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774000000066

第66章 清朝卷(5)

【鉴赏】来生再也不要做痴心多情的人了;我这一片相思深情,人间天上全都无从寄托。作者况周颐倾听歌女的悲唱哀吟,令他深深感动,于是写下这首词,颇有一种“自古多情空馀恨”的凄楚意味。

【原词】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

巧妻常伴拙夫眠,千里姻缘使线牵

【出处】清·缪艮《集俗语竹枝词》

【鉴赏】灵巧的妻子,往往陪伴着笨拙的丈夫同眠;男女相隔千里,常常就因为一线的牵系而结成了姻缘。“巧妻常伴拙夫眠”常用来感叹好女子的遇人不淑,或是形容丈夫不解风情的无奈心境。“千里姻缘使线牵”常用来说明男女的结成姻缘,往往是由于他人有意或无意地从中撮合牵线。

【原词】巧妻常伴拙夫眠,千里姻缘使线牵。世事都从愁里过,月如无恨月常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大明湖铁公祠楹联》

【鉴赏】铁公祠:祭祀明人铁铉的小祠堂。这两句诗语译是:湖水的四面都有荷花围绕,其中三面还垂着青青的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都笼罩在湖水的波光中。这是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里的一副楹联,此联在描写大明湖的山光水色,明丽动人。

【原诗】原诗仅此两句。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出处】清·王九龄《题旅店》

【鉴赏】在这世间,是什么东西不停地在催人变老呢?一半是鸡声,一半是马蹄。鸡声催人早起,马儿带人奔波。此诗作者王九龄感叹自己终日为生活奔逐忙碌,虚度人生,飘泊无定,不知所为何事。而岁月就在那鸡声、马蹄中,飞快地消逝了。“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两句诗的语意虽浅显,却很有一股警世的意味。

【原诗】晓觉芳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如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出处】清·查为仁《莲坡诗话》

【鉴赏】原诗的意思是:年轻时候的日子过得十分诗意逍遥,每天都有书、画、琴、棋、诗、酒、花来相伴;一旦成了家,肩上挑起生活的重担,整天便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七件事,而烦恼忙碌了。有家累的人,常喜欢用这首诗来形容婚前与婚后生活的迥然不同;而一般结了婚的女人,更爱用这首诗来感叹自己婚后生活的平淡与庸俗。

【原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如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

【出处】清·查为仁《莲坡诗话》

【鉴赏】年轻时候的生活过得十分逍遥有诗意,一天到晚都有书、画、琴、棋、诗、酒、花来陪伴;一旦成家,肩上挑起生活的重担,成天就得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七件事,而烦恼忙碌了。有家累的人,尤其是女人,常爱用这首诗来感叹自己婚后生活的平淡无味与庸俗无奈。

【原诗】见“如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出处】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鉴赏】美色本身不会去迷惑人,只是欣赏的人自己被迷住了;一个人即使长得不怎么样,但在她情人的眼里,也会觉得她有如西施一般的美好。这两句诗不知起于何时,清人黄增把它们收集在诗册中,“色不迷人人自迷”常用来表示男人极易被美色所迷惑;“情人眼里出西施”常用来表示对情人的偏爱,而觉得对方毫无缺点、无处不美。

【原诗】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

【出处】清·屈复《偶然作》

【鉴赏】这首诗必须上下文一起欣赏,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意义,原诗的意思是:在现实的世界中,骏马、美人、高官,都可以用金钱收买;唯有人的“青春”,却不知从何买起。这首诗是在勉励人们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大好年华一旦逝去,是再也不会回头的。

【原诗】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多情自古空馀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出处】清·史清溪《佚题》

【鉴赏】自古以来,多情的人,只能留下无穷的怨恨;美好的梦境,向来都是最容易令人醒转的。多情馀恨,情场失意的人,最能体会出这两旬诗中,那种无从诉说的悲凉意味。“多情自古空馀恨”代表多情的人为情所苦,却又难以自拔的无奈;“好梦由来最易醒”常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容易消逝。

【原诗】只此两句。

百岁开怀能几日?一生知己不多人

【出处】清·何阑庭《断句》

【鉴赏】人生在世,心胸开朗畅快的日子能有几天?一生中能遇上的知心好友,也不过几个人而已。百岁:常人寿命很少能超过百岁,因此便以百岁来代表人的一生。此诗感叹人生快乐的难逢与知己的难求。人活在世间,本就盼望生活快乐,并有知己为伴,只可惜一切世事都不如人意,人生总是遗恨无穷。

