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2791300000034

第34章 近现代李姓名人(4)

1903年赴绥德考试,顺利成为廪生。1913年,他利用临水寺开办了一所国民小学,兼任校长。后又在桃镇创办了国民高等小学,担任校长。李鼎铭先生从事教育事业十余年,并开办医馆,治病救人,受到民众的颇多赞誉。

李鼎铭从政共历七年,对主管工作都会躬亲过问,不顾年迈体弱坚持调查研究。1941年,他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先后当选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边区政府副主席。

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时期,如何度过难关、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困难成为当时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延安开幕,李鼎铭当选为副议长,后经毛主席提名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他就党内外团结问题和如何克服经济困难,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并提出了“精兵简政”提案,提案总的原则是:“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反官僚主义”。毛泽东亲自批示如下:“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进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良药。”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议案不但适时中肯,而且具有远见卓识,可称得上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18日,李鼎铭的这一提案以165票的高票数获得通过,决议“交政府速办”。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这是在抗日根据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克服财政困难和休养生息的一项重要政策。毛泽东在1942年9月7日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对这一政策再次予以了论述和支持。“精兵简政”政策对坚持长期抗日,夺取最后胜利,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同时,李鼎铭为巩固边区三三制政权发挥了特殊作用。在不断认识三三制重要性的实践中,李鼎铭提出“三三制精神”这一概念,对三三制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三三制精神主要包括照顾各方、顾全大局、自我批评和善于协商,概括起来就是精诚团结、民主合作。

李鼎铭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任上,还在其它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获得了边区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李鼎铭有着深刻的学术思想和丰厚的学术成就。1916年,他着手编写蒙古历史教科书,赞扬蒙古族的伟大历史贡献,倡导民族平等思想。在担任边区政府副主席期间,他还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1943年撰写《中国哲学体系与民族传统概论》一书,凝结了他一生的研究心得和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独特见解。他以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价值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并把它提高至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

李鼎铭还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早年他在家乡陕西米脂县从事中小学教育时便已开始出诊治病,颇为邻里乡亲称道。1941年举家迁住延安,从此便成了中央领导同志身边的一位良医。在工作之余,他常为毛泽东、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等人看病,并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常请李鼎铭给他看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并借治病之机,和他探讨包括中医、政权建设在内的一些问题,并通过他向党外人士表达共产党和他们合作的诚意。同时,毛泽东还把他介绍给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后来,在毛泽东的倡导下,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中西医协会、中医保健社。李鼎铭常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积极参与活动,并兼任过中医训练班主任,推进了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

1947年12月11日,李鼎铭在陕西绥德病逝。

李鼎铭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困难时期,毅然决定与中国共产党休戚与共、携手合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深明大义和爱国情怀。

李烛尘

李烛尘李烛尘(1882年~1968年),土家族,曾任天津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是中国海洋化工的开拓者、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工商界的楷模。

1882年9月16日,李烛尘生于湖南省永顺县毛坝寨。他7岁入私塾,勤奋好学,颇得先生赏识,被赞誉是“建国之材”。1898年参加童子试。1901年参加永顺府会试,位列榜首。然而,他憎恶腐败的现实社会,并从《盛世危言》和《易经》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得到启示,从此不愿再致力于科举仕途。于是,李烛尘决定外出求学,探索富民强国之路。

1903年李烛尘进入湘西北“成德达材”的最高学府常德西路师范学堂甲班读书,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并重点攻读科学技术,为自己制订了定量、有恒的学习方法。受该校创办人、湖南维新人物熊希龄的影响,他与同学林伯渠成为密友,热衷于爱国御侮、实业救国之路。毕业后,漫游京、津、沪等地,以增长见识。回湘后,先后任教于长沙实科中学、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李烛尘故居1913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电气化学科本科学位,以“跨海东渡为国酬”的精神刻苦自励,认真钻研化工专业。1918年学成归国,改原名李华搢为“烛尘”,立志为中华民族从黑暗没落中崛起而照明,并开始以“烛尘”这一笔名投稿《盐政杂志》,力抒己见。《盐政杂志》主编慧眼识英才,将他推荐给创办天津久大精盐公司的范旭东,他很快就被聘为久大公司技师。他倾尽自己所学的化工知识,运用新的经济管理学方法,扩大了精盐生产,公司产品打开湖南、湖北市场。1919年李烛尘率队到四川、内蒙古考察井盐和碱。1922年建立起中国民族私营工业第一个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他曾任久大厂长、永利碱厂经营部部长,1920年又升职为永利制碱公司副总经理。1924年范旭东赠给李烛尘500元,他以此入股进入董事会,艰苦奋斗,实现了制造国产盐、碱、酸的工业理想,为民族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26年,制碱成功,永利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1934年范旭东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结理,李烛尘任副总经理,而后他们携手创造了永(利)久(大)黄(海)化工企业集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永利公司为支援抗战,南京工厂转产为金陵兵工厂,主要生产硝铵炸药。后将全部工厂内迁,李烛尘任迁川总指挥,他严辞拒绝了日本人威逼合作的企图,辗转到达重庆,开始抓紧建厂复工,新厂名为“新塘沽”,体现了中国民族化工企业屹立不倒的精神。他还先后任迁川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协常务理事、中国工商界对敌要求赔偿委员会常委,并被聘为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参加许涤新、沙千里等创办的中国经济事业促进会,开展团结工商界的活动。1945年,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任常务理事。天津解放后,他积极创建天津市民主建国会和天津工商联。同时在天津恢复久大、永利两厂,任永利制碱公司副总经理、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兼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天津分处处长。1946年1月,李烛尘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旧政治协商会议,并且先后出任河北平津区工业协会理事长、华北工业协会会长、天津市工业协会理事长等职务。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他公开发表《欢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文。而毛泽东在会见他和范旭东时,也盛赞他们创办民族化工企业的重大贡献。刘少奇到天津考察时,曾与他进行了多次长谈,帮助他了解共产党的执政政策,坚定他为新中国工业服务的决心。随后,李烛尘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团成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他还历任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委,为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经济做出了贡献。

