毛蚶放在开水里烫熟,就蘸上调料食用,味道鲜美,但蚶内病毒不能被杀灭。1987年底,毛蚶主要产地江苏省启东县水源受污染十分严重,所产毛蚶严重受甲肝病毒污染,遂酿成了1988年1月至4月上海甲型肝炎爆发流行。

据后来统计,这场让人措手不及的传染病整整持续了三个月,感染者近30万,死亡11人。这场传染病三个月内就被快速抑止了,但连锁反应却远未结束,上海生产的食品被封存,上海运来的蔬菜被扣留,上海人出差到外地住旅馆,回答是“客满”……总之这一年,上海人警惕着甲肝,全国人民警惕着上海,最后大家一起警惕着毛蚶!

蛇口风波

● 1988年在蛇口招商大厦九层会议室,青年教育专家李燕杰、曲啸等人与蛇口青年发生的一场激烈争论。

● 关联词:深圳印象 创业 淘金 姓“社”姓“资”

1988年1月,李燕杰、曲啸、彭清一这三位“青年教育专家”来到深圳蛇口,于13日晚在蛇口招商大厦九层会议室,举行了一次“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蛇口青年约有五六十人。

当专家们的演讲进入尾声时,一位青年站起来提问:“内地对深圳到底是什么印象?”曲啸回答:总体来讲,人们的印象是模糊的,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这里。内地青年有很多人向往特区,想到这里来。这中间有两种人:有创业者,也有淘金者。专家侃侃而谈:“在个别人的思想里,想到这里来干什么呢?淘金,挣钱,玩。凡在人群之中,必定有先进的、落后的、中间的。有差异是正常的……在座者当中有没有淘金者呢?”经历过“文革”十年浩劫的青年,尤其是特区青年,对于十年动乱中习惯把人分成“左、中、右”、“先进、中间、落后”之类的做法十分反感,更不认同“淘金者”这一概念,青年发问:“什么是淘金者?”然后众多青年反驳他:“创业和淘金,为自己打算和为社会考虑,这些东西在人身上交织在一起,谁也说不清楚……”“在一个人身上,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各占多少比例,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调整等,说不清楚。”对在座的教育专家们,特区青年表示了他们的不屑和不满。

座谈会后的第二天,李燕杰等人起草了题为《“蛇口座谈会”始末》的材料,分送中央和有关单位的领导。在座谈会上引起争论的那位青年的名字也上了材料。

蛇口争论的问题在当时对人们思想解放意义重大,这是两种观念的一次大交锋。时任蛇口招商局董事长的袁庚对这件事情态度鲜明地说:“我们不欢迎教师爷式的空洞说教,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这种作风青年人是不会欢迎的。我非常赞赏这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这是保卫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的神圣权利。所以,对那位被追问姓名并上了什么材料的青年人,我们一定要加以保护!”

杨百万

● 有“中国股市第一人”之称的上海市民杨怀定的别号。

● 关联词:管金生 国库券 股票 资本的苏醒

1988年,有着“中国股市第一人”之称的杨百万,还只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仓库管理员杨怀定。春节刚过不久,他决定辞职。厂里仓库丢了一吨多铜材,虽然很快破案了,但因为期间他成了怀疑对象,受了一肚子气,他决定辞职。不上班了干什么呢?杨怀定订了26份报纸,从那上面寻找信息,寻找机会。“从4月开始,中央相继开放七个城市的国库券转让业务”,这条消息让他眼前一亮!当时各地的国库券价格都不同,他凑足了十万元直奔安徽合肥,吃进10万元国库券,然后倒给上海的银行,前后三天获利2000元。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杨怀定日夜兼程就在上海和其他六个开放城市间来回跑,当时上海银行国库券日成交额约70万元,他一人就占1/7。杨怀定成了中国第一个靠资本市场发财的普通人,当他的资本增到100万时,人们就把“杨百万”这个称号赠与了他。

1988年,上海先后组建了三家证券公司,分别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申银、交通银行的海通和股份制的万国,前两者受体制内管束较多,股份制的万国证券天然地显出它的优势,万国总经理名叫管金生,他后来有“证券教父”的名号。管金生第一眼瞄上的也是国库券,他从国库券流通中看出了商机,当时,全国银行并未联网,所以各地的国库券价格相差很大,管金生率万国十多个人倾巢而出,跑遍了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偏远乡村,到处收购国库券。很快就把万国的营业额做到了三亿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其中绝大部分的业务来自国库券的倒卖套利。

这一年的秋天,杨怀定与管金生结识。对国库券异地套利的共同嗅觉让他们成为上海滩上的“亲密知己”,凭着国库券,他们各自完成了惊险而丰厚的原始积累。从此以后,杨百万作为第一批投身证券市场的代表,从“投机者”变为投资者,三十年来几经起伏,始终见证着中国股市的风雨,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打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烙印。

住房制度改革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联词:福利分房 商品房 安居工程 房价 楼市

1988年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从1988年起,用三五年的时间,分期分批推行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又是促使房地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前提。其实,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试点阶段,在试点阶段主要是探索三大改革,一是出售新旧公房;二是住房商品化;三是租金改革。经过八年试点,从1988年开始进入全国推进房改阶段。

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同时齐头并进的房地产业,大概经历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8-1994年),对原有公有住房提高成本租金,对新建公有住房实行新租金标准。提出要“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着手,将实物分配逐步改变为货币分配”;公有旧住房按标准价出售,停止补贴出售或有限产权出售;新建住房以中小户型为主,先卖后租;首次付款不得低于售价的30%,其余部分可申请住房低息抵押贷款。

第二阶段(1994-1998年),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阶段。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提出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从1995年开始实施安居工程,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指出加快住房建设和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第三阶段(1998-2003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第四阶段(2003-2007年),调控房地产市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阶段。针对一些地区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的现象,国务院颁发了“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稳定住房价格,保持房价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

赖 宁

● 少年英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 关联词:十佳少年 优秀少先队员 临危不惧 未成年人 自我保护

这是一个在二十世纪备受嘉奖赞美、在新的世纪又引发各种争论的名字。小英雄赖宁已经牺牲多年,他的事迹却永远令人感动和叹息。

1988年,年仅14岁的赖宁是四川石棉县一中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石棉山区是火险区,赖宁读小学的时候就曾三次上山灭火且并不告诉别人,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这一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那天下午三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在山林里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巨大威胁。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和成人一起奋战。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和石油公司油库都平安无事了,但赖宁却没有回来。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眼镜丢失了,额头靠着山坡,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为了扑灭山火,赖宁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作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并追评赖宁为“十佳少先队员”。1989年5月,全国少工委发起“学赖宁、学‘十佳’,争做优秀少先队员”的活动,《小英雄赖宁》被收进小学语文课本,全国的少年都在学赖宁,赖宁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中,有人认为过度宣传赖宁与提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有一定矛盾,于是展开了一场还要不要学赖宁的争论。争论中逐渐明确一个问题:不能鼓励中小学生从事危险行为,必须教育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向赖宁学习,主要是学习他爱科学、爱祖国,全面发展,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这二者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