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2792000000057

第57章 三十六计(2)

晏子的提议让齐景公很为难,因为这三个人也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但又不能得罪他的谋臣晏子。景公叹口气,面露难色地说:“这三人都是作战英雄,要想降服或杀死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如何是好?”因为一个国君杀死为国家效命的功臣是不义的,何况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哪一个国君不想为自己培养一些将才呢。

可晏子好像一定要杀死这三个对自己不礼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能对我无礼,那他就是瞧不起当今的国君,因为他是国君的要人。于是晏子思索片刻后道:“我有个主意,派一使者,带两只桃子给这三个人,并告诉他们:三位可以计功而食桃,谁的本事最大,谁就可以得到一只桃子。”

于是景公按计行事。果不其然,三个勇士各言其功,开始相互比较他们的本领了。公孙接首先道:“有一次,我空手制服了一头野猪;另一次我捉住了一只猛虎。凭我的本事,我应该得到一只桃子。”于是他拿过一只桃子。接着,田开疆说:“有两次,我手持长矛,打跑了一整队敌人。凭我的本领,我也应该得一只桃子。”说完他也拿了一只桃子。古冶子看到桃子都被拿走,没有他的份了,就怒气冲冲地说道:“有一次我跟随主公渡黄河,一只巨鼋抢走了我的左骖之马,窜进湍急的河水中。我潜到水中,在河底潜行,逆流百步,顶流九里,最后找到巨鼋并杀了它,救回了左骖之马。当我左手提着骖尾,右手提着鼋首从水中跳出来时,岸边的人都当我是河神呢。凭这本事,怎么说也该配得一只桃子吧?难道你们当中就没有谁想把自己的桃子让给我吗?”说着,他拉出宝剑站了起来。

这时公孙接和田开疆发现他们的同伴发怒了,不由感到惭愧。他们说道:“我们的勇猛都比不上你,我们的本事也不能和你相提并论。我们拿了桃子却没把它留给你,说明我们两人有贪心。今天若不以死来表达我们对自己贪心的忏悔,那我们岂不是胆小鬼吗?”随后,两人把桃子拿出来,然后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古冶子面对两具尸体,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他自言道:“两个伙伴已死,只我一个还活着,这是不仁;用言语羞辱他人,而吹嘘自己,这是不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厌恶而不去死,这是不勇。假如他们两个把一个桃子分成两半,他们就都可以得到与他们的本领相称的一部分,我也就可以得到我应该得到的一个桃子了。”

说完,他扔掉桃子,同样自刎而死了。使者回报景公:“他们都已经死了。”

后人有诗叹道: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上面这首诗为诸葛亮所作,他赞颂了三位勇士,斥责了晏子借刀杀人。晏子没有胆量直接处死三个失礼的猛士,却利用“英雄人物往往易于激怒,因为他们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荣誉和自尊心”这一点,在他们中间散布嫉恨的种子。最后,借他们自己的手杀了他们。

历史上还有许多借刀杀人的典故,因为太多人想除去自己的绊脚石又不想落得个不义的名声,于是就会用别人性格过激的特点造就一个杀人犯。东汉末年,有一个著名的天才少年叫祢衡,他少有才辩,文思敏捷,他不仅精通诗文,而且通音律,尤其善于击鼓。但是这个人却有个坏毛病,就是有点恃才傲物。当时曹操想提拔他,但被他拒绝了,这让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实在恼火,就让他当了军中的击鼓手。在一次宴会上曹操想羞辱祢衡一下,不想却反被祢衡羞辱了一番。曹操当时憋着这口气没有发作,因为他不想落个杀贤人的名声。过些时候他对孔融说:“祢衡这个刻薄的家伙,竟在众人面前骂我,但他又是一代才子,我若杀了他,那天下的人就会说我不能容人。我决定把他送到荆州刘表那里,刘表是个性格暴躁、气量狭小的人,他到那里很快就会没命的。”