1955年李烛尘随毛泽东视察黄河。1956年,经毛泽东提议,李烛尘以75岁高龄出任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1958年,任国家轻工业部部长。196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除了上述职务外,李烛尘曾任民建中央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二、三届执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委员。他还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古稀之年李烛尘仍然不辞辛劳,深入调查和研究,向党和政府提出一些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毛泽东、周恩来也曾多次征求他对重大决策的意见。

1968年10月7日,李烛尘于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李仪祉

李仪祉李仪祉(1882年~1938年),我国现代水利事业的奠基者和水利教育专家,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人才。他倡导和修建了“关中八惠”和陕北定惠渠、织女渠以及陕南的汉惠渠、冷惠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13万多公顷,使关中地区旱涝保收,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同时也在治黄导淮、整治运河方面贡献卓著,被誉为一代“水圣”。

李议祉1882年2月20日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7岁时(1898年)考取中同州府第一名秀才,深受陕西提学使叶伯皋的赏识。1899年被推荐进入泾阳崇实书院读书,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写下《权论》、《神道设教辟》、《新闺怨》、《女子不缠足歌》等反封建作品。

1900年李议祉入三原宏道学堂求学,开始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积极参与反清反帝运动。1903年,帮助于右任逃脱陕西巡抚允升的搜捕。1905年上书清廷御史王步瀛,痛斥他镇压了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的革命行动,要求废除中美关于旅美华侨不平等条约。1906年李仪祉和其兄李约祉于北京京师大学堂读书期间,经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父亲和伯父又是同盟会陕西分会的重要成员,为辛亥革命做出过贡献。因此当时有“一家人四口,革命人两双”的美誉。1908年他上书控诉蒲城县知县李体仁残酷镇压学生的罪行,迫使清政府将其革职。1911年武昌起义后,身在德国学习的李仪祉毅然辍学,辞去柏林东方学院讲授中文的邀请,买了一支手枪和几十发子弹,只身回国,到起义军占领的江南制造局习射步枪。后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他转而致力于水利教育和水利工程技术,为发展我国近代水利事业奉献终生。

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参加创办三秦公学、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陕西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后改为西北大学工科)、陕西水利专修班(后改为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现在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担任教授、教务长、校长、兼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志士仁人。

1903年李仪祉被时任陕南商州中学堂堂长的于右任聘为数学教习,可以说是他从事教育的发端。1911年辛亥革命后,于右任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曾希望他出任津浦铁路局局长,李仪祉没有接受。1912年,在西安与友人创办私立三秦公学,广聘名流、学者任教,设数、理、农等诸门主课及英、德、日外文课,学习西方科技,先后培养出魏野畴(中共陕西军委书记)、刘天章(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杨钟健(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等革命家和科学家,对政界、思想界、教育界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915年他再次留德回国,因陕西政局不稳、财政困难,水利兴修遇到很大困难,便应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的聘请,参与创办我国第一所高等水利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李仪祉任教务长。办学初期教材短缺,他夜以继日,编写了《水工学》(即水工建筑学)、《水力学》、《水工试验》、《潮汐论》等教科书,培养了200多名我国现代水利事业骨干科技专家,其中包括宋希尚、沙玉清、汪胡桢等。

1922年李仪祉离南京回陕,任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局总工程师,开始了他兴修水利的生涯。1923年兼任教育厅厅长,并亲自筹建陕西水利道路传习所,后改为陕西水利道路工程学校。1924年学校改隶属于西北大学工科,李仪祉兼任西北大学校长,扩充设备,延聘人才,卓有建树。1932年,为适应关中水利建设需要,他创办了陕西水利专修班并亲自授课。1935年,将水利专修班迁往武功,改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50余年来西北农专已发展成为西北农业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人才。

1930年李仪祉开始着手建设泾惠渠,至1935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可灌溉农田65万亩。泾惠渠的建成受益,成为中国当时现代化水利工程之典范。随后,他又负责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建设,如,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1935年到1936年底又完成了渭惠渠一期工程、梅惠渠也于1936年到1938年完成。他制订了《陕西水利工程十年计划纲要》,筹划了关中八惠工程: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计划在十年内水利惠及陕西全省,使其成为一个模范农田水利区。此外,他还是近代科学治理黄河的开拓者,提出了科学的治河方略,发表文章40多篇。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李仪祉抱病积极投入抗日运动,加入陕西各界抗敌后援会,宣传抗日,组织募捐。同时组织渭惠渠、织女渠的施工,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终因积劳成疾,1938年3月8日病逝于西安市,终年57岁。

李仪祉自幼生长在渭北高原,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终生夙愿就是效法郑国、白公,振兴祖国水利事业。直到临终前他还吩咐说:“未竟及尚未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

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水利事业。他不仅精通水利工程技术,而且博学多才,对天文、地理、文史、宗教都很有研究,著述甚丰,多达200余册(篇),尤其擅长诗歌、戏剧,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剧作家。他德高望重,功垂千秋,深受人民敬仰。

李济深

李济深李济深(1885年~1959年),字任潮,广西苍梧人。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李济深早年曾就读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新军任见习官、排长,后进入广东陆军讲武堂继续学业。1909年,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前后历时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