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取胜的原因有五个,只要有其中的一个就不会胜利。所以作战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有杀人很多却不能俘虏敌人的将士的,有俘虏敌人的将士却不能攻占敌营的,有攻占敌营而不能俘虏敌人的将领的,也有歼灭敌军并杀其将领的。因此,如果掌握了战争规律,那么敌人就不可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故事论述】
公元前597年,楚国的国君楚庄王一心想争霸中原,就亲自率领大军对郑国进行围攻。郑国的君主郑襄公一面坚守城池,一面派人到结盟的晋国去求救。虽然郑国上下一心,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郑国毕竟是一个小国,两相比较,力量悬殊,相持了三个月,晋国的援军也没有到达。郑国的国都终于被楚军攻破了,郑襄公只好屈辱地肉袒出降,手牵牛羊,打开城门迎接楚庄王的到来,臣服于楚。
就在郑国臣服楚国后,晋国的援军才迟迟赶到郑国。郑国原来是晋国的同盟国,郑襄公十分担心晋国大军会拿郑国和楚国结盟这件事问罪于郑国,于是,他召集郑国的大臣们商讨应付的办法。
在商讨会上,郑国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大夫皇戍说:“晋国和楚国都是强国,现在我们郑国背叛了晋国,和楚国和好。晋国的军队十分强大,如果晋国为这件事进攻郑国,郑国肯定不是晋国的对手,现在我们不如挑动晋军和楚军作战,我们隔岸观火,坐观成败。如果晋军胜利就和晋军结盟,楚军胜利还是臣服于楚国。”
郑襄公一听皇戍的计策,认为很好,于是,他就派皇戍前往晋军营寨中去,挑动晋国和楚国的矛盾,并鼓动晋军进攻楚国;同时,他又暗中派人到楚国去,怂恿楚庄王发兵与晋军决战。
楚庄王在和郑国结盟之后,就准备凯旋返回国内了。当他率军走到黄河岸边时,晋国的军队在荀林父的率领下,也来到了黄河对岸。
晋、楚两国大军相踞黄河两岸,荀林父看到郑国已经和楚国结盟,楚国军队也准备回国,他并不想和楚军交战,就想下令撤军回国算了。但是,中军副将先轸不同意这样做,他说:“晋国所以称霸诸侯,依靠的就是一支勇敢而强大的军队。现在看到郑国归顺了楚国,而不去救援,就不能说有强大的兵力;大敌当前不敢决战,就不能说是勇敢;见到强敌而往后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行为。”说完,先轸不听荀林父的号令,私自率领部队渡过了黄河,要和楚军决战。荀林父害怕先轸打不过楚军,自己作为主帅回国后要担当重责,于是也干脆率领全体部队过了黄河。
楚庄王本来也是打算带领部队回国的,未想与晋军作战。他看见晋军过了黄河,还是想班师回国。但是,他的大将伍举一心想立功,就鼓动楚庄王同晋军作战。经伍举这么一鼓动,楚庄王就改变了主意,准备迎战晋军了。不过,楚庄王也担心打不过晋军,几次想派人和晋军和谈。就在这时,郑襄公急忙派皇戍连夜赶到晋军的驻地,拼命鼓动晋军进攻楚军。他说:“我们郑国现在服从楚国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只不过是为了挽救国家的命运而已,对晋国并没有二心。现在楚国突然获胜,就骄狂了起来。其实,楚军并不强大,又没有什么防备,如果晋军前去攻打,我们郑国是会从楚军背后配合攻击的,这样两军夹击,楚军必定是会失败的。”晋军的统帅荀林父经皇戍这么一煽动,也就坚定了攻打楚军的决心。
正是在郑国的煽动挑拨下,晋国和楚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军终于在泌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大战。郑襄公看到晋、楚两国军队打了起来,他却在一旁观看着,结果晋军被打败,郑国还是投靠了楚国,躲过了晋国的攻击。
