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全书的纲,也是贯穿诸葛亮治军、治国思想的总旨,那就要守信遵礼,下则守法效忠,而在实战中他强调战无常规,讲究千变万化,运筹帷幄,出人意料。
【原文】
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可握则握,可施则施。千变万化,敌莫能知。
【译文】
管理军队要讲忠信礼法,在作战中要以奇胜为最高境界。忠信之道不可以随意破坏,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在该守时就要守,该攻时要攻,在千变万化中使敌人无法知道我们的计谋。
匹阵赞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论述如何充分发挥全军的能动性,动静之间,奇正则已变化。
【原文】
动则为奇,静则为阵。陈者阵列,战则不尽。
分苦均劳,佚轮辄定。有兵前守,后队勿进。
【译文】
军队行动起来就是奇兵,静止下来就如同列阵。阵兵列阵,在临战之时循环往复而无穷尽。使全军劳苦分配均匀,那就会让大家都得到休息。如果前边有兵把守那后面的军队就不要前去干扰。
天阵赞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讲述了天阵这一阵法的形式和其作用。
【原文】
天阵十六,内方外圆。四面风冲,其形像天。
为阵之主,为兵之先。潜用三军,其形不偏。
【译文】
天阵之队列形状应是中间为方形,外面为圆形。四面以风阵来防御,就像天一样。这是行军作战的主要阵形,也是对敌首先要考虑的。让三军悉心练习,这种阵形就不会有大的差错。
地阵赞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为我们描述了地阵之一阵形的形状和对敌作战的特点。
【原文】
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生四角,其轴相当。
其体莫测,动用无疆。独立不可,配之于阳。
【译文】
地阵的阵形应该是方形的,四角多强防卫,对中心点的兵力布署相等。但其具体的形状应是不为人知的,行动起来没有边际。但这种阵法不要独立使用,要配上阳阵来使用。
风阵赞
【本篇主旨】
本篇论述风阵阵形的特点,此阵像蛇,令人胆怯。
【原文】
风无正形,附之于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
风能鼓动,万物惊焉;蛇能围绕,三军惧焉。
【译文】
风是没有具体形状的,它是附属于天的。突然变化为蛇形,那就让人害怕了。风能吹动万物,使万物惊动起来;而蛇又能缠绕,三军因此而心生畏惧。
云阵赞
【本篇主旨】
本篇介绍了云阵的变化特点。
【原文】
云附于地,则知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
鸟能突击,云能晦冥。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译文】
云如果附于地上,就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形状。突然变化为飞鸟,我们就能看到它的样子。鸟能突然发起攻击,云能变幻明灭。千变万化之中就有了战场上的兵戈相交之声。
飞龙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介绍龙阵的特点。这种阵形要“潜则不测,动则无穷”,这也是兵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原文】
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手有足,有背有胸。
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行亦然,象名其“龙”。
【译文】
天阵与地阵做后卫,龙形阵就产生了。这种神物有手有脚,有背有胸。当它静下来时谁也不能了解它,而若动起就会变化无穷。而布阵也应像这样,因而取名为龙。
翔鸟
【本篇主旨】
文中主要讲述如何像猛禽一样布阵。强调要做到“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原文】
鸷鸟击搏,必先翱翔。势凌霄汉,飞禽伏藏。
审而下之,下必有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译文】
凶猛的大鸟想要攻击时,一定会先在高空翱翔。那气势侵冲天宇让其他的飞禽都害怕的藏起来。在天空中察看一番后就直冲下来,下来就会有所击伤。所以作战中应是一人突然发起攻击,三军兵士也不能抵挡。
蛇蟠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讲行军布阵应如常山之蛇一样能前后救助,围困敌人自如。此阵是由风阵变化而来。
【原文】
风为蛇蟠,蛇吞天真。势欲围绕,性能屈伸。
四季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因。
【译文】
风阵变为蛇蟠阵,就会变得十分可怕。当它形成围绕之势时还是能够收放自如。一年中总是与虎为伴。最后就会变得如常山灵蛇一样,能做到首尾呼应。
虎翼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介绍了这一阵法的威力。从文中可知韩信用过此阵并使,项羽兵败而死于垓下。
