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量人人皆小,只须分别平日胆小,临时胆大耳。今人则平日胆大,临时胆小,可痛也已!(胡林翼)
两军交绥,不能不有所损,固不可因一眚而挠其心,亦不可因大胜而有自骄轻敌之心。纵常打胜仗,亦只算家常便饭,并非奇事。惟心念国家艰难,生民涂炭,勉竭其愚,以求有万一之补救。成败利钝,实关天命,吾尽吾心而已。(胡林翼)
古今战阵之事,其成事皆天也,其败事皆人也。兵事怕不得许多,算到五六分,便须放胆放手,本无万全之策也。(胡林翼)
时艰事急,当各尽其心力所能,不必才之果异于人,事之果期于成也。遇事每谋每断,不谋不断,亦终必亡。与其坐亡,不如谋之。(胡林翼)
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济,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千万忍耐,忍耐千万。(曾国藩)
将骄吝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阐述谦虚大度的品质,赏罚有信的德行对于一个将帅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文中强调失礼则会令人不满而至众叛亲疏,而赏罚无信就会令士兵无效死命之心,这也会造成一个国家的悲剧。
【原文】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1),人离则众叛。将不可吝(2),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3)不致命(4),士不致命则军无功(5),无功则国虚(6),国虚则寇实(7)矣。孔子曰:“如有周公(8)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注释】
(1)离:离散,离去,离开。
(2)吝:这里指各啬小气。
(3)士:这里指士兵,兵卒。
(4)致命:舍弃生命的意思。
(5)无功:这里指没有战绩。
(6)国虚:国家的力量亏空、虚弱。
(7)寇实:敌人的强大、充实。寇,指敌人。
(8)周公:姓姬名旦,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省岐山北),所以被称为周公。曾帮助周武王灭商,多有建树。武王死后,成王年幼,他摄理政事。归政成王后,他主要致力于制礼作乐,建立章典制度,使奴隶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译文】
作为将领,不能骄傲。骄傲了,就会失礼;对人失礼,就容易使人心背离;人心背离就会导致众叛亲疏。作为将领,不能吝啬小气,吝啬小气,就不能公正地行赏,不能行赏就不会使士兵拼命作战,士兵不拚命作战,军队就没有战功,军队没有战功,国家的力量必定会虚弱。国家一旦虚弱,相对来说,敌人的力量就变得充实。孔子曾说:“一个人即便有像周公那样的美德和才能,如果既骄傲又吝啬,那么他的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名家论战】曾胡治兵语录·公明
大君以生杀予夺之权授之将帅,犹东家之银钱货物授之店中众伙。若保举太滥,视人君之名器,不甚爱惜,犹之贱售浪费,视东家之货财不甚爱惜也。介之推曰: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乎?余略改之曰: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假人君之名器,以市一己之私恩乎!余忝居高位,惟此事不能力挽颓风,深为愧惭。(曾国藩)
窃观自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而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屈原之所以愤激沉世而不悔者,亦以当日是非淆乱为至痛,故曰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又曰:固时俗之从流,又孰能无变化!伤是非之日移日淆,而几不能自主也。后世如汉、晋、唐、宋之末造,亦由朝廷之是非先紊,而后小人得志,君子有遑遑无依之象。推而至于一省之中、一军之内,亦改有是非不揆于正,而后其政绩少有可观。赏罚之任,视乎权位,有得行,有不得行。至于维持是非之公道,则吾辈皆有不可辞之责。顾亭林先生所谓匹夫与有责焉者也。(曾国藩)
大抵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域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精,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
举人不能破格,破格则须循名核实,否则人即无言,而心先愧矣。(胡林翼)
世事无真是非,特有假好恶。然世之循私以枉事者,试返而自问,异日又岂能获私利之报于所徇私利之人哉?盍亦返其本矣。(胡林翼)
天下惟左右习近不可不慎。左右习近无正人,即良友直言不能进。朝廷爵赏,非我所敢专,尤非我所敢吝,然必积劳乃可得赏,稍有滥予不仅不能激励人才,实足以败坏风俗。荐贤不受赏,隐德以及子孙。(胡林翼)
将强
【本篇主旨】
本篇指出了为将者所应具备的五种德行和应该摒弃的八种缺点。一个尊兄敬老的将帅可以教化世人。因为讲信义并宽以待人,凡事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就是一优秀的将领。而一个没有智谋、无礼又贪婪的将领则是一个军队的不幸。
【原文】
将有五强八恶(1)。高节可以厉俗(2),孝弟(3)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4)可以容众(5),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谋不能料(6)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7)不能正(8)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9),虑不能防微密(10),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也。
