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军海外征战记(全集)
2780600000054

第54章 美将原子弹投向广岛长崎 日本法西斯宣告寿终正寝(1)

在欧洲战场,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近郊的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盟军对德战争已经结束。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美军已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并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发起了反攻,陷在中国大陆的日军也已失去往日的声威。从整个战场形势看,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日本在军事上失败虽然已成定局,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仍不甘心失败,极力在国民中煽动反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搞所谓本土决战,妄图以流血震慑美国,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体面地结束战争。

穷兵黩武的日本法西斯推行的本土决战,就是要在海上、空中和陆上都实施不间断的特攻作战。所谓陆上特攻作战,就是拼刺刀,对坦克进行肉搏攻击,用一个兵去拼搏一辆坦克。日军参谋次长河边在6月8日的御前会议上称,在日本进行本土决战,对美军不利,对日军则有“绝对优势”条件。他大肆煽动武士道精神,说什么“皇国的万物众生统统化为战力”,“发挥一亿国民的特攻精神”,以“互相刺杀的战法”消灭敌人,保卫大日本帝国。

为了逼迫日本法西斯放下武器,早日结束战争,7月15日至8月2日,苏美英3国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了继德黑兰和雅尔塔之后的三国首脑第三次会晤。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波茨坦会议”。

会议通过了着名的《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日本霸占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这项公告最初是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的,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也在公告上签字,使之成为苏美英中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二战期间美国进行原子弹试验在盟军的轰炸和封锁下,尽管日军的处境已极为困难,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是盟军要想取胜也绝非易事。美军在太平洋的岛屿作战中,整个战事就持续了92天,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驱逐舰以下舰艇400余艘,大多数是被神风自杀飞机击毁的。美国统帅部估计,美军要在日本本土登陆,共需动用150万部队,并付出50万人的伤亡,这是相当大的代价。如何使用较小的代价使日本法西斯投降呢?

就在美国人考虑如何减少伤亡时,从美国本上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1945年7月16日,美国人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阿拉默果尔多成功地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

当天下午,杜鲁门就在波茨坦收到了关于原子弹试验成功的电报,这位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感到一阵欣慰,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原子弹能在美国首先试验成功,这使美国又多了一个制胜的法宝。

人们对原子弹的最初认识,那还是本世纪30年代的事情。

3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存在一种能使原子裂变的中子。科学家们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目标-揭开原子裂变的秘密。这个秘密一旦揭晓,既能服务于战争,毁灭人类;也能服务于和平,造福于人类。

不幸的是,这一秘密被发现在疯狂的30年代。

1938年12月,德国柏林威廉大学化学研究所的着名科学家奥托·哈恩和史特莱斯曼,花费了6年时间,终于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这项科学成就马上引起了德国军方的注意,希特勒要抢先研制出一种大规模毁灭人类的原子武器。已经拥有几百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党卫军的德国,若再加上威力无比的原子弹,那么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前景就不太美妙了。

而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希特勒竟狂暴到与知识分子对立的地步。纳粹德国的种族法把犹太人看做德国社会的污秽,作为被清除和消灭的对象,就连能揭开原子分裂秘密的犹太科学家们也毫不例外。2000多位欧洲科学界精英人物,一个个离开了纳粹德国、意大利以及匈牙利,他们流落到了英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和美国。

因为是犹太人,“相对论之父”,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不堪忍受纳粹的虐待和侮辱,也被迫离开了欧洲;刚刚成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斯齐拉德,从匈牙利侨居国外。紧接着步其后尘的还有在核物理方面有辉煌成就的意大利学者费米,德国着名物理学家弗兰克、贝蒂、史特莱斯曼、迈特纳、赖纳、弗里斯等等。这批顶尖科学巨人都集中到了美国。

这些被悲惨命运抛向美国的欧洲新移民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德国拥有了原子弹,其他的国家唯一能够抵御这种威胁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原子弹同法西斯的原子弹抗衡。

1939年8月3日,斯齐拉德、爱因斯坦联名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长信,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10月11日,当总统的财政顾问,国际金融家萨克斯带着爱因斯坦的这封信和斯齐拉德准备的一份备忘录来见罗斯福时,这位美国总统对这个神秘的领域还一无所知,而且也缺乏更大的热情。

萨克斯汇报说,这些科学家对希特勒德国可能制造出原子弹表示严重关切。但罗斯福在听萨克斯说话时的那种很不在意、不很相信的神情,使萨克斯甚为担心,如果总统把这些信扔在一边,不加仔细研究怎么办?

聪明的萨克斯,灵机一动,便用当年拿破仑没有采纳富尔敦提出的用蒸汽船的建议,因而未能横渡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的例子劝说总统:“您知道富尔敦吗?”萨克斯问。

“那是我们美国的光荣。一个讲究实效的发明家,而不是空谈家。”罗斯福回答说。

萨克斯笑笑,接着讲了富尔敦拜见拿破仑,建议成立一支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舰艇在英国登陆的故事。“军舰不用帆?”拿破仑疑惑不解,于是便命令卫士:“将这个异想天开的发明家轰出去!”

