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774000000061

第61章 明朝卷(3)

【鉴赏】清朝把明朝灭掉以后,下了一道剃发令,强迫汉人模仿清俗剃头,当时还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明末遗老雪庵和尚便作了这首诗来讽刺清廷。语译这两句诗是:今天你们剃汉人的头,总有一天也会有人来剃你们的头。“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这两句,常用来讽刺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们,总有一天会被别人惩罚的。

【原诗】闻道头须剃,何人不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出处】明·孙文篪《过古墓》

【鉴赏】翁仲:是秦朝的将军,身高一丈三尺,体型极为勇猛威武,死后始皇为他铸铜像。后人都称石像“翁仲”,这里是指墓前的石像。语译这两句诗为:过路的行人想向墓里的鬼神请问一些前朝的旧事,而那墓前的石像却只是面对着夕阳,静静地不说一句话。夕阳斜照,翁仲无言,古墓静静地躺在那里,即使是过路行人,也难免兴起思古的幽情。

【原诗】野水空山拜墓堂,松风湿翠洒衣裳;行人欲问前朝事。翁仲无言对夕阳。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出处】明·边贡《嫦娥》

【鉴赏】人们仰望天上的明月,总是向往天上的美好,而羡慕嫦娥能够住在月宫里,却不知月宫里的嫦娥,也是时常思念着人间的一切呢!对于已经拥有的事物,人们总是不满足,却老是爱向往那些未必是更美好的“幻影”。这两句诗语意虽浅显,其中却含有深刻的意义,值得人再三品味,并能从中获得若干启示。

【原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出处】明·王世贞《梦中得“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句,因戏成短歌》

【鉴赏】作者王世贞自称这两句诗是他在梦中得到的句子,意思是说:人生即使有百年光阴,可是百年一过,又怎能再有另一个百年呢?岁月不留人,我们既然拥有今日,就该好好爱惜。“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这两句诗是在劝人珍惜可贵的光阴,莫等岁月流逝,才空自叹息,那已是无补于事了。

【原诗】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枝头黄鸟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偶然案头馀酒杯,偶然蹑履山僧来。自斟自醉当自去,礼岂设为我辈哉!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纵能拂衣归故山,农耕社剧亦不闲。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出处】明·林翰《诫子弟》

【鉴赏】二千年前所建的万里长城,至今还依然存在;可是当年的秦始皇,却早已消失不见了。在时间的洪流里,人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何必为了名利而斤斤计较,把生命变得如此痛苦!作者告诫子弟,不必为一角墙与他人起冲突;钱财本是身外之物,到头来全是一场空幻而已。“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句诗,可用来劝人凡事看得淡薄些,不要太过计较。

【原诗】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出处】明·周在《闺怨》

【鉴赏】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妇人在江南家中,思念远在燕山迟迟不归的丈夫。原诗语译是:已经是春天了,大家都在试穿新衣,可是丈夫却还是不曾归来。一定是杜鹃鸟“不如归去”的啼声不曾带到燕山,所以故乡虽然美好,而丈夫却还没有想到要回来。原诗描写妇人的闺怨,表面上并不责备丈夫的迟迟不归,但字里行间却依稀可见那份幽怨与讽刺。“故乡虽好不思归”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天涯飘泊的流浪客,基于某种原因而不愿或不能回家。

【原诗】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出处】明·王恭《春雁》

【鉴赏】请不要责怪雁鸟一到春天,就急忙地飞回北方,因为江南的风景虽然美好秀丽,但到底不是他的故乡啊!作者借雁鸟北归,感叹自己漂泊天涯,有家却归不得的痛苦。

【原诗】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出处】明·悟空《万空歌》

【鉴赏】黄金是空,白银也是空,不论生前多么富有,等到死后,你的手中又何曾有半点钱呢?万空歌也是劝世歌的一种,劝人认清世俗中名利与财富的虚浮梦幻,进而悟解人生的真义,这是在阐扬一种出世的思想。