这个郑庄公无论如何还是保住了他的国家与地位,虽然只是每年向楚国纳点贡,但这种损失完全可以在本国的老百姓那里搜刮来,做个缩头小诸侯总比没命强。后来的历史发展是,一般战败国的国君是不会有生存的可能的,他应该庆幸生活在一个礼的时代。
【名家论战】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占月篇
经曰:月者,阙也。盈极必缺。太阴之精,积而成象,光以照夜。女主之义,比德刑罚、吉凶、休咎,以警戒于下土。月有晕,先起兵者胜。月晕抱戴,有赤色在外,外人胜;在内,内人胜。
月晕岁星,赤,色明,客胜。火入月守,色恶,客败,色明,客胜。月晕镇星,不明,主人胜;色明,客胜。月晕太白,色不明,主人胜,色明,客胜。月晕辰星,不明,主人胜,明,客胜。月晕亢,先起兵,有喜且胜。军出,月蚀,凶。月晕房糠,大风起。月晕参伐,兵起,有军不胜。
八阵(1)
【本篇主旨】
本篇文字完整无缺,是全书中极少的完整篇之一。前一段论述“王者之将”应具备的条件,要求了解战争规律、智勇双全、具有实战经验。后一段论述阵法,具体讨论了布阵时的兵力配置和地形运用等问题。
【原文】
孙子曰:智不足,将(2)兵,自恃(3)也。勇不足,将兵,自广(4)也。不知道(5),数战不足,将兵,幸(6)也。夫安万乘国(7),广(8)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9),阵则知八阵之经(10),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二百一十四。
【注释】
(1)八阵:古人讲布阵之法多称“八阵”,但“八阵”不是指八种不同的阵,为古代阵法的通称。
(2)将:统帅。
(3)自恃:自负。
(4)自广:自大。一说疑借为“犷”,粗犷、刚猛。
(5)道:道理、法术、原则。此处指天道、地理、民心、敌情、军阵。
(6)幸:侥幸,碰运气。
(7)夫安万乘国:使兵车万乘的大国稳定。安,安稳、稳定。乘,指兵车。古代有万辆兵车就是大国了,因此万乘在古书中常常借指大国。
(8)广:借为“光”,指发扬光大。
(9)情:指敌人的真实情况。
(10)经:规则、要领,即大道理。
诤:止,引申为劝谏。《说文》:“《孝经》云‘君有诤臣,不失其天下’,谓其能止其失也。”
诲:疑借为“每”。
锋:指先锋部队,利于猛攻。
后:后续部队,利于接应。
斗一守二:斗,突击。守,机动、策应。本句意为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与敌交战,以三分之二的兵力等待时机。
收:压阵,捕取(敌人)。
以:犹言“而”,下文“敌强以治”同。
乱:指队形凌乱。
选卒:选出的精锐部队。
乘:进犯,凌犯。意谓先以精兵攻击敌人。
治:指队形严整。意谓敌人战斗力强,阵容严整。
下卒:战斗力弱的士卒。
与:参与。
易:地形平坦之处,平地。
厄:厄通隘。指两边高峻的狭窄地带。
生地:指有利的地形。
死地:指不利的地形。
居生击死:指占领生地,打击处于死地的敌人。
本篇字数。
【译文】
孙膑说:智谋不足还要带兵打仗,那是自负。勇气不足还要带兵打仗,那是他自大。不懂用兵之道且缺乏战争经验还要带兵打仗,那就只能靠侥幸。要巩固万乘大国的地位,扩大大国君主的威信,保卫大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懂得战争规律才行。所谓懂得战争规律,就是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内得民心,外知敌情,布阵要懂得各种阵法的原则要领,看到能打胜仗就打,没有把握打胜仗就不打。这才是辅佐君主的将领所应具备的能力。