【原文】
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化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译文】
天阵与地阵作为护卫队,就像老虎添了翅膀。一只隐藏的老虎将要出击,它的威力是非常强大的。淮阴侯韩信用此法作战变化无穷,在垓下最后的决战中,就连盖世英雄项羽也无法琢磨透这一阵法。
奇兵赞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论述古代奇兵与现代奇兵的不同。在这里指出了奇兵所应具备的能力。能合而为一,离而为八。要在不同地形下有不同的适应性。
【原文】
古之奇兵,兵在阵内。今之奇兵,兵在阵外。兵体无形,形露必溃。审而为之,百战不昧。合而为一,离而为八。合而为一,平川如城。散而为八,逐地之形。混混沌沌,如环无穷。纷纷纭纭,莫之所终。合则天居两端,地居其中。散则一阴一阳,两两相冲。勿为事先,动而辄从。
【译文】
古时用奇兵作战,兵士是在阵中的。而今天用这种战法,兵士是在阵外的。阵列应变化于无形,形一旦为敌所察就一定会失败。仔细谋划再行动就不会有困惑。聚合起来就如一人,分散开来就分为八个方向,就如同一座坚固的城池。随着地形分散为八个部分。在混混沌沌中如同一个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纷纷纭纭,不知其具体的目的。聚合起来就如同天包围着大地。分散开来就如同阴阳两极相辅相成。千万不可妄动而使自己处在被动地位。
游军
【本篇主旨】
这可能是最早的游击队的命名。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靠的这种战法。这种作战方式就是可以随时变幻阵法。
【原文】
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嬴挠盛。
结陈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事无常定。
【译文】
游动作战的军队是突然出动突然安静。避开强敌袭击敌人的弱点。察看敌人的薄弱环节骚扰兵力众多的地方。布成阵列迅速冲击敌人的领地,断开就分成四路人马。后来长于军事的人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是一种不拘常法的作战方式。
金革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论述金鼓对于作战的作用。只要掌握了何时鸣金何时擂鼓并能让士兵懂得其中含义就可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原文】
金有五,革有五。退则听金,进则听鼓。
鼓以增气,金以抑怒。握其机关,战不失度。
【译文】
鸣金有五种方式,擂鼓有五种方式。鸣金是用来撤退的,擂鼓是用来进攻的。鼓声可以鼓舞士气,鸣金可以抑制怒气而不妄动。掌握其中的奥秘,打起仗来就不会乱了阵脚。
鞉鼓
【本篇主旨】
文中主要讲述鞉鼓在两军交战已处于白热化状态下的作用。
【原文】
红尘战深,白刃相临。胜负未决,人怀惧心。
乍奔乍背,或纵或擒。行伍交错,整在鞉音。
【译文】
两军交战已处于短兵相接的状态。但胜负还不能确定,但士兵已心怀畏惧,有的没了方向乱跑,有的临阵跑掉或被敌活捉,在这种杂乱的情况下,只有鞉鼓之音才能把军队集合起来。
麾角
【本篇主旨】
文中主要说明麾旗和号角这两种指挥工具的作用。
【原文】
麾法有五,光目条流。角音有五,初警未收。麾者指挥,
角者警觉。临机变化,慎勿交错。
【译文】
麾旗有五种,在光亮下流动闪耀。号角之声有五种,只是用来发起警报的。麾旗用来指挥,号角提醒人注意。看准时机而发起不同的信号,一定不要弄错了。
兵体
【本篇主旨】
本篇是后记,讲了最基本的用兵原则。文中主要继承了孙子的思想,强调“上兵伐谋”,尽量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取得战争的胜利。
【原文】
上兵伐谋,其下用师。弃本逐末,圣人不为。利物禁暴,随时禁衰,盖不得已。圣人用之,英雄为将,夕惕乾乾,其形不偏;乐与身后,劳与身先。小人偏胜,君子两全。争者逆德,不有破军,必有亡国。握机为陈,动则为贼。后贤审之,勿以为感。“夫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圣人之言,以戒来者。
【译文】
最好的用兵策略是在谋划上战胜敌人,而出师征战则是下等的谋略。放弃根本而去追逐细枝末节,这是圣人所不为的。好处不可以以暴力谋取,要随时想到坏处,这是不得已的事。圣人如果用兵,一定会选出英雄般的将领,早晚都处在警惕之中,不敢有半点闪失。有好事就在别人的后面,但有劳累之事就跑在前面。小人只考虑到胜利,但君子却会把有利与不利都考虑在内。喜欢争斗就会违背仁德,那不是兵败就是国亡。把握时机整肃军队,妄动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后来的贤人经过研究,没有不受到启发的。所谓“喜欢杀人的人,是不会得到天下人的爱戴的。”这是圣人所说的话,后来之人一定要以此为戒。
握奇经
经曰:八阵,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或总称之。