后来,有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这样评述这件事:“幸亏这一命令,英国才免于亡国之痛;如果拿破仑稍微动一下脑筋,那么19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会是另一个样子了。”

罗斯福听后,沉思片刻,他明白了萨克斯的用意,也清醒地认识到拥有原子弹将意味着什么。他拿来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1939年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拍板,采纳爱因斯坦等的建议。他按了一下办公桌上的电钮,面对应声而来的军事助手们,指着一大堆各种说明资料,平静地说道:“这件事必须处理一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大大推动了研制原子弹的工作。按照罗斯福总统的指令,组成了以“S-11”为代号的特别委员会。主要成员有陆军部长史汀生、科学研究发展局长布舍博士,以及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博士等。原子试验室设在新墨西哥州北部海拔7300英尺高的山峦起伏的洛斯阿拉莫斯,由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个“呆头呆脑、身体瘦小、不修边幅”的人领导。

为了严格保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称之为“曼哈顿工程”。

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其中许多人都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来到这里,一套简陋的小木屋要住3家人;两对夫妻各居1室,1个单身汉晚上只好睡在门厅里。在挂着用英文和西班牙文写着的“危险”标志牌的铁丝网圈围起来的大院内,研制者彼此以“洛斯特”(失踪的阿拉莫斯人)相称,以形容他们那几乎与世隔绝的处境。对于远在外地的亲属,只让他们知道“新墨西哥州圣菲1633信箱”的通信地址。

美国政府开始时只提供经费以进行核试验,因此头两年“S-11”行动委员会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分离浓缩铀和如何产生裂变连锁反应的实验课题上。到1942年12月,这些忘我工作的科学家们已经能在实验室进行链式反应和实验了。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过去人们仅仅只能使原子产生裂变,但从这一试验成功后人们可以随意控制裂变,可以使其产生,也可以使它中止。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突破。它表明,实验证明的理论原理能立即投入工业生产阶段了。

美国政府为“曼哈顿”计划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造出的原子弹供给军队使用;二是要抢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于是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格罗夫斯坐镇华盛顿“曼哈顿”计划总部,而远在洛斯阿拉莫斯原子实验室的主任罗伯特·奥本海默每天数次与他通话,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到1944年圣诞节晚上,格罗夫斯向他的同事们宣称,可望于1945年8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1944年秋,在原子弹研究的同时,美国空军就开始对B-29超级重型轰炸机进行改装,同时又集中“509”大队1500名官兵从事投掷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犹他州盐湖城的温多弗空军基地,大门口树着一块令人望而生畏的标语牌:“你离开这里时,须把你在这里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留在这里!”

新组建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在这里接受特殊训练。大队长兼机长是年仅27岁的保尔·蒂尔茨上校,他和他的伙伴们都参加过欧洲和北非作战,每个人都是千挑万选、具有丰富轰炸经验的优秀飞行员。

使这些年轻人感到与以前训练不同的是,他们在这里使用的炸弹,不是过去他们常扔的那种,而是一颗既大又笨的模拟炸弹。而且整个大队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干,只是偶尔也会飞往敌方地盘扔个把炸弹,混合大队的这种异常举动常常遭到岛上其他部队的讥笑,他们自己也感到百无聊赖。

1945年7月16日,当原子弹试爆成功后,面对着方圆一公里半内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土地,洛斯阿拉莫斯的知识精英们先是一阵兴高采烈,继而又产生一种负罪感。

负责内爆试验的班布里奇竟这样宣布了他的“祝福”:“任何一个看到它的人都永远难忘,一次肮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表演。”

他随后对奥本海默说:“现在,我们都是狗娘养的了!”

奥本海默表情冷漠,一个劲地在抽“骆驼”牌香烟。他痛苦地感到:世界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他记起了《摩诃婆罗多》中的经文,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大致相似的形象,“我已经变成了死神,大千世界的毁灭者”。一生对政治不感兴趣,正直、随和、热情奔放的费米冲到格罗夫斯跟前喊道:“现在战争该结束了吧!”

“是的,但只能在我们把它们扔到日本之后!”格罗夫斯冷冷地回答。

美国不惜血本制成了原子弹,当然要派上用场。但怎样派,派在哪里,使人伤透脑筋。

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主席的委员会,经过无数次的会议,终于在激烈的争吵中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尽早地把原子弹投到日本国土上某个有军事设施而又人口稠密的工业城市,以达到大量杀伤的效果。京都、广岛、长崎、小仓兵工厂和新泻成了理想的目标。

美国认为,广岛是最理想的原子弹轰炸目标。它位于大田川三角洲,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的军运港口,也是日本海军护航队的集结点,驻有日本第2军和1个军区司令部,约有军队2.5万人。该市人口为24.5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300人,地势平坦,市区内多为木质建筑物,公用事业和市内交通发达,同时工业也很发达。当时广岛已有3周没有下雨,建筑物很容易燃烧。

小仓是日本九州岛北端的一个城市,在广岛和长崎之间,是一个铁路枢纽。

小仓兵工厂是日本最大的军火工厂之一,这个厂从事多种类型的武器和其它的防御材料的制造,也是较为理想的轰炸目标。

长崎在九州岛西部,是一个港口和工业城市,是日本最大的船舶制造和修配中心之一,由于生产海军装备而成为重要的军港。该市曾受到过5次小规模轰炸,但实际上没有受到大的破坏。但由于长崎处于谷地,被认为不太适合于原子弹轰炸,因此只作为预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