孙膑说:列阵作战,要根据地形的有利情况,而采用合适的阵势。布阵时把军队分为三部分,每阵要有前锋部队,每队前锋都要有后续部队做支援。也就是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与敌人交战,以三分之二的兵力等待接应;以三分之一的兵力突破敌阵,以三分之二的兵力扩大战果,从而歼灭敌人。敌军兵力薄弱且阵势混乱就先用精兵趁其混乱时进攻;敌军兵力强大且阵容整齐,就先用战斗力弱的士卒去引诱。参加战斗的战车和骑兵可分为三路,一路指向敌人的右翼,一路指向敌人的左翼,另一路指向敌人的后方。地势平坦就多用战车,地势险峻就多用骑兵,地势狭窄就多用弩兵。不管地形平坦、险峻,都要了解哪里是有利的地形,哪里是不利的地形,必须占据有利的地势,以打击处于不利地势的敌人。
【故事论述】
唐朝立国之初,东突厥屡屡侵扰中原,成为唐初的最大外患。当时,有人上奏皇帝唐高祖,认为东突厥之野心在于首都长安,建议迁都,并火烧长安城,东突厥见首善之地化为灰烬,自然不会骚扰中原。高祖居然也想接受此建议。但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却极为反对这种愚蠢的行为,他请求父皇,给他几年的时间,平定东突厥,如若战况不果,再举都迁徒,亦为时不晚。高祖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李世民等待着时机的到来。果然,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出动全国的兵力,攻击关中,唐高祖即命李世民和他的弟弟李元吉率兵迎击。
东突厥的万余名骑兵在凉州摆开吓人的阵势,唐军将士震怒不已。李世民问李元吉:“蛮虏直逼眼前,我们不能显得畏怯,应该与他们大干一场,你能与我并肩作战吗?”平时不可一世的李元吉,这时却吓得面无人色,不敢表态。
李世民则毫无惧色,他仅带领一百名骑兵向敌阵走去,他对着敌阵喊话说:“我国已跟你们可汗和亲,为何现在又负约?我是秦王李世民,可汗如果真有本事,就出来和我单战;如果想打群架,我也只用这一百名兵力迎战。”
阵前的颉利可汗深恐李世民有诈,他担心除了眼前的一百人之外,另有埋伏,因此笑而不答。
李世民再度向前,派遣使者对突利可汗说:“你以前和我们有盟约,有难同当,如今反而引兵攻击,不守信用。”突利可汗也是一言不发。
李世民再次向前挺进。颉利可汗见李世民这般大胆前进,又听到他对突利可汗说的那番话,心里怀疑李世民和突利可汗暗中挂钩,他愈想愈不对,便下令军队后退,暂缓行动。
当时正是小雨不断,唐军的军粮供应受阻,士兵疲累,斗志消沉,从朝廷到军中,都觉得天时于唐军不利。李世民用巧计不战而退敌之兵,立即使得战况有了新的转机。
接下来几天,雨势更大,湿气重,对弓箭的影响不小,对以射箭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突厥人尤为不利;反观唐军,由于在室内烧火煮食,空气较为干燥,兵器保养的十分细心,整体局势变得对唐军极为有利。因此,李世民在夜雨中挥军进击,突厥大吃一惊,在敌军闻风丧胆之际,李世民并未举兵痛击,而是派人向突利可汗分析利害。颉利可汗想出战,得不到突利可汗的支持,不得不与唐军和解。一场可怕的战争就在李世民的谋略下化解了。
【名家论战】草庐经备·将勇
《吴子》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此言血气小勇也。大勇者,能柔能刚,能弱能强。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惧;虽折而气不挫,虽小而不可欺。事机宜赴,有直往而不逗留;地所必争,无心摇而有死守。岂非神武之威,凌驾万夫,有以等摧锋陷阵者而上之也?脱若不然,见敌先惊,未阵思退。将而无勇,三军不锐,丧师覆众,职此之故。又不然而误认勇之说,第曰喑呜叱咤,所向披靡,戈挥千将,力敌万夫。此偏将之事,非大将任也。
地葆(1)
【本篇主旨】
本篇基本完整,仅缺一字。主要从军事角度探讨地形问题。首先论述各种地形在军事上的优劣,其次探讨各种地形条件与作战的关系。