可曹操的这次估计是错误的,因为祢衡太有名了,就连刘表也不敢杀他,而是又把他送到自己的大将黄祖手中。这一次祢衡没那么幸运了,因为黄祖实在无法容忍他的坏脾气,而且也似乎领会了曹刘的意图,就把他给杀了。

其实曹操把祢衡送到刘表手中,不仅仅是想借刘之手杀掉这个骂自己的人,更想让刘表得一个杀名士的恶名而让天下人唾骂刘。但刘似乎识破了曹的这一诡计,没让曹的连环计得逞,但终归是他帮曹杀了祢衡。

【计名典故】

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而“借刀杀人”一语,则见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一语。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企图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赵元昊,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

第四计以逸待劳

【本篇主旨】

本篇强调要把握战场的主动权,以引诱敌人,“调动”敌人,使敌人疲劳,然后抓住战机,克敌制胜。《损》卦的说法,就是:以静制动,损刚益柔。

【原文】

困敌之势(1),不以战。损刚益柔(2)。

【注释】

(1)势:情势、趋势。这里指态势。

(2)损刚益柔:语出《易·损·蒙》:“……损刚益柔有时……”损卦为兑下良上,是由泰卦乾下坤上变来的。泰卦的九三变为损卦的上九,而泰卦的上六则变为损卦的六三,说明由泰卦变为损卦是损乾益坤、损刚益柔的结果。但这种损刚益柔只要因时也会吉利。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三国时,蜀将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却是疏远的。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采纳了他们的计谋,关羽最终兵败麦城。

孙权中了曹操的借刀杀人之计杀了关羽,还把关羽的头送给了曹操。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一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陆逊这一战和前面说到的费边对付汉尼拔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看来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财力,只要等到敌军人困马乏就可取胜。这也是为什么说“师不袭远”的道理。只要远行就会补给不足,而这一不足就会给人以可乘之机。

春秋时期的荀萤也曾用此计大获全胜。公元前559年,一天,晋悼公问荀萤说:“怎样才能使郑国臣服呢?”可见人的心是多么的不容易满足,本已是侯王,却还是想去争服其他的侯王。见自己的主人问这样的话,荀萤就回答:“郑国之所以屡服屡叛,是因为有楚国作它的后盾。我们只有削弱楚国的力量,郑国自然就会真正归服了;但是,要想削弱楚国在军事要用‘以逸待劳’之计。这对于郑国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晋悼公接着又问:“什么叫‘以逸待劳’?”荀萤解释说:“军队不可以连续多次征战,多战就会疲劳;诸侯国不可以连结多次地役使,否则就会招来怨恨。这样,‘见疲外急’,要想对付楚国,是不可能取胜的。因此,我请求把晋国的军队分成上、下、新三军,每次同楚国作战,只动用一军人马,三支军队轮番使用;而且还应采取烦扰战法,等楚军进时,我军即退,等楚军退时,我军就进。要弄得楚军求战不得战,求安不得安,往来奔跑,疲惫不堪。而我军却有两支军队经常处在休整状态,这样就是以逸待劳,终有一天会战胜楚国,使郑国失去后台而归顺我国了。”晋悼公听了荀萤这番话,非常赞赏,当即任命荀萤为中军主帅,把全国军队按荀萤的意见分成了三军。第一次由上军出战,第二次由下军出战,第三次由新军出战,荀萤则统帅中军分别接应。如此轮番对楚国出战,果然搞得楚军疲惫不堪,这时荀萤见时机已到,发起突然攻击。晋军士气正盛,逼得楚王最后不得不忍痛“让郑于晋”,任凭晋国进攻郑国,使之归降于晋国了。

【计名典故】

本计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虚实篇》也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

【本篇主旨】

本计的主要特点是,趁敌人处于危险、混乱的时机,坚决果断地攻击敌人,从中取利。

【原文】

敌之害大(1),就势取利,刚决柔也(2)。

【注释】

(1)敌之害大:害,指遇到严重灾难,处于困难、危险的境地。

(2)刚决柔也:决,冲开、去掉,这里引申为摈弃、战胜。王夫之《周易内传》卷三曰:“夫之为言决也,绝而摈之于外,如决水者不停贮之。决而任其所往。”全句意为乘刚强的优势,坚决果断地战胜柔弱的敌人。