先出游军定两端,天有衡圆,地有轴,前后有冲,风附于天,云附于地。衡有重列各四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居四维,故以圆。轴单列各三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居四角,故以方。天居两端,地居中间,总为八阵。阵讫,游军从后蹑敌,或惊其左,或惊其右,原音望麾,以出四奇。
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以进;蛇居两端,向敌而蟠以应之。天地之后冲为飞龙,云为鸟翔,突击之义也;龙居其中,张翼以进;鸟掖两端向敌而翔以应之。虚实二垒,皆逐天文气候、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奇胜。天地以下,八重以列。或曰:握机望敌,即引其后,以掎角前列不动,而前列先进以次之。或合而为一,因离而为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
天或圆而不动,前为左,后为右,天地四望之属是也。天居两端,其次风,其次云,左右相向是也。地方布,风云各在后冲之前,天居两端,其次地居中间,两地为比是也。纵布天一,天二次之;纵布地四,次于天衡亡后;纵布四风,挟天地之左右。天地前冲居其右,后冲居其左,云居两端。虚实二垒,则此是也。
握奇经续图
角音二:初警众,末收众。
革音五:一持兵,二结阵,三行,四趋走,五急斗。
金音五:一缓斗,二止斗,三退,四背,五急背。
麾法五:一玄,二黄,三白,四青,五赤。
旗法八:一天玄,二地黄,三风赤,四云白,五天前上玄下赤,六天后上玄下白,七地前上玄下青,八地后上黄下赤。
阵势八: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蟠。
二革二金为天,三革三金为地,二革三金为风,三革二金为云,四革三金为龙,三革四金为虎,四革五金为鸟,五革四金为蛇。
其金革之间加一角音者,在天为兼风,在地为兼云,在龙为兼鸟,在虎为兼蛇。加二角音者,全师进东。加三角音者,全师进南。加四角音者,全师进西。加五角音者,全师进北。鞉音不止者,行伍不整。金革既息而角音不止者,师并旋。
三十二队天冲,十六队风,八队天前冲,十二队地前冲,十队地轴,八队天后冲,十二轴地后冲,十六队云。
以天地前冲为虎翼,天地后冲为飞龙,风为蛇蟠,云为翔鸟。
历代兵制·八阵图赞(并序)
夫八阵图者,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之所作也。图之可见者三:一在沔阳之高平旧垒,一在广都之八阵乡,一在鱼腹永安宫南江滩水上。在高平者,自郦道元已言倾圯难识。在广都者,隆土为魁基,四门、二道、六十四魁,八八成行,两阵俱立,阵周四百七十二步,其魁百有三十。在鱼腹者,因江为势,积石凭流,前蔽壁门,后却郄月。纵横皆八魁,间二丈。郄月内面,九六鳞差。广都旧无闻焉,惟见于李膺《益州记》。其言魁行皆八,裁举其半。赵抃《成都记》称耆老之说,以为江石数魁,应六十四卦,则知两阵二道之意,以体乾坤门户法象之所由生也。然其阵居平地,束于门壁,营阵之法具而奇正道蕴。鱼腹阵于江路,因水成形,七八以为经,九六以为纬,体方八阵,形圆却月。壁门可以观营阵之制,却月可以识奇正之变。故虽长江东注,下流湍驶,轰雷奔马不足以拟其势,回山卷石不足以言其怒。峨峨八阵,实濑其冲。石子如拳,滩沙攸积,而历年千数,未尝回挠。隐若敌国,屹若长城,故桓温以为常山之蛇,杜甫伟其江流而石不转也。若夫四头八尾,隅落钩连,队阵相容,触处为首,则广都、鱼腹之图,其法皆八阵也。居则修诸营垒,出则备其行阵,虽有奇正之变,一生于正而已。先王寓兵于农,而制之以丘井;折冲樽俎,而舞之以行缀。经国有途轨之制,画地有遂乡之法。文事、武备,未列为二途。民可使知之,故显仁而藏用尔。在《易》先天之象,天圆地方,八卦相重,皆六十四。阴阳相错,刚柔相交,而天文、地理备焉。先天之文,遇于八阵见之矣。八阵之作,宁武侯私智自营之乎?风后握奇,有天地、风云、龙鸟、蛇虎之名,明八卦之象也。
汉法:大司马常以立秋日斩牲,祠白帝,肄孙吴六十四阵,则六十四卦之象。中兴罢群国都肄,而阵势浸亡。非有王佐之才,明于天人之奥,则八阵之变化,其谁能嗣之?愚以为八阵之施,非徒教战而已。
《文中子》曰:“诸葛亮而无死,礼乐其兴乎!”非虚言也。观古怀人,敬为先赞曰:
堂堂八阵法,法地之经。端如置棋,维纵与横。左右有行,后先有列。错综相成,钩连互设。孰知其首,孰测其端?直道如绳,循之如环。八八相乘,阵间容阵。在翼斯张,在前斯奋。阵虽形八,天七攸存。四辕转队,虚实斯分。亦有握奇,列于阵后。辟阖乾坤,混融六九。风云天地,体则阴阳。熊骑虎旅,龙旗鸟章。奇正相生,方员递出。混沌纷纭,杳冥恍惚。其辟无方,其阖有仪。幽若鬼神,夫谁知之?辕门之设,实司启闭。无键而关,视之孔易。行而为阵,居则为营。坚重如山,能疾而轻。我则通途,平平坦坦。致敌天罗,莫知遄返。显允武侯,经之营之。可衡天汉,以作六师。君子所谓,众人不识。曰易胜哉,七擒孟获。先王体国,丘甲作兵。干戚之容,万舞于庭。四头八尾,文成井字。旁睐斜窥,孰知其自?易有八卦,洪范九章。天道昭昭,曰惟典常。在帝有熊,其臣风后,爰作握奇,蚩尤是讨。六十四阵,演自孙吴。岂其妄作,文本河图。三代往矣,汉都肄。谁其兴之,天启明智。惟此武侯,器宏管乐。龙隐隆中,云蒸巴蜀。先王遗法,尚克兴之。汉家余业,岂不成之。营头下坠,苍苍叵测。心腹奇才,叹兴勍敌。广都之垒,云守储胥。匪石凌矻,神物攸居。甘棠古木,尚云无败。此图之存,其何能坏?率然之蛇,无头无尾。易象先天,于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