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2790600000008

第8章 职场如战场,适应是关键(3)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年轻人往往充满梦想,这是件好事情。但年轻人还需要尽快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许多浮躁的人曾经都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如果盲目的自信,以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这样空有一腔热血,怀抱一些不切实际的抱负反而对自己是有害的,最后只能剩下牢骚和抱怨。

把工作当事业来做

获得某份工作以后,如果你能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那么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一半。然而不幸的是,许多年轻员工并没有将工作和事业划等号,在他们眼里,找工作、谋职业只不过是为了赚钞票、混日子而已。

比尔·盖茨说过:“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现实生活中,幻想着自己能够轰轰烈烈干大事、创大业者不乏其人,而能把普通工作当事业来干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每个人都希望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愿望,并且希望受他人的认可、尊重、称赞,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才能吸引别人,发展和完善自己。

把职业当作事业,是所有优秀员工的共同特征。从事卫星上天、计算机研制的科学家们是如此,在平凡岗位上奋发进取的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们亦是如此。这样的优秀人物便是我们年轻员工航行于职场当中的一座座灯塔。

王顺友是四川省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员。1985年,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把他手中的马缰绳交给了王顺友,那年王顺友才20岁。从此,王顺友走上父亲走过的路,一走就是20年。

王顺友每天往返的马班邮路是处在高山和峡谷之中,那里人烟稀少、气候恶劣。许多时候都只能露天宿营,在山岩底下、草地上、大树底下搭个简易的帐篷就睡。一路上,先要爬山,翻海拔4000多米的察尔瓦雪山,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冷得要命;下山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40多度,又热得要命。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口冰块。最苦的是雨季,常常摔得浑身是泥,夜里也只能裹一块塑料布睡在泥水里。到了晚上,山里更是静得可怕。

王顺友说:“其实,这些年来我最难受的是觉得对不起我的家人,特别是对不起妻子和父亲。但我不能对不起邮路上的父老乡亲。高原上的各民族兄弟,都讲究做人要实在、诚恳、厚道,这条邮路虽然充满艰辛与坎坷,但我的工作在这儿,我的事业在这儿……”

王顺友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北京及全国其他省市做报告许多场,场场爆满,感人至深。与其说是王顺友的事迹感人,还不如说是他对工作的态度与听众产生了共鸣。

实际上,工作苦了、累了,叫个苦、诉个累本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细究一下,这其中却蕴含着两种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不叫苦的人,也许把他工作中的苦与累当成了通往理想目标的一门“必修课”;而叫苦的人,则可能把它当成了一门自己并不情愿的“必修课”。

时下,许多人对工作表现出非常浮躁,特别是初入职场的年轻员工,敷衍、懒散,不把工作当一回事情。与王顺友相比,很多人的工作条件、工作收入、工作地位等等都要优越得多,但还是有好多人总觉得工作没有激情、没有意思、没有前途。如果此时你想一想王顺友的所作所为,或许你会有所明白什么是把工作当成事业,以及把工作当成事业的美好享受。

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就是一位把平凡职业当作事业干的人。他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了一个又一个“绝活”;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吊车司机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桥吊专家;他胸怀宽广,团结协作,带出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创造了金光闪闪的“振超效率”,名扬国际航运界。

像许振超一样,把职业当作事业,你自己就会愿做、想做,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当中,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兴趣,主动钻研,有强烈的求知、求深的欲望和行动,主动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而那些“按钮”式的员工,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活力,有的甚至趁老板不在就没完没了地打私人电话或无所事事地遐想。这种想法和做法无异于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

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首要的一条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试想:如果说一个清洁工人因为无法忍受垃圾的味道,经常发牢骚,那他还能成为合格的清洁工吗?如果说一名车床工人,时常抱怨机器的轰鸣,那么他还怎样成为优秀的技工呢?