【译文】

如果敌人正处在艰难境地,那我方就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击,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卦彖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论述】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治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衮身上。多尔衮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名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

这似乎是中国历史的通病,只要一个大将的功劳过大,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一个聪明的将帅一定要牢记功高不可盖主。春秋时代的文种就因不识时务而被勾践杀掉了。

正是因为崇祯有这样一种可怕的心理,才有了李自成的攻入京城。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就渐渐腐化堕落。这些阶级弟兄虽然抗战了很多年,但多是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人,当他们看到京都的花花世界又怎能把持得住呢?不是说“将相宁有种乎吗?”但将相之种却因见多了太多的繁华就能守住得来的政治资本,但如何能让这些农民见了宝贝而不为所动呢,他所想要的不就是手中的东西吗?他们怎么能知道如何去管理一个国家?他们注定不会拥有贵族所拥有的东西。

李自成竟是如此的目光短浅,竟把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给掳走了。可能他真的没有皇帝之命,如果一个国家都是自己的了,难道还愁没有美女吗?他为什么要得罪一个前朝把守国家险地的将军呢?其实他如果不这样做,吴三桂就会归顺于他了,因为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决定投靠满清,要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吴三桂也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让清军长驱直入,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攻入北京城,李自城最后是江山没得到,美人也没得到。这吴三桂的一怒只是凭白让满人得了好处,多尔衮在两个汉人的怒火中得到了万里江山。

近代也有例子。阎锡山的一生一直把“中”字看作是做人的原则,这一人生哲学决定了他处世圆滑,善于在夹缝处生存。但他一旦看准了目标,看准了形势,也是很会“趁火打劫”的。他曾以趁火打劫为谋计,成功地打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

辛亥革命后,阎锡山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但他练就了看风使舵的本领。当时,对阎锡山有直接影响的军事力量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等。第一次直皖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打败了皖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掌握了北京权力,阎锡山急忙通电表示支持,曹锟落选,山西方面也给报销五十万元巨资。1924年9月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在这次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阎锡山加入了反直阵线。

阎锡山为什么要加入反直阵线呢?他是要趁火打劫。战争开始之前,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三方都派代表到山西与阎联络,阎只是应付,不作和任何一方联合的表示。并且告诫部下:“无论哪方面的代表来了,都不要说太肯定的话。我不表示意见,你们也不要表示。”

1924年9月5日,张作霖发表通电,正式向直系宣战,他把军队编成六个军,总兵力达十七万,进犯山海关。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了。9月22日,直系军队的前沿阵地朝阳被奉军攻破,奉军乘胜追击,直逼凌源。26日,直奉两军在建平展开激战,直军死伤共有两千余人。奉军张宗昌部攻克了凌源。9月8日,奉军第一军副军长韩麟春率敢死队三千人脱去上衣,赤膊督战,与直军白刃拼杀。双方伤亡惨重,三千人中战死两千多人。9月9日奉军攻占赤峰。17日,又攻下石门寨。吴佩孚向秦皇岛败退,而直系后方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沿平汉线增援。19日,冯玉祥在滦平发动政变。阎锡山看时机已经成熟了,他要借机趁火打劫了。

当时,直系在河南有五万大军,还有湖北的萧耀南的队伍,他们如果率部沿平汉线北上增援的话,吴佩孚则很可能转败为胜。而阎锡山以前屈从在吴佩孚的手下,认为吴佩孚“逼人太甚”,在他底下干事,“困难得很”。如今吴佩孚兵败如山倒,正是倒戈趁火打劫的好时机。于是阎锡山派兵进驻石家庄,切断了平汉线,使直系援军难以北上,最后以彻底惨败而告终。

【计名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