【注释】
(1)五强八恶:指五种优良品德,八种不足。强,这里指优点、长处。恶,这里指缺点、不足。
(2)厉俗:激励世俗。厉:这里是勉励、激励的意思。
(3)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弟:也作“悌”。
(4)沈虑:指深思熟虑。
(5)容众:这里指容人。
(6)料:这里是忖度,估量的意思。
(7)政:施政、治理的意思。
(8)正:严明,这里作动词用。
(9)未形:在情况、事态尚未定形之前,就是事情发生之前。
(10)微密:指微小,细密。
达:显贵,飞黄腾达。
怨谤:这里是指怨天尤人。
【译文】
将领有五种优良品行,八种不足之处。五种优良品行指:一是高尚的节操,可以用它来勉励世俗;二是尊长爱幼,可以凭它名扬四海;三是要守信用,可以凭它结交朋友;四是深思熟虑,可以使自己心胸宽广容纳他人;五是身体力行,可以凭它建功立业。这就是将领的五种优良品德。八种不足之处指:一是在筹划策略上不忖度是非;二是在礼法上不任用贤良的人;三是在施政方面法纪不严明;四是富裕不能救济穷困之人;五是才智不能防患于未然;六是考虑问题不能防患于未然;七是地位显贵不能举荐自己所了解的有才之士;八是失败了怨天尤人。这就是所说的将领的八种不足之处。
【名家论战】曾胡治兵语录·仁爱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也。待弁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怠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守斯二者,虽蛮貊之邦行矣,何兵之不可治哉。(曾国藩)
吾辈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之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则兵勇感恩,兵勇之父母亦感恩矣。(曾国藩)
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曾国藩)
大将以救大局为主,并以救他人为主,须有嘉善而矜不能之气度,乃可包容一切,觉得胜仗无可骄人,败仗无可尤人。即他人不肯救我,而我必当救人。(胡林翼)
必须谆嘱将弁,约束兵丁,爱惜百姓,并随时访查,随时堇戒,使营团皆行所无事,不扰不惊,戢暴安良,斯为美备。(胡林翼)
长官之于属僚,须扬善公庭,规过私室。(胡林翼)
圣贤仙佛,英雄豪杰,无不以济物为本,无不以损己利人为正直。(胡林翼)
爱人之道以严为主,宽则心驰而气浮。(胡林翼)
古来义士忠臣,于曾经受恩之人,必终身奉事惟谨。韩信为王,而不忘漂母一饭之恩;张苍作相,而退朝即奉事王陵及王陵之妻如父母,终身不改。此其存心正大仁厚,可师可法。(胡林翼)
出师
【本篇主旨】
本篇主要论述了国家危难之时国君对待将领的态度,就是完全放权给统帅,使之无后顾之忧,文中再一次提出了将帅品德于行军作战的重要性。
【原文】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1)贤能而任之,齐(2)三日,入太庙(3),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钺(4)于君。君持钺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5)之。”复(6)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7)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8),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9),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10)。是以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注释】
(1)简:通“拣”,选择,选拔。
(2)齐:通“斋”,斋戒的意思。
(3)太庙:这里是指天子的祖庙。
(4)太师进钺:太师,官名,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中最为尊贵的。钺:古代的青铜兵器。这里代表权力。
(5)裁:这里是指裁决、裁断。
(6)复:又,接着。
(7)功能:这里是指功绩与才能。
(8)凿凶门:古代出兵时举行的一种礼仪。将军出征时,要凿一扇向北的门,从此门出发,以示必死的决心。被凿的门,统称为凶门。
(9)毂:车轮中心的圆木,这里指车轮。
(10)无主于后:这里指没有君主在后面牵制。
【译文】
古时候,国家面临危难时,君主选择贤能的人来担任将领。斋戒三天后接着进入太庙。君主要面向南站着,将领要面向北站着,太师把斧钺交给君主,君主手持斧钺的柄授给将领,说:“从现在起,在军中,全由你来裁断、统帅。”又命令说:“见敌人空虚就攻击,则敌人强大就后退。不要因为自己地位尊贵就轻视别人,不要因为自己有了独立见解就与众人不和,不要恃功而失去忠信。士兵还没坐下,自己不要先坐,士兵们还没吃饭,自己就不要先吃,要与士兵同度寒暑,同劳同逸,甘苦与共,危难同当。如果能做到这些,士兵就能拼死作战,敌人就会被消灭。”将领接受命令,开凿“凶门”,率军出发。君主为出发的军队送行,跪在地上推着车轮,说:“进退必须合乎时宜,军中的事情,不再由君主来决定,全由将领命令。”这样,则上不受制于天,下不受阻于地,前不惧怕敌人,后不受制于君主。所以,有才能智谋的人将会为国君尽思虑,出奇谋,有勇有力的人为国君能敢打敢拼,所以能在外作战取胜,在国内成就丰功伟业,扬名后世,福荫子孙。