【原文】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2),直者(3)为纲(4),术(5)者为纪(6)。纪纲则得,阵乃不惑。直者毛产(7),术者半死。凡战地也,日(8)其精(9)也,八风(10)将来,必勿忘也。绝水、迎陵、逆流、居杀地、迎众树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南陈之山,生山也。东陈之山,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流,死水也。五地之胜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五地之败曰:谿、川、泽、溯。五地之杀曰: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五墓,杀地也,勿居也,勿也。春毋降,秋毋登。军与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地葆二百。
【注释】
(1)地葆:指地形对作战胜利的保障作用。“葆”同“保”,指保有。此篇200字,保存完整,主要从军事上阐述各种地形、植被等的利害与优劣。
(2)阳:疑指高亢明敞的地形,山南水北。阴:疑指低洼幽暗的地形,山北水南。
(3)直者:指平整之地。
(4)纲:本义为大绳,引申为“主要的”。
(5)术:作“道路”讲,多指两旁高中间低的道路。
(6)纪:次要的。
(7)毛产:“毛”和“产”都有“生长”的意思,“毛产”与下文“半死”相对。
(8)日:太阳。一说解释为“吉凶之日”。
(9)精:日光清明,指晴天。
(10)八风:八方之风。古人认为风的方向、大小、疾徐都与战争胜负相关。
绝水:渡水。
迎陵:面向高山。
逆流:指军阵处于河流下游,面向上游。
杀地:极不利的地形。
钧举:此处指都会被攻破。钧,通“均”。举,攻占,攻克。
不胜:不利。
陈:布列。南陈:即东西走向。后文中的“东陈”即南北走向。
注:流往,流向。
死水:据上下文,其后当脱一“也”字。
五地之胜:五种地形的优劣比较。
山:指高山。陵:指大土山。阜:指小土山。陈丘:指连绵起伏的小土山丘。林平地:指有树林的平地。
藩:可做篱墙的草,或指长得像篱笆的丛树。
棘:带刺的草木的通称。
椐:即灵寿木,一种有许多肿节的树,古时多用作手杖,这里泛指小乔木。
茅:就是茅草,多长在山坡上。
莎:生长在低洼地带的三棱草,根部四周多毛。
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古代以青、黄、黑、赤、白为东、中、北、南、西五方,配木、土、水、火、金五行。五色与五行相当。五色代表五种土壤相生相胜的性质,并非指五种土壤的颜色。此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五地之败:五种不利的地形。
谿、川、泽、溯:简文仅列举此四地,疑漏抄一字,因前文说“五地之败”。谿:同“溪”,指山间小河沟。川:大河。泽:沼泽,低洼地。溯:盐碱地。
五地之杀:五种杀地,即五种极不利的地形。《孙子·行军》言险地种类有天井、天牢、天罗、天隙、天陷五类。
天井:指四边高中间低洼的地形。
天宛:疑与《孙子》中的“天牢”相当,即深山狭谷中烟雾朦胧、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
天离:即《孙子》中的“天罗”(离、罗二字古代音近通用),指草木茂密如罗网之地,在此处行动十分困难。
天隙:指通道少且极为狭窄的地形,沟坑交错,难以通过。
天:地势低洼、易遭攻击的地形。
五墓:疑即指天井、天等五种杀地。
居:停留。
春毋降:春夏草木茂盛,雨水较多,不宜处于低洼的地方。春,指春夏。
秋毋登:秋冬草木凋落,雨水较少,高处干燥缺水,不宜安置军队。秋,指秋冬。
政:通“正”,面向。
周:周匝环绕,这里疑指迂回。右,古人以“右”为上为好。左周、右周,疑指围绕在高地的下部或上部。
本篇字数。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