【原诗】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出处】明·解缙《桑》

【鉴赏】尽心竭力、为国效忠、为民尽瘁的都是你;可是,享尽人们歌颂赞美的,却是那些只知争奇斗艳、毫不关心国事的桃和李。“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两句诗,是在替那些真正为国为民效忠尽力的人打抱不平,诗中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原诗】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处】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鉴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里;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都是我所关心的。这副对联常用来表示读书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读书不忘救国,满腔热血豪情,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东林书院,在今江苏省无锡市。

【原诗】原诗只此两句。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日望河清

【出处】明·顾炎武《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鉴赏】前路虽然遥远,但只要信心坚定,一定会有走完的一天,又何必担心太阳就快要下山了呢?年纪虽然老大,只要肯耐心等待,终有天下太平的那一天。顾炎武是明末遗臣,年纪已经老大,却仍旧充满信心,操守不变,坚信天下总有太平的一天。

【原诗】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驷流萍度此生。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日望河清。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膏聪别塞声。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

【出处】明·高攀龙《夜步》

【鉴赏】夜晚的深林里,萤火虫来去飞舞,发出闪闪的亮光;寂静的村屋里,传来人说话的声音。这两句诗描写荒村的深夜景象,流萤飞舞,人声轻悄,寂静中自有无限生机,颇富悠闲意趣。

【原诗】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乱萤照,村屋人语响。宿鸟时一鸣,草径露微上。欣然意有会,无与共此赏。千载怀同心,陶公调可仿。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出处】明·翁宏《春残》

【鉴赏】春天就要过去了,树上飘下纷飞的落花,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那儿;天空洒下微微的细雨,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诗借燕子的比翼双飞,来对照花落人散的寂凉落寞,是千古不朽的名句。原诗的意境柔美,尤其独具一种孤绝高冷的韵味,深深打动人的心弦。

【原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哪堪向愁夕,萧飒暮蟾辉。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出处】明·孙承宗《渔家》

【鉴赏】这首诗是在讽刺那些画家的故作风雅,一点也不知道打渔人家生活的艰苦,却总是喜爱画那些寒江钓雪的图画。这首诗是同情怜悯渔家生活的艰苦,也是指责那些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对渔民生活的无知与毫不关心。

【原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惟忧行路难

【出处】明·陈基《裁衣曲》

【鉴赏】妻子不怕冬夜的寒冷,连夜为远行的丈夫赶制冬衣。这两句诗深入地刻画出妻子对丈夫的体贴深情。古诗中,有许多借“寄衣”、“裁衣”的故事。来描写妇人对远行丈夫的记挂与思念,这首诗就是其中颇为感人的一首。

【原诗】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惟忧行路难。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出处】明·陆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鉴赏】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原诗是描写送别,以春色到江南代表无尽的离愁别苦。春色一去,留下的只是一片寂寞与惆怅。这两句诗是由宋朝郑文宝的“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东”衍化而来。

【原诗】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万点落花舟一叶,栽将春色过江南。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鉴赏】万里江山,总有着万里的烟尘;一朝天子,总有着一朝的臣民。“一朝天子一朝臣”常用来比喻旧社会宦海浮沉,升降不定。上级的主管一走,底下的部属也跟着大调动。

【原诗】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北地怎禁沙日月?南人偏占锦乾坤。

此时一别何时见?遍抚儿身舐儿面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马柳泉(卖子叹)》

【鉴赏】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儿子的身躯,吻舐着儿子的面庞。这是一首卖子歌,描写母亲饥寒不能自保,只好忍痛把儿子卖为奴曹,临别依依,一再抚摸儿身,吻舐儿面的悲惨情景。

【原诗】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饥寒生死不相保,割肠卖儿为奴曹。此时一别何时见?遍抚儿身舐儿面。有命丰年来赎儿,无命九泉抱长怨。嘱儿切莫忧爷娘,忧思成病谁汝将?抱头顿足哭声绝,悲风飒飒天茫茫。