在企业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员工,他们的目标只是想过一天算一天。他们不断抱怨自己的环境,就像是一块浮木,在人生的大海上随波逐流,做事情能省力就省力。他们最高兴的是午餐时间、发薪日以及下班后的时候。他们又混过了一天,回到家,一边喝啤酒一边看电视。

单位每逢加班,总能看见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人即使天天都在加班,经常熬更守夜也不叫苦且乐此不疲;而另一些人即使今天是第一次加班,或是很偶然地加一次,嘴里却叫苦不迭。其实,人性中有很多弱点,如贪图享受、容易满足、回避困难、自轻自贱、盲目乐观、懒散傲慢等等。如果没有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做的想法,这些弱点可能就会变得很难控制。

一位着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员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怜的一种人,就是那些只想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知的人。

同一件工作,对于将之当成事业者来说,意味着执着追求力求完美。而对于工作不等于事业者而言,意味着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有一句话说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为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负责,你会容忍工作中的压力和单调,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事业。改造自己、修炼自己,坚守痛苦才能凤凰涅盘。这应当是我们永远持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丢掉了这个,也就丢掉了灵魂。坚守了这个,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美丽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这样一想,工作就会投入,投入就会使人认真。同样,工作就会有激情,而激情将会使人活跃。

据一项调查表明:员工中约占80%的人是把工作当工作来全力应付,而这80%的人仅仅分得世界上20%的财富。而20%的员工则是把工作当事业全力以赴,那么,终有一天他一定能成功。上天是公平的,成龙还是成虫,完全取决与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将工作当作工作的人:全力应付。

将工作当成事业的人:全力以赴。

职场十忌要注意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的去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地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

在会议上,一个停留在心灵舒适区域的人会消极的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但从来不关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会想到多做一步,让接下来的别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于打破这个舒适区域的人,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级认可和指点之后把手头的工作尽快的完成,随时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调整。(注意: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当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会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来的同事不久就变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后者则大方客气的自我介绍,并了解对方和自己的关系。

在聚会上,前者总是等待别人发言,并喜欢私下里评论对方的言语;如果这个桌子上没有人发言,那直到用餐结束,也没有人认识你。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饭的开始介绍和闲谈,这看起来很困难,有时候会有失面子,但往往你会发现,对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说几句话。

以上只是很小的几个例子,但是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园中的“随意性”从身边赶走,尽早的冲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开始做好和这个社会交流的准备。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我十分痛恨听到的一句话是:“我晚些时候会把这个文件发给所有的人”;因为这往往预示着我必须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同样,以下这些言辞也会让人觉得厌恶至极:

“到时候有人会把那些东西都准备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后天客户会过来拜访”;

“好像他说……”

一般是人都会这样说话的,因为这样第一给自己留下了广阔的余地,第二也不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好像什么事情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似的。说实话大学里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一个人要么是在课堂上是混的,要么下课之后是混的。两个都没有带有混的色彩的人,要么是超级牛人,要么是神经病。就因为人人都在混,所以校园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校园也容易让人单纯。所以学生社团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现在回想起学校里做的工作,当时还觉得挺卖力的,但工作了之后才开始感觉到什么是效率。当你进入了用金钱计算时间的地方之后,你要尽可能的改掉在学校里养成的这种习惯。如果上级问你什么时候能实施你给他的承诺,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这样的答案对于他来说完全等同于你没有回答,并且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坏印象。(当然,这样的回答往往在学校社团,学生会工作中是常见的)

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老鼠刚出世不久,老鼠妈妈问小老鼠:你现在能看见了吗?小老鼠说:能。老鼠妈妈说:那你能看到那块红薯吗?小老鼠说:是的。老鼠妈妈说:那是一块石头,这说明你不但还看不见东西,你连嗅觉都还没有。

似是而非的应答往往一样会暴露出你更多的弱点。你可能会被怀疑为以下中的一个或几个:

1.你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没有责任心,认为这些并不重要。

3.你应付上级。

4.你不敢说真话。

5.你喜欢逞能,答应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独立工作。

当你的上级在以上选项中怀疑的时候,潜意识中你已经同时具备了以上所有的弱点了。

相反的看来,这样的回答,总是让上司恼火,同时让老板得出这样的结论。

1.他的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2.他依然需要记住提醒你,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否已经真正落实了工作。

3.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经做了的事情中,都是这样没有落实的。(这点非常致命)

4.往往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计划不得不被耽搁或推迟或不能给出明朗的结束时间。

所以——————

甲问: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个漏洞修好?

乙说:我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大概明天就会来修的。

又一天后

甲问:维修公司什么时候回来,你找的是哪家维修公司?

乙说:好像他们说安排不出人来,如果可以的话,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过来。

一天后

甲问:漏洞怎么还没有修好?

乙说:我晚点再问问他们。

甲说:今天下午之前不解决,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先选择后者,然后在最后时间一次性赶工把考试要复习的东西突击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请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击”。或者,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的时候,你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我们往往总是想把事情从头到尾全部想好了,才开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