【原诗】只此两句。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出处】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鉴赏】作者蒋士铨岁暮匆忙赶回家里,面对慈母的殷勤问话,不由感叹自己终年在外,有亏人子的孝道,于是低回留连,一点都不敢叹说自己旅途的劳苦。长途奔走,风尘仆仆的游子,不敢叹说旅途困顿多苦的原因,是担心父母会着急忧虑。后代常引用“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两句诗,来表示游子返家后,不敢对父母诉说旅途劳苦的愧疚心理。

【原诗】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佳句奚囊盛不住,满山风雨送人看

【出处】清·程南溟《佚题》

【鉴赏】这两句诗描写诗人一旦吟得佳句,想藏放在锦囊中都藏放不住,即使是满山狂风暴雨,还是迫不及待地拿着诗句到处去送给人家看。奚:是指童仆。唐朝诗人李贺每天清晨就出门作诗,身旁还带着一位童仆,并且让他背着一个锦囊。李贺每有佳句,就马上记下放在锦囊里。晚上回家,再把它整理成诗。“奚囊”是指李贺那位童仆身上的锦囊,因此今天引用这两句诗,常写作“锦囊”。“佳句奚囊盛不住,满山风雨送人看”两句诗,把诗人吟得佳句好词时的欣喜愉悦之情,描述得异常生动。

【原诗】只此两句。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出处】清·陈恭尹《读秦纪》

【鉴赏】秦纪:是指《秦始皇本纪》,内容是叙述始皇生平与秦代一些政治制度。这首诗是描写秦始皇焚书坑儒与圮上老人夜半传授张良太公兵法的故事。原诗作者讽刺秦始皇法令严苛,用焚书坑儒等手段来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论,结果毫无用处,儒既坑不完,书也烧不尽,请看:那夜半桥边,不是有位老人把书交给张良,一面还高兴地喊着“孺子可教”吗?人间到底还是有许多烧不完的书啊!“人间犹有未烧书”常用来讽刺专制政权以高压手段,来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论,到头来还是白费心机;也可用来表示对争取言论自由的信心坚定,永不退缩。

【原诗】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出处】清·通州诗丐《绝命诗》

【鉴赏】天涯飘泊,两脚已把人世的道路给踏翻过来;肩上还承担着从古至今世问的无限愁苦。“两脚踏翻尘世路”作者借此描写自己沦落江湖,历经世事变幻,尝尽了人生道路上的冷暖无情;“一肩担尽古今愁”描写作者在失意流浪中,仍旧不忘民生国事,充分显露出他的慈悲襟怀和才子志士般的自负豪情。

【原诗】赋性生来是野漉,手持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出处】清·顾文炜《苦吟》

【鉴赏】只为求诗中一字一句写得更为贴切,总得忍受大半夜的寒冷,费尽心血,才有收获。这句诗描写诗人作诗的艰苦,遣词用句力求慎重贴切,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拈断数茎须”的意境相似。

【原诗】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一个圈儿替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圈儿词》

【鉴赏】满怀的相思想要寄给丈夫,却不知如何寄起,只因为不识字,只好画个圈儿来代替。传说清朝时候,有位妇人思念丈夫,由于她不识字,就在信上画了许多圈圈,或大或小,或单或双,寄给她的丈夫。一位秀才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就写成了这么一首诗。这首诗的文句虽浅显,但却意趣无穷。

【原词】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一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儿,双圈儿是你。整个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

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出处】清·赵愈《溪声》

【鉴赏】面对着山上的竹月松风,呈现出一片片的悠闲;忍不住笑问溪边淙淙的流水,到底在忙些什么事,为什么总是要不停地奔流到嘈杂熙攘的人间?作者藉着取笑溪水来讽刺世人的庸俗无知,只知爱好喧哗热闹,却不知享受山中的幽静情趣。

【原诗】结庐何日住深山,竹月松风相对闲。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出处】清·丘逢甲《答友问》

【鉴赏】清朝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领导抗日失败,只得逃到大陆。他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收复台湾。于是写下这首诗来答复友人,说明自己这次虽然失败,但立志收复台湾;只要十年内还不死,一定会卷土重来。抗日英雄的悲壮豪情,跃然纸上,不由令人万分感佩。

【原诗】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全输非定局,已溺有燃灰。弃地原非策,呼天傥见哀。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出处】清·丘逢甲《春愁》