【名家论战】曾胡治兵语录·和辑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败国亡家丧身,皆猜忌之所致。《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忮求二端,盖妾妇穿窬兼而有之者也。(曾国藩)
凡两军相处,统将有一分龃龉,则营、哨必有三分,兵、夫必有六七分。故欲求和衷共济,自统将先办一副平恕之心始。人之好名,谁不如我,同打仗,不可讥人之退缩;同行路,不可疑人之骚扰。处处严于治己,而薄于责人,则唇舌自省矣。(曾国藩)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曾国藩)
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顾,彼此相救。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照顾;虽上午口角参商,下午仍彼此救援。(曾国藩)
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而败。唐代九节度使之师,溃于相州,其时名将如郭子仪、李光弼亦不能免。盖谋议可资于众,而决断须归于一将。古来将帅不和,事权不一,以众致败者,不止九节度使相州一役。(胡林翼)
为大将之道,以肯救人固大局为主,不宜炫耀己之长处,尤不宜指摘人之短处。(胡林翼)
兵无论多寡,总以能听号令为上。不奉一将之令,兵多必败;能奉一将之令,兵少必强。(胡林翼)
沅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不能自见其睫,声间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之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国藩)
择材
【本篇主旨】
本篇也就是考察为将者的洞察力和组织能力。文中强调要把那些技能性格相似的人组成不同的编组,这样就可以因材施用,使作战处于有序状态。
【原文】
夫师(1)之行(2)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3),名曰报国之士(4);有气盖三军,材力(5)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阵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6)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7)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8)之士;有善发强弩(9),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10)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注释】
(1)师:指军队。
(2)行:指行列、编组。
(3)聚为一徒:编为一队。聚,集合,集中的意思。徒,同类的人,这里引申为队。
(4)报国之士:这里指为报效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5)材力:四肢有力。
(6)搴旗:夺取指挥旗。搴,拔取、奇取。
(7)争锋:通过争斗来分胜负。锋,指古代军阵的正面前端,也是双方作战首先接触的部分。
(8)驰:这里指车马疾行。
(9)弩:用机栝发箭的弓。
(10)摧:指挫败,摧毁的意思。
六军:指朝廷的军队。古代军制,王有六军、大诸侯国有三军,其次有两军、一军。
【译文】
对军中的士卒,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来编组。有喜欢格斗、乐于争战的,能够独自攻取强敌的,可以把他们编在一起,称之为报国之士;有气冠三军,身强力壮,既勇猛又敏捷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突阵之士;有脚步轻捷迅疾,跑得快如奔马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搴旗之士;有骑马射箭如飞,百发百中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争锋之士;有射箭必中,中箭者必死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飞驰之士;有善使强弩,又远又准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为摧锋之士。上面讲的六种是军中有特长的人,都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长来使用。
【名家论战】虎钤经·教战
诸教战阵,每五十为队,从营缮缉抢蟠,教场左右厢各依队次解幡立队。伍相去各十步,分布使均。其驻队塞空,去前队二十步。列布讫,诸营士卒一时即向大将麾下听令。每隔一队,定(一作一)战队,即出向前各进五十步。听角声第一声绝,诸队即一时散立;第二声绝,诸队一时捺枪、张弓、卷幡、拔刀;第三声绝,诸队一时举枪;第四声绝,诸队一时跪膝笼枪坐,目看大将黄旗,耳听鼓声。黄旗向前亚,鼓声动,齐喝“呜呼”(并去声),齐向前到中间,一时齐喝,声杀齐人。贼退败讫,可趁行三十步。审知贼徒丧败,马军从背逐北。闻金钲动,即须听去行。膊上架枪,侧行回身,本处散立。第一声绝,一时捺枪便解幡旗;第二声绝,一时举枪;第三声绝,一时旗队。一看大将处两旗交,即五队合为一队,即是二百五十人为一队。其队法及卷幡、举枪、旗队、斗战法并依前。一看大将处五旗交,即十队为一队,即是五百人合为一队。其队法及卷幡、举枪、旗队、斗战法如前。听第一声角绝,即散二百五十人为一队。如此凡三度,即教毕,诸士卒一时听大将赏罚进止。第三声角绝,即从头引队伍还军。
智用
【本篇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