【鉴赏】这是清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离台诗。丘逢甲领导台胞抗日失败,只得回到大陆,但仍不忘台湾被割让的哀痛,时时以收复台湾为念。原诗语译是:满怀春愁无从排解,只得强迫自己登山解闷;想起往事不禁心惊胆战,泪流满面,四百万人一同悲伤哭泣的情景,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就在去年的今天,清廷割弃了台湾。原诗的语意悲愤,气势雄壮,明显表露出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原诗】只此四句。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出处】清·丘逢甲《离台诗》之一

【鉴赏】强横的宰相,有权把土地割让给别人;而孤弱的臣子,却没有力量挽回这种悲惨的命运。清朝末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作这首诗,一方面是责备李鸿章不该放弃台湾;一方面也描写台湾的爱国志士,虽然有心保卫乡土,却又无力抗拒日本侵吞的沉痛、无奈。

【原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出处】清·顾贞观《贺新郎·我亦飘零久》

【鉴赏】请问人生像我这样的情况,是否非常凄凉悲苦?我内心有着千千万万的幽恨。都在这里向你一一细说。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爱妻已死,知己永别,于是写下此词向朋友诉说内心深刻的痛楚。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此时对人生特别感到悲苦无奈,总会忍不住找个知心朋友,向他诉说满怀的凄苦,以求暂时的发抒。

【原词】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僻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我子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丹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意翻行戌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深思负尽,死生师友

【出处】清·顾贞观《贺新郎·我亦飘零久》

【鉴赏】作者满怀失意落寞,写信给他的朋友,感叹自己十年来落魄江湖,长年飘泊,一事无成,对许多还在或已去世的师长、亲友,深感他们对自己的恩情,全都给辜负尽了。“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这两句词中,除了含有深切的思念之外,还带着一份刻骨铭心的哀痛。

【原词】见“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出处】清《增广贤文》

【鉴赏】长江大水奔流不断,后面的波浪不停地推挤着前面的波浪。世间也是人才辈出,一代接一代的新人,不停地在替换着旧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两句诗常用来比喻后生可畏,人才辈出;或是比喻人世的新陈代谢。这两句诗对老一代而言,有一种时不我与的哀叹;对新生一代而言,却有一种意气飞扬的豪情。

【原诗】只此两句。

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头时

【出处】清·骆绮兰《对雪》

【鉴赏】作者登楼远望,只见远处青山白雪覆顶,想到世人的白发,不禁感叹:难怪世人如此容易衰老,就连苍翠的青山,也会有白头的时候呢!作者以青山的白雪,对照世人的白头,来感叹生命短暂,光阴似流水。

【原诗】登楼对雪懒吟诗,闲倚栏杆有所思。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头时。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离亭宴带歇拍煞》

【鉴赏】我曾亲眼看着他建起了朱红色的高楼,也曾亲眼看着他在里面大宴宾客,却也曾亲眼看着他的高楼倒塌了。作者借富贵人家的楼起楼塌,来感叹世事无常,兴衰不定,世俗的荣华富贵,有如云烟一样虚幻迷离,难以捉摸。

【原词】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哪乌衣巷不娃王,莫愁湖鬼夜哭,风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出处】清·孔尚任《鹧鸪天·院静厨寒睡起迟》

【鉴赏】异乡作客,感伤往事,写作新词。梦中思念故乡,心绪纷乱如丝。“客愁乡梦乱如丝”描写思乡的苦痛,愁绪纷乱如丝,心情是越发的惆怅了。

【原词】院静厨寒睡起迟,槔陵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陵树,红带春潮坏殿基。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出处】清·沈葆桢《台南延平郡王祠楹联》

【鉴赏】郑成功开辟台湾,开创了万古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奇迹,在一片洪荒野蛮的世界中,留下了这块土地,作为后世子孙绵延成长的地方。这副对联是赞美郑成功开辟台湾的伟大贡献。

【原诗】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遏,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出处】清·尤侗《闻鹧鸪》

【鉴赏】在鹧鸪一声声的啼鸣里,夕阳已经悄悄地向西垂落;路上的征人,听到这一声声的哀鸣,全都黯然神伤低下头来。黄昏夕阳,征人奔走于道路上,一声声的鹧鸪悲啼,勾起乡愁无限。

【原诗】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路已近时翻觉远,人因垂老渐知秋

【出处】清·李合章《常州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